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魔國領地

第三十八章 鎮嶽宮內
上章 目錄 下章

魔國領地第三十八章 鎮嶽宮內

這話讓馬鴻陵和幾個同學肅然起敬,窮學生也沒有什麼可以表示,就把煮雞蛋和榨菜拿出來一起共享,邊吃邊聊時,挑夫說自己每天要吃12個饃饃,早起2個是早餐,接了貨挑到半山腰吃4個當午餐,到了山頂交割完畢再吃4個是晚餐,夜裡到了住宿的地方再吃2個算霄夜,全天沒有一口菜餚,只靠路邊或自帶的涼水嚥下,掙得的工錢還要被“工頭”抽走小半,生活有百般的艱苦。而今天實在令馬鴻陵意外,這個捎來礦泉水的挑夫卻有閒心在松下吹笛,看來也是受了道法宗教的影響,於肉體辛勞看得更開。

有水進腹精神立刻大振,再加上此地之後不再有過於陡峭的石階,馬鴻陵快步輕行,二十分鍾後就看到了樹叢外鎮嶽宮的圍牆,又停息了一會,便從容走進已經大開的宮門。

鎮嶽宮在華山東峰、西峰和南峰的中央谷地,更靠近西峰一些,隨崖就勢而修,宮前地勢平坦,四周奇峰聳天,不能說瑤草結環,卻也算得繁花布錦,宮內供奉著華嶽鎮守之神西嶽大帝少昊金天氏。值得一提的是,在正殿之前有一口玉井,據說當年唐玄宗的妹妹金仙公主在此宮修道時打水洗頭,不慎把玉簪掉入井中,第二天卻在山下的玉泉院揀到,於是就認為山上井與山下泉相通,從此華山鎮嶽宮因為皇家宣傳名聲更噪。

時事代謝,千年以後鎮嶽宮已經沒有那麼出名,除了大型廟會期間,其他時候偶有過路遊人和香客進來參觀拜祭,馬鴻陵進入院中後,看到一個身材頎長的道服老者在院中打拳,拳路緩柔輕靈,似太極而非太極,步法也比太極變化更多更快,馬鴻陵沒有出聲打擾而是在一邊靜立觀看。這位老道士穿著極為普通的海青寬袖道袍,雪白的長髮挽在頭頂,橫插著一根木簪,白色長鬚不甚濃密但飄然過胸,最為特殊的是寬闊的道袍下少了一條左臂,用僅有的右手在舞拳,面容蒼勁表情威峨,騰身起伏似乎不受年齡限制,最終收拳的那一刻瀟灑自若,說不盡的氣量風度。

馬鴻陵望著微笑注視自己的獨臂老道卻不知如何稱呼是好——小道士?老師父?抱朴真人?想了幾個稱謂都覺得不合適,這才覺得自己可笑,奔波幾千裡又登一座山,所尋之人近在眼前卻無法開口。獨臂老道抱朴子彷彿洞穿了馬鴻陵的心事,笑著說:“你可以叫我爺爺。”

馬鴻陵應聲叫了出來:“爺爺!”然後鞠躬行禮。

當年的西北軍小道士、如今的鎮嶽宮抱朴子捋著白色長髯,端然受了這一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隨後帶著馬鴻陵來到偏殿之側的一株巨松邊,松蔭下石桌石凳俱全,石桌上還擺著小米粥、饅頭、鹹菜,抱朴子指著飯菜說:“吃吧,現在你應該餓了。”

抱朴子這話說後,馬鴻陵才意識到自己非常飢餓,自從昨晚十一點在飛機上吃了小份的航空快餐後就連夜趕到華山,從玉泉院一路攀登到鎮嶽宮,途中只覺得乾渴疲累,現在人已找到身心放鬆下來,再看到米粥饅頭時頓覺腹內空空如也。抱朴子提出的以“爺爺”相稱明顯是把自己當做了一家人,所以馬鴻陵不客氣的坐在石凳上抓了饅頭,也不去就鹹菜,一口一個連吃了三個,端起稀粥兩口喝乾,只覺得腹中還有些欠飽,抱朴子又取來了兩個饅頭和一碗粥,馬鴻陵一通吃喝殘雲卷盡,這才想十年前那個挑夫所說的每天吃十二個饅頭的舊事,自己似乎已經達到了這個程度。

吃完早飯抱朴子撤了碗筷,從廚房提出一個小瓦盆放在桌上,盆內的木炭火燃得通紅,隨後又拿來了砂壺茶杯,馬鴻陵豈能安坐,趕快起身幫忙,在一老一少的幾趟穿梭後,石桌上從饅頭米粥的人間早餐換成了炭火煮茶的神仙格調。

二人坐定後,馬鴻陵接自然接過煮水沏茶的事情。開啟了抱朴子有些生鏽的鐵皮茶筒,裡面裝著尋常的陝南炒青,不對,還有些散碎的茉莉花茶,花茶的下面又露出安化湘尖那黑色的葉形,馬鴻陵仔細數了數,筒裡混裝的茶葉居然有七八種之多,表面上看最貴不過二三十塊錢一斤,當時心中有些酸澀,開口說道:“爺爺,我那裡還有一些茶葉,我回去給您寄來。”

抱朴子笑道:“你是不是嫌筒裡的茶葉不上席面?出家人,化的什麼佈施就受用什麼,收到的東西是平等的,沒有貴賤之分,更不能挑揀,你再仔細看看,這筒裡上萬塊錢一斤的茶葉也是有的,不過和平常的茶混在一起就沒有了身份,這叫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馬鴻陵知道天下為公的原義並非如此,但放在這裡卻也貼切,於是環顧了一下蒼松白雲,進而說道:“爺爺,坐在這裡就算喝白開水,也比在茶樓喝什麼好茶都強。”

抱朴子扶須回味的說:“陵娃啊,當年你爺爺他在這裡說過同樣的話,而且就坐在你現在坐的這個石凳上。”

馬鴻陵問道:“我爺爺來過華山?那是什麼時候的事了?您怎麼知道我的小名?”

抱朴子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你知道什麼是道嗎?”

馬鴻陵先楞了一下,略作思索答道:“《易經》上說,一陰一陽謂之道,我想陰陽是世間萬物的父母,那麼陰陽如何滋生萬物就是道了,用現在的話說,道就是世間萬物的執行規律。”

抱朴子又問:“那你認為道教呢?”

馬鴻陵思路已經開啟不再停頓:“我先把我知道的說說,不對的地方請爺爺指正。上古先民們將日月星辰、河海山嶽和祖宗先賢視為神靈膜拜,到西周時已經有了道教可用的神靈系統。春秋戰國時出現了老子和莊子的道家學說,民間也出現了長生的修煉方士,這兩者一直沒有直接關係。漢朝初期推崇道學的無為而治,這才造就了文景之治,漢武帝聽取董仲舒罷黜百家後,道法學說從治國的哲學思想轉變為宗教理論,進入民間與方術士合流,才有了今天的道教。爺爺,我說得話可能有些觸犯,您不要生氣啊。”

抱朴子點頭說:“如果見解不合就生氣那還修的什麼道。你的話是對的,不要看我是道門中人就要討好於我,我是我,道是道,教是教,你能有這份見地非常難得。普通世人佛道不分,只知道見廟磕頭,遇寺燒香,其實道與教也並非一體,誠如你言,道是規律,是法則,而教只是一個形式,既然是形式,那就會有很多種教派了,歷史上的道教派別有一百多個,今天除了我們全真之外,還有正一、茅山、武當諸教,就連我們全真也分南宗北宗,宗下各有支派,你不覺得支派越多反而道教越微嗎?”

馬鴻陵覺得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借斟茶的功夫想了想:“人也罷,教也罷,乃至國家世界,分裂越多其力越小,甚至多用在內耗上,當然了,如果看得開得話,這種道教式微的本身也是道。”

抱朴子先笑後皺眉:“你這個說法有意思,式微的本身也是道,也是道啊!”隨即話風突轉,聲音有些增重:“可是有一個人不這樣看,他想讓道教成為宇內第一大教,他其實已經做到了!”

馬鴻陵道:“爺爺,據我所知,歷史中在政治上有影響的道門中人也就是長春真人邱處機了,曾得到過忽必列的接見和封賜。”

抱朴子搖搖頭:“你是說全真七子?我說的人更早。”

馬鴻陵抿抿嘴唇:“那就是漢代的黃巾軍張角了,藉著太平道起事造反,雖然沒有成功但算有很大影響力。”

抱朴子還是搖頭:“不是張角,他只是披著道衣的農民首領,即使成功立國也不會以成就道業為任。”說完後看著馬鴻陵左思右想不得其解,就提醒道:“此人就在華山!”

馬鴻陵突然想到一個人:“陳摶!?”

抱朴子點頭確認:“正是希夷先生陳摶,你爺爺當年在華陰駐防時還寫過一篇文章《希夷華山考》,批評陳摶老祖不以家國為責整日閉門貪睡。”

馬鴻陵更奇怪了:“這篇文章爺爺筆記中提到過,是爺爺西安事變時私放上書學生,在一營反思期間的醉酒之作,怎麼陳摶老祖有宏揚道教的想法?而且差一點成功?”

抱朴子問道:“你知道陳摶老祖的經歷麼?”

馬鴻陵苦思一陣,勉強答道:“陳摶老祖大約成名於北宋初年,隱居華山但在朝廷極有聲望,宋太祖趙匡胤多次請他出山,但陳摶老祖堅辭不授,還寫下一付對聯以銘心志,我記得對聯似乎是這樣的‘一片野心,已被白雲留住;九重仙詔,休教丹鶴銜來’我上學時來華山在南峰避詔崖下看見過這付對聯,當時就記住了。”(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上官先生又發狗糧了玄幻:我,被殺就變強!我的身體我的國墨先生,你的狗糧又撒了大唐:開局誤認李世民是親爹我的領地美如畫領地求生之開局獲得神獸老子是閻王文娛之傳奇巨星浪跡在諸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