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全面戰爭之帝國征服者系統

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們的獅鷲呢?
上章 目錄 下章

全面戰爭之帝國征服者系統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們的獅鷲呢?

“什麼?羌州關被攻?”馬騰和馬超對視一眼,都是看出彼此眼中的驚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們原本帶兵回援,只不過是抱著一種“你看,老子很聽話”的形態,去完成李蕁昆的任務罷了。

萬萬沒想到,居然是真的!

“沒想到,齊王的本事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哪怕是抵禦外族,齊王都有相應的要素察覺和手段!”

“要素察覺?”

馬超乾咳兩聲:“跟齊王學的新詞匯,聽說在徐州為首的十八州之地的文人、士人、富賈、官員、軍尉之中廣為流傳。”

馬超覺得,自己是要跟著李蕁昆混的,那就要提前入鄉隨俗,把李蕁昆治下的地區的一些東西學習一下,避免他和他父親馬騰的貿然加入,搞出什麼笑話。

防盜…………

防盜…………

防盜…………

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從此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代。

黃巾起義被鎮壓後,外戚、宦官在內鬥中失去權柄,永漢元年(189年),董卓控制朝廷,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呂布所殺,李傕、郭汜控制東漢王朝。地方州郡長官在反董卓戰爭及後來的相互攻伐中逐漸壯大實力,形成了地方軍閥割據,曹操憑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經過多年的南征北戰,先後消滅呂布、袁術等割據勢力,降張繡、逐劉備,控制了兗州、豫州、徐州以及司州等地,後來又在官渡之戰中任用謀士許攸火燒袁紹勢力軍糧,以少勝多,擊敗了河北強大的割據勢力袁紹,最終統一了北方。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乘劉表病亡、荊州不穩之時,徵荊州,劉琮束手無策,寄身荊州的劉備被迫退守夏口。曹操對江東虎視眈眈。在劉備謀士諸葛亮與孫權謀臣魯肅的共同推動下,孫劉結盟。其後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於赤壁,曹操被迫退回北方,這就是奠定三國形成局面的赤壁之戰。劉備乘勢佔據荊州五郡,後分別於建安十九年(214年)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奪得益州和漢中,勢力達到了極盛。

曹操於建安十五年(211年)擊破關中馬超、韓遂等部,又命夏侯淵西征,消滅了韓遂、宋建等割據勢力,將涼州納入“魏”的勢力範圍之內,此後曹操數次南下,孫權亦曾數次北上,雙方均未獲得大的進展。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劉備大將關羽攻打襄樊,擒於禁,斬龐德,圍曹仁於樊城,許昌以南紛紛響應關羽,關羽一度威震華夏,但不久徐晃解樊城之圍,曹操又採納司馬懿的建議,派人勸說孫權合攻關羽,孫權大將呂蒙設計偷襲荊州,殺關羽,至此荊州大部落入孫權之手。

延康元年(220年)冬,曹丕篡漢稱帝,建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正式開始。黃初二年(221年),劉備為了延續漢朝、興復漢室,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或季漢”。劉備為報孫權奪荊州、殺關羽之仇,在稱帝後不久,就率數萬大軍東討孫權。222年,被陸遜敗於夷陵,蜀漢實力大損,成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國。

孫權於222被魏文帝曹丕封為吳王,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稱帝,國號“吳”,改元黃龍元年,史稱“東吳”。後又遷都建業,自此三國正式鼎立。

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東吳孫權重新聯盟,並致力恢復國內生產。三國中後期,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

184年,太平道首領張角及兄弟張梁和張寶率信徒發起民變,史稱黃巾之亂,迅速發展到數百萬追隨者,引起全國性的戰亂。漢靈帝派皇甫嵩、盧植及朱雋等率中央軍壓制,又令地方州郡政府和豪強地主招募軍隊協助。最後黃巾軍的主力雖然很快被擊潰,不過餘部仍然散佈各地。隨著各地山賊土匪陸續出現,漢朝的中央軍精疲力竭。

188年漢靈帝採納劉焉的建議,將負責監察各郡的刺史賦予兼有地方軍政權力,以加強對各郡的控管,並且將部分刺史升為州牧,由劉姓宗室或重臣擔任。這一措施使得州正式成為一級行政區,雖有利於鎮壓各地叛亂,但當朝廷發生內亂後,掌握地方權力的州牧及刺史紛紛割據一方,不再受朝廷節制。例如益州牧劉焉割據巴蜀,藉由五斗米道首領張魯佔領漢中,切斷與朝廷的關係。東漢為解決黃巾之亂而制定的州牧制度,在朝廷不斷衰弱下,反而開啟群雄割據的局面。

188年漢靈帝駕崩,戚宦之爭又起。宦官蹇碩等意圖殺害外戚大將軍何進,改立太子劉辯弟陳留王劉協。漢少帝劉辯順利繼立後,何進又與袁紹等士大夫企圖去除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及其他宦官。何進還令涼州董卓、幷州丁原帶兵增援。宦官們先發制人,在董卓軍到達洛陽前殺死何進。而袁紹則以為何進報仇為名率軍入宮,殺死十常侍等宦官二千人。雖然困擾東漢上百年的外戚與宦官之爭就此終結,卻也方便了率軍入都城的董卓順勢奪取朝政大權。

董卓亂政

董卓為了奪權,開始剷除反對者,手段殘暴,引起了諸多不滿。他促使呂布殺死掌管都城禁衛的丁原奪得軍隊,袁紹及曹操等原先掌握過兵權的將領紛紛逃離首都洛陽。最後董卓廢黜並殺死了漢少帝,改立劉協為帝,史稱漢獻帝,至此董卓完全掌握了朝廷。

190年,東郡太守橋瑁詐稱以京師三公之名向各地發檄文,陳述董卓的惡行,聯絡各地州牧、刺史及太守討伐董卓,共有十一路地方軍加入,群雄並起,共推袁紹為盟主,史稱“關東軍”。董卓為了迴避其鋒芒,於是挾持漢獻帝、強遷居民,遷都到長安,並火燒舊都洛陽。其間,關東聯軍只有孫堅、曹操真正出兵與董卓對戰,但因持久力不足而退,而關東軍也隨之解散。此後,群雄紛紛割據一方,互相攻擊。董卓遷都後,自封為太師,繼續掌控朝政。

192年董卓最後被司徒王允和部下呂布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無限全面戰爭全面戰爭帝王傳奇征服之全面戰爭三國全面戰爭系統民國全面戰爭拜占庭全面戰爭怪物說誰誰動了老婆的乳房冤冤相報何時了傭兵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