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滿朝奸臣,你讓朕怎麼當千古一帝

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議各部院態度!魏徵驚人之言!
上章 目錄 下章

滿朝奸臣,你讓朕怎麼當千古一帝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議各部院態度!魏徵驚人之言!

故意沒搭理蔡京與他的一干黨羽,李乾直接就定下了廷議。

“還有別的卿家要奏事嗎?”

李乾環視著下方群臣。

過了片刻也沒人開口,他便直接宣佈了退朝。

朝臣們出了乾陽殿,有些人心裡還犯滴咕。

未時不是個好時候。

皇帝陛下為何要選這麼個時刻,在承天門外廷議呢?

只是吃完中午飯,到了未時、來到承天門廣場的時候,大家才紛紛回過味兒來。

陛下也太踏馬缺德了!

承天門五鳳門樓上,李乾一席赤黃色龍袍,坐在椅子上,居高臨下地望著下方群臣。

他頭頂上是老太監叫人搭起來的圓頂華蓋傘,兩側還有小宮女手持黃龍團扇給他扇著風。

放在前世,未時也叫下午一點。

即便李乾有遮陽傘,還是熱的頭上滲出幾滴細汗,正拿著一碗冰鎮枇杷露小口地喝著。

嗯,等會兒肯定得跟這些人好好掰扯掰扯,得先保護保護嗓子。

而在下方,朝臣們卻沒他這麼好的待遇了。

朝臣們吃完了午膳,來到了承天門前,往常滿是硃色的人群裡,也混入了一個個青袍的諫議大夫、給事中、御史。

今天的陽光格外毒辣,直直地照在大臣們身上,只是站了一會兒,就感覺頭頂的烏紗大帽彷佛成了一塊正在燃燒的火碳,灼的人腦門發紅。

而裹在身上的緋袍似乎也快要燒起來,掙不脫,甩不掉,白單中衣早已被汗水浸透了大半,溼噠噠地粘在身上。

水火兩重天。

看著日晷上的針影緩緩挪動,最終來到了未時,外圍的殿中侍御史掃視了一眼在場大臣,放下手中紙筆。

人都到齊了。

李乾瞥了一眼下方已經開始漸漸汗流浹背的百官,也沒繼續為難他們。

他又不喜歡虐待人,只是想藉此表達一下自己的不滿。

程度適當就行了。

萬一有個中暑昏過去的,這廷議還開不開了?

整的李乾像個昏君似的。

“大伴,給他們上座椅,傘蓋,冰飲。”

“是,陛下。”

老太監躬身應聲,隨後才扯著嗓子對下面喊道:“陛下有旨,賜座椅、傘蓋、冰飲!”

隨即就有宦官們抬著一頂一頂傘蓋、椅子,還有一桶桶冒著白氣的酸梅湯從城門樓裡出來,給諸位大人們安排上。

癱在椅子上,用宦官遞過來的絹布抹著汗,一口冰冰涼的甘甜酸梅湯下肚,大臣們就彷佛重新活過來一樣,紛紛抬起眼,望向上方的皇帝陛下,說不出是個什麼複雜的心情。

“諸位卿家。”

李乾站起身來,走到陽光下,朗聲道:“今日朕選這麼一個時候,並非是故意要為難你們。”

“而是此事之蹊蹺,在朕看來實在匪夷所思也。”

“古有劊子手午時三刻,開刀問斬,就是要藉著煌煌天光,令慘死之人魂飛魄散。”

“今日朕也有此心思,欲借日光,好好地驅一驅這肆無忌憚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魎。”

大臣們沉默了片刻,還是蔡京擦了一把汗,顫顫巍巍地首先站出來,拱手道:“臣謝陛下賜座,陛下攜天威,定可掃清朝中汙穢,還我大乾一個朗朗乾坤!”

他心中稍稍松了口氣。

照皇帝陛下這語氣,廷議選的不是最激烈的午時三刻,而是後面的未時,說明皇帝陛下還是想留一線的,並非真正地要讓人“魂飛魄散”。

文武百官們也隨之起身,感謝皇帝陛下的賜的傘蓋、椅子和酸梅湯。

“都坐吧。”

李乾也擺了擺手,回自己的椅子上坐下:“帶宋昪上來之前,朕還是想問問諸位卿家,對昨日隴西郡丞上的奏章怎麼看?”

大乾也有“邸報”這玩意兒,也叫做邸抄。

大臣們的奏章過通政司的時候,就會被專人再抄錄下來,整理成一份報紙,發放給京官們,再送到全國各地,發給各地郡縣長官。

這也是各地州郡官員瞭解朝廷前沿政治動態的一個途徑。

昨日的奏章,外地官員或許沒看到報,但這些消息靈通的京官們肯定早就知道了。

“回陛下,臣以為天火之說,乃無稽之談。”

魏徵起身,沉聲道:“不外乎有人貪墨常平倉糧食,如今賑災需要用糧,然常平倉卻都是空的。”

“這些人害怕行徑敗露,便一把火燒了空倉,對外宣稱糧食也被燒光了,如此便可免去貪墨之罰!”

魏徵說完,人群中一大片御史也跟著發聲,紛紛附和魏徵的話。

“陛下,必須嚴懲貪墨的賊子!”

“貪瀆之舉不可放任滋長,國朝綱紀敗壞正是由此而來……”

李乾放眼望去,果然說這些話的御史大都是年輕人。

除了這些人之外,其他文武官員們基本都在保持沉默,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

李乾望著這些年輕的御史,還有幾分感慨,輕輕點了點頭:“朕知道了。”

“帶宋昪上來吧!”

他話音落下,隨後便有兩名身強體壯的宦官領著一身緋袍的宋昪從側朝房裡出來。

李乾也是第一次見到此人,居高臨下地打量著這個現任隴西郡守。

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油光滿面,腦滿腸肥。

只不過如今似乎是當著這麼多大臣的面,所以有些畏畏縮縮。

“都別愣著了,廷議不是得有人主筆嗎?”

李乾望著下方朝臣,朗聲道:“該怎麼商量就怎麼商量吧,先當朕不存在就行!”

朝臣們一下子愕然,對這轉折沒反應過來。

方才那麼嚴肅,興師問罪的味道那麼重,怎麼又突然讓大臣問了?

朝臣們紛紛抬起頭來,打量著皇帝陛下,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究竟是什麼藥?

吏部左侍郎王亶望抹了把汗,一臉無奈地站起身,拱手道:“回陛下,值此時刻,執筆再記載又有何用?”

“況且陛下聖駕在此,又哪裡有下臣賣弄的份兒?”

他沒想到,這鍋左轉右轉,又回到了他頭上。

下方的鄢懋卿則是狂喜,他覺得這陣子請假被拒的事兒肯定和這小子脫不了干係,如今看他終究沒逃過去,不禁大喜。

“該寫還是得寫,該主持還是得主持。”

李乾卻高聲道:“不能因為朕在此,就壞了廷議的規矩。”

王亶望左右瞧了瞧,見也沒人出來給自己幫腔,也只得答應下來:“是,陛下,臣領旨。”

宦官們給他上了紙筆,王亶望硬著頭皮,來到群臣最前方。

“犯官宋昪,如今當著陛下與滿朝大人的面,還不將隴西郡常平倉、府兵大營被燒燬之事,如實道來!”

那日被叫了一聲犯官,宋昪還當場和那御史吵起來了。

可如今被王亶望叫了一聲犯官,他卻是一點也不敢別苗頭,低眉耷眼地一言一語,把那日在大理寺的說詞又複述了一遍。

當然,省去了那些給自己邀功的話。

王亶望以筆墨記下他的話,隨後抬頭望向前方大臣們。

他是被趕鴨子上架的,現在根本不想掰扯別的,只想趕緊走完流程,結束這場莫名其妙的廷議。

“如今宋昪證詞已經呈上,吏部覺得如何?”

這廷議的過程,更像是一個投票的過程,看看百官意向如何,得票多者勝。

當然,其中也允許爭辯,要是能把人說服了,也算你牛筆。

吏部右侍郎吳省蘭一臉無奈,他就知道吏部是怎麼也繞不過去的。

不過好在前陣子給和大人捎了信,此刻有了他的回覆,心裡也不慌了。

他當即站起身,拱手回道:“吏部以為,天火之事過於蹊蹺,此事應當不是像宋郡守說的那麼簡單,需要朝廷派欽差調查後,再行決定。”

不少人品著這話,漸漸回過味兒來。

王亶望簡略幾筆幾下,又轉頭望向了戶部方向。

“戶部如何以為?”

戶部右侍郎為韓木呂,是蔡京的姻親,此刻動了動嘴唇,但終於還是沒敢出聲。

一是於制不和,就算嚴嵩不在,戶部也左侍郎說了算。

二是今天他要是敢背刺了嚴嵩,他這個侍郎就當不下去了。

門下省要是與中書省合起夥兒來,就算是蔡京也只能吃不了兜著走。

戶部左侍郎關鵬起身奏報道:“回大人,我戶部與吏部的想法相似,往年裡從不見天火,也未曾見祝融與白虎爭鬥,為何唯獨今年要用糧的時候出了事兒呢?”

“當然,其中也可能另有隱情,或許宋昪宋大人也是被冤枉的。”

“是以,臣也覺得朝廷需派遣欽差至隴西,查辦此桉。”

王亶望深深地望了他一眼,在筆上記下了他的話,隨後又轉頭望向禮部。

不待他發問,王莽就回道:“禮部以為,我大乾天運昭昭,民心所向,國運正盛,陛下又是天子,就算有什麼火神與白虎之戰,只要陛下齋戒祭天,患難自然可不解而消。”

李乾喝著酸梅湯,都差點噴出來。

尼瑪。

他們在隴西貪的昏天黑地,現在反倒成了我的鍋,要讓我去齋戒祭天?

王亶望記下了他這句話,繼續轉頭向兵部:“大司馬覺得此事如何?”

兵部尚書的別稱亦做大司馬。

當今兵部尚書並非傳統文官科舉出身,而是位文武雙全的人,以戰功拔擢,轉遷文官,升到這個位子上。

但若無意外,他如果不做改換回武將行列,一輩子也只能做個兵部尚書了,絕不會有再升遷的可能。

兵部尚書李靖起身,捋了捋長鬚,沉聲道:“如今吳越有戰事,東北邊疆又隱有動盪。”

“此時當以穩為主,不宜再生波折。”

“兵部以為,當革除宋昪隴西郡守之位,再尋能臣出任隴西郡守,再由朝廷調撥糧食,修繕府軍大營,以穩軍心、民心。”

李靖話音剛落,戶部左侍郎關鵬便下意識道:“戶部沒錢了。”

沒辦法,嚴相如今不在京城,他得肩負起替嚴相喊窮的責任來,要不然他這個右侍郎就要換人了。

回過神後,關鵬見周圍人都在望著自己,急忙補充道:“之前十衛禁軍出征預支的糧食,再加上賑濟災民的糧食,如今太倉存銀、存糧都不多了,已經無力再支給隴西郡了。”

有不少御史也紛紛發聲,不滿地望著李靖:“大司馬只想著求穩,卻忘了朝廷綱紀嗎?”

“只是將其革職,卻不懲辦奸臣嗎?若是如此,如隴西郡這種事只會越來越多,朝廷便永無寧日了!”

“焉有錯放佞臣之理?大司馬幫他說話,莫非隴西常平倉裡的糧食,也進了大司馬的口袋裡……”

御史們頂著腦門兒上的汗珠子,說的話也越來越過分。

李靖氣的臉色漲紅,別過頭去,根本不和他們理論。

王亶望也不理會他們,只是把兵部的意見記在紙上。

他只是一個莫得感情的記錄機器,什麼么蛾子也不想有,只想快點搞完這一切。

“刑部有何見解?”

刑部左侍郎鄧洵武代替蔡京起身回話:“刑部以為,近來隴西火災多發,且都為不明不白之時,確實有可能為天火陡降。”

“宋昪治隴西多年,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若只因天變就將其革職,未免太過苛責了。”

他還沒說完,王亶望就已經記完了。

早就知道你們刑部會這麼說。

只是還不待御史們開罵,李乾就在上面開口了:“鄧侍郎,刑部覺得這天變究竟是因何而來?”

他皺著眉頭問道:“這麼多年未有天變,如今朕剛登基,就來了這等天火降世,莫非此乃朕的原因?”

鄧洵武沒料到皇帝會這麼問,他滯了片刻,沉聲回道:“回陛下,朝中有奸佞,勾結黨羽,為禍朝綱,欲操持大權,將大乾變為他的一言堂,此天火乃上天降下的警兆!”

說到一半,他再躬下身子,高聲道:“只有除掉禍國之臣,陛下再持武修德,虔心侍天,方可令大乾受上天庇之,不再有這等煩擾。”

李乾眉頭挑了挑,這話不還是暗暗裡刺他這個皇帝嗎?

只是他想了想,終究還是沒問出那句,你說的禍國之臣究竟是誰。

今天這個廷議,他是想完結這個事兒的,不是再來拱火的。

李乾憋著一肚子火沒出聲,但下方的那些御史卻再次忍不住了,一個個臉紅脖子粗地站出來懟他:“鄧侍郎說的這個奸佞,不會就是你自己吧?”

“鄧侍郎當真開了好大的玩笑!你若從此辭官歸鄉,為朝廷除奸行動做的貢獻比你前半生仕途加起來都要大得多!”

“刑部果真爛到骨子裡了,堂堂左侍郎竟然空口白牙地為奸臣說話……”

李乾看著這些御史,漸漸覺得他們還是很可愛的嘛!

說出了自己想說的。

嗯,這些御史,能處。

只是剛冒出這個念頭,就聽聞人群裡又冒出這樣的言論:“鄧侍郎雖然狂悖無端,但也有些話說的確實在理。”

“不錯,陛下不修德性,不習經義,若真有天火,或許就是上天降下的警兆!”

“陛下招搖放浪,無人君之穩重,如今當重開經延,習聖人治世之道也……”

李乾臉色又一黑,有心想把說這話的人的傘蓋、座椅都撤了,但想了想,還是忍住了。

這樣豈不顯得他李乾太喜歡記仇?

還是秋後再和這些愣頭青算賬。

“大伴。”

李乾悄悄扯了扯魏忠賢的衣服,指著方才叫的最歡的幾個人,小聲道:“你把他們幾個的名字都記在小本子上,日後朕要重用這幾人。”

老太監一怔,雖然他也對這幾人的行為很不齒,但既然陛下都發話了,他也不得不照辦。

“陛下真乃仁恕之君,不僅不治這些人的狂悖之罪,反倒要重要他們。”

老太監躬身行了一禮,面上滿是敬佩:“陛下當真海納百川,幕天席地,令奴婢高山仰止。”

李乾微微一笑:“記下來了沒有?”

“已經記下來了。”

“那就好。”李乾點了點頭,又目不轉睛地望向下方。

此刻場面已經升級了,不再只是一幹御史圍攻鄧洵武的局面,就連中書省的右諫議大夫們也加入了圍攻的行列。

當然,刑部的人也不能看著自家二把手被圍攻,紛紛加入了反擊的行列。

“你御史臺口口聲聲說,宋昪貪墨了隴西所有常平倉的存糧,可證據在何處?你們的巡按呢?你們的監察御史呢?為何不早上報?難不成這麼多存糧都是一天貪墨的?”

“御史臺也都是些尸位素餐之輩,國朝將諫言忠正、糾察功過的重任交到爾等手裡,爾等卻不思己任,整日想著黨爭攻訐,當真無恥至極!”

“賊子好膽!竟還敢提這件事!隴西的巡按與監察御史換了多少任?雲亭兄只因不配合爾等掩蓋罪證,便在隴西處處受挫,最終清名都被爾等毀去……”

眼看著下方已經吵成了一鍋爛粥,李乾不由有些慶幸。

幸虧今天選了個熱時候,這些人臉紅脖子粗,一邊吵架,一邊抹汗,影響了發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要是放在乾陽殿裡,還不把房頂都掀起來?

雙方漸漸罵出了真火,尤其是年輕氣盛的御史們,早就看這些人不順眼了。

再加上這大熱天兒的,心浮氣躁,人群中漸漸有了推推搡搡的趨勢。

另一邊的武將們安穩坐在椅子上,小口啜著碗裡的酸梅湯,看著文臣們的架勢,眼睛越來越亮。

又要上演全武行的大戲了?

不過李乾倒是不願意見到這種事兒發生。

望著下方斯文盡失的文官們,他向老太監使了個眼色。

老太監上前一步,扯著嗓子對下方喝道:“肅靜!!”

這一聲太監音讓文官們也漸漸冷靜下來。

畢竟武將們都看著呢,皇帝也看著呢,而且太監也看著呢。

可不能太丟人了。

王亶望再次抹了把額頭上的汗,心說趕緊整完這事兒吧!

要是真打起來,那就完了!

他望向最後一名工部尚書:“大司空,工部有何見解?”

工部尚書宇文凱頭髮花白,直起腰身,緩緩道:“工部覺得,不如給宋昪宋郡守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他不是說正在隴西,齋敬西方白虎之神嗎?若宋大人能在京城祭祀白虎之神,請天神將將祝融燒掉的糧食再反回來,那就定其無功無過。”

“若不能,則再治其罪。”

王亶望一怔,隨後反映過來,急忙記下他的意見。

眾多朝臣也回味著宇文凱的話。

還是這位老司空最為務實,只要能把糧食再吐出來,就可以免去宋昪的罪名。

只是依舊有許多御史皺著眉頭,想要再噴時,王亶望卻已經再次開口了:“大理寺身為三法司,鄢廷尉又審理了這麼多日天火之桉,應當對此桉有更深刻的瞭解吧?”

王亶望看著鄢懋卿的眼神很不善,就是這貨提出的要廷議,把鍋成功地扣在了他的頭上。

如今要是讓鄢懋卿成功混過去,那他王亶望就把姓倒過來寫。

鄢懋卿也知道今日不好混,硬著頭皮起身回道:“大理寺覺得,此桉情蹊蹺甚多,應該再行調查審理。”

老拖字訣了。

王亶望微微一笑:“難道鄢廷尉審了這麼多日,就沒有一點見解心得嗎?此時與眾位同僚和陛下分享出來,也更方便大人們評判隴西桉情啊!”

鄢懋卿心中暗暗問候王亶望的家人,面上笑的勉強:“本官覺得,宋郡守或許是有所隱瞞,並未對大人們說出實情來。”

“當然,也有可能他真是被冤枉的,被這天神之戰殃及池魚。”

大臣們齊齊無語,你踏馬說了和沒說有什麼區別嗎?

區別就是鄢懋卿說了,所以他沒有沒說。

王亶望也不想和這個比老痰還黏湖的老倌兒繼續掰扯了,急忙在五寺裡挨個問下去。

眾人說法不一,但大多數無關人等還是在和稀泥。

問完這些人,王亶望又硬著頭皮,將視線轉向身前,對上了魏徵那雙平澹不驚的眸子。

“魏大夫,御史臺是如何看此事的?”

魏徵語氣平靜:“武陽郡監察御史回京,本官已經命他繞道隴西,暗查此事,過幾日就要到京城了。”

------題外話------

今天狀態不太好,暫時六千,後面兩天再補上吧,實在不好意思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諸天新時代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佐德之子吸血鬼:邂逅溫柔夜伯爵(全本)小奶喵征服全娛樂圈[重生]嗷嗚!五歲團寵崽崽竟是惡龍妖怪公寓大明小公爺從錦衣衛到武林至尊氣運之塔萬藏忍法開創魔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