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滿朝奸臣,你讓朕怎麼當千古一帝

第二百三十八章 廷推結果,兩個新侍郎
上章 目錄 下章

滿朝奸臣,你讓朕怎麼當千古一帝第二百三十八章 廷推結果,兩個新侍郎

關鵬差點閃了老腰,瞪了他一眼後才道:“這事好說,但這次廷推你不能再出變數了!”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孫大人也知道適可而止,一個勁兒賠笑點頭。

不只是他們這,其他大臣也忙著進行最後的交易。

拉票活動早在前幾天就基本完成的差不多了,現在的交流只不過是大家有棗沒棗打兩杆子,要是能拉到人就是驚喜,沒有也無所謂。

“高大人,並非本官推脫,而是早已經答應了別人啊~”

高勳眉頭微微皺起,望著眼前這人:“何不再考慮考慮?你將這一票送給……宰相大人,也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就算他的人當選侍郎,也不一定多麼感激你。”

“但若大人將這一票投給我們的人,此乃雪中送炭,無論時候能不能當選,本官和蔡大人都會記著這個人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高大人言重了,要是能幫上諸位,本官定義不容辭。”

在朝中混的沒人是傻子,這官員打了個哈哈,無奈地道:“只可惜本官也欠著那位大人的人情,這次是不能幫你們了。”

直到現在他還是沒承認,另一邊是宰相大人。

高勳輕輕點了點頭,也沒再說什麼,而是轉身就去了別處。

今天來參加的廷推的官員們一共有二十四個,如果再加上不在京城的和珅、嚴嵩,身在貢院中的主副考官和主副知貢舉,京城中超過三品的文官共有三十個。

就是在場的這些人掌控著整個大乾的興衰。

此外,今天的廷推也有武將列席。

武將們選官並沒有廷推這麼一說,他們要麼靠著戰功晉升,要麼就是世襲,而且文官們一直在排斥武官,按理說他們是不願意讓這些“大老粗”們參與這種內部活動。

但沒辦法,形勢比人強,即便是武官們也不得不承認武官們擁有的強大實力。

實力帶來影響力,所以這種活動中還是來了三個武官首領,李淵、楊堅和趙匡胤。

只不過他們和文官也尿不到一個壺裡去,這三人都是坐在另一邊不吭聲,至於他們要把票投給誰……大家誰也不清楚。

距離卯時越來越近,這裡的位置也坐的越來越滿,直到最後秦檜和蔡京到來。

人齊了。

吏部左侍郎王亶望站起身來,環視了一遭朝房裡的群臣。

“既然諸位大人都來了,那就開始吧。”

負責統計的吏部文選司郎中站起身來,拿著一張大大的朱紙貼在了前方的木板上。

隨後又以墨筆在其上劃分了三個區域,分別在最上方寫上了主推、陪推、陪推。

“諸位大人,今日共有禮部右侍郎、戶部右侍郎兩職出缺,首先推選禮部右侍郎,候選人有刑部右侍郎高勳大人、太僕寺卿陳光大人……”

從正三品、從三品一直到正四品,最後還混進去一個正五品的刑部郎中蔡卞,這就是本次會推禮部侍郎的所有候選人。

雖然參與廷推的這些人都知道了人選,但文選司郎中還是唸完了一遍,隨後才道:“廷推開始,請諸位大人按次序上前。”

走完程式的郎中坐回側方,隨後就有一個個官員按次序上前。

這個次序並非是品級大的先上,而是品級小的先上。

最先走上前的是正三品的京兆尹王縉,他來到前方,拿起筆在主推下方寫下了蔡卞的名字,隨後又在兩個陪推下面寫下了高勳、吳滿江的名字,這才轉身離去。

在他之後,一個又一個身著緋袍、氣度不凡的官員默默上前投票,整個過程沉默、簡潔,卻格外的有力。

沒人會在這種場合下閒聊,大家都沉靜地望向前方的朱紙。

吳滿江、蔡卞、蔡卞、陳光……

許多人都異常驚訝,因為蔡卞這個五品官的名字居然是在主推上出現頻率最高的。

在他之後則是秦黨推出來的兩個人選,蔡黨的高勳,後面還有和黨的一個人,至於嚴黨……他們根本沒在這個職位上下功夫。

除了這幾人,後面大多都是些沒有依附黨派的官員。

這裡面的許多人都是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排除諸多競爭對手,登上了這個名單,但來到這個廷推場合後卻只能給人當陪襯。

沒有關係、人脈和黨派支援,這些人的天花板要比別人更低,也達不到有關係的人的高度。

在高層大臣們心中這也是個人盡皆知的秘密,大家早就見怪不怪了。

一個個官員上前,正三品的官員寫完,就是二品官員,然後就是最後的幾個大人物。

之所以把他們安排在最後寫,就是為了防止這些人投完票之後,其他官員也一股腦兒地跟著他們選,因此造成廷推後果不公平、不公正。

雖然想影響的肯定在好幾天之前就影響完了,但是該有的面子工程還是不能少的。

同時這這一步也隱隱有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為了削弱這些宰輔的權威。

二十多個官員都已經投完了票,所以現在基本上大局已定,剩下這幾個人的票又不是集中投給一個人,所以他們的票幾乎對現有的結果沒有影響!

普通三品官員的一票算一票,而這些宰輔大臣的一票也算一票,他們沒有任何特殊之處,面對這種情況也無力翻盤。

或許這才是廷推儀式的另一層深意。

先是三個武官頭領,李淵上前後,同樣在主推最下方寫下了蔡卞的名字。

望見這一幕的官員也沒多細想,大家都知道之前的會試洩題桉就是唐國公承辦的,其中有兩個侍郎被拉下馬,才有了如今這場廷推。

按理說唐國公應該同蔡黨關係不好才對,可如今他卻為蔡黨的人選投出了一票,難道這是在向蔡黨示好,修復關係?

這種事在朝中再正常不過,大臣們只是在心中過了一遍就不再多想了。

只有秦檜和楊堅望李淵的目光出現幾分細微波動。

李淵寫完自己的選擇,隨後就是趙匡胤、楊堅,前者將自己那一票主推投給了一個沒有黨羽的文官,將兩個陪推票投給了秦黨與和黨的人。

楊堅與他的選擇完全相同。

到了選擇,局勢已經完全定了下來,雖然還有兩個大人物還沒投出自己手中的票,但已經無足輕重。

秦檜向後瞥了蔡京一眼,率先起身上前,毫不避諱地在主推上寫下了自己推薦的那個人。

蔡京面色平靜,並未與秦檜有任何眼神交接,而是緩步上前,在主推的位置上寫下了高勳的名字。

蔡卞是他弟弟,舉賢不避親那是心中光明磊落之人才能幹出來的事。

而蔡京顯然和那種人不搭邊,沒辦法在大庭廣眾之下把蔡卞的名字寫上去。

自蔡京坐回座位上,這場對禮部右侍郎的推選就已經完成了。

結果就明明白白地擺在前方那張朱紙上,一目瞭然。

吏部文選司郎中放下手中記錄的筆,拿著文書站起身來:“諸位大人,禮部右侍郎推選已經完成,主推為蔡卞大人,陪推為吳滿江大人,陳光大人。”

對這個結果,大臣們反應不一,但面上都平靜無比。

雖然主推陪推已經出來,但並不代表這就是最後的結果。

還有皇帝那關沒過呢!

誰知道他又會弄出什麼么蛾子來?

文選司郎中宣佈完結果後,又換了一張木板,貼上紅紙寫好主推陪推。

“諸位大人,接下來推選戶部右侍郎,候選人有工部右侍郎蘇凌阿大人、太常寺少卿趙文華大人……”

唸完候選名單後,文選司郎中又坐了回去,接下來就是一位又一位大人們上去投票表決。

如果說上一場是秦黨和蔡黨之間的交鋒,那麼這一場就是嚴黨與和黨之間的博弈。

這也是由四位宰輔的性格喜好、權力範圍決定的。

秦檜與蔡京一個喜歡收攬權力,一個喜歡經營人脈,禮部的位置都能給他們提供很大的幫助,所以二者將主要力量都投入進去。

而和珅、嚴嵩則有個共同的喜好,那就是都喜歡錢,所以兩人對戶部侍郎的位置情有獨鍾。

和珅想在戶部開啟個缺口,而嚴嵩則想要守住自己的戶部。

或許在他看來,讓和珅這種角色把手伸進戶部就相當於讓老鼠進了米缸,這絕對不能接受。

所以,雙方都在這個戶部侍郎的位置上展開了你死我活的爭鬥……

相比之下,秦黨在這上面投入的勢力就微乎其微了。

而蔡黨則有著奪回兩個侍郎之位的野心,也在這邊投入了不少。

但他們和全力競爭的和黨、嚴黨一比,還是差了點意思。

蘇凌阿、趙文華、蘇凌阿……

一個個名字被寫了上去,其他人只是曇花一現這兩人卻鬥得難捨難分,你一票我一票,異常焦灼。

投票過半,許多大臣也看出來了這種焦灼的局勢,於是暗暗改了策略,拋棄原先的目標,將票投給了蘇凌阿。

原因也很簡單,蘇凌阿可是正三品的工部侍郎,如果他當選了戶部右侍郎,那豈不是又空出來一個侍郎之位?大家又可以愉快地爭侍郎了?

就連秦黨和蔡黨的一些官員也趕著勁兒地上。

嚴黨的官員們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但他們也無能為力,沒法改變什麼。

本來雙方就是勢均力敵,如今有了其他官員幫助蘇凌阿,他們怎麼可能是對手?

這次會推的結果很快出爐,不出意外地,蘇凌阿獲得了主推,而趙文華因為競爭主推的緣故,連個陪推都沒混上。

吏部文選司郎中再次宣佈完這次廷推的結果,隨後才道:“會推結果下官已經遣人去交給陛下,還請諸位大人不要離開,繼續在此等待。”

這樣做一是為了等個結果,二是如果蘇凌阿真的被選中,成了戶部侍郎,那空出來的工部侍郎之位也要順便推選出來。

這也是朝廷的規定,一次性把事情都解決完。

虎賁衛帶著這次的會推結果一路向北,來到紫微殿外將訊息送了進去。

李乾自然在殿中,而且他早早就關注著這個廷推的結果了。

“禮部侍郎……正推蔡卞,戶部侍郎……正推蘇凌阿。”

李乾看完輕輕點了點頭。

“陛下,還有陪推呢,是不是也能用陪推?”

武媚娘探過頭,好奇地望著那份文書,她很不相信蔡卞能反對他哥哥。

“並非這麼簡單。”

李乾笑著搖了搖頭:“若是用了陪推,這些文官們可就不答應了。”

陪推陪推,實際上就是陪著走過場的。

哪有什麼陪推?這只不過是文官們為了照顧其他候選人的面子而想出來的玩意兒,也是為了照顧皇帝面子的產物。

看,皇帝陛下,臣等並未僭越,並未獨斷專行,臣給了您選擇啊,三選一呢!

但實際上皇帝要麼就用正推,要麼就全都不用,很少有用陪推官員的情況。

之前也不是沒有大乾皇帝用過廷推選出來的陪推,但這種情況遭到了文官們的一致排斥。

參與廷推的官員共同維護正推結果,紛紛上書反對皇帝的決定,涕淚橫流,異常委屈,都說陛下您既然要讓臣等廷推官員,但又不用臣等推選出來的官員,這是不信任我們這三十來個官員啊……

當時的那位皇帝也很不解,難道陪推就不是你們推選出來的?

但文官們又當又立的雙標本性可不是蓋的,他們雖然承認陪推也是他們選出來的,但正推才是他們覺得最合適的人選,陛下您為何不用最合適的,而非要選個陪推?

當時的皇帝也生氣了,你們能往外推,但我不能選?

這是什麼狗屁道理?

在他的一力堅持下,那個陪推官員最終還是走馬上任了,結果意料之中地不是很好。

這個之前還官聲不錯的官員在任上遭到了上司、同僚、下屬的集體排擠,這樣的人在官場上是混不長久的,很快就暗澹離場,辭官掛印而去。

不為別的,只因他是陪推選出來的官員。

自此之後就很少有人再挑戰這條權威了,後來被皇帝點中的陪推官員大多都自覺辭讓,無論皇帝怎麼說都不肯去就職。

所以,後來的皇帝也就不選陪推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諸天新時代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佐德之子吸血鬼:邂逅溫柔夜伯爵(全本)小奶喵征服全娛樂圈[重生]嗷嗚!五歲團寵崽崽竟是惡龍妖怪公寓大明小公爺從錦衣衛到武林至尊氣運之塔萬藏忍法開創魔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