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魔國領地

第六十三章 小猴呆頭
上章 目錄 下章

魔國領地第六十三章 小猴呆頭

幾人鑽進門洞,發覺裡面地方挺大,不象外面看著那樣窄小,正方形的塔室橫豎均有兩丈,地面是一塊塊白色石板鋪就,四周牆壁上繪滿壁畫,所繪內容均為密宗神祇,大多為雙身尊像,或多頭多臂,或獸首人身,手持骷髏項鍊、顱碗、金剛杵等密宗法器,身著皮飾,懷抱明妃,躍然舞動。

伍泰西讓趙如琢磨取來火把,藉著亮光仔細觀看,邊看邊贊:“藏傳畫作我不太懂,只能說此畫的用色和暈染極為厚實,佈局也很像漢地的卷軸畫,我猜應該是勉塘畫派的風格。”

看馬丙篤等人不懂,伍泰西又說起了藏傳佛教的畫派源流:“公元15至16世紀期間,西藏畫師創立了勉塘、噶赤和欽則這三大畫派,其中以勉塘畫派的風格與漢地相近,我看此處壁畫中佛像比例適度,法相*,不象一般江湖畫匠所為。勉塘畫派的創始人勉拉頓珠還著有一部《如來佛身量明析寶論》,成為後世藏傳佛教裡畫作佛像的規範,其本人在繪畫界的地位類似於格魯派的宗喀巴,十分尊貴。當然,我只是猜測為勉塘派所作,真正作者還應由藏密繪畫大師來解答。”

馬丙篤聽得歎服,對伍泰西的學問更加仰止,看來自有西行考察的想法後,伍泰西就已經多方準備了,否則一般考古學者哪裡通曉這樣冷僻的宗教畫派來歷。

葛鳳蘭看不出多少名堂,滿壁佛像個個鮮豔多彩,只覺眼睛已經不夠用;曲珍自從進塔看到壁畫,就開始叩起等身長頭,也不管畫的是哪路神佛。

剛開始,趙如琢還聽著伍泰西講解分析,暗加揣摩學習,慢慢的,卻感覺這個地方似曾來過,並且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同樣的環境,同樣的壁畫,同樣的火把,而且絕不是在夢裡。不安之情越來越重,呼吸開始加快,莫名的悲愴如決堤洪水撞擊著心臟,生命已無可留戀,彷彿有一個聲音在耳朵裡嘶吼:死了好,死了好,一了百了……

趙如琢再也忍受不了,啊的一聲叫了出來。

其他人以為有什麼不對,馬丙篤第一反應就是掏槍上膛,只聽趙如琢用顫抖的聲音說:“我想起來了,在仙女湖裡我看到過這個地方,一模一樣的壁畫,我也舉著一樣的火把,不過,那似乎是幾十年後的我,已經滿頭白發了,站在這幅畫前一心尋死。”

馬丙篤寬慰道:“硯磨,看湖相只是一次玩樂,不要當真,我看到那個殺人毀屍的湖相也不相信,這輩子我不是打仗就是行醫,根本遇不到這種事情,不理會就是。”

趙如琢嘆息一聲:“三哥,你不知道,如果只是看到環境熟悉倒也罷了,我剛才那一刻是不想活了,心裡全是悲苦,覺得世上容不下我,極想自盡。”

伍泰西這時突然打斷二人,放低聲音說:“至信,我覺得這裡有問題,剛才你在岸邊因為失去手足想要自裁,現在硯磨也有這樣的想法,很不正常啊!”

這句話點醒了馬丙篤。

自殺未成後馬丙篤也納悶,自己素來心性豁達,極少動怒發作,就算潑天大事也不至於衝動如斯,否則豈能在楊虎城身邊隨侍六年。即是失了小道士三人,也會記得職責所在,領導考察隊、保護伍泰西是第一要務,即使隊員死絕,自己也會平安送歸伍泰西再行自裁。現在回想起來,那一陣的確無法控制自己,幸好被趙如琢及時發現,才避免了一次悲劇。

馬丙篤想想說:“師叔,硯磨,此地十分蹊蹺,我等下命令隊員互相觀察,若有情緒不穩之舉馬上制止,明天我們抓緊考察,儘快離開才是上策。另外,這裡地方還算寬敞,等下我們都進來躲避雨霧,等霧散了再出去,今晚師叔、硯磨和鳳蘭曲珍住在這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趙如琢問道:“這裡地方足夠,為何不讓大家都住進來?”

馬丙篤答道:“此處環境怪異,另外還可能有不明僧人在附近,敵友難辯,如果都在裡面,晚上被人堵住就一鍋全端了。”

伍泰西也說:“理應如此,最好人人都在外面宿營,這佛塔壁畫均是歷史珍物,人多生火難免汙損,硯磨,你莫非忘記了我們保護古物的初衷了?!”

趙如琢也知道自己失言,點頭認了錯。最後還是按馬丙篤的宿營方案執行,眼看黑霧又至,隊員們都躲在了佛塔裡,迷糊等人把帳布支起堵住門洞,為保護壁畫只用一盞馬燈,眾人盤腿而坐相互說笑,再也沒有昨天面對黑霧時的驚恐,只有三名藏族隊員對著四壁神佛叩頭禱拜,找出酥油盛在隨身的碗裡點燈供養,伍泰西看見後剛想制止,旋即作罷,文物保護和宗教信仰孰輕孰重,孰矛孰盾,在中國尚無章法可循,這二者的依存尺度也可作為全新專業來研究,於是把這個想法告訴給了趙如琢,趙如琢當即領命,以此作為自己以後的學習方向。

很快,黑霧再次襲來,幸好有佛塔抵擋,堵門的帳布間只鑽了幾縷冰冷霧氣,如靈蛇般搖曳擺頭,最終化水落下。

自從黑霧出現時,沒有人注意到,那個不知名的小家夥從門口位置慢慢移到了小道士身旁,緊挨著小道士的腿蜷縮起來,倒把小道士嚇了一跳,自己一身武藝耳目靈便,竟然沒有發現這傢伙貼近,剛要趕走,卻發現這小家夥在自己的腿邊閉目蹭身,十分受用的樣子,心中就是一軟,掰塊青稞麵餅丟下去,小家夥先芻芻鼻子,又用嘴碰,繼而伸舌舔舔,明白是食物,就開始慢吞吞的吞嚥,看得眾人喜愛,這個扔餅那個扔肉,小家夥來者不拒全部吞下,吃完又趴在小道士腿邊,似要睡著。

迷糊笑道:“這萬貨是個猴還是頭豬啊?!”

黑頭也作壞:“我看乾脆一會兒殺了吃了,不知道有沒有白塔寺的熊肉香。”

小家夥彷彿聽懂了這句,抬起頭瞪圓眼,衝著黑頭呲牙發聲低吼,又埋頭睡去。大夥轟然笑出聲來,小道士看著這畜生頗有靈性,就問曲珍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曲珍連說帶比解釋半天,小道士只聽懂了兩個字“猴”、“傻”。

趙如琢聽了突然想到:“這可能是只懶猴吧,看它行動遲緩,眼大如炬,象極了書中寫的懶猴,一般猴子都是群居的,懶猴卻是獨居的多,似乎只在雲貴廣西一帶有這物種。這裡雖然溼熱可以生存,但只有這麼一塊天地,是從哪裡來的呢?莫非是上古孑遺之物?”

小道士雙手抱起了懶猴,笑笑說:“剛才我抓過它,它還不記仇,挺有肚量。”

馬丙篤看著這只懶猴說道:“我記得發現它時它正一半身子躲在門洞裡,頭上披著這塊紅布,眼望西方,應該是在看天色,後來再看它的動作,和我們一樣,都是準備在塔裡躲避黑霧。”

葛鳳蘭插言道:“我們大巴山上獼猴、金絲猴多慘嘍,冬天裡經常到屋頭偷搶,還不好捉,還能學著人的樣子走路,轉圈圈,好耍極嘍!”

這話讓馬丙篤忽然想到什麼,又把紅布從懶猴身上扯過來,說道:“鳳蘭的話有道理,這懶猴定然不會天生自己披著紅布躲避黑霧,一定是看到有人這樣做才學會的,可能這個人就曾在佛塔裡躲過。”

眾人想著有理,是什麼人藏在這片神秘世界裡,真相也只有這只不會說話的猴子知道了。

說話間霧氣已消,開啟帳布外面溼冷無比,眾人起身出來各自收拾,小道士剛一站起,這懶猴卻動作快,抱著小道士四肢並用,只兩下就在盤在了小道士揹負的帆布包上。小道士回手就要抓開,這傢伙躲得快,又掛在了揹包的右側,眾人更是大笑,馬丙篤說:“留著它吧,既然這傢伙是懶猴,也是晝伏夜出的,晚上動物比人機警,過夜說不定有用。”

小道士很不情願的背起了懶猴,雖然早已離開玉泉院道觀,但小道士一慣修身持正,如今背後多出個猴子,豈不是成了江湖把式,若讓師兄弟們看見,非得鑽到華山底下接替沉香他娘不可,正在懊羞間,黑頭湊過來添油加醋:“我以前拍磚賣藝,南北各省的耍猴人見得多了,從沒有見過這種猴,你要去耍一定來錢快!”

小道士面上不氣惱,扭頭對著懶猴說:“就你這呆樣,還能賣藝?黑頭有人叫了,乾脆叫你呆頭算了,聽見沒有?”

彷彿明白了小道士的話,這懶猴睜開雙眼,慢吞吞左右看了看,吱了一聲又閉目睡下,四爪本能的抓緊揹包,如同掛了一個狗皮帽子,晃悠著卻不掉下來。

黑頭討了個無趣,在眾人的笑聲中悻悻退開,嘴上嘀咕著得去找趙如琢趙先生問問,懶猴最怕什麼。

於是呆頭就成了這猴子的名字,人人走過都叫聲呆頭,但只有小道士叫了它才睜眼看看,其他人任你再叫一概不理。

小道士自幼在玉泉院中長大,聽師父說是從難民中揀來的棄嬰,上面的師公師叔師兄雖然不少,可是一個個老氣橫秋專心修道,從小到大沒有什麼玩伴,有一次服侍完師父晚課之後,在偏院的草叢中發現一隻刺蝟,便動了童心,先捉後放再餵食,後來養得熟了,經常在夜間無人時偷了廚房的饅頭或是希夷祠的瓜果供品來逗弄,為此也沒少挨訓受罵,不過光景不長,兩年出頭刺蝟就死了,小道士傷心眼腫被師父看破,於是實言交待,師父倒也沒有責罰,籍著刺蝟之死講到了人的肉身生寂俱是苦海,透過學道煉丹才能陽神不死、真性長存、澄心遣欲、明心見性,小道士哪裡聽得懂,追著問師父是否只要聽話修煉,就能救活刺蝟?師父含糊著答應了,於是小道士收心不再偷玩,練功修道樣樣堅持。這次在島上發現呆頭,又激起童年心趣,也想起了那只刺蝟,盤算著返回西安後請假回院裡看看師父。

伍泰西和趙如琢藉著天黑前最後的光亮,測繪著佛塔,曲珍和葛鳳蘭給幫著下手,馬丙篤就在營地巡視,突然,負責巡邏警戒的迷糊雙手持槍飛跑過來,對馬丙篤說:“隊長,餓看見了島上多咧一行腳印!”(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上官先生又發狗糧了玄幻:我,被殺就變強!我的身體我的國墨先生,你的狗糧又撒了大唐:開局誤認李世民是親爹我的領地美如畫領地求生之開局獲得神獸老子是閻王文娛之傳奇巨星浪跡在諸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