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美人記

第266章 帝都行
上章 目錄 下章

美人記第266章 帝都行

何家一家子進了帝都城,那眼睛就沒閒過,雖然這樣直愣愣的伸著脖子看帝都風景有些鄉巴佬啦,但想忍住不看實在太難啦!

“唉喲喂,怪不得人家都說,想長見識就得來帝都!”何老孃自以為小小聲的感慨一句,但由於初次來大帝都,長了大世面,一時興奮沒壓住音量,鬧得大家都聽到了,連街上的人都瞧這巴著車窗往外瞧的老太太。

何家人都很贊同這話,何子衿還點頭,“是啊,看那城樓,唉喲,可真威武啊!”現下這城樓,跟何小仙上輩子花錢去逛的殘留景點可不一樣,這種巍巍氣派,何子衿覺著,就是現下回鄉,何老孃一輩子的話題也有啦。

何老孃重重點頭,“要不說是帝都哩!”

俊哥兒也奶聲奶氣道,“好高哦!比咱們縣的還要高!”

阿冽道,“比府城的也高!”

沈氏抿嘴一笑,“沒白來一趟,果然開了眼界。”

阿念與何恭翁婿倆因是舉人身份,矜持的彈一彈衣襬,瞪大眼睛觀望帝都城氣派的同時,每人在肚子裡醞釀了好幾首小酸詩,準備一時便寫出來吟誦。

李鏢頭是知道沈素家地址的,一面跟何家人大致說著沿路繁華,就先送何家人去了沈家。沈素去衙門當差還沒回來,如今沈素發達了,門口還有倆門房,一聽說是老家來的姑太太一家,一人連忙飛奔進去送信,另一人請安後在前引路。

何老孃左右打量著沈家房舍,見俱是青磚黑瓦的整肅大屋,頗為寬敞,間或有樹有花,又添雅緻,想著做官就是好啊,阿素如今也氣派了。何子衿也笑眯眯地,同她娘說,“我舅發財啦。”

孃家日子好,沈氏滿眼是笑,“你舅也不容易。”雖說瞧著弟弟這宅子是不錯,可弟弟四個兒子,以後在帝都尋親事,沒這點兒家底還真怕孩子娶不上媳婦哩。

何老孃對自家丫頭片子的話倒是很認同,一瞧這宅子就知道小舅爺是發達了呀。唉喲,難不成辦教育這麼賺錢?畢竟,小舅爺官階不高,據說俸祿有限滴。

何老孃七想八想的,琢磨著,以後兒子考個官兒出來,也叫兒子去辦教育去。

何家人過了兩重院落,沈家二老就帶著江氏和小孫子沈丹滿面笑意的接了出來,尤其沈老太太,激動的了不得,眼圈兒都紅了,心裡最記掛的就是女兒女婿外孫外孫女了,不過,還得先跟親家何老孃打招呼,不能失了禮數啊。沈老太太握著何老孃的手,歡喜道,“親家,可把你給盼來啦。”

何老孃咯咯笑,“親家,我可想你咧!”

一家子廝見過,又歡天喜地的謝了李鏢頭一行,令管事請李鏢頭等去歇著,客房啥的都預備下了。李鏢頭寒暄兩句,便去了。江氏道,“母親,外頭冷,讓親家老太太、姐姐、姐夫和孩子們先進去吧,別凍著。”

“是,說的是。”沈老太太一面拭去眼角激動的淚水,一面帶人往屋裡走。

沈老太太看看閨女看看女婿,高興的話都說不俐落了,何子衿機伶的過去扶住外祖母的胳膊,阿冽就去扶了沈太爺。沈氏何恭則伴在何老孃身畔,叫何老孃頗有面子,覺著兒子媳婦孝順,孫子孫女有眼力。一家子進了沈太爺沈老太太住的屋子,天兒冷,屋裡都攏了炭盆,進屋就覺暖哄哄的。在外已覺沈家這宅子闊氣,到了沈老太太屋裡,何老孃愈發覺著,自己給沈老太太比下去啦。別個不說,沈老太太屋裡的棉簾都是青綢繡梅花的簾子,還有,那桌上案上擺的瓶啊罐的,直叫人眼睛看不過來,尤其是,那靠牆的條案上,竟擺著一對金壽星,險沒把何老孃眼睛晃花。

大家各自見禮,問候了長輩的身體,剛坐下,就有穿著青衣青裙的丫環上來奉茶水,江氏還特意囑咐一句,“俊哥兒小,熱盞牛**來。”

沈老太太見媳婦細心,滿眼都是孩子們,直絮叨,“子衿長這麼高了,來帝都那年,她才這麼點兒高。”說著一比劃,又道,“阿冽也大了。”抱了俊哥兒在懷裡,高興的又淌了一回眼淚。說來,沈老太太還是頭一回見俊哥兒。

沈氏笑看跟在江氏身邊的小家夥,問,“這是朱哥兒吧?”沈素四子,沈玄沈絳沈丹沈朱。

何子衿見小家夥不過三四歲,大眼睛,高鼻梁,白白軟軟的糰子樣,穿一身大紅棉袍,脖裡掛著個金項圈,跟畫兒上童子似的,笑著抱他在懷裡,給沈氏看,道,“朱哥兒這模樣,跟阿玄小時候一模一樣。”

沈氏接了朱哥兒抱著,笑,“可不是麼。”

俊哥兒跟著裝模作樣的點頭,還說,“就是太小啦,不能一起玩兒。”

阿冽道,“你是做哥哥的,要讓著朱哥兒。”

俊哥兒在家都是做弟弟的,一聽自己竟能做哥哥了,頓覺精神百倍,也不跟外祖母一塊兒坐了,過去拉著朱哥兒的手,“那你就跟我一道玩兒吧。”

沈氏給朱哥兒準備了一幅銀項圈銀手鐲,江氏笑,“上次小瑞回去,姐姐就給了,這回又給他做什麼?”

沈氏笑,“這如何一樣,頭一遭見著朱哥兒呢。”

沈氏給一份兒見面禮就成,江氏拿出四份來,何子衿、阿冽、俊哥兒各一份,阿念也得了一份。何老孃瞧得眉開眼笑,自家出一份得四份,淨賺三份啊,尤其是江氏給何子衿的那一份,是一對金嵌紅寶的攢花釵,很是精美。何老孃深覺自家丫頭片子有財運,笑眯眯地,“舅太太忒客氣。”說著江氏客氣,可是一句婉拒不收的話都沒有。

江氏這些年在帝都,頗會說話,道,“這花釵,也就配子衿戴了,這孩子,生得巧。”又與沈氏道,“打早我就說,子衿會長,眉眼像姐姐,不怕姐姐不高興,我看子衿比姐姐年輕時還俊。”

何老孃聽這話直想翻白眼,她家丫頭片子那鼻樑那嘴巴,跟她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不過,有人誇她家丫頭片子,何老孃還是很不謙虛地揚起下巴來,嘴角一撇一撇地,“哎呀,舅太太可別這麼誇她。平日裡在咱們縣誇這丫頭的人就不少,到帝都來,我想著帝都人才多,這一路上,倒也沒叫人比下去。”

我了個神哪~饒是何子衿臉皮厚,也給她家祖母這了不得的自信給鬧得有些臉紅,連忙道,“看祖母說的,咱們剛來帝都,您還沒見過好的呢。”

江氏快人快語,笑,“哪裡,我在帝都這好幾年,比咱家子衿俊的也沒見過幾個。”一般女孩子都像父親的多,何子衿完全是挑著父母優點長的,再加上沈家人的確相貌出眾,何子衿頗有肖似母親之處。其實,何子衿生得也像沈素,當初沈素就是長水村有名的俊小夥,那會兒沈家還窮著呢,江家則是小地主之家,因著沈素生得俊,江氏完全是下嫁啊。當然,現下沈素發達了,全長水村的人都誇沈氏有眼光,命好。

沈老太太也瞧著外孫女笑,“子衿這孩子,生得是好。”見著外孫女,既高興,又有些遺憾,看向阿念,問,“前頭來信,說女婿和阿念都中了舉,全家都高興的了不得。”

沈太爺聽著女人們說了這通家長裡短沒用的,終於說到正題了,又笑問了一回女婿和阿念的名次,還說,“有出息,都有出息。”

何恭笑,“阿念可是出了回風頭,家裡還得了塊解元匾哪。”

沈太爺呵呵笑,“比你和阿素的名次都好,這孩子,以後前程差不了。”又問,“這來帝都,家裡可留人看著那匾,以後傳與子孫。”

子孫什麼的……阿念一聽就覺著心裡醉醉的美美的,忙道,“摘下來放屋裡去了,託給阿文哥照管,祖父放心,再不能出差錯的。”

沈太爺很是滿意。

沈老太太其實有心問一問外孫子跟阿念的親事怎麼樣了,有沒有定下,要是沒定下啥的,看有沒有活動的餘地啥的。不過,孩子們在,沈老太太就把這話給憋住了,笑道,“那天送信的過來,唉喲,見女婿和阿念中了,你爹跟阿素喝了一日的酒,都喝醉了。”

沈氏笑,“這也是沒想到的事,相公的文章,先生們早說到了火侯,就是一直差兩分運道,偏生今年趕得巧,雙喜臨門。不然,也尋不出個由頭來帝都呢。”

“姐姐想來就來,哪裡還要由頭?”

沈氏笑,“家裡放不下。孩子都在唸書,這回來帝都,是想著,也叫孩子們一道來開開眼界。果然是不一樣的氣派。”

沈老太太笑,“我們頭一遭來也是這般,再沒想到有這樣大的都城,非得眼見才能信哪。”

“可不是麼。”何老孃深以為然,“那城牆那城樓,那老高喲,站在上頭估計能摸著天吧。”

何子衿道,“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帝都是皇上住的地方,當然不一樣啦,聽說皇宮更氣派。”

何老孃忍不住拆自家丫頭片子的臺,道,“看說的,好像你見過皇宮似的。”

“我聽李大叔說的,他遠遠的見過皇宮,說氣派的了不得。”皇宮不能近著觀賞,但據說遠遠還是能望一眼的。

沈太爺見自家外孫女還會唸詩,很是高興,頜首道,“子衿念了幾年書?”沈太爺老秀才出身,雖功名遠不及兒子,但能培養出個進士兒子,對孩子們的教育向來是極看重的。

沈氏道,“先時讓她跟著姑媽家的幾位表姐妹念了兩三年,後來都是在家自己看書了。”

何老孃很不滿意兒媳的謙虛,姑娘大了,可不是謙虛的時候,自家本就是鄉下來的,再謙虛,怕被人小瞧。何老孃道,“是啊,就是學了點兒琴棋書畫,抄的書滿滿壘了一架子,也不知費了我多少筆墨錢。”

沈太爺連忙道,“子衿丫頭氣韻不同,焉知不是唸書之故。”沈太爺並不似何老孃自賣自誇的,他話也不多,就是瞧著外孫女天然大方,又見孫女念過書,心下著實喜歡。

何老孃美滋滋地,“是啊,咱們縣裡,有幾家捨得叫丫頭片子唸書呢。就我家,唉喲喂,在這丫頭身上費的心哪,就甭提啦。好在這丫頭有這根筋,雖考不了舉人進士的,起碼不做睜眼瞎,也明理。”深覺自家丫頭片子給長臉。這也不是何老孃吹牛啦,在帝都路上,她都悄悄往街上瞧了,也有大姑娘小媳婦的出來,但比她家丫頭好的,還真沒瞧見!

沈太爺拈鬚道,“親家老太太這話有理。咱們耕讀人家,不論閨女小子,都該讀些書的。”親家老太太往日雖不是個明理的,家裡讀書人多了,竟也給薰陶的明了理,現下這話就說的很在理麼。

沈氏問,“阿玄阿絳阿丹是去唸書了吧?”雖來了帝都,沈氏也不想叫兒子耽擱了功課,故有此一問。

沈老太太道,“只顧說笑了,把孩子們接回來吧。”這話是同江氏說的。

江氏有些不願,怕耽誤兒子們功課,但婆婆說了,她也只得打發人去接。沈氏笑攔了江氏,道,“這急什麼,我們來且得住著呢,也不差這一日半日的,叫孩子們好生唸書,別耽擱了功課。”

聽閨女這話,沈老太太便未強求,江氏知機,道,“阿玄阿白在官學唸書,到時讓老爺給阿冽說一說,叫孩子們一道去才好。阿冽這來了,也別辜負了光陰,學裡有阿玄阿白,也一道做個伴。”

這話正對沈氏心坎兒,沈氏與江氏打聽,“官學?是帝都府辦的書院麼?”以為跟芙蓉書院是一樣的。

江氏道,“這官學與府學還不一樣,官學是朝廷出錢辦的,原是五品以上官員家子弟,經考試後才能去讀的。因老爺隔一日都會在裡頭給孩子們講學,就把阿玄阿白放進去了。”

沈氏就怕弟弟為難,道,“那阿冽能去麼?”她家又不是官身。

“姐姐放心,裡頭也有平民子弟,只要功課好,就能進。”江氏也是一心為阿冽籌算,道,“待老爺回來,叫他看看阿冽書念得如何,哪裡有不足,補習一二,考過了,便可去讀。裡頭一分錢束脩不收,中午管頓飯,吃的也不錯。”

沈氏自然是千肯萬肯的,何老孃亦很是高興,說一千道一萬,雖然眼紅沈老太太屋裡的一對金壽星,何老孃卻是更盼著子孫有出息,想著以後孫子發達了,孝敬她一屋子金壽星,一對兒算啥呀~何老孃笑,“上回聽小瑞哥說,小舅爺自己也辦書院,有名的了不得咧。小舅爺實在有學問。”

說到這個,沈老太太也是很自豪滴,她性子偏軟,縱使因兒子有出息而自豪,也沒似何老孃一般鼻孔朝天,沈老太太笑,“哎,這家裡,全指望著他,以前也不敢想有現下的日子。”

“這可不就是親家你的福氣麼。”何老孃想到金壽星,忍不住有些酸溜溜。

沈老太太笑,“女婿這舉人名次不比當初阿素的差,阿念又是解元,以後親家你福氣只有比我多的。”

何老孃笑嘻嘻地,“明年他們翁婿下場,只盼如親家所說才好。”

沈老太太笑,“定是如我所說的。”閨女剛嫁何家那會兒,她這親家很有些刁鑽,還很有些重男輕女的毛病。今見著閨女外孫女,見母女倆穿戴氣色都不錯,沈老太太也就放心了,想著小瑞說的,親家老太太這些年似是把那些刁鑽毛病都改好了。一想到這個,沈老太太都要唸佛的,待何老孃也愈發親近。

大家說說笑笑就到了中午,席面兒豐盛自不必提,不過,一吃飯何老孃那酸溜溜的心理就平衡了,想著親家雖富貴了,這吃的也就一般麼,他家裡擺席面兒也就是這些東西了。再嚐嚐味道,味兒不錯,可也不比他家的就哪裡好來著。何老孃還顯擺自家丫頭片子道,“這丫頭會燒菜,什麼時候叫她燒幾道小菜,給親家嚐嚐。你們早早來了帝都,也沒享用過外孫女的手藝。”

沈老太太笑,“巧娘沒有笨閨女,子衿手巧,像她娘。”

何老孃深覺跟沈老太太沒共同語言,但凡她家丫頭片子有點兒好的地方就是像姓沈的,她家丫頭片子這燒菜手藝明明像她家死鬼好不好!

一家子用過午飯,江氏早提前命人收拾好了院子,何老孃有了年歲,就帶著孩子們去歇了,臨了囑咐沈氏,“舅太太都安排好了,你陪著親家老太太說會兒話,我這裡不必記掛。”

沈氏就沒跟婆婆客氣,留在了母親房裡。

江氏也帶了兒子沈丹下去,何恭跟了岳父沈太爺去書房說話。

沈老太太叫閨女與她一併在榻上親親香香的坐了,望著閨女依舊秀美的臉龐道,“看你這氣色,就知日子順心。”話能騙人,氣色是騙不了人的。遠道過來帝都,閨女臉色白裡透紅,就知日子好過。

沈氏笑,“在老家,也就是家裡的事,這些年,日子雖不算大富大貴,也順順當當的衣食不缺。倒是母親,我聽小瑞說,初到帝都,很是艱難了一段日子。”

沈老太太笑,“那也算不得艱難,咱家的日子,你還不曉得。咱們本也不是富貴人家,剛到帝都時,你弟弟就租好了房舍,房舍雖不大,咱家人口少,也儘夠住的。後來,又搬到南郊去住了些個日子,唉喲,那地方才好呢,一水兒朝廷給新蓋的宅子,不要錢的白給住,有山有水的,還能種菜。阿素的書院就開在南郊,南郊還有一所大學堂,叫聞道堂,有一位特有名氣的大儒,姓江的,跟阿玄他娘一個姓,在聞道堂講學。”

“難不成比阿素講的還好?”沈氏問。

沈老太太連忙道,“好!這位江老先生有名聲的了不得,據說,皇帝請他做官他都不做,就愛講學。世上的學問,就沒有這位江老先生不知道的。這會兒都快一百了,老壽星。”

沈氏感嘆,“帝都果然不是尋常地界兒啊,奇人逸事也多。”

“是啊。”沈老太太想到女婿有出息,也替閨女高興,“人人說我命是好的,我看,你命也不差,女婿的運道來了。”

沈氏笑,“這個就看他了,考得上是一家子的福氣,考不上也沒啥,就當來帝都走親戚,給孩子們開眼界,反正家裡不缺吃穿,相公有了舉人功名,在老家也儘夠過的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沈老太太心裡揣著事兒呢,連忙問,“前頭來信說子衿跟阿念青梅竹馬的,倆孩子的事兒,說定了沒?”

沈氏笑,“在家就定下來了。”

“唉喲,怎麼這麼急啊。”沈老太太難免唸叨一句。

“娘你不知道,就為這丫頭,險出一樁大事去。”沈氏倒沒想到她娘是想她閨女跟她外甥姑舅做親,把先前自家閨女險給人坑到宮裡的事兒跟她娘說了,沈老太太聽得直唸佛,道,“這些黑心肝兒的,要不是你們明白,孩子這輩子就完了。”

“是啊,這人生了壞心,真是叫人防不勝防。因著這個,就趕緊把阿念跟子衿的事定下來了。倒也巧,這事兒定了,接著就是秋闈,阿念一舉就中瞭解元,人人都說子衿運道旺,旺夫!”說到這個,沈氏很為閨女自豪,這就是閨女命好的證明。沈氏笑,“都說我命好,我看,子衿比我命更旺。”

沈氏這話,聽得沈老太太更後悔了,索性屋裡沒別人,沈老太太同閨女道,“哎,這幾年,我除了記掛你,就是子衿丫頭了。離得遠就是樣樣不方便……”

她娘這是說啥呢?

沈老太太有了年歲,抱怨著抱怨著嘴就禿魯了,道,“打小兒,子衿跟阿玄就是最好的,最合得來。”

沈氏終於聽明白了,哭笑不得,“阿玄比子衿小三歲呢,年歲上就不般配。”

“小三歲怕啥,女大三抱金磚。”沈老太太直嘆氣,“說什麼也晚了,阿念那孩子,也有出息,同子衿兩個,倒也般配。”

“自小看著阿念長大,知根知底。”一想閨女定親的是小解元,不是沈氏勢利,有瞭解元女婿,她連孃家侄子也不大看得上啦。沈氏又道,“再說,阿念也是娘你的幹孫子,跟阿玄也一樣的。”

沈老太太並不是刻薄性子,待阿念從來也不差,只是,沈老太太道,“說什麼也晚了。”

沈氏一笑,又與母親說起別個話來。

何老孃帶著孩子們去了江氏給安排的院子,打發孩子們各去休息,獨留下丫頭片子與自己一處,何老孃也叫餘嬤嬤先去歇了。餘嬤嬤上了年歲,何老孃多是拿餘嬤嬤當個老姐妹作伴,並不如何使喚餘嬤嬤的。待餘嬤嬤去歇了,何老孃望著這不比沈老太太差的屋子,知道人沈家是誠心招待她,心裡感念沈家人厚道,說一回親家老太太的好,又同自家丫頭片子感慨,“唉喲,這在帝都辦書院可著實了不得啊。你舅舅可是發達啦。”

何子衿知道老太太有些酸,抿嘴笑道,“這有什麼,安知以後咱家就比舅舅家差呢。”

何老孃抬抬下巴,粉兒滿意的點頭,“這話有志氣,是咱們老何家人說的話!”就盼著什麼時候孩子們有了出息,也孝順她倆金壽星才好!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
本书作者其他书
皇后把朕的後宮都攻略了 我這糟心的重生 木香記 玉璽記 和珅 紅樓之林家謹玉 龍闕 巧言令色 紅樓之開國風雲 歡喜記
相關推薦
仙界歸來的黑科技科技之虛擬實驗室修仙模擬:開局全點氣運了江山爭雄DC騎士龍闕巧言令色神仙日子皇帝難為千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