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秣馬梁山

第70章 墨家多學,崔府家宴
上章 目錄 下章

秣馬梁山第70章 墨家多學,崔府家宴

王浩思索良久,問道:“墨家心中的朝廷體制該是如何?”狄秦陽說道:“千年未曾入主朝堂,墨家對於朝廷體制只有自己的設想,並無最終的答案。”王浩點頭,說道:“墨家處世嚴謹,每一個言論都有立足之根據,幾乎沒有誇誇其談之行為,單憑這一點的確更勝儒、道兩家一籌。”狄秦陽點頭,說道:“人活於世間,上為天,下為地。儒家修養浩然之正氣,道家追求超然於物外,此兩者之關鍵,皆在問道於蒼天。墨家反之,躬耕田野方能飽腹,紡線織布而有衣袍,問道於厚土大地,以求百姓安居樂業。”王浩思索許久,說道:“墨家眼中,何為國家?”狄秦陽答道:“百姓、土地、君主,三合為一則有國家。”王浩又問道:“我們為何需要國家?”狄秦陽思索,半刻後說道:“我們需要秩序,哪怕這個秩序不是最好那個!”王浩繼續問道:“秩序由何人制定?”狄秦陽說道:“由天下人制定!”王浩發笑,說道:“天下人治天下,所以秩序當由天下人制定,是也不是?”狄秦陽答道:“是!”王浩說道:“看似理所應當,實則根本不能推行!”狄秦陽不信,問道:“為何?”王浩說道:“相比於秦漢隋唐,大宋的疆域已然小了許多。但即便如此,宋朝依舊是縱橫數千裡的泱泱大國,而且養民一億二千萬。試問如此一個大國,如何才能做到天下人治天下?”

狄秦陽詞窮,王浩繼續說道:“倘若天下人皆是聖賢,人人以美德約束自我,或許能夠以天下人治理天下,因為那個時候天下根本就不需要治理,朝廷自可解散。可現實如何呢?”狄秦陽喪氣,答道:“聖賢百年難遇一位,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王浩點頭,說道:“此乃現實,亦是國情。墨家之人博學古今,又嚴於律己,卻千年不得重用,不會沒有緣由!你可曾思索過?”狄秦陽沉默許久,說道:“緣由就是墨家脫離了實際國情!”王浩說道:“這應當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否是唯一原因,將來的實踐會向我們證明。”狄秦陽忽然問道:“膠州之地新建,公子會如何謀劃?”王浩說道:“收攏民心,建設港口,推行商貿,修建學堂,開啟民智。”狄秦陽又說道:“民心凝聚、商貿繁榮、民智開化之後,公子又當如何?”王浩不明狄秦陽真正意圖,說道:“修造戰艦,訓練武士,北上遼東,聯合金國,助皇上收復幽雲十六州。”狄秦陽欲繼續詢問,猶豫再三之後放棄,說道:“楚項擅長軍械的製造與運用,晉行擅長地形的勘察與繪製,齊仲擅長軍心的穩定與激勵,他們三人可為公子助力。”王浩心中想到:“墨家雖偏居東南一隅,但傳承千年底蘊深厚,而且並未真正與世隔絕,狄秦陽方才所言,不應是自大之言。”反問道:“你與狄吳越有何擅長?”狄秦陽說道:“秦陽善守,吳越善攻。”王浩微微一怔,很快明了:“墨家善守,狄秦陽身為大弟子,自當如此!”

王浩轉而看向其他人,打量片刻,問道:“不知楚湘兄擅長何種軍械?”狄楚湘答道:“雲梯、戰車、弓弩、火炮,等等!”說到此處,王浩忽然想到一個舊識——賀利,那個曾經幫助自己將數萬斤的花石綱從黃河泥沙中打撈出來的人。賀利是一個封建科舉的悲劇,後來隨自己一同前往東京,意圖闖出一片天地。上次分別至今,已有大半年了。賀利一個儒家弟子,卻偏偏精通格物之學,倘若能夠讓他加入膠州,對自己無疑是一項助力。王浩說道:“我有一個舊識,曾在黃河中賣力為生,但此人對力學之道頗有造詣,曾助我將沉沒黃河泥沙之中的萬斤巨石成功打撈。後與我一同前往東京,自行闖蕩。我想請楚湘兄代我前去招募此人,不知可否?”狄楚湘說道:“想要將萬斤巨石從泥沙之中撈出,單憑蠻力絕無可能,此人能夠藉助江河之力,就絕非平庸之徒。我願意前往東京招募此人!”王浩又看向狄晉行,問道:“不知晉行兄如何記錄山河道路?”狄晉行答道:“計裡畫方。”王浩迷惑,說道:“還請晉行兄解惑!”狄晉行說道:“用邊長三尺的宣紙,測繪縱橫三十裡的土地,宣紙之上事先用纖細的墨線分割出橫豎皆為三十方格。”王浩明悟,說道:“紙上一寸,地上一裡,可是如此?”狄晉行點頭,說道:“正是!”王浩驚訝,感慨到:“古人竟然已經懂得比例尺的運用!”說道:“返回膠州之後,還要煩勞晉行兄繪製一封膠州灣的地圖了!”狄晉行稍顯猶豫,說道:“測繪地圖非一人可行,公子還需先調撥一批人手於我,培訓之後方可繪圖!”王浩以為是,說道:“錢糧由我調撥,人手由你挑選。”

稍後片刻又說道:“殿前司都指揮使再加嶗山縣令,我們可訓練八百士卒。這八百士卒一定要是‘攻守兼備,軍心凝聚’的精兵!如此,就要仰仗秦陽兄、齊仲兄、吳越兄了!”這時狄齊仲問道:“軍人當有信念,不知公子的士兵當以何為信念?”王浩答道:“保家衛國,保境安民!”墨家子弟驚訝,面面相覷,片刻後異口同聲,說道:“定不負公子厚望!”

崔府家宴,王浩如期而至。與趙明誠一同前來迎接王浩,還有一名中年男子。王浩遠觀二人情形,感覺另一人比趙明誠更像崔府主人。片刻之後,兩人來到門前,趙明誠說道:“仙夢賢弟果然守時!”而後指向另外一人,說道:“此乃崔大人的公子,青州名士少恭兄!”男子付之一笑,說道:“仙夢賢弟直爽,德甫兄何必遮遮掩掩,我不過是個肄業在家的無用閒人罷了!”王浩說道:“想來少恭兄生性灑脫,不愛官場中的爾虞我詐、妥協退讓!”崔少恭大笑,說道:“學成文武藝,賣於帝王家。我崔少恭五歲讀書,十四歲入太學,不想最後竟落個肄業在家的結局。說來也是可笑!”三人已經來到花園,崔直躬正好聽到兒子的抱怨,說道:“當初若非你一再堅持,要在東京為官,如何會讓蔡京有機可乘,斷送了大好前途?”崔少恭不服,說道:“東京城是大宋的都城,不是他蔡京的私產,如果人人畏懼蔡京權勢,不敢有絲毫違抗,這朝廷何時才能重建日月?”崔直躬厲聲說道:“你反抗了,可你失敗了!你這不是英勇無畏,是自不量力!”王浩見狀說道:“蔡京老邁,終將退出朝堂,少恭兄正值青年,何必計較曾經挫折。當百折不撓,屢敗屢戰才是!”父子二人停止了爭吵,崔直躬說道:“仙夢見解不凡,大家先行落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眾人就坐,崔直躬開門見山說道:“宴請公子,實則有一事相求!”王浩狐疑,說道:“還請大人明言!”崔直躬說道:“嶗山縣主簿馮固是蔡京門生,公子可曾知曉?”王浩點頭,說道:“知道!”崔直躬說道:“我與你聯手將馮固清出嶗山縣,你以下如何?”王浩說道:“我需要如何回報?”崔直躬說道:“向皇上舉薦少恭就任嶗山縣主簿!”王浩看向崔少恭,認為此人可以結交,說道:“我有一事不明,還請大人解惑!”崔直躬說道:“請說!”王浩說道:“大人貴為京東東路安撫使,正三品大員,又兼任青州知州,為何不在自己麾下給少恭兄安排一個職位,反而要來膠州一隅之地?”崔直躬說道:“蔡京將少恭趕出東京,等的就是這步棋。倘若我將少恭安插在青州,不論少恭能力如何,蔡京必然彈劾老夫任人唯親。京東東路安撫使、青州知州,仙夢可知眼紅這個位置的有多少人,到時恐怕無論派系,都將群起而攻之。趙相故去之後,我在東京再無援手,能支撐這麼多年,已是奇蹟!”王浩明了,說道:“所以大人想到了我?”崔直躬說道:“倘若公子不來青州,恐怕假以時日,老夫也會前往膠州巡視,親自拜訪公子。”王浩說道:“大人就真的如此看得起在下?”崔直躬說道:“看透了高俅,就絕不敢小覷公子。”王浩問道:“為何?”崔直躬說道:“高俅不過一個草包,只因深得皇上信任,就能夠與蔡京分庭抗禮。公子不僅深得皇上器重,而且心思縝密、博學多才,只要公子自己不出紕漏,假以時日,必將封侯拜相!”王浩微微點頭,說道:“蔡京年邁,年齡遠高於家父,我只要避而遠之,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恐怕沒有必要為了大人而與如此強敵爭鋒?”

(本章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開局融合金烏血脈無上聖天我在文字遊戲內傳播信仰御靈仙師幻象玄天至尊修仙從種田起始玄學時代:修真從山海經開始創世從山海經開始團寵真千金,她在京城野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