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權相養妻日常

182、結局(下)
上章 目錄 下章

權相養妻日常182、結局(下)

麟德殿裡, 高陽長公主等了半天也沒見永昌帝的影子,稍覺焦躁,在外殿來回踱步。

一盞茶的功夫後, 永昌帝才匆匆趕來,見著親姐姐,劈頭便問道:“這會兒找朕,是有急事?”

他是從寢宮過來的。

先前韓蟄凱旋, 永昌帝龍顏大悅, 被韓蟄辭謝慶功宴後, 他便在別處擺了個小小的宴席, 連著數日, 帶兩位近來寵愛的嬪妃取樂,喝了不少酒。今日後晌, 他便是在寢宮裡肆意取樂, 臨近傍晚才從愛妃身上爬起來,一道用晚膳。

聽見高陽長公主這會兒求見, 他待親姐姐向來很好,正好用完了膳, 便過來瞧。

——因白日裡縱慾過度, 那本就虛弱的身子被掏得更空, 眼睛底下有點淡淡的青色。

誰知高陽公主不答反問, “不是皇上召我進宮的嗎?”

“朕召你?”

“是徐逯來傳的口諭,說皇上有要事召見,讓我趕緊進宮。”

“朕何曾——”永昌帝當然沒傳過這道口諭, 面露不豫,說到一半,猛然驚覺,跟高陽長公主相顧愕然。徐逯是御前地位僅次於劉英的內監,在宮廷熬了大半輩子,能爬到如今的地位,也算是辦事機靈,頗得信重。

永昌帝沒下過這道口諭,他卻跑去長公主府,顯然是矯傳聖旨!

徐逯想做什麼!

永昌帝大怒,當即回身向劉英道:“徐逯呢!”

“回稟皇上,徐逯外出辦差,至今尚未歸來。”

這由頭當然是胡謅搪塞的,永昌帝氣得冷笑,當即喝命劉英傳令羽林衛,將徐逯捉回來。姐弟倆畢竟是長於宮廷,從未碰見過內監平白無故矯傳聖旨的事,心裡覺得不踏實,正揣測內情,卻又見劉英入殿稟報,“門下侍郎韓蟄同六部尚書、中書侍郎求見皇上。”

“他們來做什麼!”

永昌帝覺得煩躁,卻立時察覺不對勁,同高陽長公主換個眼神,步履匆匆地往外走。

還沒走到殿門口,明晃晃的滿殿燈火下,韓蟄健步而入,旁邊是中書侍郎章公望和六部尚書,後面跟著那位早已背叛朝廷的錦衣司副使樊衡。

透過敞開的門扇,殿前玉玠上不知何時多了些兵甲,韓徵和尚政帶甲執刀,身後數十名羽林衛列隊齊整,手裡高舉火把。

永昌帝何曾見過這等陣仗,當即愣住,旋即面色驟變。

韓蟄倒是從容,端然入殿,在永昌帝跟前站定,淵渟嶽峙似的,那朝堂歷練、沙場征伐後的懾人氣勢卻半點都不再收斂,只將一雙冷沉的眼睛望著永昌帝,沉聲道:“臣等有事,須奏稟皇上。”

身後諸位重臣亦拱手行禮,卻是面色不善。

永昌帝瞧了眼殿外的羽林衛,貼身守衛他的人無故擅動,顯然是為了韓蟄。

他心中湧起驚慌,當即高聲道:“柴隆!”

連喝三聲,才見柴隆緩緩走過來,仍是值守時的裝束,卻未向他應命,只緩步走到韓徵身前,手按刀柄,沉默不語。

這態度已十分明白。

永昌帝的心幾乎跌倒冰窖裡,就見樊衡關上殿門,隔斷他的視線。

整個麟德殿霎時沉悶起來,永昌帝心裡咚咚直跳,下意識往後退了兩步,被高陽長公主輕輕扶住。

皇家金尊玉貴的長公主,向來倨傲驕矜,哪怕此刻察覺情勢不對,亦不肯輸了氣勢,厲聲道:“無召擅入皇宮,你們這是要跟皇上稟奏該有的樣子?”

“長公主息怒。”章公望越眾而出,“還請皇上聽完臣等所言,再做定論。”

他說話間,樊衡亦跨步上前,神情冷厲,目光鋒銳。

羽林衛被隔絕在外,韓蟄和尚政明目張膽,柴隆不肯護駕,顯然是情勢有變。永昌帝身旁最信重的陳鰲和鄭玄英都已被迫調往邊塞,如今孤立無援,心驚膽戰之下,整個人都氣勢便迅速萎靡了下去。

章公望旋即拱手,徐徐奏稟。

“皇上自登帝位,朝堂之上並無建樹,寵信奸佞,致田保宦官干政,惹得民怨四起,亂事橫生。偏袒親眷,罔顧法度,致甄家仗勢欺人,京城物議如沸。韓相自入朝為官,錦衣司法度嚴明,統轄有方,又平定馮璋之亂、斬除嶺南之患、蕩平範通之叛,功勞無人可及。朝堂內外,群臣歸服,百姓擁戴,文韜武略,足堪治國。望皇上效堯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禪於韓相,上應天意,下合民心。陛下可享清閒之福,百姓又得英明之主。臣等議定,特來奏請。”

一番話說得沉緩清晰,擲地有聲。

永昌帝大驚失色,厲聲道:“你!”

高陽長公主亦勃然變色,“章斐身為皇妃,撫養太子,皇上器重恩遇,你怎能作此胡言亂語!”

章斐的事是永昌帝色迷心竅,將她溫婉的女兒害成那樣,她以為,他會感激?

章公望垂眸不應,只拱手道:“望皇上三思。”

旁邊宋建春隨即道:“天下百姓皆知皇上無人君之德,致禍亂橫生,百姓屢屢遭難,若非韓相在朝,四方節度使豈肯歸服?似馮璋般揭竿而起者,不知多少!自古以來,興廢盛衰,皆有定數。望皇上早作決斷!”

話音落處,旁的幾位尚書亦附議勸諫,步步緊逼。

皇帝昏聵,人心不服,朝堂上下對昏君的怒氣積攢已久。六部的事悉數握在韓鏡手裡,這兩年亦有韓蟄插手,且韓蟄手握錦衣司,背靠京畿兵權,這回能調河陽相助,顯然是有楊裕暗裡支援。而在南邊,曹震與宋建春交情甚篤,尚家又與韓家聯姻,形勢之強弱,已是洞明。

眾人七嘴八舌,勸諫不止,外頭火把熊熊,柴隆和韓徵、尚政坐鎮,羽林衛紋絲不動。

永昌帝驚恐、震怒,卻無濟於事,連高陽長公主義憤填膺的怒斥都被樊衡厲色逼回。

宮門已然落鎖,內外難通訊息,永昌帝姐弟倆孤立無援,臉上血色一分分地褪盡,最終委頓在地,只是不肯鬆口,將祖宗的江山輕易拱手讓人。

這事難以一蹴而就,韓蟄既已佈置得當,便胸有成竹。

當晚在麟德殿逗留至深夜,留羽林衛嚴守宮廷,樊衡留在殿內照應,旁人暫退至南衙,留永昌帝權衡利弊。

……

次日宮禁森嚴,又逢休沐,外頭水波不起。

宮廷之內,永昌帝姐弟倆形同軟禁,莫說向外傳遞訊息,連太子的面也沒能見到。

漫長的暗夜,漫長的白日,永昌帝被困在殿中,漸而絕望。形勢已然分明,垂死掙扎卻無濟於事,待韓蟄再度入宮時,正當盛年卻早已氣虛體弱的皇帝神情萎靡,姿態頹然,癱坐在龍椅上,臉上一片死灰。

殿內君臣相對,高陽長公主被關在側間,樊衡在旁待命。

皇家人丁凋落,姐弟倆皆被困在此處,更難有回天之力。

永昌帝眼底有濃濃的淤青,“若朕禪讓,你將如何處置太子?”

“臣曾奉命任太子少傅,若皇上願禪讓帝位,不起風波,臣便不會傷他半分。”

“若朕不願意呢?”

韓蟄默然不應,只盯著地上冰冷的金磚,姿態冷硬。

“朕明白了……”永昌帝疲憊地笑了笑,自嘲一般。

其實早該看明白,韓蟄當年會拔劍指著他鼻子,會在朝堂上步步緊逼,便是不太將他這皇帝放在眼裡。然而他這皇帝生來庸碌,能穩居帝位,不過仗著皇家血脈、群臣扶持和禁軍守護,甚至朝堂政事,他也需仰賴韓家,飲鴆止渴般,養虎為患。

如今禁軍叛變,群臣反目,他還能剩下什麼?

永昌帝抬起頭,眼睛裡佈滿血絲,“朕禪讓後,朕的兒子,絕不能有半點閃失!”

“太子年幼無知,臣何必傷他。”

“好。”永昌帝扶著桌案站起來,身子搖搖晃晃的,“朕下詔,禪讓帝位。”

……

皇帝禪讓的詔書頒佈,哪怕朝堂上下各有猜測,仍是一片譁然。

章素帶頭呼應,盛讚皇帝聖明,百姓得遇明主,六部尚書亦然,旋即,跟韓家有過交情的、看得清形勢的紛紛附和,連御史臺的諫官們都沒異議。縱然有幾位忠於皇家正統的老臣、跟韓家不對付的官員或明或暗地反對,卻如逆著風浪前行的孤舟,被迅速吞沒。

韓蟄自然要謙辭,不敢立時受禪。

但皇帝的態度畢竟是擺明了,駐守京畿的楊家率先上表,恭請韓蟄受禪,河陽楊裕緊隨其後,江陰曹震、西川尚家、河陰陳陵並無稱霸的本事,且都見識過韓蟄的手段和本事,權衡過後,皆上表歸服。

剩下元氣大傷的山南蔡家和遠在最南邊的嶺南陳鰲,已不足畏懼。

永昌帝拿到奏表,更覺絕望,只能執意禪讓。

韓蟄幾番謙辭後,順應名義受禪。

旋即商議禪未的事,議定由禮部籌備建受禪壇,當著朝堂重臣和公侯百姓的面,由永昌帝親捧璽綬,將天下禪讓於韓蟄。再於元日舉辦登基之典,擁韓蟄登上帝位。

從臘月初到正月初一的這陣子,朝政的事和天下兵馬之調令,仍由韓蟄執掌。

永昌帝則遷居北宮,太子遷出東宮,將皇宮各處正殿樓閣騰出來,由工部稍加修繕,迎新帝入主。

這些事一件件安排下去,韓蟄受禪登基,已成了板上釘釘的事。

……

朝堂易主,氣象為之一新,群臣恭賀中,唯有一人例外——甄嗣宗。

甄家的氣數,在年初那沸沸揚揚的案子裡耗得一乾二淨,如今能撐著門面,不過是仗著永昌帝一絲仁慈之念,仗著跟太子的半點血脈牽繫而已。

中書令的位子空了一年,永昌帝數次提議恢復甄嗣宗相位之事,皆被韓鏡攪擾,如今甄嗣宗賦閒在家,早已不復昔日相爺儒雅之態。

在聽聞韓蟄受禪的訊息時,甚至破口大罵韓家祖孫倆狼子野心,說了許多不堪入耳的話。這些言辭雖無損於韓家大局,傳到旁人耳朵裡,終究不好聽,尤其他常請昔日太子的擁躉老臣過府敘話,言辭間對新君諸多不滿。

凡此種種,悉數傳到了韓鏡耳中。

他為朝堂的事操心了大半輩子,公事私事上都有失有得,卻也算費盡心機。

如今韓蟄大局已定,韓蟄的事不會再起波瀾,韓鏡緊繃了許多年的那根弦一鬆,整個人的精神氣便大不如前。朝政的事多交給韓蟄,越過尚書令的相位,由韓蟄直接跟六部尚書商議。

韓鏡則多半在府休養,大半時間都在慶遠堂獨坐。

這輩子為朝政忙碌,甚少能閒下來回顧瑣事,而今心願達成,他再無掛礙,對著髮妻舊物和唐解憂昔日用過的東西,回思舊事,日益沉溺。他的肝氣本就不旺,連著多年氣悶積鬱,更是傷損得厲害,獨自枯坐得久了,意志漸而消沉。

哪怕韓墨和韓蟄時常來探望,也未能令他開懷多少。

像是日傾西山,沒了預想中的霞光映襯,反而顯得淒涼孤單。

韓鏡知道不該再插手韓蟄的事,卻也不甘就此沉寂。

在聽到甄家種種訊息後,沉思了半晌,而後乘一頂小轎,往甄府拜訪。

甄家門庭冷落,裡頭倒設了小小宴席,甄嗣宗居中而坐,周圍數位老臣,都是昔日故交,跟韓家不太對付,卻又希冀攀著太子的高枝飛黃騰達的——府裡都有些地位,卻難以左右朝政,算是最後一波不服韓蟄的固執老臣。

見韓鏡貿然前來,俱覺意外,卻仍礙著麵皮,像請入座。

韓鏡端然坐下,一杯熱茶飲盡,侃侃而談,卻最終變成激烈爭辯。

韓鏡迴光返照般精神矍鑠,力挫同僚,如很多年前初掌朝政時,有叱吒風雲之態。

……

當日後晌,韓鏡乘小轎回府,甄嗣宗請郎中急診,餘下幾位老臣灰溜溜地各自回府,再沒敢多議論韓蟄半個字。

朝堂上最後一點反對聲就此沉寂。

韓鏡的身體也在這一番激辯後迅速垮下去,在臘月初十那日,一病不起。

韓家尋醫問藥,卻挽不回韓鏡消沉的意志,只能守在榻旁,眼睜睜看他油盡燈枯。

韓鏡慣於沉肅的臉迅速消瘦下去,卻反而添了些許老者應有的慈和之態,將從前的鋼筆霸道盡數收斂。只是仍不願讓令容侍奉湯藥,頑固如舊。

韓蟄時常過去帶著昭兒過去陪伴,韓墨也幾乎寸步不離地守在病榻旁。

深夜父子獨對,回看來路,韓鏡終是心結難解,神情黯然,聲音虛弱,“存靜從前很有分寸,本以為會是闔府歡喜,卻最終走到了這步。解憂的事,傅氏的事,他是半點都不肯退讓。”

韓墨握著那雙枯瘦的手,在旁沉默。

韓鏡聲音更低,“解憂丟了性命,我也活不了幾天,他卻還維護著傅氏,不肯退讓。”

這事如何評判呢?

韓墨不好說得直白,只低聲道:“父親不願讓親人受傷害,存靜也是。”

“我只是不甘心……”

韓墨不語,見僕婦端了湯藥過來,親自侍奉喝藥,藏在心裡的話也壓了下去——有些事情上,父親的心胸卻是狹隘了些,看不開,作繭自縛,最終傷肝傷身,陷入困境。

但這種話,哪怕說了,韓鏡也不可能聽進去,只能重病添堵。

湯藥有濃濃的腥苦味道,韓墨舀在勺裡,韓鏡只嘗了嘗,便喝不下去了。

氣息漸漸微弱,眸光漸而渙散,躺在慶遠堂舊居裡,彷彿能看到髮妻坐在旁邊做針線,唐解憂趴在小矮桌上,慢慢臨字,笑得乖巧可愛。那是他走出朝堂,滿身疲累之餘,所能擁有的最溫馨的記憶。

這座府邸裡,會惦記那些場景的,恐怕只剩他了。

韓鏡唇邊浮起個很淺的笑,眼皮闔上,溘然長逝。

……

韓鏡的喪事很隆重,因韓蟄尚未受禪登基,韓墨兄弟商議後,仍以尚書令的身份下葬,追贈諡號,永昌帝綴朝兩日以盡哀思,禮部尚書親自操持,京城百官,幾乎都登門弔唁,極盡哀榮。

不兩日,甄嗣宗因事獲罪,由樊衡親自帶人查抄府邸。

韓蟄則在朝堂和喪事兩頭奔波,直至臘月底時受禪登基的大典籌備齊全,才算得空。

晚間回到銀光院時,昭兒躺在小搖床裡,因屋中燻得暖熱,身上只穿兩層綿軟的衣裳,藕斷般的小腿露出半截,被胳膊抱著送到嘴邊,正唆那又軟又小的腳趾頭——這是他昨日才學會的,動作不算純熟,卻玩得不亦樂乎。

令容則在側間裡,正在試那套皇后的鳳衣。

硃紅的衣裳裁剪合體,上頭用金絲銀線繡了飛鳳牡丹,因是冊封皇后的典禮所用,亦按禮制繡了祥瑞之物,端莊貴重。旁邊則是皇后的鳳冠,赤金打造,珠光寶氣,莊重而不失柔美。

令容身姿長開,穿著鳳衣,纖秣適中,修長端莊。

誕下昭兒後,秀麗嫵媚的眉目愈見韻致,淡薄脂粉裝點下,黛眉如遠山,眼哞似星辰,朱唇漾開笑意,明眸皓齒,風情愈濃。烏鴉鴉的雲鬢堆疊,耳畔墜了硃紅滴珠,頭戴精緻鳳冠,襯著無雙麗色,叫人挪不開眼。

恍惚想起初成婚的時候,她還是天真少女,穿著那鳳冠霞帔,那樣嬌弱輕盈。

只是彼時他太冷厲,未曾將她的姿容刻在心上。

好在還有冊封皇后的典禮,他會在那座莊嚴皇宮裡,牽著她步上高臺,受群臣跪拜。

韓蟄甚覺寬慰,待令容脫下鳳衣,便攬她進了內室,如常更衣用飯,沐浴就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床榻裡銷金簾帳長垂,令容身上寢衣寬鬆,滿頭青絲披散在肩,黑髮膩膚,雪白纖秀。

“……前晌跟母親入宮,見到了太子,還笑著給我剝糖吃。”令容靠在韓蟄肩上,手指閒著無事,描摹他胸前賁張的輪廓,稍稍抬眸,“夫君打算一直將他養在北宮嗎?”

“不太好。”韓蟄掌握錦衣司多年,經受重案無數,最知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

那孩子從東宮至尊之位跌落,在韓蟄而言,是一念之仁保全性命,在太子而言,確實得而復失。若還養在宮裡,待長大後懂事,瞧著這座本該屬於他的皇宮,終會心意難平,於誰都無益處。

令容便瞧著他,“那怎麼辦呢?”

“京城裡有許多德高望重的高僧,他縱不能剃度,記為俗家弟子學佛經,能通透些。”

“這樣也好,回頭再找個光風霽月的青年才俊教他詩畫,也能盪滌心胸。”

“嗯——”韓蟄忽然記起件事情,“岳父襲爵的旨意已備好了,後日請他來大典,過後正好受旨襲爵。冊封的典禮就這一回,可不能錯過。”

令容翹著唇角微笑,雙臂攀在韓蟄肩上,“夫君當了皇帝,就只冊封一位皇后呀?”

“有你就夠。”

“當真嗎?”

“嗯。”韓蟄將她肩膀攬在懷裡,輪廓冷硬如舊,聲音卻分明溫柔,“這麼短的幾十年,朝政之餘能剩多少精力?拿來陪你都不夠,怎可浪費在旁人身上。”

冷峻的眉目微垂,對上那雙黑白分明的慧黠眼眸,深邃眼底便浮起笑意。

他生來記性好,幼時幾乎過目不忘,經歷過的要緊事情,也都一件件記著。

從潭州回京城,在山南遇襲昏迷時,那個曾將他拖入深淵的深沉夢境像是烙印刻在心裡,哪怕只是個夢,哪怕隔了許久,也沒淡去半分。夢裡他失去了令容,陰陽相隔。雖只是虛妄夢境,那種清晰而刻骨的痛,卻像是真實發生過一般,令他每每回想,便覺痛如錐心。

韓蟄不敢想象,倘若真的跟令容陰陽相隔,他會如何。

他只知道,擁在懷裡這個嬌笑憨然的女人,是他絕難割捨的人。

這些年踏血而行,他對所有人——包括他自身都能狠下心,唯獨她是個例外。

美人、才女、女將,這世間有無數女子,各有所長,卻只有她,最合他心意。不止為她麗色無雙、牡丹般動人的風華,更為銀光院裡的日夜陪伴、嬌俏柔旖,兩地相隔的漫長思念、輾轉反側,廚房煙火裡的默契欣賞,閒適安然。

那一聲聲甜軟的“夫君”,是委屈、是畏懼、是嬌嗔、是打趣、是呢喃,盡數落在心底。

令他甘願步步退讓,最終卸下盔甲,傾心愛護。

……

除夕過後,便是新的一年。

禮部籌備已久的登基大典也在這日隆重舉辦。

年輕的帝王英姿勃發,魁偉穩重。尊貴而繁瑣的袞服穿在身上,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繡得莊嚴而精緻,韓蟄一步步登上丹陛,威儀而端貴。

丹陛之下,文臣武將、公侯親貴皆著禮服,恭敬叩拜。

初春的陽光明媚照人,籠罩這座軒昂巍峨的宮闕,殿宇披金,簷頭煥彩,就連底下的臣子都精神奕奕,絲毫不見從前的暮氣沉沉之態。

老臣退隱,卻仍有宋建春等能臣中流砥柱,新秀亦如雨後春筍,在韓蟄有意提拔的這兩年嶄露頭角,足以重振朝堂。

不遠處韓徵和傅益盔甲嚴整,沙場上歷練出的將領,有著迥異於旁人的剛毅英勇之態。而在京城之外,有楊裕,有長孫敬,有即將趕往河東的樊衡,亦有無數願以性命保衛百姓的健勇男兒。

前路未必盡是坦途,卻值得期待。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敲下全文完的時候最開心啦,露出老母親般的微笑~~!感謝一路捧場鼓勵的仙女們,給了我很多動力,這章24小時內的留言都發個小紅包吧,一點微薄的心意^o^

番外有三篇,韓瑤尚政、皇宮幸福生活、高修遠遠遊歸來+樊衡的,給完滿的結局再添點色彩~

之後寫文計劃如下:

1.某日設想節氣哥和令容自由戀愛的另一種可能,於是有了一篇校園小甜餅的靈感,專欄裡《很美的遠方》就是,同桌帥學霸,校服到婚紗,不長,但保證甜,下周一開始更新,歡迎收藏品嚐呀~

2.《花媚玉堂》古言男主重生的甜文,會在校園甜餅快寫完時接檔,期間正好多看書充電,努力越寫越好,仙女們也可以先收藏下喲~

順便求一下作者專欄的收藏哈哈

附上《很美的遠方》文案:

寧中的戴坤大名鼎鼎,長得帥,成績優異,散打厲害,是校霸都不敢招惹的人物,人稱“戴神”。

就是高冷臉臭了點,拽得很。

黎嘉轉學後,不幸成了他同桌。

沒多久,她就被戴神的迷妹堵在校門口,“上課乖點,別打歪主意,不許耽誤戴神考清華北大!”

黎嘉想起略高於戴坤的考試排名,微笑。

“他別耽誤我就算我燒高香,謝謝。”

戴坤途經,聞言挑了挑眉。

長得乖巧可愛,說話卻這麼拽

看不出來啊,新同桌:)

蟹蟹霸王票muaaa!!

isabella扔了1個地雷

紮鐵了老心扔了1個手榴彈

我不喜歡餓著扔了1個地雷

天了嚕!扔了1個地雷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妃常彪悍:腹黑邪王寵入骨妃常妖嬈:腹黑帝尊要夠沒妃常無理:王爺沒下限妃常囂張:冷王的私房嬌寵妃常有謀:王爺乖乖被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