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第615章 胡適晚年
上章 目錄 下章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第615章 胡適晚年

臺灣當局為胡適在“中研院”所在地,臺北南港建造了房子。所需費用除蔣介石一本書的稿酬外,“中研院”報請“行政院”批准,由“中研院”追加預算20萬元。該建築系一棟平式小洋房,佔地50坪,有書房一間、客廳連餐廳一間、臥室兩間、客房一間,此外還有廚房、配餐室及傭人的小房間。總的面積並不大,但環境很幽靜,適宜胡適讀書做學問。

結束了在異國他鄉的漂泊,回到了祖國,有顯赫的職位,有很不錯的收入,胡適應該可以安享晚年了吧!

在不知內情者看來,這個時候的胡適可謂是順風順水。1959年初,胡適所擬定的“國家長期發展科學計劃綱領”正式透過,並成立了以他為主.席的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這年7月,胡適接受夏威夷大學贈送的人文學榮譽博士學位,這是他一生獲得的35個榮譽學位的最後一個。1961年10月,夫人江冬秀終於告別了紐約的牌友,回到臺灣,家人團聚。

但是,胡適在臺灣這最後幾年的生活路程,走的卻是舉步維艱。

首先是他的健康狀況越來越不好。他本是有心臟病的人。在臺灣的幾年間,先後四次住進臺灣大學附屬醫院,每次都是心臟病復發,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這自然是老年人所難免的;但若干不快意的事件和環境,往往是他舊病一次接一次復發的直接根由,又往往引起病情的惡化,所謂惡性循環。

其次是他的經濟狀況,也並不樂觀,連一次一次進醫院的醫藥費都感覺困難。醫師每次都說他需要在醫院多住幾天,他的朋友也勸他,而他自己總是堅持提早幾天出院。雖然總是把忙掛在嘴上,其實他心裡比誰都清楚,是經濟條件不允許。

胡適本沒什麼積蓄,但又出手大方。

夫人江冬秀說:“適之資助窮書生,開支票像百萬富翁一樣,‘裝’得像個慈善家,待我卻如‘窮措大’。”她這裡的所謂“窮措大”,指的是既貧寒又酸氣的書生。

說到胡適的晚年的經濟狀況,人們常說的話是“人怕老來窮”,由此不難想見胡適晚境的淒涼。

而最讓胡適感到困擾和難堪的,是社會上牽涉到他的許多風風雨雨的事件。

最先的一件,是《胡適與國運》。胡適回到臺灣不久,即有人送給他一本《胡適與國運》的小冊子。

《胡適與國運》共收五篇文章。其一《胡適的領袖慾》,作者署名諸心。其二《敬以“無為”為胡適之先生壽》,作者署名李博愛。其三《拜倫哀希臘詩的漢譯》,作者署名王愛維。其四《請看空前的胡博士和我怎樣佩服他的理由》,作者署名朱光漢。其五是對胡適的《吳虞文錄序》的批評。

該書借“學術研究”之名,對胡適進行謾罵和人身攻擊,說什麼“理想的胡說的領袖=無智+無能+無為+外國大學生=胡適”。攻擊胡適當年倡導打倒孔家店,是“攻破民族精神堡壘”,說胡適當年反孔反文言文,把大陸的人心搞亂,為共產黨鋪路,因而使得國民黨丟失了大陸。甚至建議把胡適“空投”到大陸,去“禍害”大陸人民。

因為是地下出版物,據中央社1958年4月6日專電:“臺灣省警務處今日採取行動,開始徹查一本攻擊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博士的匿名刊物真相。警務處現已通令全省各警察機關及刑警總隊,對該項書名《胡適與國運》的刊物的出版處所,印刷廠家及出版時地,發行人等,迅速徹底查明。”

隔日續電:已由警方查明,作者系臺灣大學教授徐子明(江蘇宜興人,現年七十一歲,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畢業),與國防醫學院教授李煥燊(廣東陽江人,現年五十一歲,德國漢堡大學醫科畢業)。

這種類似於街頭罵街的東西,根本不值一駁,但是卻很噁心人。而詭異的是,臺灣當局明令查禁小冊子,而小冊子卻大量公開出售。

1959至1960年間,胡適又被捲進了總統連任問題的政治漩渦之中。(對此,筆者在後文中將詳加講訴)

最讓胡適煩心的事,是他捲入了“自由中國”事件。

《自由中國》半月刊1949年11月20日創刊於臺北。胡適在從中國大陸逃往美國的途中,應志同道合者的要求寫了一篇發刊詞,題為《〈自由中國〉的宗旨》。初期曾一度擔任《自由中國》雜誌的發行人。

《自由中國》雜誌是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喉舌,反映的是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意願,表達的是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呼聲,鼓吹的是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政治綱領。而胡適是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靈魂與領袖,所以由他來闡明刊物宗旨和做發行人,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以後胡適主動辭去《自由中國》雜誌發行人,這一職務改由他的好友雷震擔任。

這一派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他們的反.共立場是十分明確的。這些人又十分崇拜美國的民主制度,認為“反.共”事業在中國大陸遭到失敗的重要原因,在於蔣介石未能實行美國式的民主。雷震就對時政多有批評,他主張國民黨應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實行黨政分開和軍隊國家化,開放言禁。這樣就觸犯了蔣介石的大忌。

1960年9月,蔣介石趁胡適赴美期間。親自佈置了抓捕《自由中國》總編雷震。

雷震(1897年6月25日—1979年3月7日),男,漢族,字儆寰,出生於浙江長興,祖籍河南省羅山縣周黨鎮雷畈村,中華民國時期政治家、政論家和出版家。1916年赴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留學,1917年加入中華革命黨。

1926年回到中國,曾任中學校長,隨即轉任國民政府法制局編審,為王世傑之部屬,1932年擔任中國國民黨南京黨代表大會主.席團主.席,1934年7月起擔任國民政府教育部總務司司長。

在抗日戰爭時期,獲得蔣介石的信任和提拔。

1938年7月,第一屆國民參政會第一次會議在武漢召開,汪精衛為參議會議長,雷震為議事組主任。

1940年,國民參政會成立憲政期成會,雷震出任秘書長。

1946年1月,雷震出任政.治.協.商會議秘書長,負責協商各黨派意見,迎接周恩來等共產黨代表團來南京,爭取國共及其它黨派相互合作。 [

1946年11月,任制憲國大代表兼副秘書長。

1947年4月,在張群組閣的行政院擔任政務委員。

1949年3月,胡適、雷震、王世傑、杭立武、傅斯年等人在上海聚會,商議辦份刊物,宣傳自由與民主,“以挽救人心”。刊物名字系胡適所取為《自由中國》。並曾赴溪口向蔣介石報告,取得其贊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1949年10月22日,自大陸抵達臺灣第二天,雷震便全身心投入《自由中國》創刊工作。

1949年11月20日,該刊的創刊號在臺北正式出版。在美國的胡適雖為發行人實為掛名,雷震為實際負責人,負責經費、邀稿、撰稿、校對、主持編輯委員會議等。第一任總編輯為毛子水,副總編輯為王聿修,聶華苓為行政編輯,發行部經理為馬之驌。

1956年10月31日的第十五卷第九期《自由中國》雜誌,封面上用紅色套印了“恭祝總統七秩華誕”的大字,內容卻是“綿裡藏刀”——由胡適、王世傑、雷震等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撰寫的16篇文章,主題均是勸告蔣介石儘快結束獨裁專制,逐步實施憲政民主的現代政治制度。這份“祝壽專號”在臺灣島內轟動一時,先後增印了13次,印數達數十萬冊,被後世稱為“雷震10年牢獄之災的關鍵點”。

此後數年,《自由中國》不斷發表有關“保障人權”、“成立反對黨”等議題的政論,蔣介石終於“忍無可忍”,先是撤去雷震“國策顧問”的官職,後又開除其“黨籍”,最終在1960年以“包庇匪諜、煽動叛亂”的罪名,判其監禁10年。

胡適與雷震正式結交於1937年。那時,胡適代表北京大學,雷震代表教育部同時參加廬山談話會。在對日本侵略的態度上,兩個人大相徑庭,當時雷震主張“對日抗戰”,胡適則主張“忍辱負重”,初次對話曾不歡而散。因當時胡適住在教育部宿舍,得以朝夕相處,終成莫逆。雷震意見較激進,胡適則比較緩和,終其一生,雷震都很尊崇胡適。

雷震一案不能不牽涉到胡適。蔣介石重判雷震,也許含有“殺雞給猴看”的意味在內。

當時胡適正在美國西雅圖出席“中美學術合作會議”, 他曾透過多種途徑,為雷震鳴冤叫屈,也曾多方進行營救,但終無結果。

10月7日晚(美國時間)雷案宣判之後,美國各報8日早晨迅速刊登報道,胡適接連兩天都不敢見人,公共場所也不敢去。10日那一天他是躲在鄉下朋友家裡度過的。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諸天新時代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真不是魔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
相關推薦
鐵骨凌霄[古穿今]天生鐵骨鐵骨唯武獨尊我能無限召喚動漫人物大明小人物九星天辰訣我的手掌通洪荒邊緣人物她重生了遊戲人物附身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