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明朝當官那些年

第三十二章 蘇州府學
上章 目錄 下章

明朝當官那些年第三十二章 蘇州府學

蘇州府學位於三元坊,外依河湖,興建於宋時,宰相范仲淹在創辦了這所官學。在范仲淹任蘇州知府期間,他曾在南園買了一塊地,準備卜築安家。一位風水先生說,這可是塊風水寶地,誰得了它,必定世代出公卿。范仲淹聽說後說,如果我在這裡安了家,只我一家富貴,還不如在此建個學舍,讓吳中子弟都來受教育,大家都富貴。

於是他在這塊地上建起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府學,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將文廟與府學相結合的創舉。建學之初,只有二十多人讀書,有人認為是不是太大了,范仲淹卻說:“吾恐異日以為小也。”於是請胡瑗“首當師席”,著名學者紛紛來蘇講學,一時間盛況空前,影響遍及全國。

這座蘇州府學開了天下官學的先河,直到九年之後,宋仁宗下詔全國各州郡都要建立學宮,於是,府有府學、州有州學、縣有縣學。所以蘇州府學開門的第一座石像,就是范仲淹,而旁邊刻著鄭元佑在《學門銘》中的讚譽之詞:“天下郡縣學莫盛於宋,然其始亦由於吳中,蓋範文正以宅建學,延胡安定為師,文教自此興焉。”

自宋以來,吳中“登科者逾百數,多致顯”,與府學興盛密切相關。宋末經歷兵災之後,一直到元朝、本朝累有重修,以致現今佔地百畝,高簷聳立,又聘有大學老儒為師,吸引了不只是蘇州,還有江蘇浙江的許多學子負笈來遊,當然這府學招收的大部分都是本地學子,每年給外地學子的附生名額只有五個。

這就不得不說一下大明的教育制度了,官辦教育機構就是縣學、州學、府學,最後就是國子監,這大概就是後世所說的小學中學高中和大學,考上了國子監,出路就大大的有了。

只有進入以上的學校,才能成為生員,才有可能入監學習或成為科舉生員,俗稱秀才。取得生員資格的入學考試叫童試,也叫小考、小試。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者稱生員,考取生員,是功名的起點。一方面、各府、州、縣學中的生員選拔出來為貢生,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學官舉行歲考、科考兩級考試,按成績分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才可以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鄉試透過了,才可以稱為舉人。

陳只是堪堪透過了縣試,府試和院使都沒有參加但他走了後門,唐順之和蘇州知府王廷聯名推薦他入府學求學,本府學政看了幾篇陳的時文之後,大手一揮,給了陳一個附錄的名額,使得陳可以作為旁聽生,接受府學的高等教育。

府學規制為左學右廟,右邊就是孔廟大成殿,為重簷廡殿式,殿柱為石質。前有露臺,翼以扶欄,橋建於元代。外為育英門。學宮建築群佈局宏偉,典字壯麗,還不等陳欣賞完,就見大門外齊刷刷進來三人,頭戴方巾,身穿青色交領深衣,這都是生員制服,見到陳,

都拱手問安。

“在下夷陵王篆,同窗幸會,幸會。”一名三十餘歲的中年學子率先道。

“在下福建莆田林潤,幸會。”這是個磊落大方之人。

“在下皋蘭鄒應龍。”昂首挺胸頗有風骨的人。

“看來大家都是外地來求學之人,”陳驚喜道:“我叫陳,是紹興人氏。”

這三人卻哈哈大笑道:“我們早就知道你的名字了,你在安亭文會上一鳴驚人,現在蘇州學宮裡,誰人不知道你呢?”

安亭文會上,陳力挫王世貞,不僅贏得了歸有光三百弟子的歡迎,而且大名迅速傳遍江浙,學子們都欲一堵風采,果然進入學宮沒多久,就享受到了明星一般的待遇,一群等在門口的同年,紛紛過來問候寒暄,提著陳的學具,一路給他帶路。

“要先去領號牌,還有四書章句一套,”眾人給他介紹道:“你治什麼經,還可以再領一套經,不可損壞汙塗,讀完了還是要歸還的。另外每月可領筆墨紙硯一套,府學還包管食宿呢,怎麼樣,有沒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府學的待遇是很好的,非但不收學費,還供應伙食。所謂“生員之數,府學四十人,州、縣以次減十。師生月廩食米,人六鬥,有司給以魚肉”,不僅有米有肉,還包住宿。當然蘇州府學條件更好,每天按時供應三頓飯,菜色豐富,飲**潔,當然進入府學的大都是富貴子弟出身,常常呼朋引伴到外頭館子裡去大吃大喝。

至於府學的住宿,偌大一個地方,每年只有四十人學習,自然是場地寬闊,基本上一人一間,相當寬裕,但倒黴的是,今年學政突發奇想,忽然發現一人一間房子,不利於“同學友睦親善”,於是乎強制規定,必須三到四人一間房子,大家在一起督促功課,不許半分懈怠。

就算如此,四人一間的屋子總得說起來也比陳經歷過的大學寢室睡得條件好上不少,而且陳恰好和王篆、林潤、鄒應龍一間宿舍,大家都是外地來蘇州求學的。

大家七手八腳將東西放下,鋪好床被,然後興沖沖領著陳去拜見先生,給新生授課的老師是個六十多歲的老先生,是府學聘請的大儒,名叫王良策,號柱山先生,不是別人,正是同宿舍王篆的親爹。

看著王篆露出不可言說的苦惱之情,和旁邊幾個高年級的學子暗地裡的擠眉弄眼,陳就意識到大概有這層關係還不如沒有,果然這位王夫子性情格外嚴厲些,尤其是對著陳,彷彿要用一雙本來就不大的眼睛將他一眼望到底。

陳看著大堂中間掛著的一塊巨幅畫像,畫著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並沒有孔子牌位,陳就跟著其他人對著這鹿行禮。等王夫子坐定,大家再東西相對兩揖。這時候王夫子才嗯了一聲,微微露出了一點平和之色,又領著他們去孔廟,再向聖像和四賢行禮,並且舉行了“釋菜禮”,“釋菜”即用“菜”(蔬果菜羹之類)來禮敬先師。代表青年學子的水芹、代表才華的韭菜花、代表早立志的紅棗和代表敬畏之心的栗子擺放在供臺上進行祭拜,以表達對古聖先賢的崇敬之意,這一場禮儀大概行了兩個時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此拜師禮才算完成,王夫子當下便與他們講了一番讀書做人的道理,當然這種話陳向來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因為道理實在是太普遍,翻來覆去只是說那幾句行正道、做直人之類的。

大家做出洗耳恭聽的模樣,恭恭敬敬等待王夫子揮灑口水,王夫子講了一番大道理,方才意猶未盡地問道:“既說求學,你等入府學來,可知為何而讀書?”

他一一詢問,便有人回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還有人道:“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中規中矩。

“心存君國,志在聖賢。”這是王篆的回答,王夫子也不置可否。

“……書中、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這個人抓耳撓腮了一會兒,理直氣壯道:“書中自有顏如玉!”

“噗”眾人忍俊不禁,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陳定睛一看,原來這人還真不陌生,竟是陸近真的親弟弟陸近潛。

這傢伙不是個紈絝嗎,居然也能進入府學讀書?不過陳轉念一想,正是因為這傢伙平日裡心思貪玩,估計陸三老爺才下了狠心,要把他往正道上推一把。

“笑什麼?”王夫子發了話:“他說的哪兒錯了?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這世上大部分人的平生之志,都沒有那麼高遠,讀書就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食色之欲,為此而讀書,是人之常情,不應感到羞愧。”

陸近潛頓時挺起了胸膛,然而這氣焰還沒抖起來,卻又被王夫子打滅了:“你且站在一邊,來人啊”

兩個學長站出來,王夫子就道:“把他的衣服給我脫下來。”

陸近潛齜牙咧嘴亂叫起來:“幹什麼,幹什麼,哎呦!”

“這數百學子,不管是什麼身份,來到學宮,都恭恭敬敬規規矩矩地換上青衿,”王夫子面無表情道:“只有你一人,還敢穿華服錦衣,當這是什麼地方,是你逞心恣意的地方嗎?”

陸近潛被人扒了衣服,委委屈屈縮在牆角,活像被人用了強的小媳婦一樣,眾人愈發屏氣凝神,不敢大意。

“你呢?”王夫子轉向了林潤。

“讀書以明理,治學須為用。”林潤不卑不亢道:“學生讀書,是為了有一天,能將書中聖賢的道理,用於治世。”

王夫子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好。求學將以致用,身體而力行,好。”

王篆倒是詫異地看了一眼林潤,在他的記憶中,他的父親可是很少誇獎人,更沒有像今天一樣,連說了兩個好字。

“你呢?”王夫子又問鄒應龍。

“寒窗十年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鄒應龍本來也猶豫了一會兒,可是看到“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答案,都被王夫子所肯定,他就乾脆也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真正想法。

王夫子盯著鄒應龍看了一眼,像是望進了他的心底:“子所求者,名也。”

他說著就道:“名這個東西,向來易得,向來易失。你們看唐荊川,不就是養望二十年,今夕毀於一旦嗎?”

提到了唐順之,果然他說的一切都成了現實。陳不由得抬起頭來,直直看向了王夫子。

“怎麼了,”王夫子發現了陳:“你有什麼要說的?”

“學生是荊川先生的弟子,”陳道:“不能聽聞別人在我的面前,批評我的老師。”

“你是唐荊川的弟子?”王夫子道:“唐荊川接受趙文華的舉薦,為物議不恥,你這個做弟子的,可知道外界對你老師的評價?”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陳道:“知道的人自然知道,不知道的人,任他狂犬吠叫,怎改皎月清輝?”

陸近潛張大了嘴巴,對陳的勇氣表示了欽佩他偷摸摸伸出一隻手,筆出了大指。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天才萌寶:總裁爹地,真給力!萌寶當道:我家媽咪是女王這裡是封神,勵精圖治有什麼用四合院:我的穿越為啥這麼陋我有個喪屍女秘書開局被超脫:創造了深淵冥界畢業配老婆,我和女神匹配值99回到明朝當學霸考古:我闖進了甲骨禁地黑科技:開局攻克I5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