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三國大教皇

523對倭之戰(下)
上章 目錄 下章

三國大教皇523對倭之戰(下)

在過去的成百上千年裡,倭國的平民們始終深陷在貧窮之中,他們沒有土地、沒有財富更沒有人權,他們深受權貴剝削、欺壓和蹂躪。

尤其這幾年,隨著王朝覆滅,列國時代征戰不休的時局更讓倭人們雪上加霜。他們本就是國內最貧苦的人群,頻繁不絕的混戰讓他們的生活更加困苦。戰爭中,作為國內人口最多的族群,他們不但吃不飽、穿不暖還要在諸侯混戰時衝殺在前。

他們恨透了奴隸主和地主,恨透盤剝和壓迫他們的倭國政權。

所以,雖然帝國軍乃是以侵略者的身份降臨了他們的故土,但是在帝國軍剷除了倭國的權貴,將權貴的財富的和地產分給貧民,並且解除他們奴籍之後,倭人們無不將帝國大軍視為解放自己的天兵點將,對帝國大軍感恩戴德。

於是乎,無需帝國宣傳,也無需號召,倭國的百姓們自發四處奔走,將帝國為解放倭人付出的努力和事業做出的善事宣揚了出去,還有倭人投到帝國軍中懇求為帝國軍賣命,更有身處未被帝國佔領區域的倭人自發組織起來,在倭國各地發動武裝暴動,反抗地方諸侯的暴政,迎接帝國軍的到來。

一時間,倭國九州島深陷在土地革命的浪濤之中。

帝國軍藉機四下攻伐,位於九州島的三川、肖盧等五路諸侯先後覆滅。

將整個九州島掌控在手裡之後,帝國軍並沒有急著殺進倭國本土,而是採用穩紮穩打的策略。

聖元二十七年六月,首批五百名帝國官員、神僕及五十名帝國大學外語系倭語專業的畢業生渡過大海,抵達九州島,依據帝國朝廷新近制定的行政劃分,在各自轄區相繼上任。

如果說,帝國的軍隊給倭國的百姓帶來了財富和自由的話,那麼帝國的官員和神職人員則給倭國送上了文明和信仰。

他們不但為倭國的百姓們帶來了優惠的政策,為了方便管理,他還依據華人的百家姓,給倭人起了名字。

別小看這再平凡不過的名與字,在過去的時候倭國內只有權貴才有資格擁有姓名,窮人是沒有資格染指的,只能隨便起個代號方便稱呼。所以在倭人的眼裡,姓名是身份的象徵,人權的代表。帝國官員賜予他們姓名,就是賜予他們與權貴同樣的人權,是對他們的尊重。

對此,他們感恩戴德。

教會的神官們抵達九州島以後,一座座草廬搭建的簡易教堂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林立起來。教堂築成,他們開始手把手教授倭人更為先進的耕作技巧,並為他們帶來了更為高產的水稻種糧,以及可供低價租賃的高階耕作、灌溉器具。他們還為當地百姓奉上了《聖母經》,並以《聖母經》教材教授當地的孩子識字、學經。

吃著自家土地種出來的糧食,用富人的錢添置衣服,讀中原人的書,寫中原人的字,這若放在過去,倭國的百姓連想都不敢想,而現在,卻在帝國的幫助下成為了現實。讓深受苦難煎熬的倭人們,一度以為是在做夢。

但是現實卻告訴他們,身邊的變化都是真的,而且會在神聖華夏帝國的帶領下,越來越好。

就在九州島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時候,北方列島上的倭人們相繼聽說了帝國在九州島上做出的壯舉。

北方處於貧困階層倭人們為之興奮起來,盼望著帝國大軍早一日打到北方,也將他們從水深火熱之中解救出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地方諸侯和富貴階層的態度則截然相反,帝國軍殺富濟貧的訊息讓他們人人自危,生怕自己的身家性命在這場浩劫中毀於一旦。

於是,倭國貧富兩個階級的矛盾日復一日高漲起來,倭國各地每日都在上演著激烈的武裝暴動,倭國各地深陷在內憂外患之中。

孫策知道,一舉奪下倭國的時機到了。

聖元二十八年夏至,孫策留一萬帝國軍及兩萬臨時招募的倭人兵馬駐守九州島,親提四萬青州軍,一萬水軍再次登船,浩浩蕩蕩開進了倭國的本土。

整個聖元二十八年,全帝國的百姓都沉寂在激動與興奮之中,捷報的喜訊雪片一樣飛回帝都,又透過《聖光報》公佈出來,直到帝國軍佔領倭國全境。

試問這世上誰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強大,而強大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在戰爭中連戰連捷,甚至征服對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在帝國百姓心中升騰,他們用他們的雙眼和心靈期待著帝國走向更大的輝煌。

佔據倭國對於欒奕而言也是一件頗值得慶祝之事。雖然,他早就知道在帝國大軍揚帆起航的那一刻,倭國其實就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了。但是在真正驗證這一結局的時候,他仍禁不住“龍顏大悅”了好一陣子。

更為重要的是,對倭一戰作為一次試點,讓他探索到了境外作戰的新模式。

在這一戰中,他巧妙的激化了倭國貧富兩極的矛盾,隨後藉助劫富濟貧的義舉,得到了倭國百姓的支援,並在他們的支援下一舉顛覆了倭國權貴執掌的政權。

既得了平民的好感與擁戴,又完成了佔領敵國的戰略目標,可謂一箭雙鵰。

在當前這個時代,中華文明是最早進入封建制王朝的國家,而世上的其他國家仍處於半封建半奴隸,甚至完全的奴隸社會。在這些國都,佔據人口絕大部分的人,都是農奴和貧民,他們與倭國的百姓一樣,同樣渴望財富,希望得到自由……所以,帝國征戰倭國的策略對世上絕大多數國家而言,同樣適用。

承然,將土地分給倭國百姓的舉措,看起來似是讓帝國失去了不少耕地。可是別忘了,現在的倭人已經不再是過去的倭國百姓,而成了帝國瀛州的居民。他們從本質上已經是帝國人,他們的土地仍舊是帝國的土地。

如果非要把瀛洲人與帝國百姓區分開來也不打緊。作為一個只有一百多萬人口的小民族,在倭國——現在當稱之為帝國瀛洲了,在瀛洲有著大量的土地未被開墾,而這些土地無疑都被帝國揣進腰包,並在未來一段時間裡或以公平的市場價格對外拋售,或賞賜給歷次戰爭中的有功之臣。

除此之外,倭人富裕對於帝國而言並非壞事,生活得到改善,他們會對帝國感恩戴德。為了進一步享受生活,他們會追求更為體面的傢俱、華美的衣服……而這些都是帝國的特產,在繁榮的市場環境下,無需欒奕敦促,他們自己就會把剩餘的財富拋灑出來。藉此,帝國的市場又會得到一輪新的反補,其所獲得收益,將遠遠超過土地本身的價值。

隨著對倭戰事進入尾聲,接下來的接收統治問題變得簡單了許多。

仰賴於帝國各所高等院校多年來源源不斷輸出人才,帝國在短短兩個月內便募集了五百餘名各級官員,乘著海船抵達倭國,在各自崗位上任。

為了方便統御,欒奕將倭國改為神聖華夏帝國瀛州,州治位於本州島西海岸,與帝國隔海相望,因此得名望京。江東故吏陸遜出任瀛州刺史,臧霸任瀛州都督,在南蠻一戰中做出卓越貢獻的舊神盾細作楊鋒出任聖母教瀛州宗主教。政軍教三大領袖相繼到位,瀛州的州務逐步步入正軌。

與此同時,又有一則好消息讓欒奕新潮澎湃了許久。

這些年,隨著海上商貿日漸興盛。帝國各大商會的開拓意識日漸增強。

日前,揚州商會一名姓許名忠字德先的商人,率領一隊商船本著開拓市場的精神自杭州起航一路南下,航行一個多月,竟發現一片島嶼環繞下的一大片陸地。

估算過船隻在一個月時間內的航行距離之後,欒奕知道許忠發現的那片島嶼和陸地正是後世所說的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只可惜,這位許德先雖然為探索馬來和印尼做出了卓越貢獻,但是結局卻十分悽慘,他們在印度尼西亞島上非但沒能賺到一分錢,反倒遭遇了當地食人部落的襲擊。許德先及旗下船員措不及防,一行八十多人的商隊,五十多人成了野人們的午餐,餘下的二十多人及時逃跑乘船逃回帝國,向帝國交州求助,請求帝國軍隊為死去的同胞報仇。

說實在的,欒奕很想為許德先報仇,可是南印度群島實在太遠,再加上屁大點地方,有上千座島嶼,帝國大軍即便開過去也很難統御。所以調兵攻伐並不符合帝國的行為準則。

不過,不調集軍隊不代表不能給許德先報仇雪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欒奕終於想到了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

於是,數日後的《聖光報》登出聖旨。聖旨先是誇讚了一番許德先為探索未知海域做出的卓越貢獻。並告訴帝國百姓,在帝國交州以南的海域裡,有著大量無主的大小島嶼和陸地。帝國的百姓,只要有能力,可以自主乘船渡海去佔領。誰先在島上插上帝國血紅十字大旗,旗幟方圓百里之內就屬於誰。先到先得,領土超過一百平方裡,帝國還會授予土地所有者國公稱號,讓他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建立公國。(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相關推薦
重生農家小娘子重生農家小福女撿到一顆星球:我的冒險被直播了存在感什麼的我才不需要不要和女警談戀愛巫師:從秘紋開始楚後君九齡神明需要被斬殺驚悚影院:開局扮演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