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明末血淚

遼東紛亂 第262章 再掠中原
上章 目錄 下章

明末血淚遼東紛亂 第262章 再掠中原

皇太極一擺手,示意左右退下。他見洪承疇衣服單薄,當即脫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疇的身上。

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洪承疇深受感動。當即跪倒,納頭請降。

崇禎十五年 五月初五日,洪承疇偕祖大壽等降將正式舉行了投降儀式,在皇太極面前俯首稱臣。

洪承疇投降了皇太極,皇太極自然非常高興,他將洪承疇拉到身邊,親熱地向他請教:“敢問督帥,朕如今該當如何?”

洪承疇想了想,說道:“中原紛亂,賊盜猖獗。唯有明主才能一統中原,解救百姓於水火。陛下文治武功,世人不及,應當立即入關,問鼎九州。”

“好!”皇太極立刻以大明不守誠信,單方面撕毀議和條約為由下令出兵。命阿巴泰為奉命大將軍,與圖爾格統兵四萬伐明。

大兵剛剛出得盛京,皇太極就病了。

皇太極再派多鐸、阿達禮駐兵寧遠,並寫信勸吳三桂投降。吳三桂猶豫不決,並未回信給皇太極。

皇太極再命祖大壽以舅舅的身份勸吳三桂投誠。可是吳三桂還是沒有迴音。

眼見皇太極病勢沉重,堪堪不能上朝理事了。皇太極下旨命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濟格共理朝政,其不能決斷的再向皇太極奏請。

崇禎十五年十一月初六,阿巴泰攜重兵從牆子嶺再次入關。

崇禎皇帝得到訊息,立刻下旨命駐留京師的武將分守九門,另外委派太監王承恩監督檢查京城防務。崇禎皇帝意識到京師內缺少良將,下詔各部推舉賢能,任用有能力的人鎮守京師。為了以防萬一,崇禎皇帝又下詔各地總兵,前來京師勤王。

十四日,阿巴泰的大軍大敗馬科於薊州。鎮守寧遠的範志完不得已率軍入京救援。

閏十一月七日,崇禎皇帝再下罪己詔,廣開賢路,徵求直言。這時的大明帝國,中流砥柱不是死在了戰場上,就是死在了崇禎皇帝的手中,誰還敢

再次直言。

閏十一月十六日,阿巴泰率領清兵南下,京畿以南的郡邑大多沒有守衛。崇禎皇帝不得已,下旨起用原先被朝廷廢棄的將領。

崇禎皇帝見清軍勢頭太盛,心急如焚。原先明廷在關內外已經建立了兩座都督府,新任的兵部尚書張國維建議崇禎皇帝再設二督於昌平、保定。

不僅如此,崇禎增設寧遠、永平、順天、保定、密雲、天津六位巡撫。有了巡撫還不夠,崇禎再設寧遠、山海、中協、西協、昌平、通州、天津、保定八大總兵。星羅棋佈,無地不防,可是巡撫與總兵的指揮權卻發生了衝突。

崇禎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日,清軍進攻兗州(今山東兗州市)。兗州知府鄧藩錫勸說魯王朱以派趕緊散家資、募民兵以鼓舞士氣,這樣城池還有保全的可能,否則,大事一去,悔之晚矣。

可是朱以派是個典型的葛朗臺式的人物,捨棄自己的萬貫家財,比殺了他還難受。所以朱以派根本就聽不進去。

阿巴泰的大軍一到,就攻破了兗州城。

魯王眼見大勢已去,懸樑自盡。樂陵、陽信、東原等郡王都死於戰亂之中。知府鄧藩錫等戰死當場。

阿巴泰此次出兵,沒有了洪承疇,沒有了袁崇煥,清軍好似入了無人之境,攻無不取,戰無不克。共俘虜三十六萬九千餘人,獲金一萬二千二百餘兩,銀二百二十萬五千餘兩,牛馬等五十五萬餘頭,珍寶緞匹八萬餘。

這位多羅饒餘貝勒阿巴泰正在殺得興起之時,一封皇太極的詔諭星夜送到了他的手中。皇太極在詔諭中,命阿巴泰立刻回師,有重要的事情商量。

阿巴泰很是迷茫,難道還有比自己征伐大明更重要的事情嗎?阿巴泰不解其意,但聖旨是絕對不能違抗的。

崇禎十六年四月,阿巴泰率軍北上,回師盛京。

眼見清軍就要出關,崇禎皇帝可真急了。他立刻下旨命戴罪的唐通與白廣恩前去截殺阿巴泰。

白廣恩與唐通

不敢違抗,只得前往。二人不敢正面阻擊,悄悄埋伏在螺山一帶伏擊阿巴泰。

清軍是搞游擊戰的高手,對於明軍的動向早已洞若觀火。兩軍交戰,白廣恩與唐通大敗而回。

崇禎十六年六月,阿巴泰回兵盛京,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武英郡王阿濟格到郊外迎接阿巴泰。

眾人見面,寒暄已畢,阿巴泰詢問:“我此番入明,殺得興起,為何突然召我回京?”

多爾袞低聲說道:“陛下病勢沉重,恐怕不久於人世。”

阿巴泰聞言心中大驚。

回到京城,阿巴泰向皇太極簡單講了自己的豐功偉績,皇太極重賞了阿巴泰及其隨行的將士,隨後就退朝了。

阿巴泰偷眼觀瞧,他發現皇太極眼窩深陷,臉色蠟黃,樣子比自己出征之時更加憔悴不堪。

皇太極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處理政務已經不能。

盛京內外的空氣隨著皇太極的病勢,越來越沉重。

皇太極眼看就要嚥氣了,可是皇儲的人選皇太極依然沒有宣佈。

崇禎十五年八月初九,皇太極病故。

就在他病故的當天,大清帝國第一次出現了政治危機。

皇太極死後,沒有留下任何立嗣的詔書。那麼誰來繼承大統,成為了眾位權貴爭論的焦點。

按道理,肅親王豪格身為皇太極的長子,最應繼承大統。但是權力這個東西,實在是這世間最誘人的東西,身為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的睿親王多爾袞覬覦已久。

多爾袞與豪格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多爾袞心思縝密,心機深沉。自從他被封親王之後,廣結黨羽,培植勢力。在對待蒙古與明軍俘虜的問題上,多爾袞謹遵皇太極的政策,剛柔並濟,不願嗜殺。故此,有很多蒙古旗主、漢軍旗主都擁立多爾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另外,多爾袞掌管吏部,清廷內部很多文武官員皆由他一手升遷提拔。短短幾年,多爾袞就表現出超凡的行政管理能力。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卡牌神寵之主楓城舊事春風二十年網遊之天榜封神噬天榜逃荒:全家慘死後,女帝重生殺紅眼墨門飛甲大蛇王聖劍魔法師異界之旅華娛激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