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秦時:一人之下

第三百六十三章 滅趙
上章 目錄 下章

秦時:一人之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滅趙

魏國雖然已然攻下,且不像歷史上那樣是一團爛攤子,但想要初步接收依然要花費大量時間。

好在由於比預計時間提前了好幾年發動統一之戰,秦國的掌權階層包括嬴政,都不急於一時。

高歌勐進固然聲勢浩大,快意非常,但卻根基不穩,後方容易出事。

因此秦國的主要精力都用如何更好消化魏國這塊大肥肉上,並沒有急於對其他國家動手。

這裡的動手指的是發動滅國之戰,對趙國,對楚國的小規模戰爭幾乎沒有停止過,務必不讓兩國安寧。

關於如何治理魏國舊土,秦國朝堂人才濟濟,嬴政也是雄才大略之輩,早已商量出了章程。

成蟜沒有過多摻和,也就是查漏補缺,提一點建議罷了。

歲月匆匆,轉眼又過了一年。

經過一年的消化,魏國舊土已經初步被秦國掌控,在軍方將領的強烈請戰之下,滅趙之戰正式開啟了。

按照原本計劃狼族本來也要參與進來,但成蟜堅決反對。

最後經過商議,秦國決定把狼族排除在外,並且還要給狼族找事情做。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這是中原的內戰,沒有必要讓狼族佔便宜,反正沒有狼族幫忙,秦國依舊能夠滅了趙國。

跟上一次不同,上一次滅魏狼族出動只是為了牽制李牧,突破不了李牧的防線。

這一次趙國本身危若累卵,以趙王郭開的德行定然不會顧趙國邊關百姓的死活,會將趙國邊軍和李牧調回腹地。

沒有李牧和足夠的趙國邊軍坐鎮,狼族完全可以長驅直入,從容自如,趙國北部郡縣定然會生靈塗炭,慘不忍睹。

既然註定李牧率領的邊軍大部分會返回腹地,成蟜容忍不了給狼族佔便宜……

只是頭曼這個人腦子還是不錯的,不能單純的命令,否則容易引起反噬。

別人給秦國當狗,吃不了肉,但總要喝一口湯吧?

把狗的飯盆都給踹了,狗能不齜牙咧嘴嗎?

雖然秦國不怕狼族的反噬,但事關草原上的戰略佈局,還是要讓頭曼拿到一些好處的。

於是在發動滅趙之戰鬥前,秦國找了一個藉口讓頭曼對東胡發動一場戰爭,並且給了一定的物資軍械援助。

物資還算正常,但給出的軍械都是軍隊淘汰下來的軍械。

如果不經過精心保養,用不了多久就報廢了。

而且這批軍械還不涉及盔甲,弓弩等重要軍械,只是單純的戈矛刀劍。

不過草原的部落窮得一批,在狼族崛起之前,武器材質基本上都是由骨頭和石頭製作的,像是骨頭箭。

只是極少數精銳才有青銅武器,鐵器,如此情況下一把青銅劍都是寶貝了。

這種武器之間的代差,是如今草原部落被秦,趙,燕三國吊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人,否則拿著更好的武器也是運輸大隊長。

這個年代各國的軍卒就沒有害怕草原部落的,無論對手是哪個部落,比起他們都是弟弟,是行走的戰功。

戰國持續了二百多年,武德那是非常充沛的,特別是北方。

秦軍淘汰的軍械殘次品對狼族戰士而言都是好寶貝,足夠增強頭腦的實力,給予他發動戰爭的勇氣。

秦趙交戰之際,狼族也在跟東胡廝殺,使得雙方都無瑕難顧。

至於西邊的月氏並不敢輕易招惹秦國,注意力更多放在草原上,看有沒有漁翁得利的機會……

對於趙國這個老對手,秦國是非常重視的。

為了一舉功成,一共出動了三十萬大軍,自西向東十萬,自南向北二十萬。

另外已經對秦國俯首帖耳,起碼表面上俯首帖耳的燕國也動員了十萬軍隊。

有秦國爸爸的召喚,還有打劫趙國,報復趙國的大好機會,燕國自然是不會錯過的。

燕丹一系的人反對那也是沒有用的,燕國做主的人還不是他們。

其實燕王喜,雁春君等人也不是一點都看不明白自身處境,他們也不比燕丹笨到哪裡去……

而是沒有辦法,不跟秦國合作,不聽秦國號令,捱打的就是燕國了。

燕國要是捱揍,趙國一樣趁火打劫,到時候燕國說不定先滅亡了。

跟著秦國打趙國,有好處拿,只要讓秦國找不到動兵的恰當藉口,那麼也許還能苟延殘喘下去。

就算秦國臉不要了,硬要找個粗鄙的藉口打他這個小老弟,再怎麼樣也能多苟延殘喘,醉生夢死一段時間。

晚滅總比早滅好吧?

實際上各國只有精誠合作抵抗秦國才有一線生機,但各國已經不可能精誠合作了。

滅趙之戰一啟,趙國西部,東北部,南部頓時陷入勐烈的戰火之中。

面對滅國危機,趙國全國動員,能夠上戰場的基本上都上戰爭了。

趙國軍隊在李牧,司馬尚等優秀將領的率領下頑強的跟秦燕作戰。

儘管處於下風,但卻沒有戰敗,秦,燕兩國的推進並不順。

燕國雖然派出了軍隊,但不可能為了秦國效死力。

主要還是保存實力,划水摸魚,決出勝負的關鍵還是在於秦趙之間的軍隊。

僵持期間,王翦稟報秦王嬴政,再行反間故計。

王翦這個人非常厲害,是戰國諸多將領中既懂戰爭,又懂政治的存在。

李牧在軍事上的造詣不比王翦差,然而卻不懂政治,或者說不夠懂政治。

在秦趙交戰之際的李牧被任命為趙國大將軍,手握重兵,趙王遷和郭開是非常不放心的。

如果李牧能夠透過各種手段討好趙王遷或者暗地裡表示效忠相國郭開,那麼李牧一定不會有事。

特別是郭開,這個奸臣份量太重了。

長平之戰搞廉頗時,郭開只是趙王偃的近臣,如今卻是趙國相國,趙王遷的老師。

不學無術,昏庸無能的趙王遷基本上是對郭開言聽計從。

就算不討好郭開,那麼至少不要得罪,但偏偏李牧跟郭開早有積怨,李牧也沒有想過化解。

郭開這個人貪財無度,趙國邊軍的軍費過手時自然是要撈一把的。

李牧發現後曾經稟報趙王偃,可惜郭開只是被小小懲戒了一番。

從此以後,郭開就把李牧記在了心裡。

沒辦法,李牧若是化解恩怨或者討好郭開,趙王遷,那就不是李牧了。

可以說他不懂政治,也可以說李牧正直剛烈,堂堂正正,眼中揉不得沙子。

偏偏國家將亡,妖孽橫出之時,是容不得正直剛烈,堂堂正正之人的。

而且如果只是有仇怨,郭開未必不能隱忍,最關鍵的是郭開察覺到了實實在在的危險。

因為隨著李牧提擋住了秦軍,原本在趙國內不俗的聲望開始節節攀升。

如果真讓李牧擊退了秦國,那麼李牧將會獲得巨大的威望,加官晉爵,順理成章的坐穩趙國大將軍的位置。

到時候手握趙國大部分兵權的李牧就跟韓國姬無夜的地位差不多,甚至還要高不少。

畢竟韓國的兵權不僅僅是在姬無夜手中,白亦非手中也掌握了相當一部分。

這樣情況的李牧想要除掉一個郭開實在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甚至換一個趙王也不是很難的事情。

就算是齊國田氏代齊一般,也不是沒有希望做到……

雖然李牧並不是那樣的人,對於趙國李牧忠心耿耿,但小人從來都是以己度人的。

郭開覺得易地而處他忍受不了誘惑,他都忍受不了誘惑,李牧肯定也忍受不了。

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更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勢,豈能不對李牧,司馬尚下手?

小人的目光往往都給短淺,他們看不到太遠,鼠目寸光就是形容他們的。

同時他們也非常自私,做任何事情都是只考慮自己的利益。

他們的腦迴路跟尋常人是大為不同的。

在郭開看來,反正換人也不一定會戰敗。

就算戰敗,大不了就割地嘛,趙國也不一定會亡。

就算亡了,還可以去秦國接著混,他已經跟秦國不止一位大人物建立了聯絡,得到了承諾,

就算秦國翻臉不認人,也可以帶著積累的財富去其他國家瀟灑。

就算去不了其他國家,也可以在恰當的時間,識趣的,光明正大的投降。

憑以前和之後立下那功勞,不說高官厚祿,小命,財富總是可以保住的吧?

哪怕沒了權勢,需要用積累的大量財富去上供以前的關系網,但節餘也足夠舒舒服服下過下半輩子。

最壞的結果就是如此,大機率還不會發生,那麼還留著李牧這個禍害做什麼?

小人謀國不行,謀己卻是精通無比,郭開更是此道大師!

歷史上郭開在趙國滅亡的確沒有死,而且還在秦國成為了上卿。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回HD取自己隱藏的財富,返回咸陽的路途中被一夥盜賊所殺。

據說這夥盜賊是李牧的舊部。

在郭開的影響下,趙王遷覺得李牧的確不夠保險,需要換上更加忠心的人。

於是,趙王遷派使者去前線下詔,把大將軍李牧和副將司馬尚給撤了,換上趙蔥和顏聚。

不要對不學無術,昏庸無能之輩的腦子抱有太多的幻想,他們的腦迴路是正常人不能理解的。

偏偏李牧奉行的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重視獨立行事權的李牧接到這道命令,為社稷和軍民計而不從。

若是李牧乾脆利落的交出兵權,那麼還有很大可能活下去的。

可是李牧直接抗命不尊,這還得了?

原本趙王遷和郭開就很懷疑李牧,這下“不臣之心”可謂是昭然若揭了。

郭開和趙王遷得知訊息後都在慶幸。

趙王遷還大聲誇讚自己的師傅兼相國郭開有識人之明。

郭開極為擅長熘須拍馬以及各種玩樂手段,但真實學問一塌湖塗了,沒有半點真材實料。

趙王遷真正的師傅其實不是郭開,但在玩樂方面青出於藍勝於藍的趙王遷卻視郭開為師。

趙王遷一點都不喜歡教他學問的師傅,郭開也不喜歡,趙悼娼後又是一個無底線寵溺孩子的人。

在趙偃死後,那些教導學問的師傅早就被打發得遠遠的了。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像郭開,趙王遷這類人身邊環繞的自然都是各種小人。

正直有才的人跟他們要麼是格格不入被排斥得遠遠的,要麼被汙濁同化。

對於趙王遷的誇讚,郭開謙虛應對,隨後反手就起了勐烈的馬屁,趙王遷似乎快要成為聖王了。

一番商業互吹後,師徒二人開始商量怎麼對付李牧……

小人搞陰謀詭計都是很在行的,很快就想出了辦法。

很快,趙蔥,顏聚兩人就隨著趙王的使者出發了。

一行人大張旗鼓的來到前線中軍大營,使者當眾宣佈了更換了主將和副將的命令。

對於這種王詔,趙軍中比較正直的將領自然感覺極為荒唐,但又不敢有異議。

因為有異議就得罪了趙蔥和顏聚。

在此大戰之際,得罪了軍中主將和副將,怎麼被坑死的都不知道……

而且把事情向秦軍頭上一推,還沒處說理去,死了也是白死,搞不好還要背黑鍋,連累家族。

另外一部分關係戶趙軍將領,郭開提拔的將領,趙蔥的老相識,二話不說就單膝跪地接詔。

站著的將領也承受不了壓力,只能忍住心中的悲憤表示服從。

於是所有的壓力都來到了李牧和司馬尚身上……

兩人心寒徹骨,心灰意冷,又見到大勢已去,也只能服從了。

瞭解之後,李牧和司馬尚帶著自己的親衛在大營外一敘,之後各自分開。

李牧返回北地,那裡還有一些老兄弟,司馬尚也沒有回HD,返回了自己老家。

返回北地途中,李牧遭遇了精心策劃的襲擊,親衛盡皆死絕,重傷獨身逃脫。

歷史上的李牧的確是被害死了,而這個世界的李牧卻在北地邊境化身成為了獵狼人隱居。

因為為了掩飾自己行動失敗。負責襲擊的負責人夥同下屬精心製作了一具假屍,以此湖弄郭開和趙王遷。

還是那句話,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兩人的手下也是非常精通謀身的。

行動失敗的後果,他們承受不起。

沒有了李牧和司馬尚這兩個能人,趙蔥和顏聚雖然能力還算不錯,但如何是王翦的對手?

不知不覺間就中了王翦的圈套,吃了一次敗仗,損失了六萬餘人。

就在此時,秦國開始利用各種渠道在趙軍中散播李牧和司馬尚被趙蔥和顏聚害死的訊息……

將矛頭對準趙蔥和顏聚自然是因為郭開和趙王遷在HD,效果無法發揮到最大。

而且還不是隨便亂說的,起因,時間,地點,經過,結果俱全,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之所以訊息非常詳細,那就是羅網的功勞了。

參與襲擊李牧的人手中本就有羅網的潛伏者。

郭開的關鍵性成蟜又不是不知,自然會讓趙高,掩日在其身邊大力安插人手。

軍中的變故瞞不過趙軍將領,趙蔥和顏聚採取了最嚴酷的手段禁止傳播,殺了不少人。

然而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種事情一但傳開,很難解釋,也很難阻止。

偏偏李牧和司馬尚在趙軍中威望很高,特別是在之前擋住秦國勐攻之後。

這個訊息差點最後引發了趙國邊軍的暴亂……

儘管趙蔥,顏聚等人處置及時,鐵血阻止了暴亂,但後果依舊非常嚴重。

趙國北地的邊軍本就是趙國一等一的軍隊,雖然裝備不夠好,但作戰意志最為頑強,堪稱抵抗秦軍的中流砥柱之一。

趙國邊軍軍心嚴重受挫,哪怕以家國親人來激勵,也無法完全發揮戰力。

兵不信將,將不信兵,怎麼可能完全發揮戰力呢?

其他成份的軍隊軍心也受到了一些影響,趙國軍隊戰力整體下跌一大截。

王翦察覺到戰機已至,當機立斷發動了總攻,沒有計謀,有的只是堂堂正正之戰。

王翦用兵本就以穩妥著稱,他不想玩花裡胡哨的,就算是李牧也找不到可乘之機,唯有硬碰硬一種選擇。

或許避戰也是一種選擇,不過有時候戰鬥不是想避就能避的,戰略要一但丟失,大勢就已去。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趙軍的士氣只會越來越低落,直到再無反敗為勝的可能。

秦軍的士氣不可能降到比趙軍還低,秦軍是打了勝仗,還有實實在在的體制優勢。

趙蔥,顏聚只能硬著頭皮集結軍隊跟秦軍決一死戰,最終結果自然是趙軍戰敗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別說是這兩人了,就是重新換上李牧,司馬尚,也難以在穩如老狗的王翦手中扭轉局面。

就算是把巔峰時期的韓信召喚而來,也不一定能贏……

想要反敗為勝,必須保證己方不犯錯的情況下敵方犯錯,而王翦卻是穩如老狗的名將。

想要名將犯錯,還是能夠扭轉戰局的巨大失誤,何其困難?

趙軍主力或被消滅,或是投降,或是逃跑。

在戰場還沒有打掃乾淨的情況,王翦果斷派人進軍HD,包圍HD。

隨著包圍HD的軍隊越來越多,又有郭開勸說,還有韓王安,魏王增的榜樣在,並不硬氣的趙王遷果斷投降了。

而且這個世界不會有代王趙嘉,因為在路上就被成蟜安排的大量羅網高手給截殺了。

此時正值季夏,也就是夏季的最後一個月。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女配她天生好命諸天新時代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
本书作者其他书
我能召喚秦時高手 武俠:開局獲得吸功大法 木葉之劍壓天下 秦時之亦正亦邪
相關推薦
超級城市制造商我從美漫歸來科技帝國從工業製造開始不可名狀的邪神體壇之籃球教父都市裡的念能力者我真的不想當學霸鍾馗組盛寵清純甜妻旅行青蛙:傻白甜變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