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民國之鐵血榮耀

第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的歐洲
上章 目錄 下章

民國之鐵血榮耀第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的歐洲

“自身的安全怎麼能寄希望於土耳其保持中立呢?不要忘記由土耳其建立的奧斯曼帝國,曾經統治中東達六個世紀之久。雖然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可誰又能保證,在新的戰亂爆發之後,土耳其會不會藉機再次把手向南伸過來?我覺得,有必要我們兩國簽署一個戰略協定,一旦在中東阿拉伯半島上出現可能的威脅,我們兩國就應該成立一個統一的指揮機構,協調兩國軍隊做出應對。”楊寰宇開始了他今天與本·沙特見面後的第二次試探。

楊寰宇所說的話,並非沒有根據。或許土耳其人昔日的榮光,讓他們在看待這些阿拉伯的土著時,總有一些優越感。雖然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敗給了協約國,以致他們曾經控制的大片疆土都成了英法意的殖民地。沙烏地阿拉伯也正是藉著這個機會立國並在華夏的幫助下壯大的。對這一段歷史時期,本·沙特豈能不清楚?但楊寰宇提出的建立兩國戰時統一的指揮機構的意見,讓他本能的提高了警惕。

沙烏地阿拉伯的國防軍是在華夏國防軍的訓練下組建起來的,不用說,一旦組建這個統一的指揮機構,最高許可權的指揮權一定是在華夏手中。這等於變相的把沙烏地阿拉伯的軍隊,拱手交給了華夏。失去軍隊的指揮權,那時候,他的沙特王室還不得任由華夏人揉搓?但面對強大的華夏,武裝到牙齒的軍隊本身就駐紮在自己家裡,反對沒準會引起華夏更激烈的反應。同意的話,那是真的不甘心啊。

“統一的指揮機構我看也沒必要,我們這點軍隊,還真的只能負擔一些地方保安的任務。我想,真到那種情況出現,我們可以組建一支聯軍,我派出一部分軍隊加入這支聯軍,完全聽命於貴國軍隊的指揮就是了。大部分的王國的國防軍還是謹守地方,畢竟後方也需要軍隊來保護的不是?”本·沙特靈機一動,很快就想到了應付的辦法。他的這個組建聯軍的辦法,聽上去和組建聯合指揮系統差不多,指揮權都在華夏軍隊一方。但在實質上,卻天差地別。組建聯軍,本·沙特派出所有軍隊是聯軍,派一個師過來,或者那怕他派一個團一個營都行,依舊是聯軍。這就看他的心情了。

楊寰宇當然聽得明白辦·沙特話裡的意思,也清楚這兩種說法之間的差別,可本·沙特這話,還真的讓他沒脾氣。打發點小部隊和華夏軍隊一起組成聯軍這種舉動,更多是表明了他的一個態度而已。你想啊,當年華夏入朝參戰,面對的是號稱十六國聯軍的聯合國軍,可實際承擔作戰任務的,就是美國軍隊和南韓軍隊。其它的國家,都是派個團或者營來表示一下意思,純粹是表明自己的態度而已。就像派兵人數最少的盧森堡,就派出了44個人而已。只是本·沙特沒有當面拒絕楊寰宇的說法,雖然他的回答有些變味,但終究是表明了他的態度。楊寰宇也不能太過分的再次逼迫他。與沙烏地阿拉伯之間達成的這點共識,總算是讓楊寰宇此行沒有一無所獲。在滿臉微笑的送走本·沙特之後,回到屋裡楊寰宇的臉就沉了下來。

“你這邊的部隊擴編的怎麼樣了?要抓緊時間訓練,戰爭就快爆發了。”回來的楊寰宇,直截了當的向白崇禧詢問道。

“我這裡想要擴編是最容易的了。這些農墾的移民,本身在安排的時候,就是以軍事化的標準安排的,每個農場都是以團為單位組建的,下面直接就按營連排的體系分佈。要兵員,只要一聲令下,建制都是現成的,直接就能以營連為單位成建制的補充進各支部隊。”白崇禧笑著回答道,言辭中不乏得意。

華夏向中東的移民,基本上都是退伍軍人組建的,到達卡達半島後,則是按照軍隊體系,設定成了一個個的農墾兵團和工礦兵團。這樣的設定,對於為各支部隊補充兵員,確實是異常的方便。只要編制下達,武器到位,立刻就能把這些移民變成一支支的軍隊。

“好,你要記住,一旦世界形勢又變,你這裡的部隊將會是參戰的第一批部隊,你要保證這支部隊,隨時隨地都能拉出去執行軍委會下達的作戰任務。”楊寰宇叮囑道。白崇禧明白,楊寰宇已經把目光盯在了中東,他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訓練軍隊,並且加速蒐集駐紮在中東的英國和法國軍隊的情況。

如同楊寰宇猜測的那樣,歷史的車輪加快了他的速度。在慕尼黑協定簽署只剛剛過去了上個月,希特勒看到進駐蘇臺德地區的德軍已經完全掌控了這一地區,他毫不猶豫的就撕毀了慕尼黑協定,簽發命令,下令德軍佔領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緊接著就向波蘭提出歸還但澤走廊的要求。與之相呼應的是隨後義大利也跨過亞得里亞海,出兵阿爾巴尼亞。

但澤是在十八世紀末,在波蘭被沙皇俄國、普魯士帝國和奧地利帝國瓜分時,和波美拉尼亞、東普魯士一起劃歸了德國。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協約國支援波蘭重新恢復成為一個獨立民族的國家,並以波蘭人為主要聚居地的土地交給他們。可這樣一來,波蘭就是一個完全的內陸國家,沒有任何的海岸線。於是,波蘭要求把靠近波羅的海的重要港口但澤也劃歸波蘭。

這個要求被德國強烈的反對。因為但澤一旦劃歸波蘭,德國就被人為的分成了兩部分,波美拉尼亞、東普魯士等德國領土被波蘭通往但澤的一條狹長地帶所割裂。其次,在但澤的居民,幾乎全部都是德國裔,只有極少數的波蘭裔和猶太人。只是當時的德國是戰敗國,所以他們的反對被無視,但澤還是強行的劃給了波蘭。實際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與當時討論確定凡爾賽和約的這幫政治家們有著絕對的關係,像但澤這樣的劃分國土,終究埋下了不同民族間的仇恨種子。雖然有法國元帥福熙那樣的明白人預言:這不是和平,而是0年的休戰。但政客們是聽不進去的。

波蘭的復國與捷克斯洛伐克一樣,是得到英國和法國的保護承諾的。這一次,希特勒沒有得到他希望看到的回應。波蘭毫不猶豫的拒絕的德國的歸還但澤的要求,與當初捷克斯洛伐克拒絕歸還蘇臺德地區如出一轍。於是,希特勒同樣發出了戰爭的威脅,他希望英國和法國再次扮演慕尼黑協定時的角色,以波蘭保護國的身份,壓服波蘭把但澤歸還給德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只是這一次,張伯倫的反應異常激烈。他拒絕了以但澤問題進行談判,並以強硬的措辭警告德國,如果德國出兵強行奪取但澤,英國將履行波蘭保護國的約定,協同波蘭進行防護,對德國宣戰。

到了這個時候,不管是德國、義大利還是英國、法國乃至蘇俄,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清楚,一場新的世界大戰已經不可避免。德國的態度已經很明朗,但澤他是一定要收回的,崛起的德國不容許有這樣一條走廊人為的把德國分成南北兩個部分。而德國使用武力收復但澤的話,張伯倫的態度一樣強硬,那就是戰爭。英國如果因為波蘭對德國宣戰,法國自然也得跟著響應。在歐洲,相互間無法妥協的兩個集團已經成型了。

戰爭這只怪獸開始甦醒了。有了張伯倫的表態,希特勒也收起了投機取巧的心思,開始全力備戰。他要積聚起足夠的力量,在戰爭爆發,就把英法組成的聯軍打趴下。像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樣,雙方在索姆河拉鋸,把戰場變成人肉磨坊那樣的戰爭,是希特勒不能接受的。

同樣知道戰爭無法避免的英國,也開始廣泛的尋找同盟。法國是英國天然的同盟,但法國國內和英國一樣,民眾們厭惡戰爭。這些年,法國的軍備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相比,並沒有多大的提高。大筆大筆的國防預算,都投入到了打造馬奇諾防線這個永備工事上去了,一如當年的華夏修建萬里長城一樣,想依託堅固的防線,阻擋可能的來自德國方向上的進攻。或許他們真的是受到了華夏萬里長城的啟發,但他們卻沒注意到,修築了萬里長城的華夏,在歷史上,既沒擋住成吉思汗的鐵騎,也沒擋住努爾哈赤的鐵蹄。事後也確實證明,馬奇諾防線並沒有擋住現代鐵騎坦克的履帶。

只是張伯倫很快就失望了。隔著大西洋的美國,國內孤立氣氛濃郁,加上第三次經濟危機使得美國經濟元氣大傷,他們不願意參與隔著一座大洋的彼岸的紛爭。而比利時、瑞典、挪威這些小國也不願意為自己樹立起德國這樣一個強大的敵人。英國可以依仗著歐洲最強大的海軍,利用英吉利海峽阻擋德國的進攻,可他們不行,他們努力在這場可能爆發的大戰中保持中立,以保全自己的國家不受戰火的摧殘。

無奈之下,張伯倫把目光投向了蘇俄。雖然英國和法國在意識形態上都與蘇俄天然的對立,但英國最大的反對黨工黨卻與蘇俄有著很深的淵源,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理論基礎社會主義。隨即,一個由英國和法國軍政兩界人士組成的代表團飛赴莫斯科,與斯大林展開談判。張伯倫希望在德國發動對波蘭的進攻時,英、法、蘇三國能相互協同,給予波蘭以支援,阻止德國的擴張野心。

可張伯倫絕對沒想到,斯大林同樣對波蘭耿耿於懷。蘇俄與波蘭之間的紛爭,已經延續了數百年。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雙方還因為烏克蘭地區和白俄羅斯地區的歸屬爆發了蘇波戰爭,這場戰爭的結果,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獨立,以及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和立陶宛的一部分被劃歸波蘭。一句話,蘇俄在蘇波戰爭中吃了大虧,損失了大片土地,也讓斯大林大大的丟了一次臉面。現在,英法想讓斯大林出兵幫助波蘭,那麼,拿什麼好處給蘇俄呢?趁斯大林的心的話,那就是把蘇波戰爭中,蘇俄損失的土地還回來,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可除此之外,英法能許諾給蘇俄的好處,斯大林實在是看不上眼。

還有一個,則是斯大林對希特勒很有好感。儘管希特勒在公開的演講中,極力攻擊第三國際。在實際行動中也以鐵血的手腕對付第三國際的成員。但斯大林的著眼點卻是希特勒與蘇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是反西方的。蘇俄與英法這種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有著天然的矛盾,而德國因為歷史原因,也同樣與英法不對付。雖然希特勒同樣**,在對英法的態度上,斯大林認為是一致的。斯大林更希望與德國保持相對的友好度,讓希特勒把目標去對向英法,而不是他與英法結盟,引希特勒把矛頭對準自己。於是,英法蘇的三方會談就磕磕絆絆的拖延著。

英國和法國在與蘇俄談判,這樣的訊息,在西方世界是無法隱瞞的。言論自由的口號下,這樣重大的行動,自然早早就見諸了報端。獲得訊息的希特勒自然不希望英、法、蘇三國結成同盟,好在他比張伯倫看的清楚,對波蘭和蘇俄之間的世仇也瞭解的更透徹。

於是,在希特勒的指示下,德國外交部長利賓特洛甫也緊急飛往莫斯科,約見蘇俄的新沙皇斯大林。在見面過程中,裡賓特洛甫向蘇俄提出希望改善彼此關係,聲稱:從波羅的海到黑海沒有一個問題不能透過協商解決並使雙方都感到滿意。向斯大林做出了可以兩國協商,再次瓜分波蘭的暗示。(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重生後我在三界公然開掛小僧開掛了重生後大佬拿了開掛劇本無限制開掛民國之謎圖武探民國佳媛活在民國紅魔最強腰王九陽至尊英雄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