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明末混球

第七章 新朝氣象2
上章 目錄 下章

明末混球第七章 新朝氣象2

朱聿鍵沉吟良久,神色有些黯然的嘆了一口氣:“當初太祖定下優待士人、薄收商稅的國策的時候,肯定沒有料到會出現今天這樣的局面吧?冠軍侯說得對,若不能為國所用,江南縱有三千繁華,於大明又有何用?傳令,加封戚老將軍為平難將軍,整頓淮泗義軍、金門軍、鷹廈軍、浙軍,密切注視江南的動向!鄭氏艦隊和駐紮在武漢的水師分艦隊加緊整訓,隨時準備夾擊南京,將江南叛逆連根拔起!”

一句話就註定了江南縉紳和士大夫集團的命運。這個團體在明初的時候就因為支援過張士誠、陳友諒的緣故倍受打壓,但當朱元璋、朱棣這兩位鐵腕強人故去之後,他們很快便恢復了元氣,到了萬曆,簡直如同疾風勁草一般,變得無比強大,主宰朝政的不再是皇帝,不再是內閣,而是江南這個團體。如果歷史沒有出岔子,這個團體的輝煌還會繼續,他們的一舉一動深刻地影響著清朝、民國的命運,即便是康熙、雍正這等鐵腕強人也無法真正征服這個桀驁不馴的團體。可是現在,這個團體的末日到了,他們迎來了一個更有野心、更有活力的團體。

江南士紳集團的野心僅限於主宰這個國家的命運,將這個國家的財富攬入囊中,而河洛集團的野心卻是主宰整個藍色星球的命運,將黑色猛虎旗插到每一個陽光照得到的角落去,兩相比較,高下立判。一個固步自封、早在宋朝就已經顯露暮氣的團體野上了一個朝氣蓬勃、極具侵略性的團體,除了被輾得連渣都不剩之外還能有別的選擇麼?

隆武帝已經下定了決心,在場的文武百官不管心裡有什麼想法,也只能齊聲應:“遵旨!”

江南那邊還要亂一陣子,先讓它亂著,戚虎一時半刻還不會打過去的,因此滿朝文武也沒有在這上面浪費太多時間。江南士紳集團註定是要被時代拋棄的,沒必要對一堆早就散發著腐臭味了的垃圾浪費表情,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

“朕要重整軍制。”朱聿鍵丟擲了下一個議題。

群臣對此也沒什麼意見,大明的軍制早就爛透了,養著百萬衛所兵,除了浪費錢糧之外屁用都沒有,而且國家撥出的那點錢糧還不夠衛所兵塞牙縫,國家不滿意,衛所兵滿腹牢騷,這實在是太坑爹了。

薛思明說:“陛下英明!大明軍制早就爛了,百萬衛所兵不僅打不了仗,還成了一個巨大的負擔,早就該裁掉了!”

方逸之皺著眉頭說:“衛所兵固然該裁,但是,這麼多人,裁掉了往哪放?”

楊夢龍說:“好辦,把衛所的田地分給他們就是了。”

方孔紹苦笑:“衛所哪裡還有什麼田地啊!”

楊夢龍正式說:“衛所的田地有的是,只是讓千戶、百戶他們給侵佔了而已。我的意見是,由國家出錢,以一個比較低廉的價格將那些田產從衛所軍官們手裡買過來,按人頭平分給軍戶們……別翻白眼,老子幹過衛所千戶,那裡頭的貓膩我知道得一清二楚,田有的是,只是在不該擁有的人手裡而已!”

方逸之兩手一攤:“那錢呢?被衛所軍官侵佔的田產何止百萬畝,就算把價格壓得再低,幾百萬兩銀子還是要的,錢從哪來?這一場仗打下來,半個大明都給打爛了,到處都要重建,到處都要錢,上哪擠出幾百萬兩白銀餵飽那些傢伙?”

這確實是個大難題,財政危機從朱棣之後就一直在折磨著大明,越往後就越嚴重,到了崇禎這一朝,幾乎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雖說隨著河洛集團的崛起,大明有了新的稅源,情況有所改善,奈何這一仗下來半個國家都打爛了,不砸個一千幾百萬兩銀子下去是很難在短時間內讓大明恢復元氣的,這裡頭要花的錢可就海了去了,上哪找這麼多錢買田分給軍戶?反正方逸之是想不出辦法了。

但是在楊夢龍看來這根本就不算個事:“把江南士紳的家給抄了不就有錢了?”

一眾文臣無不齊齊翻起白眼。把江南士紳的家抄了不就有錢了?你老人家還能再簡單粗暴一點麼!

張桐說:“就算有錢,那些將官也不見得肯把田賣給朝廷……國人把田地看得太重了,不到萬不得已的關頭是絕對不會賣田地的!”

朱聿鍵淡然說:“那就多花一點時間,清查他們貪墨軍資、侵佔軍田的惡行,然後通通掛樹上去。其實朕更傾向於將他們掛到樹上去,這樣可以省一筆錢。”

武將們興奮不已,躍躍欲試,文臣們則激烈地翻著白眼。他們總算知道為什麼楊夢龍力挺朱聿鍵繼位了,這兩個簡直就是臭味相投啊!

於是,又一道聖旨擬好了:所有軍田全部收歸國有,內閣將在一個月之內組建統計小組,太量全國軍田,清查田籍,從將官手裡低價購買田產按人頭分給軍戶……老朱家一向有“摳神”之稱,隆武帝也改不掉這摳門的毛病,購買田產的價錢定得相當低,將官們不賣也得賣————不服的可以造反!

這一新政在全國掀起軒然大波,很多將官不出所料的跳起來造反了。這些田產可是他們家族攢了好幾代人才攢下來的,憑什麼你一句話就全收回去?憑什麼?反你丫的!

同樣不出所料,這些反叛旋起旋滅,絕大多數叛亂還沒等新軍出動就被軍戶們給鎮壓下去了,想要造反的將官還沒來得及起兵就被手下的軍戶給割掉了腦袋……在軍戶們眼裡,這些將官的田等於是他們的田了,這幫喝了他們幾代人的血的王八蛋不僅不肯把他們的田交出來,還要帶他們去造試圖分田給他們的朝廷的反,簡直就是豈有此理,不弄死你跟你姓!甚至有不少將官還沒有生出要造反的念頭就讓軍戶安上一個要造反的罪名給割了腦袋拿去向朝廷邀功,然後美滋滋的分田地分家產,一時間,衛所將官成了高危職業,看似軟弱可欺的軍戶在獲得田地的希望面前爆發出來的狂熱讓他們肝顫。

當然,就這些將官幹過的破事,把他們全部幹掉可能有冤枉的,但是十個裡面砍掉九個,肯定有漏網的,所以朝廷對軍戶們的所作所為基本上是睜只眼閉只眼。那些蛀蟲趴在大明身上吸血吸了這麼多年,也該付出一點代價了。

衛所制就此成為過去,早已淪為農奴的軍戶重新變回自耕農,對新朝可謂感恩戴德。

廢除衛所制同樣沒費什麼事,這玩意兒大家都覺得早就該廢掉了,做一件兩百年前就該做了的事情,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但是朱聿鍵丟擲的軍制改革卻讓滿朝文武炸了鍋:

他要效仿大唐,重開都督府!

乖乖不得了,這可捅了每一個文臣的菊花了。他們雖然對頑固的士大夫階層瘋狂打壓武將集團,甚至為此不性廢掉大明的國防力量的做法很不滿,但他們同樣沒有忘記藩鎮之亂時武將集團終年相互攻伐不斷、文人命賤如蟻、百姓淪為口糧十室九空的慘狀,重開都督府?不行,絕對不行,這不是又要來一次藩鎮之亂麼!絕對不行!而武將覺得很有必要,重開都督府可以讓他們獲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晉升的機會,好處是明擺著的嘛。文武雙方展開激烈的爭論,吵得面紅耳赤。最後還是朱聿鍵拍了板,都督府,非開不可!

而且不是開一個兩個,一開就一大串!

關內總共有八個都督府,分別是瀋陽都督府、北京都督府、濟南都督府、南京都督府、廣州都督府、武漢都督府、成都都督府、蘭州都督府,每個都督府下轄一到兩個軍團,分管兩個到三個省份,軍隊的整訓調動、兵員招募、糧餉發放,由朝廷中樞和都督府溝通解決,地方無權干涉。同樣的,都督府只負責地方防務和軍隊建設,無權干涉地方行政事務,擅自越權者將付出可怕的代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塞外同樣還要建立多個都督府。在八大都督府架子搭起來之後,將全力恢復舊有的版圖,哈密衛改為哈密都督府,負責征服由準噶爾人統治的回疆,將這片廣袤而炎熱的土地徹底納入大明的版圖;烏斯藏都司改為烏斯藏都督府,負責招募藏人、羌人、夷人,征服整個藏地,如果都督大人夠氣魄的話,從青藏高原上衝下去徵報整個恆河平原朝廷也沒意見,甚至喜聞樂見;奴兒干都司改為奴兒干都督府,不過駐地得往北移,移至寧古塔一帶,負責征服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的強悍的索倫諸部,並且越過黑龍江,將戰旗插到一切能夠耕種能夠開礦的土地去。安南也成立靖海都督府,受大明節制,負責征服整個中南半島,把馬六甲海峽納入大明的統治。

這樣一來,大明就有了十二個都督府可真是大手筆、大氣魄。

至於諸都督府的人選,朱聿鍵很快就拿出了名單:

李惟鸞————瀋陽都督府

盧象升————兼領北京都督府

吳勝————濟南都督府

戚虎————南京都督府

韓鵬————廣州都督府

薛思明————武漢都督府

秦良玉————成都都督府

錢瑜————蘭州都督府

雷時聲————哈密都督府

閻應元————奴兒干都督府

鍾寧————烏斯藏都督府

王銳————靖海都督府

咦,似乎漏了誰?

哦,漏了楊夢龍。

朱聿鍵馬上補上:將大明水師更名為大明海軍,楊夢龍出任海軍元帥————皇帝陛下完全無視這個旱鴨子根本就不會游泳。同樣的,勞苦功高的盧象升晉升為陸軍元帥,大明雙璧統率大明強大的海陸軍,拱衛帝國的韁土。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都督都不能世襲,而且每十年對調一次。唯一例外的是靖海都督府,人家不光是大明的都督,還是一國之君呢,沒法對調的。同樣的,各都督府的部隊每十五年對調一次防區,在給各都督最大限度的自主權的同時也給了他們最大限度的限制,防區對調、都督與下轄部隊分別對調,這幾條基本上斷絕了都督們擁兵自重甚至造反的可能,十年時間,再精明的野心家也不可能作好造反所需的一切準備。而且沒有朝廷的命令,地方部隊不得成建制進入城區,哪怕是節假日也不行,違令者將受到很重的懲罰。大明將廢除募兵制,改為義務兵役制,所有適齡青年,只要不是殘疾或者有先天性疾病,都必須接受體檢,合者者入伍參軍,在軍隊裡接受為期兩年的訓練,逃避服役義務者將被打入黑名單,這輩子都沒法出頭了。在服兩年義務兵役期間不得在地方找對象,違令者,嚴懲!兩年之後,表現出色又對軍旅生活充滿興趣者可繼續服役,成為職業軍人,有相當優厚的工資和一系列的優先政策,一句話,當一名職業軍人不僅光榮,而且很有前途。

武將的頂峰就是元帥,但整個帝國皇帝以下最高領導人是帝國首相,一應民生經濟、政治外交、人事任免,都由首相全權負責,元帥無權干涉。當然,首相實行的是競選制度,元帥也可以競選首相,但在競選之前必須脫軍裝,跟軍界斷絕關系,否則不得參選。這一條無疑給文臣集團吃了一顆定心丸。雖說重開都督府、建立海陸軍元帥府基本上斷絕了文臣插手軍隊的可能性,讓武將有地位有了極大的提高,但大明的基本國策依然是文官治國,他們的地位並沒有降低,只是要接受武將集團有限度的挑戰了而已,怕什麼?

軍制改革的框架基本上定下了,接下來,該談談文官官制改革了。(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女配她天生好命諸天新時代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相親美女博士在下風靈月影宗大師兄相親百次,成為大忽悠接單相親,美女總裁賴上我諸天第一遊俠洪荒五行真人五行真仙災難來臨:我的天賦是氣人網傳我是5T5的私生子剛分手,發現前女友也是文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