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三國:我敗成最強猛將

第二百三十九章 吳中四姓
上章 目錄 下章

三國:我敗成最強猛將第二百三十九章 吳中四姓

臧霸與關羽盡釋前嫌,二人談到潘鳳時,無不表露出敬慕之情。

關羽舉杯笑道:“宣高啊,除某兄長外,潘將軍便是唯一懂關某之人。當年在酸棗,兄長時為平原令,某僅為兄長部下馬弓手,而潘將軍與某素未謀面,亦未聞名,便薦某出戰華雄,並且願以性命擔保某必可得勝。”

“以潘將軍之力,當時欲斬華雄小兒輕而易舉,但他卻不戰而回,薦某出戰。實不相瞞,當時某曾以為潘將軍武力低弱,自知不敵華雄而才奔回,然而等到潘將軍以性命擔保某必勝之時,某才知道,原來是某低看了將軍,哈哈哈……”

關羽捋著長鬚繼續笑道:“當時在場之眾諸侯,以為我僅是一個馬弓手,必不可勝華雄,唯有潘將軍,知我之必勝。幸而關某不負將軍之薦,只須一刀就斬了華雄首級,時至今日,關某亦常常感念潘將軍當年知薦之恩。如今潘將軍心懷天下百姓,為百姓爭利,某兄長亦是心懷仁義,二者交好合作,天下必可早定,百姓必可早安。來,宣高,正如潘將軍所言,為天下百姓人人皆可飽食,盡飲此杯。”

所謂英雄相惜,關羽和臧霸,都是心懷忠義之人。

歷史上,關羽曾經降於曹操,之後才又回投劉備,仍不失為忠義之神。

如今臧霸亦曾因為與孫觀的兄弟之義,算是背叛了潘鳳一次,但之後又忠於潘鳳,為其奪回徐州,現在更是為了孫觀而自割一刀,未失忠義,因而被關羽所讚賞,引為同類知己。

臧霸舉杯相對,坐在一旁的吳敦也舉起酒杯,三人共飲。

幾杯酒下肚,臧霸手臂上的傷也似乎感覺不到疼痛了。

“潘將軍確實如此,當年霸敗於將軍,本以為必死,沒想到將軍不但不斬霸,還加以重用。將軍活命之恩,霸銘刻於心,此生唯有以死相報!”

吳敦想起自己當初贊同孫觀背叛之事,心中有些羞愧,趕緊轉移話題道:“關將軍,你如此敬佩潘將軍,不如投於潘將軍帳下,與我們一起為潘將軍效力。”

臧霸皺起眉頭,看了吳敦一眼,暗暗搖頭。

關羽捋須言道:“關某雖敬潘將軍,然而關某與兄長劉玄德早定兄弟之義,宣高不棄兄弟之義,尚且自割一刀,關某又如何能棄義另投!況且某兄長與潘將軍志氣相同,皆欲為天下百姓謀利,某助兄長便如助潘將軍,你們說是不是?”

臧霸緊接道:“不錯,雲長此次領兵來援,便如助潘將軍,唯有徐州安穩,潘將軍方可安心奪取揚州,待二州俱安,潘將軍便可與劉將軍共平天下,讓天下百姓皆有田可耕,有飯可食。”

吳敦想不到自己想要轉移話題,卻又再一次讓自己陷入羞愧之中,當下不敢再言,舉杯敬飲。

宴罷之後,關羽出城回營,歇息五日,拔營而起,回下邳去。

臧霸為謝關羽來援,給了一萬石糧食,還有一些豬羊。

袁譚敗走,臧霸怕他重新來犯,仍然留守莒縣,一邊休養手臂之傷。

袁紹得知兒子袁譚敗走,損失兵馬上萬人,大罵其無能,同時也罵曹操:“孟德邀我齊攻徐州,他卻半途退兵,讓劉備得以兵馬援助琅邪,使吾兒大敗,自此以後,他休想再邀我出兵。”

別駕田豐說道:“將軍,劉備與潘鳳交好,潘鳳又屯兵九江,天子在許都恐將難安。而且,曹孟德挾據天子而施布詔令,於我等多有不利,不如讓曹孟德將天子遷來鄴城,如此既可保天子無虞,將軍亦可便宜行事。”

將漢帝天子迎來鄴城,此前田豐和沮授郭圖等人早有提議,只是袁紹擔心將天子弄來,會削弱自己的權力。

自己現在在冀州說一不二,如果將天子弄來,自己就要聽天子之命,恐怕會處處掣肘。

袁紹沒有想過,可以和曹操一樣,只是將天子當成傀儡,將朝中大權完全抓到自己手裡。

畢竟袁紹和曹操還是有所不同。

袁紹現在招攬的人才,大多數都是慕名而來,如果將天子弄來又不能善待,那會毀了自己的名聲,恐怕會讓手下之人離心。

同時袁紹隱隱有想要自立之心,之前已經私刻玉印,剿滅公孫瓚之後,袁紹佔了四州之地,更是讓主薄耿包提出“宜順天意”的建議,結果遭到眾人反對,不得已將耿包殺了,以安眾心。

曹操不同,手下大多數是曹氏和夏侯氏等家族中人,還有自己在兗州所闢之人,對他都比較忠心。

他軟禁天子,派七百名侍衛圍護皇宮,朝中大臣一般也難以進入皇宮。

就連伏完和董承等人,要想進入皇宮與天子私見也非常困難。

袁紹聽了田豐之語,微微搖頭道:“若將天子遷來鄴城,孟德必不願意。”

田豐覺得也是,又說道:“他若不願遷來鄴城,可遷至濟陰鄄城,鄄城離我們稍近,有任何事情也好辦。”

兗州濟陰鄄城現在是州治地,曹操的家屬都在鄄城。

鄄城離黃河很近,算是屬於袁紹的勢力範圍之內,田豐以為這是一個折中的辦法,既可讓袁紹接受,也可讓曹操接受。

當然,這只是他的一廂情願。

袁紹接受了田豐的提議,派人去向曹操提出將天子遷到鄄城,這樣可以避開潘鳳和張繡等人對天子的威脅。

曹操讓天子遷都許縣,為的就是遠離袁紹的勢力範圍,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一顆金印,怎麼可能再遷到袁紹的眼皮子底下。

他寧願東征西討,數次領兵攻打南陽和徐州這些隱患,也不願意將天子遷到相對比較安全的鄄城。

當即拒絕了袁紹的提議。

從此以後,袁紹知道曹操這個曾經的小弟,翅膀已經長硬了,要單獨飛了,甚至還要與自己爭奪地盤,對他開始有了敵意。

只不過幽州的公孫瓚還沒有滅,現在還不好與曹操撕破臉,只要等到公孫瓚一滅,到時候就可以跟曹操爭奪天子爭奪天下了。

…………

潘鳳在吳郡得知曹操退兵,魯肅和李響也因此領兵退回合肥,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就是逼曹操退兵,解徐州之危。

之後又聽聞劉備派關羽領兵一萬去援救臧霸,袁譚退走,被臧霸追擊,而且臧霸還因此與關羽和好,甚至給了一萬石糧食。

對於臧霸與關羽和好,潘鳳心中持讚賞態度,覺得臧霸識大局,並非只是山賊流寇義氣之徒。

雖然也看得出來,劉備有招攬挖走臧霸之嫌,但潘鳳心中安然。

就如自己挖不走關羽一樣,劉備也挖不走臧霸。

現在徐州穩定,自己就可以放心在揚州施行自己之事。

之前在徐州只是破壞,並沒有著力重建,現在,他想要在揚州不但要破壞,更要重建,讓揚州的百姓感受到自己給他們所帶來的更多福利。

不但要讓他們有田可耕,更要讓他們有書可讀,將來甚至可以做官。

凡鳥變鳳凰不再是夢,當世家豪族不再霸佔官途,他們農家子弟,只要書讀得好,又有忠孝仁德之心,將來當縣令當太守,都是完全可能之事。

到時候,其他州民必會羨慕揚州百姓,自己領兵所到之處,那還不是望風而歸附。

甚至自己不到,他們也會自己組織起來,推翻世家豪族而自立都有可能。

江東世家大族,主要集中在吳郡和會稽,尤其以吳郡為甚。

吳中四姓,顧陸朱張,族大田多,而且又相互交織,勢力很強。

如果要將他們全部奪田趕走,牽連將會很大。

高順任為吳郡太守後,對此事心裡有些猶豫,怕搞不好會舉郡皆叛。

為此他來找潘鳳商議,想要寬大處理吳郡世家豪族之事。

“將軍,吳郡大族豪強甚多,牽一髮而動全身,若如徐州一般,奪田奪財,毀家驅離,只怕會適得其反,將會更亂了。”高順擔憂道。

“伯平,以你之意,當如何處置?”

潘鳳知道,以高順的思想,肯定不能和自己同步,仍然停留在唯世家與名士的階段,覺得世家豪族很難徹底剷除。

但他既然提出意見,自己也要聽一聽他是怎麼說的。

“可令他們收取租耕百姓五比一田租,兵威之下,他們不敢不從。只要將他們穩住,吳中百姓便可穩而不亂,如此,我們便可移兵攻奪會稽,平定揚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高順能想到的辦法,也只是收取五比一田租,這是既能惠及百姓,又可讓世家豪族不至於太過反抗之策。

潘鳳笑道:“伯平啊,莫說五比一田租,即使是收取十比一田租,田地依然在豪族手裡,他們隨時可決定將田地租與誰耕種,如此百姓便無安穩歸屬之感。我們如今屯兵於此,他們懾於兵威,不敢不從,若我們移兵他處,他們又收取百姓一半田租,那又該如何?”

“吳中大姓豪族眾多,卻也可說明吳中百姓生活會更加艱難,百姓敢怒而不敢言,逆來順受,正是需要我們解救之時。你盡可大膽去做,敢有反抗者,立即斬殺。吳中有顧陸朱張四大姓,明日,你帶人往抄顧氏,我親自去抄陸氏,同時讓子義帶兵去抄朱氏,仲康帶人去抄張氏。只要此四姓俱滅,我看還有誰敢反抗,豪族不除,百姓便不可得田而耕。”

高順見潘鳳之意已決,而且所言也頗有道理,便不再堅持己見,拱手應諾。

第二日,潘鳳派高順太史慈和許褚,各自帶領三千兵去抄奪諸大姓,自己則是帶著唐雄,率領三千兵去抄沒陸姓之族。

吳郡陸姓,便是陸康陸遜之族。

要說起陸姓之榮,光武帝時,陸閎便官至尚書令及穎川太守。

陸閎之孫陸續雖然只是任為州別駕和郡吏,因楚王謀反牽連而不能為官,但他的兩個兒子,長子陸稠任為廣陵太守,中子陸逢任為樂安太守。

少子陸褒,即是陸康之父,朝廷連徵不就,沒有為官。

陸康又官至廬江太守。

陸遜祖父陸紆,也曾官至城門校尉,父親陸駿,官至九江都尉。

雖然不是三公之後,但一族數代之中,多人官至二千石太守,在這吳郡,也可以說是無人可比了。

而這數代人積買之田,已不知有多少。

即使他們本意並不是為了剝削百姓,買田僅是一項投資,而無形之中,百姓已受其剝削。

潘鳳也知道,自己現在一刀切的做法,會損害到一些本無噁心之人,但他沒有辦法,不可能一個一個去甄別他們誰有善心誰無惡意。

而且,他們的田地必須要奪來分給百姓,即使他們本來無噁心,田地被奪之後,難免他們會對自己生出敵意,現在只能如此。

現在陸遜只有十五歲,陸康之子陸績更是只有十歲,潘鳳根本沒有要招攬他們之心。

不可能奪了人家的田地和家財,還要讓人家來為你效力。

潘鳳領兵到陸氏家族時,他們本都以為潘鳳不敢將他們怎樣,竟沒有人提前離開。

等見到潘鳳領兵來到,他們才後悔,早就聽說潘鳳要奪取豪族之田和家財,還要將他們的房屋燒燬,將他們趕走。

如果自己早幾日收拾家財離開,或許就不用像現在這樣,一切東西都沒有了,赤條條的離開。

他們的勢力,那是建立在名望之上,對於百姓來說,陸氏之名便是一種力量,讓人不敢挑戰和抗拒。

而對於潘鳳來說,陸氏的每一個人,都不如自己軍中的一個士卒。

沒有任何的反抗,他們也反抗不了。

附庸租種他們田地的百姓,聽說潘鳳要來將田地分給自己耕種,而且田稅只有十比一,甚至還會減免算賦和口賦,不知道有多興奮。

雖然他們沒有來落井下石,對陸氏之人進行追打辱罵,卻也不會跟著陸氏之人抵抗潘鳳的兵馬。

潘鳳令唐雄帶人將陸氏家中錢財糧食和書簡全部搬走,只留下一點讓陸氏之人離開路上食用,將他們趕走。

臨走時還囑咐他們,莫要去會稽跟隨孫權,因為潘將軍下一步便會去會稽,只怕到時他們又要跟著孫權逃離。

和在徐州一樣,家中田地三千畝以上者,皆奪財毀家,將人趕走。

田地一千畝以上,三千畝以下者,只是沒收了田地和部分家財,沒有毀家,人也沒有趕走,仍然給他們每人留了二十畝田,供其耕種。

田地一千畝以下者,則留出每人二十畝後,其餘田地收歸官有分給百姓。

包括顧氏朱氏和張氏等大姓在內,數日之間,諸多豪族全部被趕出吳郡。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莽荒大帝尊我有一個莽荒世界我的妖怪鑑賞圖鑑我當按摩師的那些年男按摩師日記在原神世界玩原神全職破法者全職魔法系統鉅艦大萌雙城:英雄見證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