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如畫江山

十一卷 天下一統(3)
上章 目錄 下章

如畫江山十一卷 天下一統(3)

張守仁步行下自己的御座,拉著楊易安的手,向他笑道:“你又沒有吃我大魏的官俸,怎麼做這種御史的臉色來讓我看?”

楊易安輕嘆一聲,答道:“昔年好友如此成就,我不希望他傳國永久,絕不懈怠麼?”

“不。易安。想傳國萬代,靠自己一個人的勤勞是沒有用的。你回想一下,哪一朝的開國皇帝,不是克勤克儉,辛苦辦事。結果卻又如何?後世的皇這長於深宮,哪知民間疾苦。沒有幾代下來,勇武帝王的後人成了孬種,睿智的父親,卻生了蠢如豬狗的兒子。”

楊易安皺眉道:“好了,我知道你是說誰。他畢竟現在還是我的君主,還是稍加客氣一點。”

又道:“選良師,自幼教習,總會好的。”

“沒用的。他是皇帝,他沒有約束。書本上的東西,能讓他知道什麼是得來不易?權力沒有約束,終究是會使人變化。我想好了,絕不會讓我的大魏,再陷入治亂興替的老路上去。而不走老路,無非就是分權。其實我中國制度也是極好。只要稍稍加些改進,就不比那些色目人差了。”

“色目人?沒聽說他們怎麼厲害啊。至於你說的改進,我現下也略略看懂了些。你以太尉管理兵部,而兵部只負責軍事文書,物資、甲仗、兵卒名冊,也由兵部來管。行軍打仗,做戰出征,兵部向皇帝請旨,然後方可進行。而這樣一來,兵部的地位可遠遠比大楚兵部無事可做的閒曹強的多了。太尉是文臣,掌兵而不懂打仗。樞使卻都是武人,人數眾多,研判敵情,行軍打仗,將軍們都聽樞使的命令。而沒有兵部的同意,樞使卻也調不動一支軍隊。超過二百人以上的部隊調動,如果沒有透過兵部,就視同謀反。這樣,兵權可就分散,將軍們也不可以過問政事,決沒有謀反的危險。這其實是大楚政治的改良,卻也罷了。倒是你成立的什麼內閣,又有中書令負責制,還有什麼任期不得超過八年的死規定。這樣,也不怕有權臣。監察制度麼,你還是用的御史臺,不過臺閣分開,御史由士民官紳公推品行純良,膽大直言的人來擔任,不需要透過內閣的任命。這樣,可真算分徹底了。”

他讚許道:“當年你就知道習武,我真的不解,你怎麼會有這些奇妙的想法。”

張守仁尷尬一笑,轉了話題,只向他笑道:“先委屈了你了,我的太師大人。”

楊易安瞪眼道:“我也是不合上了賊船。當初算計了你一下,現下看來,要被你如數扳回了。我在大楚也已經做到樞使,將來加個太子少師或太傅的榮銜退休,也是必定事。爵位麼,縣候也是跑不了的,何苦與你趟這個混水。”

“你的把柄握在我手,你想下船,小心我推你入河。”

楊易安氣笑起來,指著他道:“做了皇帝,人卻轉性成了無賴,這可真是太過奇妙。”

兩人笑過一回,楊易安卻又問道:“將來打算如何處置南楚?今天在這大殿上做的這出戏,我若不是知道是你,差點兒也要感激涕零了。”

“這不過是仿周世宗的故例罷了。當年人說他仁德,讓南唐如此行事,必不會再滅人國。嘿嘿,其實我什麼不知道?做了這個位置,你怎麼會當真容忍別人在你的睡塌前安臥!”

楊易安輕聲一嘆,道:“我便知道如此。”

“不過暫且也不必嚇他。他三十出頭了吧?擔驚受怕了幾年,.再讓他享上幾年的清福罷。待將來擒了他來,也不會為難,修個大宅子,封他做個公爵什麼的,好歹強過被蒙兀人掠到北方,做牛做馬吧。”

楊易安卻是精神一振,向張守仁問道:“蒙兀人已經連年求和,你打算如何料理?這幾年,你先守後攻,以火藥船破敵人水師,打破潼關,得了關陝之地,甚至河套養馬地,也被你奪了回來。你重視軍人地位,精選強兵勁卒,連連秋獵打圍,鍛鍊騎兵的騎射。我在南邊時,聽說你一年兩季渡河北上,將蒙兀人攪的痛不欲生。以前,還得以大股的步兵來配合騎兵,穩紮穩打,現下你麾下騎兵數量都有二十餘萬,正面與蒙兀人對敵都全不吃虧。接下來,你打算如何?”

張守仁信步而行,一直到殿門之處。楊易安相隨其後,因見這建立在土坡上的宮殿巍峨高聳,開封城內的情形張目可見,便向他由衷讚道:“你治下的百姓,越來越富足,看他們的神情,衣著,當真是幸福之極。”

“嘿。當年的宋朝不富嗎?不敢打仗,怕打仗,不知道勇武為何物的國家,能富足多少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大魏不會再走宋朝的老路,甚至,也比大楚強的多了。大楚是功虧一簣,然後便以守成為樂。又重商不重農,頭重腳輕,始終不曾真正的強大。你的魏國,是秦漢唐之後,真正又一個強大的帝國了。”

“不錯。按著眼下的局面發展下去,就算是我現在就死了,大魏也會永遠強大,再也不會受人欺凌了。”

張守仁終於脫下身上的袍服,向著楊易安道:“這件衣服,確實不是常人可以穿上的。不過,我還是要暫且脫下它來,來打好我的最後一仗。”

楊易安又是敬佩,又覺得嫉妒,懷著他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他彎下腰去,向著張守仁道:“臣,在此恭祝陛下成功。”

大魏章武六年夏,魏帝下詔:朕聞上古聖王之政理,則教之以戰,陳之以兵,蓋不而服不順也。故始於禁暴,終於偃革,斯不得已而用之。朕以寡味繼膺鴻業。思於率動於靜,歸之教化豈要荒之外,棄為匪人,而棄育之中,視則如子?罔不遵我文軌,修其貢賦,歲時相望,道路抵屬。而默啜素稱桀驁,鳴鏑於狼居;頃自懷柔,屢書於象魏。朝廷所以許其通好,議以和親,使臣累齋繒帛,侍子令襲冠帶,庶中國無事,長城罷守,戢戈而銷劍戟者,朕之意焉。豈謂我盟不渝,爾約斯背,伊庭之際,遂敢侵軼,西北偏隅,尚聞嘯聚,雖摧其精銳,而困於圍逼:此不虞之失也,朕甚憐之。犬羊無親,不可恃信而輕敵;熊羆有勇,鹹能宣威而制勝。朕由是詢卿士之奏,攬英雄之心,謀元帥而得佐軍。恢遠圖而舉長策,隨時之義,其在豫乎!

詔下,命令全國動員。自河南、山東、關陝、河東,五路進逼。張守仁經過六年生聚,以步兵騎兵配合,在關陝河東的山地上屢敗敵軍,而超過三千萬人的人口優勢,豐富的礦物、鹽、布匹、棉花、等各項資源,也被他充分利用。待到此時,他麾下已經擁有百萬精良善戰的部下。

詔下,皇帝御駕親征。自將中軍五十萬,自河南、山東渡河。命李天翔為徵虜大將軍,將兵三十萬,出關陝,河東。

他挑選的時間,卻是夏秋之交,蒙兀人戰馬最為瘦弱的時候出征。渡河之初,一直到抵達燕京城外,蒙兀人卻始終未敢正面與他交戰。

七月,不戰而克燕京,皇帝至燕京而涕下,下令在燕京建築天壇,祝禱上天祈福的同時,也以天壇來告祭那些為收復燕京而死難的漢家男兒。

李天翔自太原北上,一路克大同、東勝州、豐州,兵鋒直至漠北,蒙兀部落四散奔逃,無有敢與他交戰者。

這裡,卻是秦漢時的長城故地,後世加以整固修建,李天翔下令留駐兵馬,在此屯守,卻並不以此滿足,而是以這數州為基地,率大軍主力,直插漠北。

一路上遭遇的小型部落,均被他擊敗,待打到蒙兀原克烈部左近時,方才遭遇諸多蒙兀宗王率領的精兵抵抗。

只可惜,此時的漢人軍隊,卻絕不象自宋而後的那些軍隊那般的無能。蒙兀騎兵雖然在草原做戰,又以精騎突襲,數萬蒙軍騎兵,在揚起漫天的煙塵後,總以為對方會害怕,驚慌,以致陣形混亂。

怎料待他們以為時機已到,開始用重騎兵衝擊時,卻發現對方的的主力藏在幾千輛載送物資的大車之後。

而那些原本平平無奇的大車,揭掉偽裝後,車身車廂,卻都是以精鐵鑲嵌製成,騎兵的大刀砍在上面,只是確出一溜溜的火花,根本就傷不到車身分毫。

而車身之後,卻又射擊用的箭孔,敵人的陣中,開始用簡易輕便的弩炮和拋石機還擊。

蒙兀人衝突後衝,死傷累累,卻只是徒勞的在對方的車陣面前,留下一具具的屍體。

鮮血,浸透了草皮。馬蹄踏處,紅泥翻滾,觸目驚心。

而蒙兀人一向耐以爭生的射術,卻也在這樣的陣前,無能為力。待他們三番五次,衝擊不成後,魏軍卻自己開啟車陣,以盾牌手在前,弩手在後,陣林而出,一時間,箭如雨下。

弩弓的特點便是射程較遠,穿透力強,而張守仁改革射法後,幾萬名弩手三列而擊,漫射敵陣,僅在片刻之間,已經將二十多萬支箭矢射向了眼前正驚慌失措的蒙兀騎兵。

在弩手之後,卻又是養精蓄銳多時的魏軍精騎。

在失去決勝的信心,哪怕是這片草原都拋棄他們之後。蒙兀騎兵開始四散潰逃,無力支援。

他們逃了,那些牛羊,牧群,卻是無處可逃。李天翔早奉帝命,務必要肅清草原,絕不可讓這片大草原,再成為漢人禍害。

沿途一路,他由克烈部往克魯倫河進逼,燒燬帳篷,擊殺任何敢於抵抗的蒙人。在進入草原半年之後,終於返回燕京。

盛大的獻俘儀式,便在燕京城門進行。

這一戰,李天翔俘獲牧民男女老幼,共計五十餘萬,幾是當時草原牧民的一半。牛羊馬匹過百萬頭,漫山遍野,不可勝數。

張守仁興奮欣悅之下,卻也稍覺遺憾。雖然自己統率大軍,敵人卻只是嚇的落荒而逃,除燕京不戰而下外,他統率精騎,直下奉聖州、遼朝中京、大定府、興中府、慶州。趕的忽必烈無處可逃,狼狽之極。

往草原去,有李天翔的大軍在燒殺搶掠。帶著手下僅餘的幾萬人馬,卻無論如何也不敢和張守仁的幾十萬大軍硬抗。

原本那些投靠蒙兀人的北方契丹、女真、漢族的貴族、軍戶世候,此時一個個與他翻臉成仇。

要糧,沒有,馬匹,沒有,牛羊、沒有。甚至兵器,鐵石,也是休想得到半分半毫。他的軍隊,越打越弱,越打越少,他無論如何也弄不明白,為什麼堂堂成吉思汗的子孫,在幾十年前還橫行天下,無人敢於分庭抗禮,到得此時,卻只落的個如喪家狗一般。

甚至,連和敵人主力打一場決戰的資格,也是欠奉。

無可奈何之下,他只覺逃入白山黑水,竄與深山老林,與那些通古斯野人一共,以射獵勉強渡日。日的尊榮富貴,一去不返,至於頭上的腦袋還能保有多少時日,卻也是不知道了。

張守仁雖然遺憾,卻也是興奮之極。此戰過後,蒙兀的殘餘勢力,只得往西逃竄,去投奔中國之外的其餘汗國。最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大草原上,再也沒有群狼的叫聲。

獻俘之後,張守仁便命將這些草原牧民分別安插,就在他們的祖先、親人、兄弟禍害過的村莊旁邊,讓他們用自己的血汗,為族人犯下的罪惡來贖罪。

此事一畢,,張守仁便在燕京王宮中召見有功將領,歡飲之餘,李天翔卻是向他道:“陛下,此戰雖獲全勝,只是忽必烈尚未落網。臣乞五萬精騎,窮追不捨,一定要將他的人頭,獻在陛下的腳下。”

張守仁略有酒意,自從入中原起兵已來,他已經決意再不飲酒,除非直搗黃龍,再來痛飲。此時諸事已偕,蒙兀人已經無法成為新朝的禍患,至於南方的楚國,不過是揮手之間,就成齏粉。待到此時,無論是誰,也不能成為他施展自己報復,依著“如畫江山”來改造,建設自己心中理想國度的願望了。

“太祖,我終不復你!”

在心中默祝之後,他方才轉頭向李天翔,見他躍躍欲試,雖然已經是年過三十,鬍鬚滿面的人,卻仍然是滿臉銳氣,與他當年,並無不同。

當下笑道:“忽必烈身邊最多還有一兩萬的殘兵。他與阿里不哥爭位,以致養虎成患。漠北宗王,原本就不喜歡他。後來被我打敗幾次,實力大損,威望大減,已經連一個尋常宗王都不如。就是他現下身邊的人,也是靠著他自己建的幾千怯薛軍來攏著,要不然,早就四散奔逃了。你是我的統兵上將,曾領數十萬大軍為我掃平漠北。現下追這樣的殘兵敗將,再讓你去出馬,是不是太過大材小用了一點?”

“如此,末將沒有仗打,只好向陛下請辭,回家做富家翁了。”

“胡話。沒有仗打?我為國家打造這麼一支大軍,就馬放南山,刀槍入庫麼?戰士不經歷戰爭,卻如何有鐵一般毅力,虎狼一般的意志?我大魏以後,打仗不是擾民,不是窮民,要以戰養戰,以戰富國,以戰強兵。今日宴後,你便返回山東,過上一年半載的,帶兵伐楚。滅楚之後,還要南下,一直向南,打到海邊。朕不但要你收復漢朝交址故地,還要比當年更大,更遠。”

他目視著李天翔,微笑道:“你還說沒有仗打?”

也不待他答話,卻又轉身自己下首的一個青年將領,向他道:“王浩,你這次隨朕北征,大仗沒撈到幾個,敵人跑的跑,降的降,朕很憋氣,風光都讓李天翔給搶了,你又如何?”

王浩沉穩一笑,答道:“文章憎命,臣身為軍人,卻是不信這個。陛下只要給臣

一支騎兵,臣可以直打到西遼,打到蒙兀人所到過的地方,讓全天下的人都看看!”

“好,我看著你這小子一天天長大,現下象個大人樣,也象個將軍樣了!這樣吧,先給你三萬騎兵,你去到林子裡,把忽必烈給我揪出來。你辦的好了,我再給你更多的騎兵,讓你先年年肅清草原,等把這片草原掃平了,一點兒灰塵也不留下,我再讓你往更遠的地方去打,如何?”

王浩雙眼一亮,當即在張守仁身前跪倒,大聲道:“臣,謹遵聖諭。”

張守仁興致很高,當即又問他道:“你會如何給朕抓忽必烈回來?”

王浩略一思索,便即笑道:“陛下記得三國時,袁氏二兄弟麼?”

“怎麼,你還要用計?”

“將士們的命也是命,能少死一個人,我都會用計。”

“那你說說,如何用法?”

“陛下,那林中,盡有些不開化的野人,也有些粗通文教,知道向聖朝入貢稱臣。此時忽必烈入得林中,先是人多勢眾,又曾經是蒙兀大汗,還與那些野人語言不同而服飾相同。咱們若是大軍進逼,那些部落必定會相幫忽必烈,打起來,勢務多有損傷。況且剿來殺去,徒然使得更多的部落叛向敵方。我若是示之以好,撫慰那些中立的部落,打擊那些助敵的部落,再以官位、金銀來誘惑,若是不出我所料,數月之內,陛下必定會聽到捷音。”

張守仁放聲大笑,搖搖晃晃站起身來,在王浩肩頭拍上一拍,道:“你很好,很好。小家夥,好生去做,將來青史留名,不在衛青、霍去病之下。”

大殿內,喧鬧依舊,唯有張守仁一個人搖搖擺擺,到得後宮。

這一處宮殿,還是當年楚太祖北徵時,居住的舊地。先是唐時節度府邸,然後又是遼人的王宮,接著又是金人的皇宮,多少年來,亂紛紛來來往往,漢人,不過是這宮殿的奴僕,待到此時,卻終於成了主人。

他屏開侍衛,身邊卻是一個人也不帶。自己折身返回,自寢宮裡捧出一個黑沉沉的鐵箱,來到宮中的荷花池畔,稍一猶豫,便用力將這鐵箱往池中一扔。

“噗嗤”一聲,一片水花濺起,那鐵箱只在水面一閃,便已經沉入水底,再也不見蹤影。

張守仁吐出一口酒氣,卻覺得頭腦從未有過的清醒。無論如何,是再也不需要這只鐵箱。

因為如畫江山,就在眼前。

(全書完)

※※※※※※※※※※※※※※※※※※※※※※※※※※※※※※※※※※※※

某人的又一本爛尾文算是幫忙更新完了,對於某個懶惰到極點的傢伙,我無話可說,當初的《大漢》就是我幫助全部解鎖更新的,現在又多了一部《如畫》,不知道下一部是什麼?記得《唐風》還沒有爛尾吧?如此想來,《如畫》雖然爛尾,總算沒有太監,阿彌陀佛!

某人正在構思新坑,據說被槍斃了好多,請諸位書友耐心等待一下吧……

以上,血裔(鍋鍋)胡言亂語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本书作者其他书
謀明 大魏王侯 大明1617 躍馬回明 調教大明 唐風 清明上河圖 新中華再起 回到明朝當太子 錦衣為王
相關推薦
罪域的骨終為王神界紅包群英雄無敵之十二翼天使土豪的末世生存大魏王侯新中華再起清明上河圖唐風調教大明躍馬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