首頁
返回

龍起蒼茫

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
上章 目錄 下章

龍起蒼茫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

最近碼字很用功啊,求票求支援。

雖然遺失了部分黃金,但是仍然有五百多噸的黃金堆放在尼古拉二世的眼前。

尼古拉二世從沒有過如此的激動,加上從鄂木斯克搜刮的黃金,總共接近600噸。

這可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錢,眼下有人馬有黃金,加上伊麗莎白這個與中國牽上線的天使,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向新西伯利亞而去的火車開動了,隨行的還有許多忠心於沙皇的舊勢力,這讓尼古拉二世看到了希望。

等到在新西伯利亞正式復辟,可以想到,忠實於羅曼諾夫王朝的俄羅斯人將會從四面八方而來。

光是鄂木斯克那70多萬忠誠者,就讓他如同喝了蜜一樣,即便其中有不少是教會人員,神父與修女。

李秉衡早就清楚,沙皇想要重建俄羅斯帝國,沒有那麼容易。

最為主要的,時代趨勢顯示俄羅斯的現實為上層貴族已經無法再生存下去。

俄羅斯帝國與蘇俄作戰,兵力從哪裡來?

如果想要底層人民為俄羅斯帝國作戰,就必須更改國策,更改施政綱領,否則中國再怎麼提供軍火與物資,都是沒用的。

更何況,將來白俄也好,沙皇也好,都得面對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那就是所轄人口男女比例不平衡,女多男少,完全不像蘇俄那樣有源源不斷的底層工人與農民成為兵源。

可想而知,將來俄羅斯帝國存在多少年,就是多少年的混血歷史。

李秉衡不無惡意的想到,這恐怕要便宜中國人,老毛子女人雖然身高體壯,但是還是有不少美女的。

屁股大身材豐滿,正是中國人所說的生兒子的料。

隨著對外東北與赤塔等地的開發,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湧入這裡,許多人離開了家鄉才知道,過去渴望不可及的土地,在外邊是這麼的來的容易。

凡是在外東北、蒙古、中亞等地開發的中國內地移民,都能得到一定數量的土地,以及相關的優惠政策,政府提供農業機械的免費使用,甚至提供小額貸款。

在這些廣闊的地方,中國政府致力於推廣農業機械化,並且為此投入了巨量的資金。

土地問題早就不再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現在連次要矛盾都算不上。

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們早就各尋出路,有的投資辦廠,有的將土地派作其他用場。

政府尤其鼓勵移民在“新得領土”進行資源採掘活動,發展資源採掘產業鏈,這使得一個個的中國移民城鎮拔地而起,如雨後春筍。

李秉衡迫不及待的想要開發貝加爾湖地區,包括東西伯利亞在內,等到與沙皇籤訂協議,就可以大舉進入這些地區。

將來沙皇會認識到人口不足的危機,中國人將會是俄國婦女們最好的朋友。

德皇威廉二世得到了伊麗莎白脫險的訊息,心情大好,甚至親自拍了電報向李秉衡表示感謝。

這次奇沃斯的行動得到了中國特工的大力支持,包括營救沙皇一家。

威廉二世對沙皇一家的脫險表示關切,他也樂意看到尼古拉重新建立他的帝國,雖然這個帝國太過弱小,起碼可以牽制蘇俄部分力量,烏克蘭糧倉對德國很重要。

羅曼諾夫王朝的垮臺對德意志帝國打擊很大,君主專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作為德意志帝國的掌權人,霍亨索倫王朝的繼承者,他更願意將王朝在自己手上延續下去,而不是像可憐的尼古拉二世一樣。

8月25日,尼古拉二世在新西伯利亞宣佈復辟羅曼諾夫王朝的訊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投在了歐洲上空。

“這次英國人可是吃了個啞巴虧,他們在俄羅斯的財產被紅俄沒收,眼下沙皇卻要跳出來接收在英法等國的俄方資產。想必這中間要有不少的齷齪,這個俄羅斯帝國註定不受待見。看著吧,接下來可好玩了。”

李秉衡朝著顧維鈞等人介紹英法等國的吃癟模樣,惹來了陣陣的鬨堂大笑。

自從維多莉亞公主到了南京之後,國內的氣氛就開始逐漸的轉向了公開的同情同盟國。

這種微妙的變化逐漸的出現在了顧維鈞等身邊比較近的人臉上,出現在了他們日常的行為舉止上。

收回了歷代被沙俄侵佔土地,吞併了大半個中亞,並且幾乎在貝加爾湖牧馬,使得這屆政府的威望提高到了頂峰。

重現漢唐榮光,這是所有中國人心中的崇高理想。

可是,這一理想在本屆政府手中奇蹟般的實現大半,當初的安西都護府疆域大部分捏在手上,這些新得的土地成為了投資開發的熱土,移民的焦點。

這裡富庶的資源讓國內驚現了連續的投資浪潮,除了傳統的棉花與畜牧產業,石油、鐵礦、有色金屬礦藏等等,都是目前國內所急需的。

這一代的中國人,終於明白了一個現實,那就是中國徹徹底底的是個資源貧乏國家,天朝上國地大物博的論點被擊倒在地並且被貶的一文不值之後,他們開始接受事實,並且勇於開拓。

除了澳大利亞的鐵礦,外東北的礦產,就是中亞這個資源寶庫。

鎢,中央政府提出儲量完全超過了中國內地自身;鉻、金、銅、鉛、鋅、鑰等金屬礦產的儲量都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亞洲第一。

加上石油與天然氣,從歐戰中得到了大筆資本的國內投資家門找到了又一波的投資市場。

為了鼓勵國內投資開發與移民,李秉衡故意透過《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公佈了幾處大型礦山的“發現”。

這樣做的反面教訓就是蘇俄政府在邊境問題上面寸步不讓,談判陷入僵局,即便沙皇復辟,似乎也無法打消對方的堅決。

不過,當初國內風起雲湧的反對在西北進行大規模的道路建設與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加大在西北的駐軍數量,現在是再也見不到了。

就連孫中山等人當初也認為沒有那麼迫切的需要修建西北通往中亞的鐵路與公路,沒有必要修建克孜勒到庫倫的公路,並且修繕克孜勒到葉尼塞河的水道。

橫貫蒙古的有色楞格河等幾條河流,克孜勒連通葉尼塞河水道,額爾齊斯河透過賽梅伊注入齋桑泊,西伯利亞除了鄂畢河、葉尼塞河與勒拿河等幾條世界級大河,還有密集的支流,水運極為方便。

國內關於鐵路的建設也進入到了一個小高潮,尤其是北方的鐵路,連貫西北、蒙古到內地成為了當務之急。

孫中山對修鐵路是舉雙手贊成,更是贊同李秉衡關於在蘇俄與白俄以及沙俄三者之間左右逢源。

“讓他們去鬥個你死我活,我們只管出口軍火與物資賺錢,加上有人為我們戍守邊疆,何樂而不為啊。”

李秉衡還有一個最深層目的,那就是利用混戰過後,滿目蒼夷廢墟遍地的俄羅斯大地需要重建,來為中國掀起又一輪的投資狂潮。

後世歷史中,美國可以透過幫助蘇俄重建,大規模輸出資本,並且輸出商品,才避免了戰後經濟大衰退以及經濟危機,出現了短暫的柯立芝繁榮。

要不然,蘇俄憑什麼透過幾個五年計劃,就能成為僅此於美國的世界強國。

眼下這個機會對於中國來說當然不能錯過,除了提前佈局,更有便利的交通優勢,中國這個近鄰,當然有義務為俄羅斯的戰後重建獻出一份力量。

雖然說中國可以透過內需來解決戰後的經濟衰退,但是必然會有一個小波峰,李秉衡不想讓自己的執政有任何的瑕疵。

幫助歐洲以及俄羅斯戰後重建是最好的機會,中國的獲利甚至將會遠遠的超過從一戰中獲取的。

“只是,憑你所說的,沙皇在西伯利亞復辟,便有天生的缺陷與弊端。俄羅斯赤化已成必然,白衛軍也好,沙皇也好,都成不了氣候,為何執意要逆天而行。從長遠來看,後兩者早晚敗亡,難道要徒費金錢與精力?”

孫中山還是有些擔心,擔心最後中國介入太深,反而把自己牽扯進去。

李秉衡微微一笑,拉住孫中山在道旁的亭子裡坐下,讓秘書準備茶水,笑著說道:“然此刻列強都視紅俄為逆天之物,不肯讓它存於世上,必定要扶持後兩者。若是白衛軍與沙皇最後勢孤,必定要聯合在一起,這是必然。”

“若是兩者合而為一,又有列強支援,憑藉西伯利亞的地形,這個俄羅斯帝國還是能夠抵擋一時的。紅俄失了中亞,德國佔了它大半疆域,又無法從西伯利亞得到糧食,將來即便崛起,也很有限。”

李秉衡很是得意當初的佈局,不為驕傲的說道:“中亞對於俄羅斯的意義無比重大,不管是經濟也好,政治也好,還有地緣戰略。現在又失去了遠東與西伯利亞,加上德國所佔領的廣大土地,紅俄沒有辦法翻身。”

“將來紅俄的精力將被牽制在頓河與高加索地區,這裡是俄羅斯的糧倉與資源重地,而白俄羅斯與烏克蘭等地對於俄羅斯來說同樣重要,這就使得紅俄必然有一部分精力被牽制在西邊。我們可以放心在中亞開發與移民,不斷的加強對那片土地的掌控。憑藉在中亞的地利,我們可以保持對紅俄的壓力,使它不敢與我們交惡。”

目前中國不斷的在向蘇俄施壓,希望可以促使哈薩克獨立,這樣一來,中國將與蘇俄不再接壤。哈薩克與俄羅斯帝國以及白衛軍將兩者隔開,中國得到了戰略屏障。

地緣政治學中有一個流傳很久描述——要控制世界必先控制中亞。這個描述中的中亞包括今天的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塔吉克、土庫曼、阿富汗。

中國目前已經得到了大部分的中亞土地,牢牢的將腳站穩在了中亞這個世界樞紐。

中亞地區的位置不可謂不重要。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土地面積最大資源最豐富的大洲的中心區域,中亞發揮著十字路口的作用。雖然中亞不是亞洲最發達的地區,於是中亞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其在亞洲的重要地位。

世界透過海洋實現廣泛聯絡之後,中亞的地位日益提升。作為資源爭奪的中心,亞洲成為各大力量彙集的焦點。

野心勃勃的大英帝國和沙皇俄國先後試圖控制中亞,李秉衡也清楚,在後世,先是蘇聯,接著是美國,成就世界級霸權的國家沒有不把手伸向中亞的。

看起來,中亞成就著世界霸權,失去了中亞的國家往往將失去世界霸權。

日本獲得世界霸權必然選擇兩個突擊方向,一個是太平洋,另一個就是東面的東亞大陸。只要日本能夠成功控制中國並且掌握太平洋地區的制海權,那麼霸權就已經成功掌握在日本人手上,也就根本不存在要先控制中亞的問題,只需要在方便的時候偏師西進控制中亞便可以了。

對於他們來說,要控制世界必先控制中國,要控制中國必先控制朝鮮半島。也正因為日本不斷的為著這個目標努力,才在客觀條件惡劣的情況下崛起成為世界級的強國。

而中國,也在李秉衡提出了先遠東,再西伯利亞,然後中亞,從而向南亞次大陸與中近東,這個恢弘無比的爭霸世界目標,才有了如今的進步。

只有一個宏大的目標,才能是一個國家與民族不斷地奮進,向著這個目標努力。

中國名託恢復漢唐榮光,實際上,是在為完成獲得世界霸權而努力。

中國必須掌握自己的命運,讓列強國家無法打壓,才能昂首於世界民族之林,後世的列強對中國圍追堵截,讓李秉衡很清楚,中國必須要走稱霸世界的道路。

“讓他們去狗咬狗吧,我們得了中亞,逐漸向波斯等地滲透,提前完成佈局。在列強的焦點在於俄羅斯身上的時候,不好好的撈一筆,實在對不起這麼有利的國際形勢。”

孫中山笑了笑,心中卻依然有一絲擔憂,日本是中國的心腹大患,李秉衡如此輕描淡寫的將日本直至一旁,是否有些輕敵。

“英國分艦隊已經到了科倫坡,不日便要到新加坡,日本又開始鬧騰了起來,恐怕不好對付。”

誰都知道,英國派出分艦隊,不僅意在打通航路,還在於向南華與中國施壓,協約國逐漸意識到,兩國是同盟國的暗中支持者。

李秉衡略微有些激動與煩惱,阿曼達要來了,兒子也要來了。

日本當然不是問題,它們以為英國人來了,給它們撐腰,就能硬起來,迫使中國在糧食出口與雙邊關系上作出讓步。

實際上,針對日本艦隊的攻擊計劃已經啟動。

英國想要聯合日本的海上力量,徹底清肅同盟國襲擊艦隊,可是,襲擊艦隊未嘗沒有各個擊破的心思。

最近襲擊艦隊將目標對準了日本,頻頻的襲擊日本的巡邏艦艇,已經有多艘輕型巡洋艦被擊沉,雖然是老舊艦隻,但是也讓日本上下肉疼不已。

現在日本造艦在資金上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造艦計劃一再的修改與延遲,軍艦是沉一艘少一艘。

尤其是前無畏戰列艦“生駒”號被擊沉,南遣支隊旗艦“鞍馬”更是被打成重傷,讓日本政界為之譁然。

同盟國襲擊艦隊顯然是在示威,專門針對日本艦隊。

日本明知道襲擊艦隊使用了南華在帛琉與斯裡巴加灣等多個港口,得到了補充,但是卻沒有辦法。

眼下中日關係已經降到了冰點,雙方互相撤回了外交人員,只留下了少量的聯絡人員。

雙方都擺開了架勢,準備大打出手。

日本也正在緊急討論,是收縮防衛近海,還是主動出擊,與英國分艦隊搜尋襲擊艦隊的蹤跡並且予以殲滅。

依照日本向來的冒險風格,它們很有可能會主動出擊,這便是襲擊艦隊的好機會。

英國這次派出的分艦隊可謂陣容強大,兩艘“伊麗莎白級”超級無畏艦——“厭戰”號與“馬來亞”號,兩艘戰列巡洋艦“皇家公主”號與“瑪麗女王”號,加上法國的“布列塔尼”號,以及配屬的輕巡洋艦與驅逐艦編隊,有足夠的信心殲滅同盟國的襲擊艦隊。

不過,從英國派出的艦艇名字上來看,還是大有玄機的。

孫中山也打趣李秉衡幾次,“皇家公主”、“厭戰”、“馬來亞”,甚至是“瑪麗女王”,都暗含著某些含義,也代表著英國是在釋放某種訊號。

等到這支分艦隊利用起新加坡等海軍基地以及日本的本土優勢,同盟國襲擊艦隊日子就沒那麼好過了。

雖然有一艘“馬肯森”級戰列巡洋艦加入,但是艦隊人員並不齊整,許多甚至是中國籍海軍官兵,之前又都是完成襲擊任務,並沒有大規模海戰的經驗。

在對方並不清楚“腓特烈親王”號已經服役之下,給對方來上一招突然襲擊,說不定能夠起到效果。

李秉衡建議襲擊艦隊將矛頭對準日本,爭取重創日本艦隊主力,然後化整為零,自由活動。

憑藉“腓特烈親王”號以及“廣州”級戰列巡洋艦繼續打襲擊戰,其他幾艘戰艦則機動作戰,分散開來,反而能夠起到前所未有的效果。

戰列艦並不代表不能打破交戰,就看如何使用。

避開英國分艦隊的銳氣,撿起日本海軍這個軟柿子,好好的捏上一捏,才是正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
相關推薦
女尊大佬的小嬌夫我是陰陽人(快穿)強制淪陷強制寵愛陰生子從霍格沃茲開始的無限人生模擬器:我開啟了人生簡單模式霍格沃茲召喚圖鑑王者榮耀之無敵逆天外掛野蠻人劍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