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謀明

第二百零七章 沖天
上章 目錄 下章

謀明第二百零七章 沖天

閔元金接著道:“俘虜倒是好辦,將人趕到壕溝處空地上先放著,用少量旗軍和警備士看著就行。倒是那好幾百死人不能久放,我看找幾截不大要緊的壕溝,扔下去埋起來填壕算了。”

閔元啟道:“這些都是小事,由你和元忠商量著辦就好。”

閔元金臉上滿是高興之色,他做這些雜活相當舒服,並不感覺不適。

相比較起來,剛剛在大陣之中閔元金的表現就很普通,在指揮和決心上,在意志力和決斷力上,比起楊志晉和高存誠,還有謝祥,沈亮,甚至是韓森和閔元忠等人都有較大的差距。

現在閔元金的打算就是揚長補短,平時多管雜務,在此時打掃戰場和善後,他都是決心將這些事情給做好……

這時閔乾德和李可誠等人都是從千戶所城上趕了上來,也包括那幾個炮組的成員。

閔乾德已經興奮的不知如何是好。

花甲老人興奮的如同少年郎一般,在閔元啟染血的肩膀上連續拍擊了多下,閔乾德只是紅了眼眶,卻是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叔父不需如此。”閔元啟很淡然的道:“戰前就已經預料到了這樣的結果,只是侄兒想過一定會打贏,卻沒有想到山東鎮的客兵這麼不堪一擊。”

“也是有運氣使然嗎?”

“沒有。”閔元啟面露笑容,說道:“咱們贏的輕鬆,還是事前下的功夫深,訓練的好,將士們有必勝的信念。”

閔乾德滿意點頭,說道:“這樣一來,你遊擊將軍和守備的位子就坐的穩固了。”

閔元啟笑道:“應該不止如此,朝廷的反應慢,待我再編一營兵,同時將警備士編入營裡,等著迎接欽差前來。若有萬餘實在兵馬在營,怕是總兵之位也可以到手了。”

閔乾德簡直高興的說不出話來!

在大明國初到中期,一直到嘉靖年間,很多鎮守總兵都是侯伯,甚至公爵才有資格成為總兵官。

當時的總兵官較少,而且是總督各路都司兵馬,加上有爵位在身,只受朝廷中樞節制,地方上的督撫是沒有權力命令總兵,相對來說還較為平等,特別在軍務之上,有爵位的總兵官更加自主,不會輕易被文官指揮。

在英宗年間才有文官強行命令武官之事,嘉靖之後,要緊重鎮的總兵佩有將軍印信,地位在普通總兵之上,但已經全部不由侯伯擔任,由勳貴出身轉為將門。

這種情形在嘉靖中晚期後大將軍咸寧侯仇鸞倒臺後形成了慣例,到崇禎年間,最少有五十多年大明沒有任命過有爵位的總兵。

就算總兵無爵,一般也是最少加到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僉事,或是都督同知,然後加保傅之職,再加到左右都督,成就武官的頂級輝煌。

比如戚繼光就是官加太子少保,雖然他的本職是都督,總兵,但因為文貴武賤,宮保之職重過都督總兵,是以民間一般敬重戚繼光的,都稱其為戚少保。

閔家這樣的衛指揮級的世家,歷代先祖有的官拜指揮使,有的是同知,有的是僉事,一般就是在三品到四品左右打轉。

要說總兵,就算是副將和參將等營伍軍職也是和閔家無關。

到了閔乾德這一代,閔家三代都只到千戶,營職連把總都不夠資格。

一聽說閔元啟可能會被升任總兵,閔乾德內心的感覺可想而知。

相對普通人,這些衛所世家出身的武官內心更是有強烈的執念,這種執念會給他們更強烈的心靈衝擊。

“元啟,你是說真的麼?”

眼前殘陽落了下去,但火把次第燃燒著,將千戶所城之下的戰場照亮的如白晝一般。

人們在收撿武器,鎧甲,分門別類的堆放。

受傷的將士陸續被送回醫治,火兵們從後方的大灶房陸續用大桶擔來飯菜,今天由於要交戰,伙房是預先準備了大量的肉食。

戰場四周陸續點燃篝火,沒有收到軍令的將士們按隊和旗隊別開,點亮篝火圍攏著等候軍令,鎧甲仍然在身,兵器就放在手側。

當食物搬抬上來的時候,人們都是歡聲雷動,各隊很快分好了飯食,飢腸轆轆的將士們開始大快朵頤起來。

相形之下,旗隊長以上的武官還在奔忙,還有諸聞,王三益,李國鼎等百戶官都帶著民夫隊伍趕上來,待旗軍們坐下休息和用餐之時,就是這些官吏配合武官們做善後之事。

這也是旗軍慣例,包括閔元啟這個主官都在忙碌之時,旗軍們就可以休息用餐。

因為若是有敵軍奔襲而來,一會兒要在前方奮戰防禦的還是這些旗軍,待遇怎麼優厚也並不為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閔乾德看了那邊幾眼,他也是早就習慣了,也是並未在意。

身為世襲衛所武官,閔乾德在早期可是不太適應樣樣以將士為先的做法,還是閔元啟數次苦勸,並且看到了效果,閔乾德才接受雲梯關現在的種種新規矩。

“如果我們打成僵持之勢,朝廷少不得要對我雲梯關和閔家進行警告,防止我們在這裡交戰壞了大局,但不會剝奪我官職,反而會儘可能的勸劉澤清收兵。如果我們被很快擊敗,我閔家就完了,我本人的官職也保不住。”閔元啟笑了笑,接著道:“不過現在我們乾脆利落的擊敗了劉澤清,朝廷必定嚴令劉澤清絕不可再擅動刀兵,對我們先是表面斥責,接下來朝廷會派大員過來巡視,以我雲梯關所這邊展露出來的實力,朝廷很容易被我們折服。最多耽擱一兩個月,給劉澤清表面的面子之後,由淮揚道周大人上疏,朝廷必授我總兵之職。”

閔乾德凝神細思,半響後才點頭道:“元啟你說的我明白了,就是說朝廷也是希望地方上能出現強兵,對劉澤清這樣的強藩進行牽制。另外,咱們這裡有過萬兵馬,等於是朝廷在北邊的防禦更穩固了,對朝廷來說是天大的好事。”

“叔父大人說對了。”閔元啟略帶疲憊之色的微微一笑,說道:“原本史閣部是要立內外八藩,但四鎮搶先擁立後,各地方的資源被四鎮瓜分,朝廷對湖廣,閩浙還有雲貴的控制力都不太強,一時半會的得不到多少財源。就算有剩餘財力,也是要優先建立京營,雖然大夥都知道京營毫無用處,根本就是白白浪擲。但不管是內閣還是六

部,還有那些言官,對重建京營都不會有人說話,包括天子在內,除了四鎮之外所有人都會希望趕緊把京營實力重建起來。這樣對四鎮,左良玉都有一定的威懾,這是朝廷的如意算盤。四鎮擁立後,財賦緊張,內外八藩的打算落空,史閣部本人又被馬士英排擠出了內閣中樞,事事不如意下,出了咱們這個能牽制劉澤清,足以自立一方,將來可以護翼淮安和徐州身側,緊要時可以至徐淮參戰的強藩,朝廷和史閣部等人的想法,不問可知了。”

這些事有些是閔元啟本身對歷史格局的瞭解,有一些就是基於眼前局面情報的分析和判斷了。

梁世發是相當得力,其不僅是在淮安等地打探訊息,對整個南京和江南一帶,包括江北四鎮一帶的情報也是陸續開始收羅彙集。

彙集的情報是統統送到閔元啟的案頭,對他判斷未來的走勢也是大有幫助。

現在的格局是四藩初立,各自為政,中樞馬士英是排擠了史可法,史可法為了大局也不願和馬士英翻臉。

重要的是馬士英的身後是弘光天子,因為七不可立之事弘光帝對史可法和東林黨人相當不滿。

有四鎮擁立和馬士英一派文官的支援,弘光帝對東林黨相當的不假辭色。

這個局面下除非是彼此決裂,不然為了大局東林黨只能先暫退一步。

但除了史可法還算識大局外,其餘的東林黨人可不是這般認為。

在內閣中,姜曰廣和高弘圖等人拼力攻馬士英,更是對馬士英起復阮大鉞之事上竄下跳,不依不饒,攪動風雲。

加上南來太子案等諸事,南明弘光朝短短一年間可謂烏煙瘴氣,根本沒有積累財賦,編練新軍,更不要說設立新鎮。

現有的四鎮則把持地方財賦,無限制的擴大部曲,甚至高傑和黃得功為爭揚州而彼此內鬥,大打出手。

現在閔元啟冒出頭來,除了周亮工必定鼎力支持外,在這特殊時期,朝廷從牽制四鎮的角度對新興強藩必定支援,包括弘光和馬士英在內。

而東林一脈則因為劉澤清先是歸附,後來背叛,對劉澤清可謂恨之入骨,閔元啟痛打劉澤清,東林黨人必定欣喜若狂,全力支持不在話下。

閔元啟可謂是得天獨厚,能得總兵之位是必然之事,若不是實力在朝廷眼裡尚弱,根基尚淺,怕是封爵都極有可能。

當然這也是弘光朝,待潞王,魯王,隆武等親王皇帝逐漸被清軍所滅,永曆倉皇四處逃竄時,大明的爵位就相當不值錢,李定國和孫可望鄭成功都封了王,公侯伯的爵位已經相當氾濫,若是在那個時期,閔元啟這種實打實擁有數千精兵的悍將,侯伯之位是不在話下。

“元啟你做的甚好。”閔乾德眼有淚花,連聲誇讚。

一旁的王三益,李國鼎等人神色也是十分激動,他們是最為支援閔元啟的人,現在看來,各家的決斷都相當正確,相比較那些倉皇逃竄的人,他們也是有理由自豪和驕傲。

王三益向來沉穩,此時也是忍不住道:“看來此後我們可以跟著元啟,一飛沖天。”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本书作者其他书
大魏王侯 大明1617 躍馬回明 調教大明 唐風 清明上河圖 新中華再起 回到明朝當太子 錦衣為王 如畫江山
相關推薦
新中華再起清明上河圖唐風調教大明躍馬回明劍神重生帶系統無敵劍神重生玄幻世界洪荒之度厄聖人我在生化危機的世界都市神龍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