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一槍爆頭

13:泰山大會
上章 目錄 下章

一槍爆頭13:泰山大會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五嶽,也就是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禮記·王制》有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也就是說,唯獨天子,才具有祭祀五嶽的資格。終於其餘諸侯,只能祭祀自己封地內的名山大川。若有逾越,即被視為有不臣之心,甚至形同謀逆。

五嶽之中,以泰山地位最高。自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便曾經親自駕臨泰山,舉行封禪大禮。所謂封禪,其實是兩種祭祀禮儀的合稱。封為“祭天”,禪為“祭地”。只有舉行過封禪大禮的人間帝王,才算真真正正的受命於天。其正統性再也無可動搖。

當然,也不是隨便什麼皇帝,隨便什麼時候,都能夠進行封禪大典的。只有改朝換代,開創新朝的開國天子。又或者久亂之後,致使天下太平的治世明君,才有資格進行封禪大典,向天地報告自己重整乾坤的偉大功業。同時,也表示自己是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

歷朝歷代,自秦始皇以下,還有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都在泰山舉行過封禪大典。只有唐朝的武則天,選擇在嵩山進行封禪。

至於其餘三嶽,則有史記載以來,從未進行過封禪大典。故此在五嶽當中,以泰山和嵩山地位最高。但論封禪的次數,則泰山遠勝過嵩山,其地位又再高出一籌。“天下第一山”的稱號,絕對當之無愧。

可是對於武林中人來說,泰山還有另外一重意義。那就是“天下第一風雲碑”。

這風雲碑究竟是什麼時候,由什麼人把它豎立在泰山山巔之上的。因為年深月久的關係,已經無法考究了。

武林中人只知道,這風雲碑三十年才會開啟一次。開碑期間,天下高手皆可向留名於風雲碑上的“天下第一”進行挑戰,爭奪頭銜。

風雲碑若未開啟,則即使打敗了現任的天下第一,卻也無法在風雲碑上留名。故此,若不在開碑期間,便無法進行挑戰。若已開碑,則留名碑上的“天下第一”,也不得拒絕挑戰。

當然,若有特殊例外的話,即使三十年之期尚未屆滿,也可以藉助外力,強行開碑。只需要有五位留名風雲碑的“天下第一”,同時運轉內力按上風雲碑,便能達成這目標了。

風雲碑上,合共銘刻著十個天下第一。分別是天下第一拳、天下第一掌、天下第一指、天下第一刀、天下第一劍、天下第一槍、天下第一箭、天下第一器、天下第一毒、天下第一術。這十個天下第一之間,彼此排名不分高下。

當今的十位天下第一。分別是:

天下第一拳——金龍幫幫主,“氣吞天下”李焚舟。

天下第一掌——龍華寺羅漢堂首座,

天下第一指——八斗堂總堂主,雷無咎(已亡故)。

天下第一刀——滄海月明樓樓主,朱有淚(已亡故)。

天下第一劍——真武宮“七星劍”之首,天權星。

天下第一槍——當朝丞相,名列“十二干城”之首的諸葛太傅,諸葛正明。

天下第一箭——諸葛太傅的四師弟,大內御前侍衛大總管原無限(已亡故)。

天下第一器——八大世家之巧手魯家家主,公輸神鉅。(魯家自稱為魯班後裔。魯班本名公輸班,因是魯國人,所以後世通稱魯班)。

天下第一毒——八大世家之蜀中唐門門主,唐千毒。

天下第一術——諸葛太傅二師兄,天逸居士。

這其中,上屆的天下第一刀朱有淚,正是隕落於程立之手。由於程立也擅長使刀,故此江湖當中,有很多人都認為黑煞神君有資格成為新一任的天下第一刀。

當然,這只是江湖中一種說法罷了,當不得真。因為僅僅就在十年之前,風雲碑才剛剛開啟過。按照常規,需要再等二十年,風雲碑才會再度開啟。在此之前,即使十位天下第一當中,已經有三人亡故,但也絕不會臨時進行替補,只會任由這三個名額空缺。

此外,風雲碑上的十個天下第一。也並非一成不變的。依照史料記載,過去某些歲月當中,有些時候並沒有什麼天下第一器,或者天下第一術之類。甚至天下第一掌,第一指等專案,也會消失。

取而代之者,很可能就是天下第一腿,天下第一鞭,天下第一弓等等。當中究竟是否有什麼規律可循,至今仍無人能夠瞭解。

關於這塊充滿了傳奇性的風雲碑,程立可謂早已經久仰了。難得來一次泰山,如果有可能的話,他當然也想要上山,一觀此碑真容。

可惜,這一次程立並非獨自出行,乃是率領大軍,要趕赴南方馳援。正所謂軍情如火,當然不容耽擱。故此縱然已經來到泰山腳下的泰安府,卻也無暇抽空上山一遊,只能嘆句“緣慳一面”了。

雖然沒時間上泰山。但軍隊連續多日急行軍,卻也確實需要休整。所以羽林軍在泰安府城之中,暫且駐蹕。打算休息兩天,然後才再度上路。

程立既是燕國公,又迎娶了永嘉公主,屬於名正言順的皇親國戚。所以知道這樣一位大人物來到泰安府,知府和知縣,還有當地廂軍的馬軍還有步軍統領,都紛紛前來拜會。更大排筵席,替程立接風洗塵。

程立雖然不耐煩。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官場,又何嘗能身得自由了?所以,他只好帶上身邊的副將,一起前往赴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位副將姓成,雙名“魏博”。是“十二干城”之中,盧國公成家的子弟。雖然並非嫡系,而且武功不高,頂多只有江湖上二流人物的水準。但他為人精明能幹,性格又圓滑。相處下來,倒讓程立感覺能夠有這麼一名副手,實在省了不知多少事,免了操多少心。

在成魏博輔助下,程立順利出席完這場筵席。雖然從頭到尾,程立所說的話,全部加起來都還不滿十句。但無論知府還是知縣,不管是廂軍馬軍統領還是步軍統領,都深感滿意。反而覺得燕國公不愧是位貴人,確實有貴氣。最後賓主共歡,各自大醉而歸。

其實大醉的,只有泰安府這些地方官員而已。至於程立這種體質,早已千杯不倒。再加上他喝的酒其實也不多。哪裡就能醉了呢?

可是也正因為喝的酒不多,甚至程立在酒宴上,根本都沒動過幾次筷子。所以散席之後,程立便禁不住有些不滿了。

抬頭看看天色,這時候連二更天都還不到,並不算太晚。而且泰安府也是處繁華之地,街道上依舊燈紅酒綠,到處都是男男女女。各式攤販也依舊叫賣不斷。於是程立乾脆讓成魏博自己先回去軍營,自己則在這裡逛逛夜市再說。

成魏博答應一句,徑自離開。程立則揹負雙手,搖搖擺擺,逛起了夜市。沿路上看見有什麼有趣的小玩意兒,便買下來把玩一陣。玩膩了,就隨手送給街邊戲耍的孩童。若看見有什麼好吃的,便也買下來品嚐一兩口。吃不完的,隨手扔給街邊的流浪貓狗。倒也悠閒自在。

走了半晌,忽然看見路面之上,有座三開間門面的大酒樓,招牌上寫著“岱宗樓”三個金漆大字,兩邊敞著窗戶,透露出一派燈火通明。酒樓內刀杓亂響,噴出陣陣酒肉香氣。高朋滿座,十分熱鬧。

程立自然知道。這“岱宗”二字,是泰山的古稱。既然敢起名叫“岱宗樓”,那麼這座酒樓顯然很有些過人之處了。難得來到泰安府,沒機會上泰山一遊,那麼便上岱宗樓坐坐,也是好的。

恰好,有幾名酒客,剛剛在這時候結帳離開。程立於是丟下手裡剛買回來的一堆小玩意兒,徑行上樓。

店小二見客人進門,當即上前殷勤接待。引領程立來到其中一張桌子旁邊坐下。程立隨手塞過去一塊銀子,讓店小二只管挑幾樣精緻酒菜送上,多的就算打賞。店小二眉花眼笑收下,千恩萬謝去了。

片刻之後,酒菜送上。酒是正宗孔府酒。儒門聖人孔子所出生之地曲阜,就在泰安府隔壁。這孔府酒是孔府自家的私釀酒坊出產。最上等的孔府酒,只會進奉宮廷,以及祭祀孔子的時候所用。次一等的則饋贈達官貴人,以及孔府自家飲所用。第三等酒水,才會對外出售。

不過凡事也有例外。據店小二說,這“岱宗樓”其實就是孔府的產業之一。故此酒樓裡所窖藏的,正是孔府自家飲用之正宗孔府酒。

不過這正宗孔府酒,價格也很貴。若非程立出手豪富,一般客人是根本捨不得喝的。

程立嘗了兩口。但覺這孔府酒聞香、入口香,回味更香。而且香正、味正、酒體正。確實大有儒門“中庸和諧”的風範。是不可多得的好酒。

此外,店小二還送上了一盤幹炸赤鱗魚,一盤“泰山三美”,一盤炒山雞,一盤炸荷香,再加上一大盤泰山煎餅。

這赤鱗魚外表看著平凡,體長只有三、四寸左右,但實質價格不菲,乃是泰山獨有的珍品。據說自古以來帝皇來泰山封禪,赤鱗魚都是御膳中的必備之菜。

正宗的赤鱗魚,只會生長於泰山山頂之上。每年泰安府知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把新鮮出產的赤鱗魚送往白玉京,作為貢品。

當然,這山腳下酒樓裡的赤鱗魚,絕不可能是生長於山頂上的貢品。雖然和正宗赤鱗魚品種相同,但它們生長於山腰或山腳的溪澗之中,口味上,終究比貢品赤鱗魚要差了不止一籌。

但儘管如此,程立連吃幾條炸魚,仍覺得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之極。確實物有所值。

相比赤鱗魚的不凡,“泰山三美”卻就樸素得多了。所謂三美,就是泰山白菜、泰山豆腐。還有泰山的水。所以這道菜說白了,無非就是白菜燉豆腐。

但儘管如此簡樸,要做好卻實在不易。程立嘗了兩口,但見菜湯白鬱如乃,豆腐細嫩似羊脂白玉,菜湯清甜爽口,與平凡處見功夫,正是所謂的大巧若拙,非是真正的廚道高手,絕對做不好這道菜。

炒山雞,炸荷香,都是以泰山上生長的野菜為配料,吃的就是個新鮮。還有那煎餅,以玉米、小米、大豆、花生、黑芝麻、高粱等五穀雜糧為原料。薄如蟬翼,香酥鬆脆,令人胃口大開。

程立獨個兒坐在桌邊吃喝,悠閒愜意。倒比之前在知府的接風宴上,顯得更加自在。

吃喝了一陣,程立忽然看見,有好幾人走過來,就在旁邊的桌子處坐下,隨意叫了些酒菜,卻也沒怎麼動筷子。看來並非真心為滿足口腹之慾而來。

程立略有好奇,向這些人看過去。卻見是四名道士。他們身上都佩有長劍,而且呼吸悠長細密,舉手投足之間也頗見輕捷。明顯身懷武功,而且修為不差,至少也相當於崑崙、峨嵋等七大劍派的弟子。

泰山之上,自古以來皆建有道觀,也都有武學傳承。數百年來自成一家,乃是武林中的泰山劍派,歷代也出了不少高手,在江湖裡聲勢不小。只不過作為一個門派,整體實力始終比不上七大劍派而已。

這幾名道士坐了一陣,門外又有人進來,卻是幾名俗家打扮的江湖漢子。他們徑自向這邊走過來,和酒桌邊的幾名道士相互行禮,彼此互稱師兄。

不過細聽之下,那幾名道士是純粹的山東口音。而那幾名俗家打扮的漢子,卻是中州口音。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麼成為師兄弟的。

再過片刻,又有幾名尼姑走進來,和道士還有俗家江湖漢也相互見禮。這幾名尼姑,卻又是山西口音。

道士尼姑俗家漢,這樣的組合,實在令人覺得奇怪。卻見他們相互低聲談了幾句,然後便一起出門。程立大覺有趣,反正時間還不算晚,於是乾脆也結了賬,然後遠遠地吊在後面,悄悄跟了上去,打算看看究竟。

這三夥人出門之後,便往城西方向走。不久之後,四周環境越來越是荒涼,顯然已經遠離民居。但前方卻又出現了一座大廟,廟前所掛的牌匾,分明寫了“碧霞元君廟”五個大字,廟貌**,甚是雄偉。

那些道士尼姑等人,毫不猶豫,都魚貫走進廟中。程立略一沉吟。抬頭看時,只見廟內庭院之中,左邊一株古松,右邊一株老柏,雙樹蒼勁挺立,高出殿頂甚多,枝葉密茂,頗可藏身其間。

程立於是毫不猶豫,快步繞到廟後,飛身上了屋頂,然後匍匐爬到簷角,輕輕一縱,如一溜煙般落到了松樹之頂,再從一根大枝幹後張望出去,院中風光,盡收眼底。

只見廟宇的院落之中,此刻燈火通明,聚集了足有二、三百人。這些人個個佩刀帶劍,明顯都是江湖中人。

他們東一夥,西一夥,各自安坐。彼此間涇渭分明,絕不混淆。看來,他們都分屬不同的門派和組織,只是為了不知道什麼原因,所以才聚集在一起而已。

人數雖然多,但廟內卻顯得十分安靜。人人都極力抑制,不作多餘說話。只是都不時向廟門看去,一派翹首以望的模樣。

過了半晌,又有兩名走江湖賣藝的落魄樂師,並肩走進廟中。兩人同時扯開嗓子,抑揚頓挫地叫道:“華山派眾位大俠到。”

這話出口,登時群相湧動。在場所有人紛紛起來,眉宇間都是一派激動之色。緊接著,就見有五名青年劍客連袂而行,在眾人面前現身。這五人都作儒生打扮,但腰間佩了長劍。而且其形制一看便知,正是最典型的華山派長劍。

之前那些泰山派的道士之中,有一名滿面絡腮鬍子的。這時候笑容滿面迎上,大聲道:“‘養吾劍’司馬師兄,還有張師兄,羊師兄、宋師兄、黃師兄等,諸位都到了。諸位師兄如此賞光,鄙派實在感激之至。”

那華山派為首的青年劍客,道:“華山泰山,都屬於五嶽之一。更何況此事關係天下武林正道的安危,我們師兄弟豈有不來之理?天河師兄言重了。”

那絡腮鬍子的泰山派道士,道號正是“天河”。他滿面紅光,連聲道:“對,對。都是為武林正道出力而已。司馬師兄,不如貧道先來替你引見一下。這位是……”

當下,這天河道人便替那司馬師兄逐一引見。首先引見的,便是那幾位尼姑。卻原來她們是北嶽恆山白雲庵弟子。為首者是清和師太。

其次再引見的,是之前那幾名中州口音的江湖漢子。原來他們是中嶽嵩山派弟子。為首者是“百丈松”狄峻。

緊接著,卻是剛才那兩名落魄樂師。原來他們都是南嶽衡山派弟子。一人是“繞樑琴”秦迪,另一人是“天籟簫”蕭大方。

這樣一來,東南西北中,五嶽便齊活了。聽那天河道人的說話,口口聲聲,都說什麼“我們五嶽劍派”,又三句不離什麼“五嶽劍派,同氣連枝”。似乎頗以此為傲。

不過事實上,無論是江湖上的名氣,還是門派的底蘊。那泰山、恆山、嵩山、衡山等四嶽,都遠遠不能與華山派並稱。

所以,這個什麼五嶽劍派,別說程立沒聽說過。哪怕繡春樓的檔案裡,也沒有記錄。看來多半是其餘四嶽為了自抬身價,所以才硬要攀扯上華山派而已。那位華山派的“養吾劍”司馬太元,雖然口頭上沒有反對。可是看他眉宇間的動靜表情,明顯很有些不以為然。

在廟裡聚集的這二、三百人,分為十多個門派。華山是其中地位最高的。四嶽劍派居其次。其餘的什麼鷹揚派、神槍門、大刀派、宜春派、六合門、西寧派、仙霞派,玄真觀、九龍派、三才劍派、蓬萊派、風雨門、八仙門、雁行門……諸如此類,林林種種,記也記不清。

不過門派雖多,其中並沒有什麼特別傑出的高手。頂破大天了,就是些江湖裡的二流人物罷了。

不客氣地說一句。別看這裡有二三百人之多。可是若和當年金龍幫的“九天十地,十九人魔”相鬥,甚至十九人魔都用不著全部上陣,至多六、七名人魔聯手,已經可以把這裡十幾個門派全都屠得乾乾淨淨,一個活口不留。

鬧哄哄地過了好半晌,方才終於見禮完畢。眾人各自回去坐下,廟裡又恢復了安靜。

只見那天河道人找了塊大石頭站上去,運氣揚聲,開口道:“諸位,咱們今天聚集在一起,也不是為了圖熱鬧,實在是武林中道消魔長,竟然先後有兩尊大小魔頭出世。天下間各門各派,都面臨著覆滅的危機。值此緊要關頭,咱們再也沒有辦法,只能團結起來,求一條生路了。”

嵩山派的“百丈松”狄峻,介面道:“天河師兄說得不錯。這大小兩尊魔頭,一個是遼東黑煞神君程立。另一個,就是魔聖厲驚魂!他們都是一甲子之前,魔門聖主‘孤獨侯’的徒弟。銷聲匿跡了數十年之後,終於又再出江湖,要血洗天下了。”

南嶽衡山派的“天籟簫”蕭大方,嘆道:“要說這兩個大小魔頭,也都是厲害之極的人物。

大魔頭厲驚魂,四十多年前曾經隻身轉戰天下,向各家各派一一提出挑戰。不管再強的高手,都無人能擋得住他三招。

因此落敗被殺的各派高手,簡直車載斗量,以至於武林中元氣大傷,直至今日,也還未能完全恢復。幸虧,後來他忽然消失了。否則的話,恐怕我們今天也沒機會坐在這裡,商量怎麼對付他了。”

另一名衡山派弟子。“繞樑琴”秦迪也道:“當時大家都以為這大魔頭已經死了。可萬萬沒想到,就在大半年前,這魔頭忽然重出江湖。並且已經修成了更精深厲害的魔功。一出手,就把入雲道觀、古劍池、書香世家、菩提園等好幾個門派,全部滿門殺盡。”

天河道人又道:“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除去大魔頭之外,還有小魔頭,就是黑煞神君程立。

這小魔本來只是遼東一個什麼自在山莊的莊主,也不知道走了什麼狗屎運,居然成為了厲驚魂那大魔頭的師弟。”

他一出手,就滅了江南霹靂堂雷家。又把滄海月明樓和八斗堂都一起給滅了。所過之處,簡直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如此罪惡滔天,居然還得了皇帝的青睞,招了他做駙馬。簡直老天無眼。”(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相關推薦
諸天亂入系統再不漲房租,我們就跳樓了!學者綜合症我,怪談製造者回到明末做島主我在陰間有家店從一條蛇吞噬進化吞噬進化:從一朵花開始從召喚殭屍開始吞噬進化吞噬進化:從一隻鹿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