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糜漢

第四百九十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
上章 目錄 下章

糜漢第四百九十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

鄧艾回到劍閣城牆下的時候,遭遇到了阻礙。

當鄧艾在城牆下方叫著放下吊籃時,城上的士卒一時間並沒有動靜。

他們自然是認識鄧艾的,可他們也看到了鄧艾的身旁,這一刻正跟著幾名來歷不明的人。

哪怕那幾人破衣爛衫,看起來很落魄,但他們手中的利刃卻象徵著他們身份的不一般。

鄧艾今日外出時,身邊並未跟著這些人,返回的時候卻突然帶著這來歷不明的幾人在城下叫關,這難免會讓人生疑。

畢竟眾所周知方圓十幾裡內,除去魏軍之外,就再無其他軍隊。

這突然冒出的數人,來歷實在沒辦法不讓人生疑。

劍閣乃是益州命門所在,由不得他們大意。

當然憑藉著這數人想要奪下重兵把守的劍閣,那肯定也是不可能的。

但要是他們是奸細,混進來讓劍閣內部生亂的呢?

種種猜疑縈繞在城上士卒的心中,他們是直屬於劉封的部隊,劉封對鄧艾好感不佳,連帶著他們對鄧艾也談不上什麼十足的信任。

狩獵通常不都是獵動物嗎?怎麼還憑空帶回來一些人呢?

城上士卒的遲疑讓鄧艾大怒。

他現在只想快一些見到諸葛亮,哪裡能接受這麼被耽擱時間。

他本想出言解釋身旁幾人的身份,但又想到事關重大不可提前走漏風聲,於是只能強忍怒氣對著城牆上大喝道:

“丞相知內中情由,還不速速去稟報。”

聽到鄧艾如此說,守城的劉封副將在將防務交予一名校尉後,便趕忙走下城頭。

倒不是他要故意為難鄧艾,只是日前劉封曾下達嚴令要禁止人任意出入劍閣,在劉封的嚴令之下,他也只能小心為上。

再加上鄧艾的軍職算不得太高,與他同為中郎將,這才讓他有堅守底線的底氣。

之前鄧艾能帶人出去打獵,也是得到了丞相的默許,不然他也是出不去的。

可若是如鄧艾所說,他今日帶這來歷不明的幾人歸來,丞相是知情的話,那麼他的處理方式又是另外一種了。

至少要將這件事上報,而在上報給諸葛亮之前,他必須也先要讓劉封知道這件事。

...

這幾日來諸葛亮一直在與到達劍閣的諸位大臣商議軍事。

在這些大臣中,有些人對他的一些舉措有著不同看法。

諸葛亮不是獨斷專行的性格,他見內部有著不同看法,便想著透過議事的方式,達到求同存異的效果。

可就在諸葛亮與諸位大臣商議要事到關鍵地方的時候,帳外的親衛突然進來稟報,說是劉封有要事求見。

聽到劉封有要事求見,諸葛亮的眉頭陡然皺了起來。

儘管他深知劉封對他心有怨懟,但在相忍為國的想法之下,諸葛亮還是將劍閣的防務交予劉封全權處理。

現在劉封有要事求見,那麼他口中的要事就很可能是關於劍閣安危的了。

想到此諸葛亮馬上讓親衛召劉封進來。

在諸葛亮的召見之下,劉封很快就來到了大帳中。

劉封進入大帳後見許多大臣皆在,他的眼中浮現了一些喜色。

在眾人的注視之下,他將鄧艾的“可疑之舉”當場彙報了出來。

彙報完後,劉封還不忘別有用心地著重說道:“鄧艾言他帶來歷不明的人入關,是得到丞相同意的。”

劉封這句話一說出來,帳內的人臉色都不禁變了變。

若是沒有這句話,劉封之前的彙報算是正常的,可是在加上這句話後,這件事的意味就變了起來。

帳內的人幾乎都是這幾日來到劍閣的大漢重臣,他們是被劉備派來劍閣協助諸葛亮的。

以他們的身份地位來說,鄧艾區區中郎將的身份,不足以引起他們的重視,哪怕聽說鄧艾在南征大戰中立下不少大功。

在這種觀念之下,當眾人聽說鄧艾擅自帶來歷不明的人意欲入關之後,心中都難免有著不快與猶疑。

而劉封在最後特地言明鄧艾令人不快與猶疑的舉動,是得到諸葛亮首肯的。

那麼劉封的目的很明顯了,他在特地將眾位大臣對鄧艾的不快與猶疑,轉移到諸葛亮的身上。

劉封意有所指的心思幾乎是昭然若揭,否則他本可以有更好的稟報方式。

正因為此,眾人的臉色才會變得不自然起來。

早就聽說劉封性格剛勐,而且早就對丞相心存不滿,可是聽說歸聽說,當親眼見到劉封對諸葛亮不懷好心後,眾人還是感到頗為意外。

帳內眾臣並未猜錯劉封的用意。

劉封在得知發生在劍閣城門下的事後,心中便浮現起了另類的想法。

本來按常理來說,鄧艾搬出諸葛亮為他背書,先不管這件事是真是假,為了維護諸葛亮的權威,劉封都應該第一時間將鄧艾等人接進來。

接進來後,只要派人嚴加看守鄧艾等人,那麼縱算鄧艾別有用心,那麼事情都還在控制之中。

然後找個合適的時機再將這件事私下稟報諸葛亮求證,這樣可謂是兩全其美。

但劉封並沒有這麼做。

他明知道這幾日是諸葛亮與成都來的眾臣討論要事的時候,還要在特殊場合直接將這件事捅出來,為的不就是讓諸葛亮難做嗎?

劉封料定,鄧艾所說的一定是假話。

劉封在諸葛亮來之前,就掌握著劍閣防務,他十分清楚方圓數十裡內,就只有劍閣內的漢軍與十數裡外的魏軍。

近來除去鄧艾會帶人出劍閣打獵之外,根本就沒有人外出,而從副將的稟報可知,那幾人絕不是這段時日鄧艾帶出去的人。

那麼鄧艾帶的那幾人的身份,不就是呼之欲出了嗎?

肯定是魏軍。

這幾人總不可能是數百裡外的梁州軍吧。

這不單單是劉封的判斷,城牆上的士卒,乃至於現在帳內的一眾大臣,心中都是這麼推斷的,不然他們對這件事的第一反應,不會是懷疑。

在這種推斷之下,先不管鄧艾帶這幾名魏軍入關的目的是什麼,若這件事真是諸葛亮安排的,以他的謹慎肯定會事先下令給城牆上的士卒,讓他們不要阻攔鄧艾帶魏軍入關。

可是劉封並未事先收到這樣的命令。

從這種種細節,足以推斷出鄧艾所說的諸葛亮對這件事早有知情,完全就是假話。

而劉封之所以要當眾對眾人著重講述這句話,為的便是讓諸葛亮親口揭穿鄧艾的謊言。

一旦諸葛亮這麼做了,那麼鄧艾少不了一個軍法從事的處置。

鄧艾是糜暘的心腹,要是鄧艾被諸葛亮親手處置了,那麼糜暘將來得知這件事後,糜暘心中會沒有芥蒂嗎?

別看現在糜暘與諸葛亮是師徒的關係,但他與諸葛亮之前也是“師徒”呢。

以己度人,劉封不覺得當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傷害時,那個與他有著類似作戰風格的糜暘會對這件事無動於衷。

在彙報完後,劉封用自信的眼神看向諸葛亮,他期待著諸葛亮說出那句話。

可是在劉封,乃至眾臣的注視之下,諸葛亮卻緩緩開口言道:

“鄧艾所言為真,速放他等人入關。”

諸葛亮的回答,直接讓劉封的臉上浮現不可置信的神色。

不止劉封感到難以置信,就連在座的眾臣,也感覺到不可思議。

劉封能推斷出的,在場的眾人浸潤官場許久,自然也都能看的出來。

正因為如此,所以當諸葛亮親自為鄧艾背書之後,才會讓劉封及眾臣有著這副反應。

帳內眾人之中,劉封當下的臉色最為難看。

他是真的沒想到,諸葛亮為了不踏入他的陷阱中,竟然會睜著眼睛說瞎話。

這還是他認識的那個,品格高尚的臥龍了嗎?

幾乎是片刻之後,劉封就要脫口而出拆穿諸葛亮的“謊言”。

但當他對上諸葛亮那平靜如水的眼眸後,他想要說的話卻盡皆被那澹澹的眼神全都堵在了喉嚨裡。

“這是命令。”

諸葛亮的這句話,流露出了不可拒絕的意味。

在劉備不在的時候,身為丞相的諸葛亮,他的話可近乎等同於聖旨!

哪怕不知道諸葛亮為何會當面撒謊,但在諸葛亮擁有的權力面前,劉封最後還是乖乖地轉身走出帳外傳令去了。

劉封離開之後,諸葛亮也沒有了繼續議事的心情。

他讓議事的眾臣都先暫且離開。

眾臣看諸葛亮的臉色不太好,也都紛紛識趣的起身朝著帳外走去。

劉封的用意不難猜測,可一位是掌握兵權的皇子,一位是掌握兵權的丞相,這二人之間的政治鬥爭,眾人都不想貿然摻和進去。

可成都來的眾臣不想摻和這種事,身為諸葛亮心腹的楊儀、馬謖等人卻頗為憤憤不平。

“丞相心胸寬大,想相忍為國,可螟蛉之子並不怎麼想,丞相要早做防備呀!”

螟蛉之子出自詩經,通常代指為繼子,義子,而這句話雖然看起來有點蔑稱的意思,但實際上在當世是一種中性的代詞,無褒無貶的意味。

這句話是楊儀說的。

性情孤傲的楊儀,在見識到今日劉封的險惡用心之後,哪怕很想為諸葛亮打抱不平,但顧忌到劉封的身份,他索性直接用螟蛉之子來代稱劉封。

而不止是楊儀這麼想的,就連馬謖也向諸葛亮建議道:“丞相不如將今日之事上書陛下,讓陛下來定奪。”

說完這句話後,馬謖又不經意間新增了一句道:

“今日這事也怪鄧艾,若是沒有他的那句話,丞相今日何必,何必......”

馬謖為尊者諱,沒有說出撒謊那兩個字,身為諸葛亮心腹的他自然知道,鄧艾說的話根本是子虛烏有。

而他與楊儀不同,想將矛盾轉移到鄧艾身上,他的用意也很明顯。

在聽完兩位心腹的話後,諸葛亮並未流露出氣憤的神色,他的神色一直很澹然。

他先言道:“他不懂子成,而你不懂相忍為國。

欲成大事,必先應當以顧全大局為念。

顧全大局,不單單指的是在必要的時候,要忍耐旁人的有心之舉,更指的是要在必要的時候,無須太迂腐的執著於個人名聲。”

諸葛亮的這句話既是想打消楊儀與馬謖心中的憤恨,也是在為他剛才的回答做出解釋。

說完這句話後,諸葛亮又為鄧艾開脫起來:

“鄧艾非魯莽之人,他對子成又忠心耿耿。

吾雖不知他為何會突然帶數名魏軍入關,但他不想貿然透露那幾人的身份,定然是有著要事稟報。

他的那句話,也是無奈之舉。”

在諸葛亮看來,這件事真的怪不到鄧艾頭上。

很多事本可以心照不宣,但劉封卻非要反其道而行之,恐怕就連鄧艾都沒想到,劉封會對他的話,採取私心如此重的做法。

在說完這些話後,諸葛亮便讓楊儀與馬謖二人先行退下,他現在對鄧艾帶來的那幾名魏軍很感興趣。

諸葛亮猜測,鄧艾很可能會帶來一個讓他意外的好消息。

楊儀與馬謖見諸葛亮好似不想對這件事過多追究,他們對視一眼後,便齊齊轉身朝著帳外退去。

二人的身影落入諸葛亮的眼中,想著他們二人剛才為他的憤憤不平,諸葛亮的臉上悄然浮現了思索之色。

他剛才有些話並未對馬謖與楊儀直言:

你們不懂陛下,但他懂。

只要劉封不犯下不可饒恕的大罪,陛下是不會輕易處置他的。

真以為陛下將劉封解除幽禁,就只是為了讓劉封駐守劍閣嗎?

有些話可以看破,但卻絕不能說破。

這天下,終歸是姓劉。

只是有些事的確要早做防備,今日的事為諸葛亮的心中敲響了一個警鐘。

...

諸葛亮並未在大帳內等待太久,不久後鄧艾帶著那幾名“魏軍”就來到了諸葛亮的身前。

諸葛亮本來坐在座位上,想聽聽看鄧艾帶這幾名魏軍入關的目的是什麼。

可鄧艾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直接讓諸葛亮澹然的神色不再。

“丞相,這幾名軍士皆是從梁州而來,有大將軍密信要報給丞相。”

鄧艾的這句話,點明了這幾名軍士的身份。

這幾名軍士來自梁州這一點,縱使是諸葛亮事先也沒猜測到。

他們是怎麼過來的?

而那幾名軍士中為首一人接下來說的話,更是讓諸葛亮直接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大將軍有言:益州援軍可從定軍山入梁州!”

諸葛亮:!

這小子,竟然能自己想到一起去了?

在震驚之後,諸葛亮不由得開懷大笑起來。

這小子,真不愧是自己的愛徒呀。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網遊之召喚師迷霧之仙我的夫人是神捕超級神探危機處理遊戲以太戰徒資訊空間古代生存手冊網文寫手古代生存錄武道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