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民國之鐵血榮耀

第七十三章 全民皆兵的英國
上章 目錄 下章

民國之鐵血榮耀第七十三章 全民皆兵的英國

在得知日本向美國宣戰這個訊息之後,與羅斯福和麥克阿瑟一樣,飽嘗狂喜到極度失望這種過山車般的感覺的自然還有英國。本以為美國在對日本宣戰後,馬上也會向德國宣戰的丘吉爾在得到美國的夏威夷陷落的訊息後,就知道美國不禁短期內不會對德國宣戰,而且,美國還會減少對英國的援助。至少在短期內肯定會減少,或者再確切點說,在美國的軍工產品能夠滿足美國自身的需要之前,會減少對英國的援助。

問題在於,沒有了美國的援助,英國拿什麼來抵擋德國的進攻?這幾天,不管是在英國的上院還是下院,是戰是和的爭論不絕於耳,特別是在美國夏威夷丟失之後,與德國談判求和的聲音漸漸壓到了繼續戰鬥的聲音。許多之前寄希望於美國而支援對德國強硬的人,現在都改變了立場。美國在應對一個小小的日本的挑戰都無法取得勝利,英國就算與美國站在一起,就能得到最後的勝利嗎?他們對此,持悲觀態度。可是誰都可以在是戰是和上去做選擇,那怕是英國王室都可以,但丘吉爾不可以。如果丘吉爾在此刻選擇放棄,這沒問題,選擇辭職,這也沒問題,唯獨如果他選擇與德國議和,不可以!

丘吉爾在對待德國的問題上,態度一貫強硬,他曾在國會做過演講,宣稱要領導英國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洋中作戰,我們將以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絕不投降,即使我們這個島嶼或這個島嶼的大部分被征服並陷於飢餓之中——我從來不相信會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在英國艦隊的武裝和保護下也會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來拯救和解放這個舊世界。”

言猶在耳,如果他現在選擇與德國議和,那就意味著他的政治信用的破產,意味著他政治生命的終結。作為一個政治家,這顯然是不可接受的,那怕是付出生命的代價,他也不能容忍這種情況的出現。

可現在議和的聲音越來越響,丘吉爾不得不發表廣播講話。在廣播講話裡,他再一次重申了不能對德國屈服,並呼籲全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成員們團結起來,共同向德國、義大利、日本等這些法西斯國家戰鬥,強調英國與美國如今已經成為一個整體,希望全世界整個反法西斯聯盟,在美國的領導下,為戰勝法西斯盡到自己應盡的力量。並且,他還在講話裡對一些有能力的國家的袖手旁觀提出了批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丘吉爾在講話中,第一次公開承認了美國在這個聯盟中的領導地位,把英國下降到一個從屬的位置之上。目的自然是想以此作為交換,換取美國不要減少對英國的援助,儘管此刻美國的本土也面臨著戰火。同時,他也隱晦的表達了對華夏的不滿,他認為日本能夠如此猖獗,就是源於華夏並沒有拿出力量來竭制和制衡日本的野心。他批評的有能力而袖手旁觀的國家,無疑是矛頭直指華夏。

當丘吉爾的講話文字放到楊寰宇的辦公桌上,楊寰宇在看了丘吉爾的講話之後,楊寰宇直接就把這份檔案丟進了廢紙簍。笑話,你英國打不過德國,盡可以投降,關華夏什麼事?美國人國會批准的租借法案,交換條件是英國同意美國租借他的海外領土作為軍事基地,你給我華夏什麼了?我們有什麼義務去幫你們竭制日本呢?更讓楊寰宇不爽的,是英國竟然宣佈奉美國為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領袖,你丫的問過我華夏同意不?

對目前的局面最樂觀其成的怕就要算是德國了,連帶著因華夏佔領土耳其帶給德國的不滿,如今也消失的無影無蹤。如果說現在世界上的國家裡,對華夏的軍事力量的巨大實力熟悉的,也就是日本和德國了。日本是在與華夏的一次次交鋒中熟悉的,而德國,當年大批的德國軍方人員與華夏的合作,自然他們心裡有數。德國人心裡明白,若不是華夏的放任,日本人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在太平洋上對美國形成區域性的優勢地位的。

如此有利的態勢,德國又怎麼能不善加利用?希特勒放下了他原本的計劃,再次把目光投向了英國。由於美國的租借法案在國會得到透過,大量的援助物資被源源不斷的透過大西洋被運到英國。而鄧尼茨領導的潛艇部隊面對英美海軍的聯合護航,戰果也越來越小,損失反而在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認為很難在短期內征服英國,所以他的注意力已經從英國轉向了蘇俄。他現在解決掉蘇俄後,再慢慢的與英國周旋。

但是現在,情況出現了轉機。因為日本在太平洋上行動,牽制住了美國。這讓希特勒意識到,這是擊敗英國最好的時機。於是,大量已經開始向北方集結的部隊重新返回南線戰場,希特勒要在美國恢復對太平洋的控制,消除後顧之憂之前,擊敗英國,至少也要佔領英倫三島,把英國政府趕到加拿大去。

德軍進攻的重點轉回英國,透過一系列細節上的變化很快就被英國所察覺,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德國對英國的轟炸密度和頻率都在逐步加大,而轟炸範圍也在擴大。這說明,德軍已經把他的空軍的大部分力量都集中到了對英國的轟炸中。這只能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很快,德軍就有可能對英倫三島實施登陸。

面對危急險峻的局勢,英國採取了全民皆兵的政策。除去正規軍的英國皇家空軍、皇家海軍和陸軍之外,陸軍大臣安東尼·艾登宣佈組建本土防衛志願軍。在短時間內,他就組織起了近二百萬的志願軍隊伍。他們沒有軍裝,每個人只能發一個臂章作為辨識,沒有武器,他們把私人武器獵槍、左輪,甚至十八世紀初的燧發槍都用了起來,更多人使用的是綁著刺刀的木棍。

他們自制各種燃燒瓶、土炸彈,酒瓶、陶罐、各種玻璃瓶都變成了這些土炸彈和燃燒瓶的容器。沒有交通工具,腳踏車、馬車、馬匹也都被利用起來,私家車焊上薄鋼板就成了輕型裝甲車。此外,還有大量的漁船、遊艇、小帆船等,被臨時改造成了佈雷艇和武裝船,用於內河防衛。

在防禦工事的建造上,更是不惜人力。英國政府組織民眾,在英倫三島的所有道路上建築路障,幾乎每一座大小橋樑都被挖洞埋上上炸藥,重要的公路和機場,路面下都埋上了塞滿炸藥的鋼管,作為就是一旦德國接近,就引爆它們,破壞公路和機場。在首都倫敦以及工業城市伯明翰等幾乎所有的重要城市,英國都挖掘了數條環形的防禦陣地,反坦克壕和塹壕密佈,各種高地錯落的碉堡,星羅棋佈。

由於英國是島國,長長的海岸線更是防禦的重點中的重點,除開幾個軍用碼頭,所有的民用碼頭都被拆毀,防止被德軍的艦船利用,就是沒拆毀的軍用碼頭,也埋設了大量的炸藥,以備在失守前引爆炸燬。在海灘上,英國人幾乎在每一段能讓船擱淺和行走的海灘,都佈設了摺疊式的鐵絲網和雷區。在近海的淺水區,更是佈設了三米高的鋼架,防止德軍的裝甲坦克登陸。這種鋼架佈設的長度,長達數百英裡。這還不算,在海灘內側,寬度達六米的反坦克壕的長度加起來,更是高達數千英里長。

在這些防禦陣地中,英國人還建造了數量巨大的假目標。他們把水管切斷,偽裝成炮管,在碉堡裡放上成衣店裡的假模特,冒充英軍的士兵,此外還製造了大量的假手雷和炸藥包,這些東西會在敵人進攻城市時,和一些真的手雷和炸藥包混在一起,懸掛在一些橫貫街道的鐵鏈上,用以迷惑敵人,阻止敵人的快速推進。

英軍秘密地訓練出了一支特殊的部隊,這支部隊會在敵後展開對敵人的進攻。它的士兵是從本土防衛志願軍中挑選出來的精英,這些人平時隨國土防衛志願軍執行任務,一到戰時便會留在敵人後方。在敵後,它會分成4-8人的小組,每個小組都能獨立地生存下來。各小組有不同的秘密基地,它們一般位於樹林中,並覆蓋了偽裝。這支部隊的裝備很精良,並且擁有14天的食物儲備。另外,英國還成立了一個由平民組成的情報組織,它負責在敵後觀察敵情並報告給英軍。軍方會派間諜到無人接頭點取到情報,並秘密地用電報發送給附近的部隊。

更為徹底的是,英國人拆毀了全國範圍內,所有的公路和鐵路的路牌、道路指示牌、方向標和街道上的號碼牌,目的就是一個,不讓德軍在登陸後,能夠輕易辨別道路和所在區域。另外,英國政府還印刷了大量的小手冊,名字就叫《如果入侵者來襲,我們應該做什麼和怎麼做》,在手冊中,英國政府告誡民眾:在政府下令撤退之前,“你們應該留在原處”,這樣各條道路就不會被撤退中的平民所阻塞。“不要相信謠言”,“不要傳播謠言”,“對每條命令都保持懷疑的態度”和“確認發布命令的人是英國人之後再行動”,“遇到可疑情況要立刻報告”,“不要給敵人留下任何有用的東西,比如食物,燃料,地圖或交通工具”,“隨時準備用一切可能的東西擋住敵人的去路”,“三思而後行,但是你應該把你的祖國放在第一位。”這些小手冊,不管老人還是孩子,幾乎人手一冊。

而英國政府為德軍準備的終極大殺器,則是秘密生產和埋設在可能的登陸海灘上的毒氣。為了給登陸德軍有效的殺傷,英國政府秘密生產了大量的“芥子氣”、“光氣”和“氯氣”。這些毒氣將在德軍登陸時被引爆,以期對進攻的德軍造成傷害,削弱德軍的攻勢。總之,英國人做好了與德軍玉石俱焚的準備,並不惜讓整個英國重回石器時代。

但是,讓英國人抓狂的是,他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這些德軍登陸後的抵抗準備,但德軍似乎並沒有馬上就在英倫三島登陸的打算,而是不停的轟炸,大規模的轟炸。因為,英國人這種全民皆兵的行動,自然無法做到保密,英國人的所作所為自然瞞不住德國的情報機構。希特勒覺得,在沒有徹底摧毀英國人的抵抗意志之前,登陸英國顯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於是,英國人開始品嚐他們自己埋下的苦果。那些埋設在道路、橋樑、碼頭、機場上的炸藥,間接的成了德軍的幫兇,在德國空軍的轟炸中,經常會引發這些英國人自己埋設的炸藥的殉爆。最為悲劇的一次殉爆,是德國空軍無意中引爆了一組英軍埋在海邊公路旁的毒氣,恰好那天的風向是從海面吹向內陸,於是,一場慘劇發生了,大量的毒氣被風吹向附近的一個小鎮,造成數百平民的死傷。當然,英國政府不會承認這些毒氣是他們埋的,而是指責德國向英國投放了毒氣彈。

給英國造成損失最大的,則是因為英國拆毀了大量的民用碼頭,在剩下的碼頭也幾乎在德國空軍的轟炸下成為廢墟之後,英國迎來了他們最大的危機。因為,載滿來自美國援助的貨船,因為沒有碼頭可以卸貨而在英國附近的海上遊蕩,他們不僅成了德國空軍的目標,也成了鄧尼茨的“海狼”們的目標。這幾乎等於是英國政府自己切斷了他們接受援助的通道。(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重生後我在三界公然開掛小僧開掛了重生後大佬拿了開掛劇本無限制開掛民國之謎圖武探民國佳媛活在民國紅魔最強腰王九陽至尊英雄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