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民國之鐵血榮耀

第八十五章 各懷心思
上章 目錄 下章

民國之鐵血榮耀第八十五章 各懷心思

丘吉爾的憤怒不是沒原因的,儘管他也知道,他們提出來的回覆原有海峽殖民地的要求有些過分。作為他們的交換條件,給華夏馬六甲四大港口的補給權和支援華夏對法屬印度支那的實際控制權,這兩點幾乎都沒什麼實質性的內容。馬六甲四大港口的補給權,付出了生命和鮮血代價的華夏有,可什麼也沒付出的美國和法國等等歐美國家也同樣享有。至於法屬印度支那的實際控制權那就更扯淡了,不說那是屬於人家法國的前主權,英國根本沒這個資格來做好人,真要大家都不同意,不管法國還是英國,真有能力在華夏手裡把這些地區的實際控制權再奪回來麼?所以,英國開出的這兩個交換條件,本身就毫無誠意可言。

只是在丘吉爾眼裡,大英帝國的尊嚴依然要維護,儘管他們現在連本土都丟了,能不能回去還兩說。可老牌列強的慣性思維,使他到目前也擺不正華夏在如今世界的格局中的真正位置,依然停留在華夏只要稍加威脅,再給點微不足道的好處,只要面子上光鮮就能對付過去的老觀念上。

而華夏看似軟弱的答應移交卻是似軟實硬。同樣一句話,同樣幾個字,由於次序的不同,意思也完全不同。撤軍移交和移交撤軍,代表兩個完全不同的意思。前一種是服軟,後一種就是示威了,就差點著丘吉爾的鼻子,嘲笑他的英國軍隊無能和不堪一擊。擺明態度就是:你要,我給你,可你守的住嗎?就你們那些軍隊是日本人的對手嗎?拿去吧,哭鼻子別來求我們再幫你。擺明了接下去要站在一旁看英國人的笑話!

丘吉爾看明白了這點,還怎麼能不憤怒?這還是盟友嗎?作為盟國有這樣的嗎?可他忘了,在他強硬要求華夏把光復了的海峽殖民地交還英國時,他的行為又何嘗把華夏作為一個盟友看待了?可即便是個政治家,人性的一些弱點依然無法克服,不能免俗。他只看到了自己的委屈,卻看不到別人的委屈。

等到冷靜下來的丘吉爾意識到自己的失策,試圖把這件事冷處理,先擱置一段時間再說時,華夏卻逼了上來。華夏外交委員會在國聯例會上,正式向英國方面提出,要求英國如果要繼續接管原海峽殖民地,那必須在一個月內與華夏進行交接,華夏國防軍要撤軍了。如果英國方面不來辦理交接,那華夏將視為英國自己主動放棄了他們對原海峽殖民地的主張。

當著國聯四十多個國家代表的面,華夏把英國人逼到了牆角。接管?不說在一個月內能輸送多少兵員到這些區域,就算華夏再給寬限一些時間,讓英國從容調派兵力駐守這些地區,可調過去的部隊守得住嗎?之前同樣佔據地利,修建了堅固的永久工事,卻被遠道而來的日本人以少勝多,打得英國守軍丟盔卸甲,十餘萬英印澳聯軍現在還呆在日本人的戰俘營裡。現在,接管一個被打得稀爛,沒有一座像樣的工事的地域,加上一幫新招募的新兵蛋子組建起來的軍隊。對手日本人卻不再是勞師遠徵了,他們在不遠的菲律賓和和加裡曼丹島上的駐軍數量,遠超當時日軍進攻東南亞初期時的規模。此消彼長,只要華夏袖手旁觀,結局會是一副什麼樣的悽慘景象,現在就能想象得到。

放棄嗎?若只是一個海峽殖民地倒也罷了,可邊還有的爪哇島、加裡曼丹島、蘇拉維西島和澳大利亞,此例一開,這些地方怎麼辦?難道都交給華夏人嗎?這怎麼能行呢?丘吉爾後悔了,他後悔自己過於急切。雖然華夏奪回了馬來半島、新加坡和蘇門答臘島,可日本軍隊並沒有遭受多大的打擊,僅僅損失了三個師團不滿十萬的兵力。他應該耐著性子,等到華夏把日本在東南亞的勢力基本清掃乾淨再開口。此刻他還不知道,駐守馬來半島的日軍第五師團已經被放掉了,日軍真正損失不過兩個師團而已。

在丘吉爾與美國總統羅斯福進行了一番緊急磋商之後,英國正式給了華夏答覆,這事英國政府要進行評估,同時需要經過英國上院和下院的共同批准,所以,一個月肯定是來不及做出反應的,而且調動兵力,沒有英國國會上院和下院的批准,也是做不到的,希望華夏再多給一些時間。英國人厚著臉皮用上了“拖”字訣。於此同時,美國政府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聯名向太平洋戰區和華夏軍事委員會發來公函,要求華夏儘快確立隸屬太平洋戰區的作戰部隊序列,遏制住日軍在太平洋上的猖狂。

丘吉爾和羅斯福打的主意就是要讓華夏儘早與日本全面開戰。他們覺得,只要華夏和日本一旦全面開戰,到時,即便華夏想袖手旁觀都不可能了。因為到那時候,就算華夏人不去打日本人,日本人也會去打華夏人。只要這個局面一形成,英國人接管了海峽殖民地之後,華夏人也無法真的再袖手旁觀。在這個衡量中,羅斯福儘管心裡也不贊成讓英國恢復對海峽殖民地的統治,可相比要促使華夏與日本的全面開戰來說,後者顯然比前者更重要。因為只有華夏與日本真正的全面的發生戰爭,才能讓華夏軍隊拖住日本軍隊,使美國的西海岸免遭日軍的騷擾,讓美國人騰出手來潛心恢復軍力,積蓄力量重返太平洋。

“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玩什麼聊齋啊!”就如這句話一樣,英國和美國的這點小伎倆自然瞞不過華夏的徐樹錚、胡漢民、汪兆銘這幫老狐狸,同樣也沒瞞過楊寰宇這只小狐狸。這些時間裡,楊寰宇心裡就在盤算這些事了,遲遲不批准太平洋戰區的作戰序列,打定的主意就是不忙和日本進行全面戰爭。

對於美國人的催促,楊寰宇用一句話頂了回去。“華夏國防軍的海軍成軍的時日尚短,現在在南海海域和東南亞一帶的第二艦隊、第四艦隊,以及在印度洋的第五艦隊和第六艦隊已經是華夏海軍能夠作戰的全部海軍力量了,其它艦隊雖然已經組建,但缺少訓練,目前還無法上戰場,除非華夏本土受到攻擊,否則華夏不會不負責任的讓未經訓練的戰士,去戰場上送死。楊寰宇的意思也就是說,隸屬太平洋戰區的新艦隊剛剛組建,要訓練合格才能出海作戰。所以,不是華夏不想確定太平洋戰區的作戰序列,而是無兵可調。這個回答把美國人噎的不輕,在大戰爆發後,現在的美國由於之前國會不批准美國參戰,所以美國也沒有徵兵擴軍。現在徵召的士兵大多數是新兵,但也派上了戰場。可這有個前提,那就是現在美國本土遭受了襲擊。可華夏本土沒有受到攻擊啊,總不能讓別人白白犧牲生命來助人為樂吧,這好像怎麼說都有點說不過去。

至於英國人採取的拖字訣,楊寰宇乾脆就無視了。他一面指示韋昌迪和徐源泉加緊幫助黃阿水訓練軍隊,協助黃阿水穩固政權,一面要求韋昌迪儘快在蘇門答臘島上也找出一個合適的人選組建政權。至於新加坡,楊寰宇直接高調宣佈新加坡成立特別行政區,委任第四集團軍司令官徐源泉上將為第一任新加坡總督。同時,楊寰宇秘密下令,再次祭出他的拿手好戲,秘密移民。他要讓新控制的法屬印度支那和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和新加坡也成為華人佔據多數的地區,為今後做準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一次,英國和美國對華夏的行為都沒做出什麼反應,除了英國政府給華夏外交部發來一份抗議,重申了一下英國對新加坡的宗主權之外,對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只字未提。甚至在加拿大和美國的報紙上,對這些訊息都鮮有報道。做出了一副視而不見的架勢。戰火紛飛的東南亞,一瞬間冷了下來,華夏和日本之間,劍拔弩張的氛圍消失的無影無蹤。甚至連美國的西海岸,日本海軍的襲擊次數也大為減少。

看似平靜的局勢下,暗流洶湧。日本人利用與華夏達成的默契,秘密的在積蓄力量準備他們的南下計劃,調兵遣將的準備發起對南美洲的進攻。在歐洲,希特勒在佔領英國本土後,也實現了他對法國人做出的承諾,把佔領區的行政權力交還給了法國的維希政府,只是他沒有撤軍,在大西洋沿岸的重要港口地區依然駐紮著軍隊,只是名義改變了,成為協助法國防守,保證法國的中立地位。他也開始準備他的進攻蘇俄的計劃。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在這一輪的博弈中,吃虧最大的是自由法國。因為在法國本土的法國人,突然發現他們可以就此避開戰爭,而德國之所以還在法國駐軍,他們把罪魁禍首歸結到了自由法國頭上,他們相信,若是沒有自由法國這些壞傢伙,法國就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中立國,德國也就自然而然的會撤軍。現在,正因為有了自由法國這些人,才導致德國要控制大西洋沿岸的港口。自由法國的這些人才是讓法國無法恢復完全主權的禍根。之前大家眼裡的叛國者貝當元帥,突然間再次成了法國人心目中的英雄,是貝當元帥不計個人得失的偉大行為,使法國免遭戰亂的進一步破壞。

這樣的變化是羅斯福和丘吉爾所意想不到的,但卻讓希特勒感到欣喜。有了法國在南部做緩衝,有了義大利在地中海沿岸的控制,他可以放心大膽的關注與蘇俄的戰事,而不必擔心後路有失。1940年月,德國軍隊開始秘密向波蘭、芬蘭以及羅馬尼亞一帶集結,聯合義大利、羅馬尼亞、匈牙利、斯洛伐克和芬蘭一起,準備向蘇俄發起進攻。希特勒決心不再和蘇俄虛情假意的敘什麼朋友之情了,他要完成他稱霸歐洲的宏偉藍圖。

為了實現快速解決掉蘇俄的目的,德國的整個進攻計劃分為四個方向同時向蘇俄發起進攻。在波蘭,德國組建了馮·博克元帥率領的由第四集團軍、第九集團軍、第二坦克叢集和第三坦克叢集共計四個集團軍,十六個軍五十個師組成的中央集團軍群,計劃經斯摩稜斯克,穿越白俄羅斯,目標直指莫斯科。

組建馮·李布元帥率領的由第十六集團軍、第十八集團軍、第四坦克叢集共計三個集團軍,八個軍二十九個師組成的北方集團軍群,計劃穿越波羅的海沿岸進攻蘇俄北部,目標指向列寧格勒。

組建馮·龍德施泰德元帥率領的由第六集團軍、第十一集團軍、第十七集團軍、第一坦克叢集、羅馬尼亞第三集團軍、羅馬尼亞第四集團軍共計六個集團軍,二十二個軍六十三個師加十三個旅組成的南方集團軍群,其中包含了羅馬尼亞、匈牙利、義大利、斯洛伐克等國參戰的十七個師加十二個旅。經烏克蘭的基輔向伏爾加河流域進攻,計劃佔領高加索地區。

此外,在挪威,第二十集團軍的二個軍五個師和在芬蘭的四個師在側翼協同北方集團軍群的進攻。同時在中央集團軍群後方,還準備了三十個師的預備隊。加上空軍部隊,集結的總兵力高達三百八十萬的兵力,四千三百輛坦克和四千四百架飛機。

雖然德軍的調動集結是在秘密進行的,但如此大規模的兵力調動自然瞞不過有心人。英國和美國先後透過他們的情報機構發現了德軍的調動,共同向蘇俄提出了警告,但斯大林不相信。在斯大林看來,莫洛託佛與利賓特洛甫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才過去一年多,德國不會這麼快就撕毀條約。何況,德軍剛剛佔領英國,他們更多的注意力應該是防備美英的聯合反攻。美國和英國這個警告,顯然是藏有陰謀的!他們應該是想讓蘇俄與德國打起來,然後好趁機發起對英倫三島的反攻。(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重生後我在三界公然開掛小僧開掛了重生後大佬拿了開掛劇本無限制開掛民國之謎圖武探民國佳媛活在民國紅魔最強腰王九陽至尊英雄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