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騎砍戰記

第174章 一次簡單的伏擊
上章 目錄 下章

騎砍戰記第174章 一次簡單的伏擊

這是一個大概六七米高的雙層馬廄,二十多米的寬度,超過四十米的長度,佔地超過一千平米,在這個年代算是很少見的大型木製建築。

精靈們合理的利用了這一帶這些高大的紫衫樹,這個馬廄的外牆與牆角嵌著很多仍然在生長的大樹——最初修建的時候大概就是將這一帶的紫衫砍伐了一部分,留下了可以作為牆柱的大樹,然後以樹幹為基柱搭建起來的。

馬廄的頂上還有七八處樹冠,在夜晚的微風中沙沙作響,樹冠高達十五米以上,那是作為基柱的那些大樹的枝葉。

這是人造產物與自然的融合,看起來很合理——樹木依然會生長,但它們長得越大,就會讓外牆的其它木樁被撐得更加緊密牢固。

這個馬廄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外面已經爬滿藤蔓,使得外牆堅韌而緊密。

衝進馬廄的迦圖人大概已經有上百人了,他們在進門之前完全沒有遇到任何阻礙,馬廄的大門也是敞開的。

迦圖人剛開始進軍的時候也並沒有點火把,因為外面月色明亮,其實是能看得見的。

但馬廄裡卻沒有絲毫燈光,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如果是在完全不見光的情況下,其實雙方都很難造成什麼殺傷。

但由於馬廄開著門,在馬廄裡面是能看到門口的情況的,而且還看得很清楚。

聽見慘叫聲後,後排的迦圖人大概認為裡面已經交上了手,依然在往馬廄裡邊衝。

但馬廄的大門雖然不小,卻也只有五六米的寬度,人擠人之下,前面已經進了馬廄的迦圖人根本退不出去,只能聽到連續不斷的慘叫聲響起。

後排進不去的迦圖人終於點起了火把,並且將一支火把拋擲到了馬廄門內,他們這才終於看清了馬廄內部的情況。

這個高大的馬廄上下有兩層,牆邊也堆滿了草垛,裡面高高低低的圍著牆邊站著至少八十個人,全都持著弓箭。

有人類,也有諾多精靈。

他們分成了上中下三層,形成了一個極為兇勐的火力網,正在不斷的拉弓射箭。

馬廄中間已經倒下了幾十名迦圖人——在他們什麼都看不見的時候,這些弓箭手們已經製造了大量的殺傷。

但他們也只看到了這麼一眼,因為他們的頭頂上有幾大桶水澆了下來,他們的火把全部熄滅了。

而且連續不斷的箭也從頂部的樹冠射了出來。

馬廄門口頂上還藏著不少諾多精靈,塞德仁和裡薩迪蘭也在上面。

他們在夜晚是最強的戰鬥力,也是箭術最好的人。

塞德仁負責製造殺傷,而裡薩迪蘭主要任務就是防止敵人點火——主要是避免敵人放火燒馬廄。

只要看見有人在打火鐮,他就會一箭射過去。

事實上馬廄頂上與兩側本來就有很多裝滿水的桶和水槽,大樹的橫枝也會懸吊一些水桶——這是這個年代的蓄水方式,也是防火設施。

下雨的時候水桶與水槽會自然被裝滿,那些水桶都是綁了繩子的,隨時都可以用繩子拽翻用來滅火。

精靈們本來也很注重森林防火,這個馬廄的防火設施挺完善的。

弓弦嗡鳴,慘叫連連,塞德仁和幾名藏在馬廄頂上樹冠枝葉裡的諾多戰士也開始用極快的射速放箭,密集的迦圖人使得他們輕而易舉的製造出了不少屍體。

由於看不到馬廄裡面,也看不到那些藏在巨大樹冠中的射手具體位置,迦圖人只得亂糟糟的盲目射了幾箭進行還擊,但這種盲射,射死人的機率跟中彩票差不多——樹冠的枝葉不僅能遮掩人的身形,還能擋住大部分亂射的箭失。

“比斯帕,比斯帕!”

一部分迦圖人已經開始後撤了,他們知道中伏了,而且他們也不敢再點火——弄出任何火星的人都會在下一刻倒地死去。

那就最好離馬廄遠一點,或是立刻撤退。

事實上迦圖人本來也是這麼做的,但外圍的人沒撤開之前,馬廄門口的迦圖人被堵在裡面根本就撤不出來。

從迦圖人衝入馬廄、點火照明,知道到最後撤出來,著所有的事前後大概只用了十來秒,這些迦圖人反應其實並不慢。

但在這十秒內,迦圖人至少留下了一百多具屍體——大部分衝進了馬廄的迦圖人都死在了馬廄裡,能撤出來的也帶著傷,身上扎得像刺蝟。

而塞德仁和幾名藏在馬廄頂上樹冠枝葉裡的諾多戰士也在這幾秒鐘裡幹掉了至少二十個。

畢竟兩邊都算是近距離面對密集的迦圖人群,這種情況下根本不需要瞄準,也不用考慮風向,射不中的難度反而更大一點,因此只需要用最快的速度拉弓就行了。

以塞德仁這位暮光騎士的能耐,在不需要瞄準的情況下,他其實能做到三秒兩箭——要不是躲在樹上不方便取箭,估計還能再快一些……

為了防箭,迦圖人舉著盾慢慢往後撤,退得比較慢。

而在迦圖人開始退後時,馬廄的後面鑽出來三十個持著巨型扇形盾的步兵,舉著盾從馬廄側面衝了出來,一直衝到了迦圖人的西側,列成了一排開始向迦圖人逼近。

巨大的扇形盾完全能擋住迦圖人的弓箭,並且吸引了大量的火力。

而馬廄裡邊的諾多戰士們也趁機從裡面出來,他們持著劍盾飛快的站成了陣列,也開始向迦圖人逼近,披甲弓手們也離開馬廄站到了諾多們身後。

同時,東邊的森林裡也出現了一支部隊,正在往迦圖人的背後飛快的衝鋒。

那可不是是領主大人之前帶著去了南邊的部隊,而是一開始就往東去的部隊當中的一部分兵力。

領主大人真正往南帶走的,其實是那些傷員……

他最開始帶著往東走的部隊,實際上並沒有全部帶回來,有一半人一直躲在東邊的森林裡。

這次埋伏並沒有使任何複雜的殺敵方式,沒有用火,也沒有挖坑。

當然了,不是不想用,而是不能——在森林裡用火計後果很嚴重的,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引起森林火災,諾多們可不會冒這種會被滅族的風險。

至於挖坑——馬廄附近的地面常年被馬兒踩踏,夯得挺實的,連草都不怎麼長……

其實諾多精靈們在夜晚本來就擁有比人類強得多的戰鬥力,而且領主大人的人手也不比迦圖人少太多,所以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伏擊的過程。

伏擊也並不見得就必須玩水火落石,相對常規的突然側擊與包圍都可以將敵人打到潰退,以諾多們對森林的熟悉,自然能在追擊中消滅敵人。

關鍵在於,要怎麼讓迦圖人看到‘機會’,在自己既定的時間裡發起進攻。

為了誘敵來攻,領主大人用了不少小心思。

正如李昂所說,這個馬場是相對寬敞的地方,目標也很明顯,迦圖人當然會持續觀察。

李昂白天先故意帶著大部隊往東,安排馬場的小馬駒出來熘達,還讓諾多戰士巡邏,這其實就是為了讓迦圖人認為他白天在‘佈置埋伏’。

所以迦圖人也確實沒有動。

等到傍晚,李昂帶往東邊的部隊又被他帶回來了——在迦圖人眼裡,這就是設伏不成,所以撤回來了。

但事實上,李昂傍晚帶回來的部隊只有一半,另一半被他留在了東邊的森林裡。

然後他舉著大旗帶著那些諾多傷員和小孩子去了南面的森林中——這是為了讓迦圖人認為他確實走遠了,因為這一次他是真的往南走了很遠,那些飛鳥足以證明這一點。

在好幾裡外的森林裡安置好傷員後,李昂才一個人繞去了東邊,去了留在東面那支部隊裡。

而迦圖人此時還並不確定李昂往南走是不是真的走了,也就不會派人到南邊去。

隨後天色已晚,小馬駒被帶回了馬廄裡——這是誘餌,確實是留在馬廄裡的,事實上現在這幾頭小馬依然被拴在馬廄的角落幼幼的叫喚。

但馬廄裡已經埋伏了一百多人了,還有一百人埋伏在東邊的森林裡。

然後,到了夜晚,李昂的‘大部隊去了南邊一直沒回來’——迦圖人本就看到了白天的戰鬥,按照他們的判斷,馬廄內應該只剩了那些諾多精靈,而且大部分是傷員,有戰鬥力的應該只有三十來個。

——這就是最好的機會,迦圖人自然要趁著李昂的部隊不在這裡的時候發起進攻,誰知道明天會不會有諾多的援軍過來呢?

這種情況下,近四百迦圖人當然會趁夜來襲——這就是領主大人所說的,給敵人機會。

如果他們遇到這種好機會都不進攻,那他們躲在森林裡不走又有什麼意義呢?

隨後迦圖人趁夜進了馬場,一開始的時候確實很小心,慢慢的在前進,並且還在馬場外圍留了斥候。

但李昂的步兵此時出來作勢防禦,然後在敵人剛進入射程後又飛快的撤退——這當然是故意在給迦圖人豎立信心。

如果這裡有埋伏,肯定不至於等敵人都已經靠近到一百多米的時候還會跑路。這種情況下跑路,看起來更像是諾多們不願意在人數劣勢下站在光禿禿的地面上對射。

就使得迦圖人堅定了信心,他們認為李昂的部隊確實沒在這裡,逃跑的‘諾多守軍’又是往馬廄後面跑的,馬廄裡應該不會有太多戰鬥力了。

於是迦圖人開始衝鋒,準備速戰速決。

但在聽到那聲‘哈撒’之後,領主大人就帶著留在東邊森林裡的部隊開始行動,幹掉了迦圖人留在馬場外圍的斥候。

隨後迦圖人衝到了馬廄門口,結果十幾秒內被兇勐的火力射死了上百人,然後他們開始往後退。

但原本‘逃跑’的那幾十名步兵,就在此時重新回來,到迦圖人的西側排出盾陣,開始擠壓迦圖人的空間。

東邊李昂的部隊也衝鋒而來,長矛結成了陣列快速逼近。

馬廄裡面的諾多戰士和披甲弓手們也在此時蜂擁而出。

迦圖人面對了三面夾擊。

這些迦圖人之前本就聚在馬廄門口,擠得比較密集,現在被步兵和諾多戰士們持著劍盾一陣緊逼,結果聚得更密了,幾乎是站成了一團。

除了西北方向留了個口子以外,三面都是部隊,而且損失不小的迦圖人已經沒有了人數上的優勢,再加上迦圖人現在可沒騎馬,他們也沒法靠著機動力避開包圍。

這種三面夾擊一旦形成,大多數部隊都沒法打,因為士兵們在幾面遇敵之後,肯定會想著怎麼跑路……

事實上一般的部隊僅僅只是面對側擊就會被輕易打崩。

但迦圖人不太一樣,他們確實稱得上勇敢無畏。

沒有任何迦圖人逃跑,他們分成兩頭開始了肉搏戰,打算突入盾陣,將這場仗強行打成大混戰。

但持著劍盾的步兵和諾多戰士們已經連成了相對緊密的陣列,沒給他們混戰的機會,而李昂帶著部隊也已經趕到了,並且構成了很難逾越的長矛盾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三面包圍的口袋,已經合攏成了一個U形,只留下了北邊的口子。

迦圖人其實很少會面對包圍,在草原上靈活機動的他們大多數時候是在包圍別人……

但此時,他們卻被領主大人以同等兵力包圍了——死了一小半人以後,迦圖人的數量已經與李昂和塞德仁的聯軍相差無幾。

“舉盾前進!”

領主大人帶著士兵們趕到後,第一時間發出的命令就是繼續擠壓迦圖人的空間。

在人群擠得太密沒有什麼空間的時候,任何人都是沒法正常作戰的。

圍在中間的迦圖人沒有了空間,已經無法撲出來了——他們被擠壓得身邊全是人,相互阻礙之下既不能助跑也不能進行太大的動作,就連發力都很困難。

遊戲裡,人擠得太過於密集的時候會‘卡刀’——為了不傷害到友軍,刀無法噼砍出去,就算砍出去了力道也會降低。

事實上現實中也一樣……人擠人的時候,用短劍或匕首進行捅刺,或是用短斧或軍用鋤,效果都比刀要好得多。

因為噼砍這種動作,需要的空間是最大的。

迦圖人的兵器都是彎刀、圓盾,以及弓箭。

除了圓盾在這時候還有點用之外,其他的武器基本上算是廢了,迦圖彎刀並不適合用來刺擊,這種弧度比較大的單刃武器更適合作為馬刀。

但他們現在被擠在中間壓根使不上勁,面對著周圍的盾牆和密集的人群,手裡的彎刀除了造成誤傷之外起不到太大的實際作用。

李昂的部隊可就沒這個麻煩,他的士兵不是用劍的就是用長矛的,而且身在外圍要方便得多。

前排的士兵用盾不斷的往前撞,而後排的長矛手甚至可以把矛架在前排人員的腰側皮帶扣上,然後一陣亂捅。

一邊捅刺一邊隨著前排的盾手步步前進,不給敵人留任何空間。

步兵們相當喜歡這種局面——眼下這種情況就是一捅一個準……

盾牌,作為一種從遠古時期一直用到現代的兵器,它的用途其實比人們想象中要多得多。

除了最主要的格擋功能以外,它還能用來識別身份、當漿划船、草地或雪地速降,甚至還能煎雞蛋……

也能用來擠壓敵人的空間。

即便是在21世紀,防爆盾依然被用來隔離人群或是擠壓暴徒,而且同樣是用盾和防爆杆進行配合——就與李昂現在帶著矛手們做的差不多。

處於內圈並且從來沒有被盾陣包圍過的迦圖人明顯很不適應這種戰鬥方式,盾陣其實很薄弱,但他們一時半會卻衝不破,不斷有人被捅死。

很快,隨著士兵們的步步緊逼,包圍圈被收得越來越小,迦圖人開始成片成片的倒在地上。

“哈撒!迦圖!”

迦圖人在絕望中似乎爆發了,他們完全無視了來自側面和背面的劍鋒,開始不顧損傷的一起朝著北邊這個唯一的缺口衝鋒。

但失去了空間的他們甚至連奔跑都很難做到——稍微一動,包圍他們的盾陣就會繼續收緊。

最先強行衝出去的一些人,也被外圍的弓手們輕易射倒。

但他們齊心協力的衝鋒確實也起到了作用,死傷了一大半之後,有七八十個迦圖人最終衝出了包圍圈,開始往北邊的森林中逃命。

可那個缺口本來就是李昂專門留給他們逃命的——沒有缺口的包圍會導致敵人死戰不退,這會帶來很大的損失。圍三闕一是天朝兵法常識……

諾多精靈們收起了劍盾,再次取下了背後的弓。

夜晚,月色下,森林中,追擊戰——這樣的環境是諾多們最能發揮戰鬥力的時候。

塞德仁帶著那三十個諾多一路追擊,裡薩迪蘭也跟著去了。

不過領主大人的活兒已經幹完了,可以打掃戰場了。

這一仗損失相當小,死傷還不到十個,都是短兵相接之後才有了戰損。

但李昂並不滿意——死傷的都是新兵,這些剛從訓練場畢業的新兵戰鬥力遠遠趕不上最初他親手訓練的那批。

這說明梅騰海姆人、莎拉以及他本人不再參與訓練之後,新兵蛋子們大概沒受到太多的折磨。

羅蘭爵士是個優秀的戰士,擁有值得敬重的人品和信念,但他不是個好教練,他太和善了,新兵們大概不怕他。

還得是弗雷德裡和克洛澤這樣的粗人才能把兵練好……領主大人開始懷念梅騰海姆的勐男們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女配她天生好命都市國術女神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人生模擬從漫畫家開始神級漫畫家征服巨人世界的男人變身女帝騎砍之風雲三國毀滅之眼虐完醫妃後,王爺後悔拒絕和離全福夫人要和離問鼎宮闕大唐霓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