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清末英雄

第五章 彙報2
上章 目錄 下章

清末英雄第五章 彙報2

"這可是兩個世界強國啊!"王季同還是沒從英國也將參戰的震驚中恢復正常,嘆了一句。

"小徐啊,真沒什麼好怕的。"楊銳笑,"先一個,這兩個國家都認為這僅僅是一場區域性海戰,英國根本就沒有動員,美國動員也三心二意;再一個,只要我們控制了海洋,那麼英國真的不足為懼,唯一擔心的就是美國。他們也許知道航母是海軍的未來,可如何打一場新的海戰、怎麼應對一場新海戰,不管他們清不清楚,就當下看他們差的還很遠。最後一個就是,總後新編制的戰爭預算表中,我們的國力完全可以支撐這場戰爭,無非就是艱苦些。對了,晚上光庭會到,你就和我一起聽聽他的彙報吧。"

楊銳前面說的兩點王季同完全贊同,但說東亞三國可以單獨擊敗英美,他是怎麼也不信的,不過,待他看到戰爭軍費總預算預算表時,又感覺有些迷糊,這並不是制式表格,而是一張軍費總表,顯然,周思緒已經把那兩個保險櫃裡的賬冊資料全彙總了。

............8年...9年...0年...1年...年...年...4年…(億)

甲、人員用度

01、軍餉:...10.4...0.8...46.7...…46.7...46.7...46.7...46.7

0、給養衣具:17....4.4...77.4...…77.4...77.4...77.4...77.4

乙、裝備

0、陸:......5...…45...…50...…40...…0...…0...…0

04、海:......0...…60...…60...…60...…0...…0...…10

05、空:......100...140...…00...00...00...00...00

丙、彈藥

06、陸:......0...…0...…40...…60...…75...…75...…75

07、海:......5......5......5...…5......0......0......0

08、空:......05...…10...…10...…15...…0...…0...…0

丁、油料:...…15...…0...…0...…0...…40...…40...…40

戊、撫卹:...…00...…01...…01...…10...…05...…05...…05

己、其他:...…80...…80...…80...…65...…55...…55...…55

軍費總計:...17.6….46....600.1…599.1…574.1…554.1...544.1

*

將軍費簡明總表遞交給楊銳和王季同後,周思緒道,"根據聯合參謀部的作戰計劃,學生這邊基本推斷出了各年所需的作戰軍費,只是基本的設定資料來自上一次大戰、還有東非之戰以及先生的諸多提醒,所以得出的資料只是一個大致的參考,並不確切。不過相信即便有誤差也在我們可控的範圍內。

總表中軍費最高的年份也就是神武三十年和神武三十一年這兩年,但最高也就是六百億,由此可知就三國國力來說,戰爭是可以獨自承受的。唯一的擔心就是神武三十二年後,每年的軍費還在五百五十億以上,戰爭久拖下去國力恐怕難以支撐。"

"你這有多少人?"王季同並不似楊銳那般清楚每一個數字的含義,最基本一個他連軍隊規模都不太清楚,只看到後面幾年每年的軍餉都是四十六點七億。

"先生,預計所有領軍餉的人加起來有兩千七百萬。"周思緒答道,"其中不少於六百萬是民工。另外佔領地領軍票的人不在其內。"

"這麼多人?"王季同驚訝了一聲。

"是的,小徐先生。"他說罷又看了一下楊銳,道,"除去六百萬月餉八塊的民工,剩餘兩千一百萬人平均月餉為十五塊,再就是還有一個月的恩餉。"

"十五塊?!"王季同嚇了一跳,之前復興軍士兵月薪才三四塊錢,現在一下子跳到十五塊。"那豈不是人人都要跑去當兵?"

"是,"周思緒低頭,他含笑看了楊銳一眼,道:"小徐先生,十五塊是最高平均數,根據作戰地點、作戰次數、戰果的不同,實際下發數肯定到不了四十六億點七。再說士兵薪餉很早直接存到士兵銀行戶頭上了,這些錢未必實發。"

"小徐就不要在乎薪餉了,發多點士兵才賣命。日本人就說這餉高的離譜,可反正這錢亞洲銀行那邊會如數撥給他,日本兵發多發少是他們自己的事。"楊銳知道狗.日的一定會喝兵血——官僚國家哪有不喝兵血的?只是他不在乎也管不著,"還有吃穿用度我們這邊也定的很高,比如吃,士兵每天的伙食費為五毛,我本來還說要每天一塊的..."

"竟成,你這不是打仗,是行善吧?!"王季同終於坐不住了。農業繁榮、交通便利,全國的食品價格都極低。就拿軍隊說,此前每個士兵伙食費正常不過兩塊,自己到京城館子裡吃三十個肉水餃、叫一盤爆羊肉、四兩老白幹,也就一角五。這還是京城,其他地方頂多就一角。現在士兵伙食居然每天五角,這一個月下來豈不是要十五塊!他站起後覺得失態又再坐下,可嘴裡卻道:"這麼高的薪餉、這麼高的伙食,稽疑院代表肯定要反對的。"

"不止高薪餉、高伙食,還有高用度。"楊銳不以為然的笑。"每個士兵每年的裝具費為八十元。第一年因為要發裝具和新型防彈衣,這錢不多,但後面每年就多了,這錢還沒想好怎麼花呢,但總之就要讓士兵花好、吃好、穿好。"

"八十塊是多了,一套上好的四斤棉衣都才七八塊錢。"王季同道。他沒聽清是'每年八十塊';,不是一次性八十塊。

"小徐先生,先生是要給每個兵發呢制大衣,還有防寒羽絨衣,根本就不要棉大衣。"周思緒在一邊苦笑道,不知道是火上澆油還是訴苦。

"你懂什麼!"楊銳鄙夷,"不讓當兵的有個人樣,覺得這輩子不曾白活,軍隊怎麼會有榮譽感?要有錢花、要吃的比一般的財主好、更要穿的漂亮、體面,這兵才讓人覺得當得值!死得也值!日本人願意穿的破破爛爛、吃那種咬也咬不動的什麼魚乾,那就隨他去。咱們的兵出去就一定要想個人樣,也不想想對士兵不好你給再多武器也白搭。"

說完周思緒,楊銳再看向王季同,"軍餉就不說了,伙食每天五毛確實高,可要把鮮肉、水果蔬菜用冷藏櫃運到北美,還要讓士兵天天都有煙、有茶、有糖、有酒、有家鄉小食,這錢並不高。還有穿,裝具裡頭也就二十六塊五的新型防彈衣貴一些,再就是呢制大衣要二十三塊一件,作戰靴十三塊也貴,其他什麼鋼盔、防毒面具、野戰服、橡膠鞋都不值錢。羽絨服考慮到不在寒區作戰,可以第二年再裝備..."

"先生,是每年八十塊!"周思緒提醒道。"最早入伍的五百多萬人登陸美國時,已經有三個八十塊了,另外五百萬人也有兩個八十塊。"

"不要你提醒。"楊銳沒好氣,他有些不悅周思緒在士兵用度上支援日本人。"小徐啊,吃穿用度這麼多,可稽疑院代表還是會同意的。你看錶下面,全是裝備彈藥油料,你說這和那些代表有關係嗎?唯有吃穿用度那些代表才能接到若干訂單撈到錢,他們會同意的。"

楊銳說的似乎有些道理,軍隊購置的裝備、彈藥、油料,普通商家確實難以得利。王季同這邊想,周思緒已經開口繼續解釋了,他道:"給養衣具這個專案裡還包括每人每年二十塊的醫藥費,這個..."他本想說這也太多了,可見楊銳目光看過來,他連忙說下一條。

"陸軍作戰部隊總計有六百個師,共計九百餘萬人。其中步兵師四百個,摩步師一百個,裝甲師一百個。武裝這六百個師費用總計一百零二億八千八百八十八萬。另外還需四十五億的商船、十五億的卡車、四億的登陸舟艇、四億的後衛部隊槍械,五億的集裝箱以及相關卸裝機械,總計陸軍裝備實為一百七十五億八千八百八十萬,匡算成一百八十億。"

周思緒邊說就邊遞過來一份手寫的陸軍武器單價表,大規模裝備武器的價格都在上面。

陸軍武器.........價格.........彈藥(單位:元)

手榴彈.....................…1.7/枚

火箭筒.....................…0/支

半自動............68.........40/千發

衝鋒槍............5.........5/千發

MG4機槍.........10.........60/千發

擲彈筒............85.........…6/發

六〇迫............10.........1/發

八二迫............50.........15/發

二〇高炮.........…000........./發

八五高炮(反戰車炮)15000......…60—80/發

七五野炮.........…5000.........7/發

一零五野炮.........7500.........40/發

一五零野炮.........11000.........65/發

自行七五.........…15000

自行一零五.........17500

自行八五高炮......…5000

裝甲車............16000

狼式戰車.........…7500

喵式戰車.........…5975.........60—150/發

鼠式戰車.........…16000......…100—10/發

猛士............…600

五噸卡............000

半履帶卡.........…4500

*

楊銳其他不看,只看戰車和裝甲車,再就是步槍。他見半自動步槍已降到六十八塊便不再說什麼了,所需槍械數量確實巨大,但實際上配置槍械並不要花多少錢,真正貴的東西是卡車、裝甲車、戰車。再看到喵式戰車價格被壓到六萬以下,他笑道:"喵的價錢總算被你磨下來了。"

喵式之前是每輛八萬,狼式的兩倍半,不管楊銳還是總後,都認為這個價格太高。楊銳認為必須降到六萬元以下,於是曠日持久的談判便開始了。想到艱難的談判,周思緒連連苦笑,他道:"當時即便以十萬輛的總數平攤折舊,價格還是超過六萬,最後又想了不少辦法,簡化了一些工藝,這價格才降到六萬以下。"

"那質量和效能會不會下降?"楊銳追問。喵式的設計原則就是易於生產,再簡就不知道要簡到哪裡去了,所以他擔心效能下降。

"不會。"周思緒搖頭。"折舊攤下來就是六萬一千多一點,簡化的那些工藝並影響效能,再就是工廠讓利了一部分,減了一個利潤點就少六百塊。"

折舊平攤到訂購總量上後,軍工廠的利潤也確定在百分之十五。見只是減了工廠一個點的利潤,楊銳倒沒說什麼,他問道,"陸軍裝備總計一百八十億,可你這張總表上..."

總表上的陸軍裝備費用每年就只有幾十億,所以楊銳倒有些看不懂。不想周思緒還沒有說話王季同卻道:"這是打算每年裝備一部分吧。"他說罷又道:"是不是神武三十一年登陸美國?"

經王季同一提醒楊銳轉過神來了,明顯的,戰爭前四年的陸軍裝備費加起來為一百七十億,考慮到戰前本就有不少軍械,相差十億並不是問題。不想周思緒卻道:"是的,小徐先生。總參的計劃是在神武三十一年夏登陸北美。"

"夏天?!"楊銳和王季同都驚訝了。王季同驚訝是夏天正是颱風多發季節,總參為何選夏天登陸?而楊銳驚訝的是夏天登陸,那這一年四十億裝備費最多只能算一半,一百四十、一百五十億部隊怕是要裝備不齊;再就是登陸時間放到神武三十一年,這戰爭都打了四年了,難怪總參認為戰爭要打七年。

瞭解兩位先生的擔憂後,周思緒先回答王季同,他道:"小徐先生有所不知,東太平洋的季節和我們正好相反,我們是夏天多風暴秋冬風平浪靜,他們是冬天多風暴而夏天風平浪靜。再考慮到北美偏北,夏天氣溫也不是太高,所以和登陸巴拿馬不同,總參認為應該在夏天登陸北美。"

他回答完王季同又回答楊銳:"先生,總參考慮的問題是部隊上去之後擺不開,所以裝備不並不是大問題,有三百個師上去了那就謝天謝地了,後續的三百個師可以先緩一步..."

"既然這樣那為何要放到神武三十一年?"楊銳追問,"多給美國人一年時間,登陸難度就增加一倍。拿下巴拿馬後美國人見我們還在大規模造船、肯定會知道我們要登陸北美,這事情瞞不了的。"

"先生,提前一年那就後勁不足了。"周思緒道,"國力受限下,我們只能用四年時間武裝六百個師。總參的認為是寧願多準備一年,也好過交火之後多給美國一年或半年的反應時間。必須一交火就勢如破竹的往前打,不能等。喵式也只能在登陸北美時使用,之前只能使用狼式和鼠式戰車,還有就是閃電戰戰術登陸之前最好也不要用。"

"我同意。"聽到鼠式楊銳就笑了,這是一款重達百餘噸的電驅動戰車,目的就是要將世界各國往歪路上引——缺少可靠電驅動技術的各國,造出來的只能是速度奇慢、爬坡奇差、穩定奇糟的步兵式戰車,而喵式85mm戰車炮發射的鎢芯脫殼穿甲彈可以完爆這些重型戰車一百或一百五十毫米的前裝甲。只是楊銳還有一個擔心,他道:"就怕德國搶先開戰啊。他在歐洲打出個閃電戰,美國陸軍肯定裝備裝甲師的。"

"先生,即便美國有裝甲師又如何?"周思緒反問道:"沒有經歷實戰就無法掌握裝甲戰的精髓。就以美國第7機械化騎兵旅將戰車和騎兵共同配置的情況看,他們怕連裝甲師的正確配置都不能掌握,作戰條令更是..."

作為老人,周思緒非常清楚己方在裝甲戰上花了多少心血。以他看來,作戰就是武器、配置、方法(條令)、資源的最優整合。裝甲師的作戰條令就是工廠管理中的SOP標準程式檔案,其對各種情況都有成文的應對措施,而每一道作戰條令,都靠血、汗、屍體凝成的。

不斷的試錯才能得到正確的方法,最終演變成一道道作戰條令,可單有條令還不夠,這只是士兵以個人的努力在應對戰爭。陸軍最強大的地方在於對戰爭的應對不僅體現在個人上,還體現在武器、配置以及資源上,換而言之,這是整個戰爭系統對戰爭的積極應對。

為了更好的體現這一點,此時軍隊的結構設定更像一個工業公司而不是單純的軍事單位。以裝甲師為例,除了作戰軍官和後勤軍官外,軍隊中還有特別的生產經理、質量經理,以及在整個戰場遊走的產品經理。前兩者與參謀人員、各級軍官一起討論'五個為什麼';,並以管理視角分析歷次作戰、行軍,為部隊編制新的SOP檔案(條令);後者則負責實地收集自己所負責產品的使用反饋,這些反饋彙總交由工程師分析後,得益於傳真網連接起來的柔性生產體系,絕大部分建議都能很快的體現在新產品中。

計劃——執行——檢查——糾正,PDCA迴圈所構成的質量圈使得整個軍隊成是一個有機體,它能不斷調整自己龐大的骨骼(武器)和動作(條令),反覆給對手以致命打擊,而美國陸軍有什麼?

從歐戰結束到神武三十一年,他們總共只投入了16.7萬美元到裝甲部隊。同時,從歐戰結束到神武三十四年,美國陸軍僅僅只生產了三十五輛戰車。除去這些數字,就以美國騎兵、騎兵總監、步兵總監對裝甲師的掣肘、整個軍界的官僚風氣、以及各軍工企業的各行其是,它就不可能有好的裝甲師,更難以在成堆的屍體出現前形成一個戰爭有機體。正因如此,總參才決定準備好了再登陸,他們認為在一百個裝甲師狂風暴雨的打擊下,年底裝甲師就能在密西西比河洗刷自己的軍靴。

周思緒微微走神時楊銳想到的則是二戰中的凱塞林山口戰役,這次將美國陸軍打醒的戰役對美國陸軍之後裝甲師建設起了巨大的作用,這讓他更堅持自己的觀點:有些戰贏了也是輸了,有些則相反,輸了卻是贏了。

"陸軍的裝備如此,彈藥的話..."周思緒繼續解釋總表,不過沒有說接著海軍裝備,而是一下子跳到了陸軍彈藥上。"我們估計登陸開始後每年將消耗兩億發各種口徑的炮彈、同時消耗九十億發各種槍彈。以大小炮彈平均三十塊計算、槍彈五十塊每千發計算,每年將消耗六十億炮彈和四點五億槍彈,再考慮到其他如手榴彈、炸藥、火箭彈、巡航火箭等武器,基本確定陸軍每年作戰彈藥費為七十五億。登陸因為是在夏季,所以當年計為六十億。"

彈藥單價也在武器價格表上,而登陸前幾年也有彈藥費,所以楊銳點頭道,"沒問題。"

"海軍裝備費每年額定為六十億,而之前算得的是五五五五,五十五億五千五百萬。不過航母裝甲因為借鑑了冰山計劃,現在正在用冰裝甲替代原來造價昂貴的複合裝甲,以後複合裝甲將用在戰車和飛機上。"周思緒道。顯然,這裡有一個好消息。

"冰裝甲?"楊銳笑道,他也討厭三千多萬的複合裝甲,不想這裡冒出個冰裝甲。

"冰山基地之所以能防彈、防魚雷,是因為有厚厚的堅冰保護,所以日本人就想著把把這種特製冰放到飛行甲板以下當裝甲。冰的密度只有零點九,為鋼的八分之一,但它的硬度和溫度有關,如果能把特種冰凍到零下四十度,那麼它的硬度能達到四,零下五十度達到六。不管硬度是四還是六,反正它的密度只有鋼的八分之一,三英寸的鋼裝甲變成冰裝甲就是二十四英寸,也就有六十釐米,這麼厚的冰哪怕一千公斤炸彈也不可能穿透。"

"居然是這樣..."楊銳想起了三十年前他看過的日俄之戰的一張照片,80mm炮彈打在被冰雪覆蓋的俄軍工事上,不但不炸,還彈了起來,那時的氣溫也就是零下三十多度吧。

"是的,先生。"周思緒道,"日本艦政本部已經試驗過了,他們選取了三十公分的冰裝甲,飛行甲板下面裝一道,主裝甲裝一道、底層甲板也有一道,只有對鍋爐的防護還是鋼裝甲。電力的來源是將八臺鍋爐中的兩臺由機械傳動變成電傳,平時分配一部分電力讓冰裝甲保持在零下三十度,交戰前則全力供電,使冰的溫度接近到零下五十度,這樣的防護力就大大超過複合裝甲了。"

方法是挺巧妙的,楊銳卻笑:"要是忽然斷電了呢,那豈不要裸奔?著火也麻煩,還有兩臺鍋爐一去,航母航速也掉得厲害。"

"這..."周思緒也笑,"先生,三道冰裝甲加起來有一米厚,電路保險起見船頭船尾船中布了三道,所以斷電是不太可能的。著火,只要炸彈扔不進來、防護到位,著火是很難的。航速確實是個問題,但冰裝甲都有厚厚的保溫措施,規避敵機時停半個小時電,溫度也不見到會升到哪裡去。最關鍵還是便宜,一年建造三十艘航母,一艘如果省三千萬,每年就省下九個億。海軍對此完全表示同意,還有今年日本造的四艘航母裝的就是冰裝甲。"

"好了,你們用的好就行。"楊銳淡淡的說了一句,他於沒聽過的東西素來不信,好在日本人先試,那就先看看再說。他隨後指著空軍裝備道:"空軍裝備裡包含了海軍飛機吧?"

"是的。艦載機、艦載飛行員的訓練費都包含在內。"周思緒道。"我們從新計算過了,每架作戰飛機,也就是單引擎飛機歸單引擎,雙引擎、四引擎另外計算,不再湊到一起算總價。大致是單引擎作戰飛機每架六萬、雙引擎運輸機十萬、四引擎轟炸機二十五萬。

軍費調整後,預計每年將生產五萬架作戰飛機,培養三萬名飛行員,計為七十五億;四引擎轟炸機每年生產一萬架,飛行員六萬名,計為六十億;最後就是雙引擎運輸機四千架,飛行員一五千萬名,計十五億。剩餘五十億用於雷達、機場設施、備品配件以及噴氣飛機。"

他說到這裡看向王季同,"小徐先生,試驗場那邊預計第一代噴氣機在三十年裝備?"

"不是三十年就在三十一年。"王季同點頭,他隨即道,"噴氣機也不貴,最多是單引擎戰機的一倍。只是,"他看向楊銳,"不是說要等第二代一千五百公斤推力的發動機出來後再入役的嗎?現在單引擎推力不過一千公斤,航程也不足..."

"第一代生產一萬架,拿來培養飛行員總是要的吧。"楊銳解釋道。"螺旋槳戰鬥機培訓一個飛行員十五萬,價格翻一倍的噴氣式飛機飛行員的價格,嘖嘖..."楊銳頓覺肉痛,再道:"反正第二代噴氣機出來每年最少要裝備一萬架,飛行員也要充足,錢不夠就砍螺旋槳。而且航程要足——從美國西海岸到東海岸,也就是只有三千八百到四千公里,登陸後距離更短,我們可以穿梭轟炸,轟炸機在冰山基地上降落,我認為最好是由噴氣戰鬥機護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太著急了。"王季同見楊銳的要求這麼高,當下搖頭。"三十一年登陸,按進展第二代發動機最少要三十年才能成熟,哪怕機體設計同步,三十一年試飛,運氣好也要三十三年才能入役,如果運氣不好估計要等到三十四年了。這時候陸軍推進到哪裡了?怕已經不要穿梭轟炸,直接飛過去再飛回來就是了。"

王季同說的周思緒微笑,他贊同道:"等陸軍佔領了阿肯色州,怕天上沒多少美軍飛機了。"

"美國的鋁土礦真的就集中在阿肯色州?"雖然早知方略,可王季同還是有些不信。

"惺初看的沒錯,"楊銳解釋著,"美國國內的鋁土礦就集中在阿肯色州中部的利特爾裡弗,而且非常集中,更是露天礦。只要轟炸了這裡,那麼戰時他的鋁產量將會大減。也不是說其他地方沒有鋁土礦,旁邊的喬治亞州、亞拉巴馬州都有鋁土礦。可我們不能忘記這個事實:這兩個州離古巴更近。

一旦美國人感覺制海權不保,他們就會開發本國鋁礦,也就是阿肯色州含矽較高的鋁礦——之前美國鋁業不用,是因為含矽高不好提煉,戰時阿肯色州鋁業肯定會大量開採,可當我們佔領古巴或者進入墨西哥開始轟炸後,阿肯色州這邊只能放棄,喬治亞、亞拉巴馬也在轟炸機的航程之內。礦是有礦帶的,現在已經查明,這條鋁土礦帶就在美國南方幾州。這一年來情報局已針對這幾州的鋁土礦設了點,哪裡開礦轟炸機就炸到哪裡,保證讓美國人最後只能用木頭飛機!"

"加拿大就沒有鋁土礦?"王季同看向周思緒,見他毫不猶豫的搖頭,又再問道:"那就不能從歐洲空運,他們航程六千公里的轟炸機出來了可以改成運輸機啊。"

"小徐先生,要三噸鋁土才能煉一噸氧化鋁,兩噸氧化鋁才煉一噸純鋁。這還是富礦,如果是貧礦,那很可能要四到五噸鋁土才能煉一噸氧化鋁,五十萬噸鋁就需要五百萬噸鋁土,空運是運不來,何況美國還需要比如錳礦、鉛這些物資。再就是造飛機要鋁,如果鋁產量忽然下降,那麼是造戰鬥機保衛鋁礦,還是造運輸機到歐洲運鋁土,將是一件難以權衡的事情,不管美國人怎麼選,鋁產量上不來都是要害。

至於從歐洲運鋁,我們不能控制的只有蘇俄和德國,德國是沒有鋁礦的,當然他佔領匈牙利又另當別論了。除了匈牙利,歐洲的鋁土礦基本在法國、義大利還有南斯拉夫,鍊鋁則在英國、瑞士、義大利、挪威、法國和德國。其中也就德國鋁產量超過十萬噸,法國是三萬多噸,英國、瑞士、挪威、義大利都在兩萬多噸,蘇俄產量不明。[注170]

英國缺少原料生產不出鋁、法國則站在我們這邊,義大利和南斯拉夫很好收買,且又在地中海一側,不行可以出動空軍轟炸當地鋁土礦。而德國和蘇聯,我們肯定德國一定會乘機開戰的,戈林最終的目標就是蘇俄,兩邊真打起來,那整個歐洲也就是只有瑞士這個中立國可以獨存。他的產量小不說,我們還和對方簽了供銷合同,不行就砸錢抬價了。"

不光是北美,周思緒還將歐洲的鋁土礦和鋁冶煉介紹了一遍,聽聞是這麼個情況,王季同終於點頭,他笑了一下,道:"惺初沒錯,鋁的確是美國的命門!"(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宇宙級寵愛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我不可能是劍神朕又不想當皇帝簽到海賊從處刑羅傑開始大明合夥人國之大賊凡人修仙傳凡人修仙傳重返1977湘北的籃球少年魔天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