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南北朝之徵伐天下

第180章 東晉將亂
上章 目錄 下章

南北朝之徵伐天下第180章 東晉將亂

淝水之戰大勝,只是讓東晉王朝得以延續,並未讓其走向復興與崛起。

相反隨著外部壓力緩解,王朝內部權力結構發生微妙變化,各種矛盾積蓄起來,隱隱有一種風雨欲來之感。

說起來淝水大捷,是謝氏家政主導的,可並未給謝氏帶來應有榮譽。

反而讓家族領軍人物謝安,陷於功高不賞的窘境。

公元383年,十一月,在淝水之戰結束三個月後,天子司馬曜才下令,讓謝安到金城,犒勞凱旋而歸的北府兵。

又過一個月,朝廷才任命謝石為尚書令,進謝玄為前將軍,卻又被謝玄力辭。

而謝安的封賞一直拖到第二年三月份,天子才下詔書,進謝安為太保。

而其他參與淝水之戰的有功將士的封賞,一直等到謝安去世以後才進行。

造成這種有功不賞局面的根本原因,在於東晉內部矛盾重重。

其中世家與世家、天子與世家、宗室與天子、宗室與世家等等,各方之間矛盾重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面臨重大危機時,各方還能摒棄前嫌,只要外部壓力稍緩,內部矛盾將隨之爆發。

淝水之戰爆發當年,天子司馬曜年二十一歲,他早不滿世家保持朝政。

在門閥政治下隱忍已久的天子,就在前秦大舉南侵期間,以胞弟琅玡王司馬道子錄尚書事,開始分謝安大權。

大戰之後,天子司馬曜更是借各種理由,試圖削弱謝安權柄。

在之後數年裡,謝安被排擠而病逝。

而謝玄也隨之被解除兵權,退就會稽內史,並於公元388年去世。

他所節制的徐、青、兗三州也先後被司馬道子和譙王司馬恬兩位皇室瓜分。

這是以天子、司馬道子代表的皇室對士族門閥發起的挑戰,只不過由於謝安、謝玄不願爭權奪利,並作出讓步,才最終沒有激化矛盾。

謝安、謝玄兩位謝家頂樑柱病逝,意味著以王謝為主導的門閥政治落下帷幕。

天子司馬曜終於做到了前面數代皇帝想做而沒做成的一件事——乾綱獨斷。

可惜天子司馬曜雖大權在握,卻沒有治理國家的才能,連選擇的執政大臣也不合格。

代替謝安主持國政者,乃宗室王爺司馬道子,其人志大才疏,又妒賢嫉能。

根本無法像前任王導、謝安那般,有效地調和內部矛盾,最終給家國帶來深重災難。

自從司馬道子接掌了謝安的輔政大權後,天子司馬曜就變成了一個酒鬼、色鬼。

皇帝司馬曜溺於酒色,尤其喜歡夜宴,史書記載:“殆為長夜之飲”。

天子逍遙醉鄉不親萬機,宰輔司馬道子不但未能輔政勤勉,反倒與天子一樣沉迷酒色。

從此,兄弟倆終日縱酒酣歌為務,天子更是“醒日既少,而傍無正人,竟不能改焉”。

在兄弟倆將朝中搞得香菸繚繞、酒氣沖天時,卻不知在無形助長了一些人的野心。

……

建康城外,一老年道士領著數十名教徒正匆匆往吳興方向而去。

領頭者赫然是南方五斗米教教主孫泰,早年他利用五斗米道在吳興廣為流傳的條件,積極擴大家族力量,同時交結太子少傅王雅。

但他的所作所為引起某些門閥世族的不安,最終被流放到廣州。

孫泰在廣州仍舊傳道惑眾,甚至連南越一帶也有了信徒。

最近孫泰賴王雅之助,被朝廷召回,任為輔國將軍,新安太守

此刻他剛剛從流放之地廣州歸來,前來建康述職。

“叔父,你從廣州回來,為何只匆匆看了一眼京城就離去?”

不料,老年道士嘴角含著一絲冷意道:“只看一眼足矣,晉室將亡,我等需早做準備。”

“什麼?!晉室真的要完了?”旁邊幾位道士聽了老道士之言,無不臉色大變。

“靈秀(孫恩)、元龍(盧循)、道覆(徐道覆),爾等皆是五斗米教核心人員,當知我教最高使命是什麼。”

“推翻世家統治,為普羅大眾謀幸福。”三人異口同聲回答,聲音洪亮且清晰。

“不錯,有晉一朝,門閥世族壟斷各級政權,低等士族往往因此仕宦受阻。”

“孫家祖上孫秀原是小吏出身,憑藉道術受趙王司馬倫信任,最終位居中書令,讓孫家從寒門上升到一般士族。”

“可惜像孫家這等不起眼士族,在江東這等豪門遍野的地方,幾乎到處都是,根本不足以被他人重視。”

“貧道年輕時,曾多次試圖擠進官場上層,但最終無一例外,均慘遭失敗。”

“那些豪門世家一看貧道出身,立即冷眼側目,愛答不理。”

“從那時起,貧道就發誓,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打破眼前不合理的一切。”

聽了孫泰敘述過往經歷,孫恩、徐道覆、盧循紛紛感同身受,尤其盧循更是如此。

說起來盧循也是北地豪門範陽盧氏出身,從他曾祖輩盧諶往上算起,一直算到七世祖盧植頭上,各個是高官。

只不過到了他祖父這一輩才走了黴運,來到南朝東晉後一直不得重用。

明面上是說因盧諶出仕後趙偽政權,才導致盧家人不受重用。

其實說白了不過是盧家過江太晚,江東早已沒多餘位子安置,這才將盧家閒置起來。

東晉一朝,門閥世族壟斷各級政權,低等士族往往因此仕宦受阻。

作為曾是高門甲族的範陽盧氏,來到東晉後盧循及其父祖三世無官爵,竟淪為“婚宦失類”者,以至於盧循不得不娶孫恩之妹為妻,與地位較低的琅琊孫氏結成姻親。

盧循為人聰敏,身具才華,卻因家族位遇不高而身無一官半職。

他對此早心懷不滿,故而對孫泰從事反晉活動是大力支持。

盧循雙眼放光望著孫泰,恨不得現在就衝到建康城內。

“具體該怎麼做呢?”

“元龍莫急,眼下司馬曜昏庸無能只知飲酒作樂,將大權盡付予司馬道子。”

“而司馬道子志大才疏,只信任王國寶、茹千秋一類奸佞之臣為其股肱。”

“皇帝、輔政大臣全近小人,凡所幸接,皆出自小豎,國祚豈能不亡?”

“接下來我等當遠離建康,而後以道教為手段,活動於吳、會之間,暗中積蓄力量。”

“將來機會成熟,再舉兵起事,推翻司馬家,建立新王朝。”

當朝廷上下還沉浸在淝水大捷的勝利喜悅中時,孫泰早已透過傳道,形成了以琅琊孫氏為核心,上有某些統治階級頭面人物為靠山,下有敬之如神的信徒為基礎的強大勢力。

只要外界形勢稍有變化,這股勢力足以在江東掀起一場血雨腥風。

……

其實不止以孫泰為首的次等士族對當今朝廷不滿,連某些豪門世家同樣不滿,尤以桓溫幼子桓玄為最。

桓玄出身豪門——龍亢桓氏,其父桓溫,乃歷仕成帝、康帝、穆帝、哀帝、廢帝以及簡文帝的六朝元老。

桓玄長大後,相貌奇偉,神態爽朗,善寫文章,對自己的才能和門第頗為自負,總認為自己是英雄豪傑。

然而由於其父桓溫晚年有篡位的跡象,所以朝廷一直對他深懷戒心而不敢任用。

當時,朝野內外紛紛議論桓溫晚年有不臣之跡,桓玄兄弟也因此遭到排抑。

朝廷只讓他們作些無權的閒散官。

為此桓玄鬱郁不得志,憤懣嘆息說:“父為九州伯,兒為五湖長!”

他為自己出身元勳之門卻負謗於世而憤憤不平,乃屢次上書朝廷申辯。

可奏書送到朝廷,猶如石沉大海。

這些都加劇了桓玄對朝廷的不滿,也為日後反叛東晉埋下伏筆。

泰國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影片曝光 撲倒男主好飢_渴!!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在線看:meinvgan123(長按三秒複製)!!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
相關推薦
莽夫從打穿肖申克開始超級進化(文字版)重建地府計劃重活之娛樂香江南北朝之徵伐天下小兵傳奇因為喜歡,所以戀愛不想五等分御魂擎天鬥羅之擎天巨人極品豪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