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清和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上章 目錄 下章

清和第二百二十六章

永樂八年,註定是不尋常的一年。

二月

天子下令順天八府內皇莊遍種番

培育糧種。

以成國

定國公,武陽

新城侯為首,眾多勳貴紛紛上疏,請朝廷發下番糧種

各在御賜田莊培育種植。

漢王朱高煦上表,請歸藩,表後附

將於宣府開墾荒地,請老爹撥付番糧良種。

趙王朱高燧沒有上表。四月間,他將隨船隊再下西洋,正抓緊時間學習航海知識,至於種糧,實是有心無力。

勳貴們的動作,明確傳達出一個訊號,船隊帶回的番糧豐產與否並不重要,一心一意緊跟皇帝腳步才是根本。

皇莊種番糧,大家一起種番糧。

皇莊豐產,大家共同富裕。皇莊歉收,也不妨礙猛刷天子好感度。即使賠錢,能得天子一句“忠心可嘉”,也是值得。

勳貴們個個像打了-雞-血,開展起轟轟烈烈的種糧運動。

有莊田的還罷,沒有莊田,或是田中已播種谷麥,乾脆在自家院中動土。

觀賞用的花木,能看不能吃,沒一點用處,通通-拔-掉。

空出土地,掄起鋤頭,翻地,種田!

京城百姓本以為這些官老爺都吃錯了藥,幾番打聽,得知是天子下令,培育番糧以充民飢,造福天下百姓,無不感動。

永樂帝在民間的聲望,很快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有趕超老爹朱元璋的態勢。因搶奪侄子皇位惹來的種種非議,也在讚頌聲中漸漸消弭。

老百姓的心目中,何謂聖明天子?

治武功蓋世,百官稱頌,都離他們太遠。只有實實在在為民著想,讓百姓豐衣足食,不會遇到天災就流離失所,鬻兒賣女,方是聖德,是明君。

應天十八府呈送奏疏,言有縣民耆老爭先頌揚天子仁德,並有民間宿儒為天子立言。

“天子聖德,萬民之福!”

有個別府州縣衙門尋到“祥瑞”,呈送御前,言天子聖明,河清海晏,天降祥瑞,正為天下之福。

對待兩種奏疏,朱棣的態度截然不同。

前者必須誇獎,並予耆老宿儒賞賜,當地官員也有教化之功。

後者直接一巴掌扇回去。永樂帝就是靠“吉兆”起家,他比誰都清楚,所謂“吉兆”究竟是怎麼回事。

從登基至今,呈送到御前的“祥瑞”不知凡幾,除個別,都被原樣打回。因此被申斥丟官的地方官員不在少數,還不知教訓,仍以祥瑞呈報,當真是自己找扇。

從二月到三月,圍繞種植番糧一事,朝堂上鬧得沸沸揚揚。連趙王即將走出國門,隨船隊下西洋這樣的大事都沒砸出太大浪花。

朱高燧很是鬱悶,原來他的存在感竟這麼低?

鬱悶之下,三天兩頭到興寧伯家裡蹭飯吃,找平衡。

孟清和一樣鬱悶。聽家人飛報,趙王再次上門,他開始認真考量,搬到定國公家常住,釘死伯府大門的可行性。

“興寧伯,孤又來了!”

萬分熟悉的一句話,在孟清和的腦海中裡,自動替換成了“xxx,我xxx又回來了!”

四十五角望天,頭疼啊。

再不樂意,孟清和也得起身迎接,笑呵呵請人進正堂,好生招待。

伯府家人早去膳房告知,今日午膳必要精細些。

朱高燧不是獨行,還帶著小少年朱瞻基和三頭身朱瞻壑。

一位親王,兩位世子。換成一般人,早吹著喇叭燃放鞭炮,蓬蓽生輝啊!

孟清和卻只能按下額角蹦起的青筋,按了一下又一下。

趙王皮糙肉厚,經常在自家開伙,三四個肘子就能打發。青蔥少年和三頭身卻不一樣,萬一出點差錯,他還要不要活?多少年的大腿都白抱了!

“少保。”

按青筋按得過於專注,冷不丁聽到朱瞻壑的聲音,孟清和沒能馬上反應過來。三聲之後,才穩定下情緒,笑得溫和,“世子何事?”

“我聽王叔說,皇祖父賞給少保一頭番羊。”朱瞻壑大眼發亮。

番羊?孟清和眼珠一轉,明白了,羊駝。

“世子想看?”

“恩。”朱瞻壑點頭,“宮中-獸-房-也有,但皇祖母不許我去,說有老虎豹子,年長些才行。聽王叔說,這種番羊很是有趣,少保……”

聲音拉長,孟伯爺hold不住了。

仔細想想,八成徐皇后也有些扛不住,才讓趙王帶三頭身出宮。

厚黑一點,永樂帝賞下羊駝,莫非早料到有今日?

搖搖頭,還是不要想太多。

“世子請移步。”

帶上朱瞻壑,自然不能落下朱瞻基,朱高燧不用招呼,主動跟上。

羊駝是天子賞賜,又是活物,孟清和特地安排兩名家人照顧。

二堂三堂之間的演武場被隔出一小塊,四周立起柵欄,每日早晚有人清掃,一頭毛茸茸的羊駝,正趴臥在角落,悠閒的嚼著青草。

“它就是番羊?”

朱瞻壑站在柵欄旁,個子不夠,墊腳,一樣困難,直接被朱高燧抱起。孟清和慢一步,不免扼腕。見朱瞻基也是滿臉興味,卻抿嘴不出聲,乾脆向他說起羊駝的一些趣事。

“據家人言,番羊習-性-很是有趣。世子可想走近些看?”

朱瞻基明顯意動,“可以嗎?”

“自然可以。”孟清和笑道,“不過需等家人繫上牽繩,且只能看不能摸。”

“孤知道。”朱瞻基道,“近些時日,孤同王師傅學習番邦語言,小有所得。皇祖父召見海外番人時,孤也在。從番人口中得知,番羊肉可食,皮毛可製成衣物,卻不能駝重物,更不可-騎—乘。”

朱瞻基說得認真,孟清和卻是囧然。

是不是應該感嘆,老朱家人的智商強悍,學習能力一流?以朱瞻基學習“外語”的速度,絕對稱得上一聲天才。這一刻,他似乎能夠理解,夏尚書屢次被朱瞻壑打擊,究竟是種什麼心情了。

說話間,照料羊駝的兩名家人走進柵欄,將繩索套在羊駝身上。羊駝有些-躁-動,卻很快被安撫下來,等到家人送上靜心調配的飼料,愈發安靜下來。

“好了,世子可走近些。”

朱瞻壑被放到地上,主動拉著朱高燧的手,大眼睛一眨不眨,臉上明晃晃寫著:想-摸。朱瞻基雖然穩重,到底還是個孩子,此刻的表現同朱瞻壑並無多大區別。

孟清和不敢冒險,硬是狠下心腸,無視四隻大眼睛中的-渴-望,將人請回二堂。

小少年和三頭身一步三回頭,孟伯爺突然覺得,自己成了惡人。

這叫什麼事!

皇宮

奉天殿西暖閣內,白彥回放輕腳步,走到御前,輕聲道:“陛下。”

“講。”

“趙王殿下帶兩位世子出宮,去了興寧伯府。”

“朕就知道。”朱棣沒好氣的哼了一聲,“若不是皇后攔著,朕必定-抽-他鞭子!”

白彥回低頭,沒出聲。

“罷。”朱棣放下奏疏,握了握拳頭,咔幾聲脆響,“回京這些時日,朕也呆得乏了。你去安排,朕也出宮走一趟。”

朱棣的字典裡,壓根沒有“宅”這個字。七出邊塞,南北兩京城來回跑,最能體現這一點。

在家裡坐不住,總要出去溜達溜達,身上才舒坦。雖然,這種舒坦往往建立在鄰居的悲催之上……

“奴婢遵命。”

白彥回不敢出言請天子三思,他很清楚,有些事鄭和能做,侯顯能做,他卻不行,就連王景弘也一樣。歸結起來兩個字,資歷。

安排出行護衛時,恰好遇上錦衣衛指揮使楊鐸前來奏事,途中又有武陽侯奉召前來。於是乎,到孟清和家中蹭飯的隊伍瞬間擴充兩倍有餘。

“輕車簡從,不打儀仗,別鬧出太大動靜。”

朱棣敢只領著兩個護衛騎馬出宮,敢裝瘋到老百姓家裡搶飯,他說不打儀仗,沒人敢反駁,說這不和規矩。

有宦官先一步到伯府告知,御駕將臨。

孟清和有點傻,今天到底是什麼日子,親王世子不算,皇帝都大駕光臨?還是說,他前些日子出門,不小心撞到哪路神仙?

“迎駕要緊。”

朱高燧提醒一句,孟清和立刻從無語中迴歸現實。

天子駕臨,必須開正門。動靜再小,也足夠引人注目。整條街上住的都不是普通人家,訊息很快傳播開來。

“天子駕臨興寧伯府?”

“莫非朝中又要有大動作?”

“沒聽說最近有什麼異常……”

“莫要輕舉妄動,先看看情況再說。”

“此言有理。”

各種猜測紛紛出爐,卻始終沒人猜到,還有一個最貼近實情的選項,叫做“蹭飯”。

朱棣到時,孟清和在門前石陛下跪迎。

一拉韁繩,朱棣翻身下馬,笑道:“起來,一家人不用這麼客氣。”

“臣惶恐。”

“行了。”朱棣看看伯府大門,又轉頭看一眼隔壁,“瑄兒家的門匾是朕親提,改日給卿家也換一塊。”

孟清和:“……”

想說心領,明顯不成。狂草也是聖恩。

唯一的選擇,行禮,謝恩。

“陛下請。”

孟清和讓到一側,目光掃過距永樂帝兩步下馬的徐增壽,再看他身後,是一身大紅錦衣,腰懸金牌的楊鐸。估算一下,今日之後,他家的糧倉必定要下去不少。

抬頭望天,果然還是要早點回北京,錢袋安全。

當日,伯府的廚子發揮出十八般武藝,總算沒-墮-了“興寧伯傢伙食好”的名頭。朱棣一人啃掉兩個肘子,朱瞻基和朱瞻壑都多吃一碗飯。

飯後,堂兄弟倆又手拉手去看羊駝,順帶消食。

徐增壽藉口一同出去,楊鐸也知機退了出去。

房門關上,朱棣端起茶盞,輕輕吹了吹,孟清和心裡突然開始打鼓,總覺得,天子此行,並非只為蹭飯。

“興寧伯。”

“臣在。”

“你前日的奏請,朕看過了。”

“是。”

“朕不明白。”朱棣放下茶盞,目光微沉,“爾欲還鐵券,原因為何?”

話中聽不出喜怒,孟清和頓時神經一緊,朱高燧滿臉吃驚。功臣鐵券,多少朝臣求都求不來,竟然要還?

孟清和知道今天這關難過,過不去,必定失去聖心。過去了,即使他不在,孟家也能榮耀三代。

“陛下,”孟清和跪地,“臣欲歸還鐵券,還請陛下恩准。”

“哦?”朱棣道,“你可知,供奉鐵券,非-謀-逆-大罪,可免一死?”

“回陛下,臣知。”

“那你可知,若朕不悅,可定你不敬之罪?”

“回陛下,臣……”

孟清和臉色發白,額角冒出冷汗。

這一點,他當真沒想到!

皇帝賞賜,不是想要就有。同樣,皇帝給的賞賜,也不是想還就能還。

“父皇……”

朱高燧想為孟清和說兩句好話,卻聽朱棣一聲冷哼,“你閉嘴,讓他自己說。”

趙王閉嘴了。可也有八分確定,父皇不會真治興寧伯的罪。這樣的語氣態度,分明是對“自己人”才有。

“陛下容臣稟奏,臣上交鐵券,實非對陛下不敬,臣萬萬不敢!”

“那是為何?”

“陛下,臣起於布衣,仰賴陛下厚恩方有今日。”

朱棣臉色好了些。

“臣幼時,多聞師長教導,又在燕中聞陛下箴言,深知勤學苦讀,勤練武藝,學得一身本事,兼之腳踏實地,方為立身根本。祖宗榮耀或可託庇半生,卻不能保全萬世。”

朱棣緩緩點頭,類似的話,他的確說過。

“蒙陛下賞識,臣以草莽得官拜爵,使先考寡母得榮,兄長得封。鄉里也得榮耀。然臣亦知,事有兩面。一人榮耀一門,一門榮耀一宗,於家族子弟而言,是幸事,卻也潛藏危機。”

“哦?”朱棣目光一凝,“此言何為?莫非官爵蔭佑子孫倒是錯了?”

“陛下,臣以為,人有惰性。一代榮,不意味世代榮。臣不敢比勳貴世家,卻也願家族中人能世代耕讀,儲存根本,以學上進。陛下所賜鐵券,於臣而言是莫大榮耀。然臣無法保證,族中子弟皆勤學向善,旦有不肖子弟以身試法,得鐵券庇佑,將何以對苦主?”

朱棣眉頭擰了起來。

“若後代子孫不求上進,耽於享樂,只以誇耀祖宗功業為榮,不以不學無術為恥,不能成章,武不能上陣,不知田桑,不曉飢寒,長此以往,家族何以承續?”

朱棣的神色愈發嚴肅,朱高燧也肅然端坐,目光炯炯。

“臣此生不會有子,亦不會收嗣子。然臣有兄長,幾年後或可有侄子、侄孫。臣不願家中子孫不求上進,成蠹祿之輩。臣請陛下收回鐵券,再請陛下明令,臣之爵位不傳侄,不傳侄孫,不傳族人。孟氏子弟若要晉身,需憑真才實學,闖出一個前程!”

一口氣將話說完,孟清和跪地頓首,只待永樂帝發落。

室內很靜,落針可聞。

良久,朱棣猛然一拍圈椅扶手,“好,朕準了!”

堆積在頭頂的壓力驟然消散,緊繃的神經也瞬間放鬆。

孟清和用力閉眼,再睜開,清楚知道,這一關,他終究闖過去了。

門外,沈瑄一身緋紅公服,雙唇緊抿,目光愈發深邃。

楊鐸側立一旁,眸光微閃,開口道:“國公爺令人羨慕。”

沈瑄勾了一下唇角,“多謝。”

楊指揮的話,有些沒頭沒尾。定國公的回答,一樣讓人摸不著頭腦。

當場的錦衣衛和國公親衛,卻都不由自主退後半步,莫名覺得,定國公和楊指揮的身邊,煞氣有行,很不安全。

永樂帝回宮後,當即下旨,收回興寧伯功臣鐵券,並表彰興寧伯忠義。

聞聽天子收回興寧伯鐵券,卻無處罰,反而多有獎賞,京中頓起一片譁然。

與此同時,運送玉米土豆的海船已達天津。

港口處,一輛輛牛車和馬車排開長隊,等著領取種子。

船上除運糧官軍之外,還有三名宦官,下船後,由邊軍護送前往興州衛。

很快,在興州衛屯田的孟清江接到敕令,授其為從五副千戶,調往保定府皇莊,領一處皇莊護衛。在北京的孟清義獲賞良田五百畝,寶鈔六百貫,布帛百匹。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孟氏宗族也迎來聖旨,在天使走後,一塊“勤懇為本”的匾額,供奉在祠堂之中。

讀過孟清和的親筆信,孟氏族長和族老合議修改族規,凡有子弟不肖,不學無數,或仗勢欺人,輕者關祠堂,以《大誥》教導,重者劃去族譜,驅逐出族。

三月中旬,漢王朱高煦回到宣府。沒等到他下令召集邊民和歸附的牧民開墾荒地,邊境煙墩突然燃起烽火。

久不見蹤跡的阿魯臺,終於露面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真不是魔神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本书作者其他书
郅玄 帝師 重生之蘇晨的幸福生活 重生成獵豹 異世大領主 黃粱客棧 謹言
相關推薦
噬日焚天戰神從炸掉魂環開始的鬥羅我是真的重生啦從廉政公署開始稱雄港片重生之蘇晨的幸福生活盛寵之嫡女醫妃盜墓之最強鐵三角第三十二封情書穿成豪門寵文的對照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