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明朝當官那些年

第十四章 徵糧
上章 目錄 下章

明朝當官那些年第十四章 徵糧

“到了。”望著熟悉的杭州布政使司衙門,王廷和陳走下了船隻。

“大人,蘇州百姓日夜懸盼,”陳看著在門口不由自主踟躕的王廷,道:“盼望大人能減免這二百萬石軍糧啊。”

王廷眼中閃過一絲堅定,點了點頭。兩人順利進入府衙,然而等了許久,約莫三四盞茶都喝完了,還等不到江南總督張經的接見。

“本官拋下治水的大事,來到杭州只求總督一見,”王廷發怒道:“總督大人就這麼忙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一會兒一個下吏走過來作揖道:“大人,總督大人有請。”

陳跟著王廷走到大堂前,卻被攔下了,只能在階下憑著自己過人的耳力,聽著堂內的談話。

“……大人,”王廷道:“蘇州發了大水,淹沒民田七千餘頃,受災人數以萬計,今年眼見連夏稅都交不上了,哪裡能湊得起大人要的二百萬石糧食呢?”

“本官新任這個江南總督,來之前就聽說蘇州人有三善,善造園,善訟,善哭窮。”一個宏亮的聲音不緊不慢道:“蘇州園林甲天下,本官還沒有親眼見一見,以後應該也有機會能見。這個善訟,是說蘇州民間素有好訴訟的習慣,百姓無論事大事小,動輒赴京告狀,還經常一件案子牽連數件,株連幾十人上百人。後來你們蘇州來了個況太守,老百姓認為他斷案如神,才漸漸不上京去告狀了,可御史言官之中,蘇州出身的,都喜歡告訐,這是朝廷公認的。”

“最後一個就是善哭窮,”張經呵呵道:“聽聞百姓日常寒暄,總說自己如何窮困,如何潦倒,實則是家藏千鍾粟,門埋萬兩金,只不過都不肯說自己是富人罷了。沒想到百姓如此,官員也是這般模樣,這倒叫本官始料未及啊。”

“大人玩笑了,”王廷咬牙道:“不是下官哭窮,而是蘇州當真是捉襟見肘,湊不齊這二百萬攤派下來的軍糧。”

“誰不知道你蘇州一府的賦稅,”張經道;“比內陸一省都多,本官不過要收你二百萬石糧食,甚至不及夏稅一半,你蘇州怎麼會湊不出來呢?”

“大人有所不知,”王廷道:“其他任何地方的水旱之災,上稟朝廷,則或遲或晚,必有賑濟。唯獨蘇州,朝廷以為蘇州富裕,不肯給任何賑濟,只讓州府自己解決。”

王廷臉上露出一絲難堪的神色,“……不瞞大人,我蘇州商人精明市儈,每逢災年,百姓因無款可借、無糧可食只得流離乞討,而商人卻在此時囤積糧食哄抬糧價,從中漁利,讓官府以高價收購他們手中的糧食。若不從他們手中收購,而從全國各地調糧,一來時間太長,災情刻不容緩,二來運輸成本太高,還得是府衙自己解決,所以賑災往往用銀錢從本地商販中高價收購糧食。”

“所以你的意思,是蘇州府本來有餘力,能湊得上這軍糧的,”張經道:“只不過大水一來,你們的錢就去買了糧食,湊不齊這軍糧了?”

見王廷點頭,張經就道:“那倒也簡單,本官覺得你們高價買回來的糧食,先不急著賑濟災民,倒是可以把軍糧交上。”

王廷倒吸一口氣:“交了軍糧,百姓吃什麼?”

“那就是你蘇州府自己的事了。”張經道。

“豈能如此!”王廷憤怒起來:“百姓吃不上這一口糧就會死,大人的軍隊吃不上這一口糧會死嗎?”

“百姓吃不上糧,大不了做賊,”張經也冷笑道:“軍隊吃不上糧,誰來抵擋倭寇?你告訴我,到底是賊好平,還是寇好平?”

百姓變成流民,也還不是明末那樣嘯聚山林的模樣,倒是倭寇之禍,為害慘烈。

張經把臉一沉:“本官以南京兵部尚書銜,不解部務,總督江南江北浙江山東福建湖廣諸軍,江南一切,都要為抗倭大事避讓。你蘇松不過發了一場小小的水災,就哭天喊地不肯交糧,若是其他地方也有學有樣,今日說有旱情,明日說有蟲災,都不交糧,我這個江南總督還怎麼做,倒不如趁早解散了大軍,早早回朝覆命去,也省得費心費力籌謀運作!”

王廷只能站起來道:“下官不是這個意思……”

“那你是什麼意思?”張經面無表情:“你蘇松夏稅就能交四百萬石,本官材不過問你要二百萬石,你三推四阻地,好像本官給你壓了上千萬石的糧食一樣!我聽說你宴請按察使張昌文,一桌筵席就花費一百兩雪花銀,可見斷不是你掏不出這銀子,只在我面前搪塞我罷了。”

王廷臉色一白,一百兩紋銀一桌的筵席確實是有,但也不是他掏的錢,而是蘇州本地的大戶做東,但這話又怎麼說的出來呢?

“我知道你王子正,嘉靖十一年的進士出身,來蘇州當了六年的府尹,”張經就道:“歷來除了況鍾在這個位置上做了十年,其餘太守,短不過一二年,長也不過六七年罷了,你考核成績又不差,說不定很快就有升遷。誰不願要個善始善終呢,本官也不想在給朝廷的奏疏中,說你王廷拒不交糧,阻撓抗倭大計吧?”

陳聽得怒火中燒,卻聽見身後一陣腳步聲,回頭一看,只見一人也停在了他身後,面容額闊口豐,眉骨稜高,雙目炯炯,不由得讓陳多看了兩眼。

“你是蘇州府的官吏嗎?”他問道。

陳含糊其辭地應了一聲,王廷帶著他來杭州,是見他年少聰明,在文會和治理水患上都甚有見地,也希望他在減免軍糧的事情上還能發揮一下聰明才智然而陳聽著屋裡的談話,只感覺一股無力湧上心頭。

“張總督要蘇州的軍糧也是急用,”這人善意地解釋道:“倭寇兩萬多人盤踞浙江柘林川沙堡,且人數愈聚愈多。總督每日選將練兵,準備等永順、保靖的狼兵齊集,便要一舉盡殲倭寇。”

“對,現在抗倭最要緊的事,是頭等大事,蘇州百姓餓死也是活該,”陳道:“早知道我應該提早跟府尹說,問一問張總督要不要擴軍,把這些無家可歸的流民都招募走,流民當了兵,一不用捱餓,二還可以殺倭,真是一舉兩得。”

這人嘖了一聲,道:“蘇州以往也有水災,怎麼今年這麼難過?”

“因為往年沒有加派,”陳乜了一眼他:“往年淹的都是吳淞江兩岸,像崑山那種地方,都淹習慣了,不然你以為‘叫花崑山’的名號從哪兒來的?今年吳淞江沒有事,淹的是常熟,常熟常熟,今年熟不了了,田都被淹了,哪兒有收成?沒有收成,怎麼給你交糧?”

“可以問大戶借糧,”這人被陳鄙視了也不生氣,道:“等水稻麥子熟了,再還上也行。”

“官府高價向大戶借糧,這買糧的錢最後還要攤派在小民身上,我看不用這麼麻煩,”陳道:“倒不如張總督用武力向大戶收購糧食,誰不交糧,就抓殺誰。”

這人呵呵了一聲,顯然是在嘲笑陳的天真。

“我知道你笑什麼,”陳道:“所謂為政不難,不得罪巨室,張總督要在這江南地方長久做下去,並不能得罪本地豪宦,否則便又是朱紈的下場。”

“看來你也不是個傻的,”這人就道:“就不要說傻話。”

“我倒沒有說傻話,”陳道:“蘇州百萬人口,財富卻只集中在一小撮人手裡,張總督不問這一小撮人要錢,卻要把老百姓最後一滴血榨幹,將來逼得民反也就罷了,張總督只負責剿寇,不負責討賊,但我唯恐蘇州百姓生變之後,張總督那攤派的軍糧就湊不齊了,這所謂的抗倭大業,也要中道崩殂。”

“難道你有什麼好辦法不成?”這人就道。

“我有一個異想天開的辦法,”陳道:“不要加派軍糧,收就收銀子,以提前徵收明年不當役裡甲徭役銀的辦法,把所有的徭役合編在一起,折銀徵收,充作軍餉。”

說實在的,要說其實歷朝歷代,在重農政策的影響下,朝廷對老百姓都是輕徭薄賦的,田賦比例通常是二十稅一,像漢朝更是三十稅一,十稅一就是重稅,更沒有聽說比十稅一還重的稅了。

田稅自古就不高,為什麼老百姓還是活不下去?

因為這裡面負責收稅的人,侵吞、加派等操作手段太多了,無數貪官汙吏上下其手,加重百姓負擔,而國家也被他們坑了。然而田稅老百姓咬咬牙還能負擔,壓垮他們的是徭役。

徭役之重,遠遠超過了要交的田稅。本朝規定,百姓需要服三種徭役,一為裡甲役,裡甲役即一里的事務,二為均徭,即供官府經常性的差役,三為雜泛,為臨時派遣的一切差役。像地方的土木工程、造橋修路、治理河渠、轉輸漕谷等勞動也就罷了,但現在徭役已經變成了五花八門的事情,比如在船頭當縴夫拉大船一個兩個月,比如從千里之外押運地方特產送往兩京,比如被驛站拉去送信,甚至可能是給官老爺當腳伕。

這些都不是國家正統的徭役,而是私人攤派的徭役,而具體負責的就是地方裡甲。

裡甲勾攝公務,管理一裡人丁事產,遣人服役。如今陳這個辦法,就是用錢免役,提前將徭役徵收,將所有的五花八門的徭役全算進來,摺合成銀子上交。然後百姓就不再服勞役,官府需要有勞力的話,就必須支付報酬,因為你已經收走了徭役銀。

官府的徭役其實不多,而那些私人攤派的徭役,他們想要再支使百姓服役,就必須要出銀子了。

“這、這是僱役啊。”這人倒吸一口氣,緊緊盯著陳。

“對,賦役之外還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貢之類的額外加派勞役,全部簡併為一體,該交多少交多少,把力役改為僱役,由政府僱人代役。”陳道:“至於那些不服役的人”

大明只要有權有勢的人,他們可以逃役,對於這些俗稱為“大戶”的人,陳也有辦法:“徭役以戶丁徵集,你不覺得太不公平了嗎?達官貴人們享有免除勞役的權利,一旦成為他們的家丁、佃戶甚至奴僕,便可堂而皇之地免除國家差役。怪不得越來越多的人,要把田產投獻給貴人,不僅可以免除田賦,還可以免除徭役,這樣挖空的是國家的牆角,毀滅的是國家的根基。”

陳的辦法,就是將徭役按照田畝數分擔,“無論大小戶一律造冊,把田畝多的大戶、富戶編在前,以負擔重役,把地少的小戶、貧戶編在後,以當輕役。按照人民的貧富,田畝的多寡,將其編為三等,然後從最富一等開始徵稅。若富人所納稅額不能滿足需要,再向下徵收次富,以此類推。”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天才萌寶:總裁爹地,真給力!萌寶當道:我家媽咪是女王這裡是封神,勵精圖治有什麼用四合院:我的穿越為啥這麼陋我有個喪屍女秘書開局被超脫:創造了深淵冥界畢業配老婆,我和女神匹配值99回到明朝當學霸考古:我闖進了甲骨禁地黑科技:開局攻克I5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