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民國之鐵血榮耀

第七十八章 聯盟總參謀長會議(下)
上章 目錄 下章

民國之鐵血榮耀第七十八章 聯盟總參謀長會議(下)

從現在整個反法西斯聯盟的情況來看,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荷蘭、比利時、瑞典等這些歐美國家,毫無例外的都損兵失地。而且,現在除了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其餘國家基本上都連本土都全丟了。只有兩個國家在目前的世界大戰中是有收穫的,那就是蘇俄和華夏。

蘇俄在世界大戰前期,與德國合作,得到了愛沙尼亞、拉托維亞、立陶宛的全部和波蘭、芬蘭、羅馬尼亞的部分國土。華夏則控制了法屬印度支那和原法國控制下的敘利亞、黎巴嫩和土耳其。只是從目前情況看,蘇俄得到的這些國土,也即將面臨著失去的危險而已。

還有一點讓人抓狂的是,蘇俄和華夏這兩個得到好處的反法西斯聯盟成員,也是到目前為止,這個聯盟中僅有的兩個沒有對德國、義大利、日本為首的同盟國宣戰的國家。雖然加入了反法西斯聯盟,卻還和同盟國保持著和平的關係。使得這兩個國家成為反法西斯聯盟中的另類。

從華夏代表團抵達美國後的表現來看,似乎還要繼續把這個另類的角色扮演下去,這讓這些已經在這次世界大戰裡蒙受了巨大損失的國家的心裡如何能平衡呢?我們付出巨大的代價在與同盟國浴血奮戰,而你們在後面撿取勝利果實撈好處,坐享漁人之利?

所以,這些前來參加這次參謀長會議的國家們,很快就形成了默契,要努力促使蘇俄和華夏,特別是華夏,也加入到這場戰爭中來。當然,話說的都很漂亮,作為反法西斯同盟的成員,都應該盡到同盟的義務,為打敗這些法西斯國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作為同盟的一員,要一致向同盟國宣戰。

這個提議首先就遭到了蘇俄總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大將的反對。這倒不是華夏不反對,而是華夏代表團正在吳佩孚的帶領下,正在美國旅遊,還不知道這些參謀長們的謀劃。沙波什尼科夫的反對理由也很充分,現在蘇俄與德國的國土處於實際接壤的狀況,如果宣戰,勢必雙方之間馬上就會爆發戰爭。但眼下,蘇俄並沒有做好戰爭準備,蘇俄還大量缺少用於生產槍炮、坦克、飛機的機器設備和各種物資。如果現在就與德國爆發戰爭的話,蘇俄很快就會被德國擊敗。為了蘇俄早日投入戰爭,蘇俄需要你們向我們提供援助。援助包括機器設備,各種材料物資、糧食等,不然的話,蘇俄要是這麼做,這無疑是自殺。

蘇俄的理由強大而且合理,看看你們,阿,自己什麼都沒準備好,就倉促向同盟國宣戰,結果呢?法國戰敗退出了,自由法國依靠法國在海外殖民地殘存的武裝在反法西斯聯盟裡伸了條腿而已。英國現在本土也丟了,不得不把王室和政府都撤到加拿大,託庇在美國的羽翼之下苟延殘喘。即便是美國,在太平洋上也被一個小小的日本打得沒有還手之力。如果能準備好了再開打,會是這樣的結果嗎?德國表現出他的野心,可不是一天二天了。現在,有什麼理由要蘇俄也要在沒準備好的情況下,跟著大家陪綁呢?

面對蘇俄的反對和質疑,作為東道主的美國只能出來打圓場。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歇爾表示,這個問題,容後再議!各個反法西斯聯盟的成員國們有這個提議,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都是為了儘早打敗法西斯國家麼。嗯,我們召集這次會議,主要是要討論在各個戰場上,我們這個聯盟需要一個一致的聲音。換句話說,需要一個領導者來領導大家,實現我們反法西斯聯盟戰勝法西斯的目標。美國終於掀開了他召集這次參謀長會議想要達到的目的:美國,要成為反法西斯聯盟的領導者。

對於這一點,蘇俄沒有反對,也沒有表示同意,而是沉默。英國、自由法國為首的歐洲國家,當然毫不意外的表示贊成。能不贊成嗎?現在的美國,是他們唯一的希望。蘇俄的沉默,美國也知道是為什麼,想要蘇俄同意,無非是美國能向蘇俄提供多少援助的問題。現在唯一的障礙,就是華夏了。

吳佩孚在得知所有參加會議的國家的總參謀長們都已經齊聚華盛頓的訊息後,才帶著華夏代表團悠哉遊哉的回到了華盛頓。不過,在他知道這次會議的目的後,並沒有反對要在各個戰場上選出一個領導者。不過,對美國出任這個領導者,他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吳佩孚提出,全世界可以劃分為歐洲戰場、非洲戰場、亞洲戰場、美洲戰場,以及太平洋戰場、大西洋戰場和印度洋戰場。對美洲戰場和大西洋戰場由美國作為領導者,華夏沒有意見。不過,歐洲戰場的領導者,美國有些不太合適,應該是蘇俄要合適些。在歐洲戰場上,你一個美國兵都沒有,憑什麼你來當領導啊?同理,非洲戰場上,看上去英國比較合適,至於亞洲戰場、太平洋戰場和印度洋戰場,自然應該是華夏來擔任這個領導者。當然,如果你美國想爭取太平洋戰場的領導者也行,可重要讓我們看到你在太平洋上,有與日本抗衡的實力不是?

吳佩孚的這個提議,遭到了英國和自由法國為首的歐洲國家的反對。對於戰場的劃分,他們沒有太大的異議,可要讓蘇俄成為歐洲戰場的領導者,他們不能接受。在戰爭爆發之前,蘇俄可是西方世界的共同敵人,現在,為了對抗德國,大家才不得不同意暫時與蘇俄站到一起。只是,打敗德國人之後呢?蘇俄依然會繼續成為他們的共同敵人。怎麼能讓一個將來的敵人來充當這個領導者的角色?只不過,這些話是不能說出來的。只是,現在還能在歐洲存在軍事實力的,似乎也只有蘇俄了,其它國家現在在歐洲,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所以,他們找不出理由,只能對吳佩孚的提議進行全盤否定。

馬歇爾很尷尬,華夏的這個提議讓他沒有反駁的任何理由。太平洋艦隊在日本的突襲下全軍覆沒,使得美國海軍的力量捉襟見肘。現在,美國沒有能力把大西洋艦隊調到太平洋,因為,他們現在要和英國皇家海軍一起,維持住跨越大西洋和地中海,保障非洲戰場的任務,同時,接下去,為蘇俄提供的援助,也要走大西洋經丹麥海峽、格陵蘭海、巴倫支海的航線,這條航線也在德國潛艇的威脅之下,需要護航。所以,就目前來說,美軍的軍力除了北美洲、大西洋和澳大利亞外,最多還能向非洲派遣一部分,其它地方確實還無力派遣。

不過馬歇爾轉念一想,華夏要戰區的領導權,也不是不可以,本來現在就在想著要怎麼把華夏拉下水,華夏要是做了亞洲戰區的領導者,怕是想不下水都不行。可太平洋和印度洋這兩塊,顯然不能讓給華夏,這兩塊要是也讓華夏拿去,那就幾乎半個地球都在華夏的領導之下了。這對美國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只是要怎麼拒絕華夏?印度洋還好辦,畢竟華夏在印度洋一帶,現在只控制著亞丁灣和波斯灣海域。印度洋周邊,非洲海岸、印度和澳大利亞,英美的勢力佔據著優勢。問題是太平洋,麥克阿瑟這個盟軍西南太平洋總司令手上,算海軍力量的話,也就剩下澳大利亞的幾艘破軍艦了,英國在印度的海軍,力量也很弱小,畢竟他們的重點放在大西洋和地中海。

咦,麥克阿瑟不是西南太平洋盟軍總司令嗎?既然太平洋上劃分出了西南一塊,那麼也能劃出更多塊,西北太平洋、東北太平洋也可以分麼。這樣一來,大不了把西北太平洋給華夏,還能逼著華夏與日本開戰,這樣,美國就有機會重新掌握美國西岸的太平洋海域了。因為只要華夏與日本開戰,駐紮在夏威夷的日本海軍主力絕對要調回日本本土,去與華夏對抗。馬歇爾嘴角露出了笑容。

當馬歇爾把他的這個有關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意見提出來後,並沒有得到吳佩孚的響應。吳佩孚的回答很簡單,他需要請示!這種事情,不僅需要得到華夏國會的授權,還需要得到華夏軍事委員會的授權,他這個總參謀長沒有權利做決定。這個回答,讓馬歇爾氣得不輕。要國會同意?凡是要經過國會的事情,往往都是有可能無限期拖延下去的,要是這樣,這次會議開得有什麼意義?

參謀長會議的第一次會議,就這樣草草收場,在會議結束時,心有不甘的馬歇爾與華夏、英國、蘇俄的總參謀長們約定,大家各自請示國內,五天後,再次召開第二次會議。

吳佩孚在回到下榻的住所,由小洛克菲勒提供的一處莊園,立刻親自起草了向楊寰宇彙報的電文,把情況向楊寰宇做彙報。雖然在會場上,吳佩孚在知道了美國的企圖後,就竭力爭取華夏在亞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主導權,但這個主導權對華夏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稍不留心,就可能傷到華夏自己。

不說別的,就算作為亞洲戰區的領導者,華夏還能象以前那樣看著日本進攻東南亞而無動於衷的當一個旁觀者嗎?顯然是不行的!但是,如果要管的話,絕對與華夏自身的利益會產生衝突。作為一個戰區的領導者,在所負責的戰區裡,別的國家在遭受法西斯同盟國的入侵的時候,絕對有責任有義務去幫助他們抵抗法西斯同盟國的侵略。在幫助他們獲得戰爭的勝利之後,華夏有什麼理由繼續留在那裡?有什麼理由不幫助那個國家的政府?有什麼理由再扶持一個親華夏的傀儡?沒有,華夏找不出任何理由。除非華夏自己再來充當一個侵略者,但這是楊寰宇一直要迴避和避免的。但如果在日本已經佔領了那些國家,推翻了那些國家原有的政府,扶持了他們的傀儡政府的情況下,結果就會完全不同。華夏可以在趕走日本人後,實行軍管,既不承認原有的政府,也不承認日本扶持的傀儡政府,而是可以慢慢尋找扶持一個對華夏有利的傀儡出來。

這才是華夏一直坐視日本在東南亞橫行而不予理會的根本原因。對於這個因果,吳佩孚自然是很清楚,但利弊間如何權衡,他當然絕對的不會越俎代庖。所以,最終的決定自然需要楊寰宇來做出。

好在還在楊寰宇拿著吳佩孚的電報糾結的時候,日本人很及時的做出了配合。當然,這個配合也是日本人的無心之舉。華夏艦隊停泊在聖地亞哥軍港,但華夏艦隊依然實行著二百海裡的警戒。這對日本人來說,很痛苦。因為這樣一來,美國在西海岸最重要的轟炸目標聖地亞哥軍港就處在華夏海軍的保護之下。而且,天知道華夏艦隊會不會沿著美國西海岸進行訪問,比如舊金山之類的地方。

既然這樣,日本海軍決定避敵鋒芒,把一部分航母主力暫時派往東南亞方向,協助在東南亞的日軍進攻澳大利亞,把英美勢力徹底在東南亞一帶清掃乾淨。所以,在華夏海軍尚未抵達聖地亞哥的時候,日本海軍的“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四艘航母組成的編隊,就已經向索羅門群島出發了。就在吳佩孚帶著他的代表團在美國四處遊山玩水的時候,他們已經做好了兵力集結,進攻的目標確定為布里斯班和巴斯海峽的吉朗。而等到楊寰宇拿到吳佩孚的電報的時候,日軍對澳大利亞的進攻已經開始了。

這時候,作為澳大利亞盟軍的最高指揮官麥克阿瑟和澳大利亞總參謀長喬治·貝拉將軍卻不在指揮部,他們正一起在華盛頓開會。失去統帥的美軍、英軍、印度陸軍、澳大利亞陸軍、澳大利亞海軍各部頓時猶如一盤散沙,各自為戰各行其是,很快就陷於崩潰。(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重生後我在三界公然開掛小僧開掛了重生後大佬拿了開掛劇本無限制開掛民國之謎圖武探民國佳媛活在民國紅魔最強腰王九陽至尊英雄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