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

第二百四十七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
上章 目錄 下章

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第二百四十七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

揚州。

陳超乘坐著一葉扁舟,抵達了府衙的門第,身後只攜帶八名護衛,各提寶盒大箱,裡面裝著的都是金銀細軟。

按照燕王的指示,此番的任務顯得稀奇古怪,去策反揚州刺史文欽,而且還要讓這個人加入王凌的起義大軍中。

陳超只覺得暈頭轉向的,為了燕王的霸業,他可能是跑得最遠的一人了,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四處遊說的勞碌命。

他望著蕩起朵朵漣漪的水面,不禁一聲長嘆。

身後的八名護衛都面面相覷,忙問其故。陳超沒好氣地自嘲道:“當年孔子周遊列國,實際上也沒走了多遠,我這可算得上是走遍天下了。”

眾人不由得大笑。

在歡笑聲中,一行人已抵達了府衙門口,門前數十名親衛各執長戟,呵斥了陳超往前走,為首領頭的說道:“你是何人?”

陳超臨危不亂道:“煩請通報文刺史一聲,下官乃是王太尉的手下。”

領頭親衛聞言一愣,自從王凌起兵以來,整個兗州跟揚州都陷入了混亂,揚州大小官吏有明目張膽參與其中的,也有暗中迎合者,更多的還是如文欽這般,對王凌的招攬視而不見。

親衛冷笑一聲,搖頭道:“請回吧,文刺史向來不與叛逆之賊狼狽為奸。要是不走的話,刺史可是有言在先,一律格殺勿論。”

陳超付之一笑,並不把他的威脅放在眼裡,正色道:“還是再通報一聲吧,文刺史若是不見我,固然是我的損失,也是文刺史的損失。”

領頭親衛有了些許的動搖,立即命人進去通報文欽。

過了一盞茶的時間,親衛才迎接陳超進去,八名護衛扣下兵器,搜查全身後放行。

陳超步入廳堂內,居中而坐的是一個大馬金刀的漢子,他抬起頭來,年歲在五十歲上下,生得豹頭環眼,滿臉地桀驁不馴。

就那麼抬頭一眼,讓陳超只覺如墜冰窖。

文欽盯著他的眼睛,臉上有些許的不屑:“王凌又派你來了?”

陳超雙袖一攏,命身後的八名護衛把金銀細軟放下,笑道:“王太尉一直唸叨著文刺史,你不出山,天下難定啊。”

他所帶來的金銀細軟,都是王凌跟令狐愚為感謝他幫忙抓出奸細而送的,如今則被他轉贈給了文欽,只覺心疼得滴血,可不送又不行。其中不少寶貝是王凌一人珍藏的,只有這樣文欽才會信服。

文欽“哈”的一聲,覺得可笑至極,冷笑道:“王凌是叛賊,我乃大魏的揚州刺史,現在朝廷沒下旨讓我去討伐他,只維護州郡安定,老賊可以偷著樂了。”

陳超不置可否,說道:“文刺史若是討伐了王太尉,等於自斷臂膀,成了司馬氏的手中刀了。”

文欽眉頭一皺:“什麼意思?”

陳超道:“文刺史當初是依附誰的,你可忘了?司馬懿意在屠盡曹爽舊部,這裡包括了王太尉跟文刺史都在其中,不互相聯手抗衡,而自相殘殺,豈不是成了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文欽只覺此人信口雌黃,道:“司馬氏若是想殺我,又何必升我的官職,讓我統領揚州刺史一職呢?這話未免太荒謬了。”

陳超笑道:“司馬氏為了安撫王凌公,不也是加了太尉一職?此非示好,而是麻痺大意。若是當真能如此瓜分,人盡得利,司馬懿又何須騙殺了曹爽?況且前車之鑑不止曹爽,還有何晏、夏侯玄等鮮明的例子,文刺史不早做準備,是取禍之道。”

文欽沉默下來,他當然知道陳超所言非虛,司馬懿的高平陵事變,幾乎把整個魏國的政治道德底線撕了個粉碎,即使事後司馬懿為了安撫曹爽的舊部,給各人都封了將軍名號或者升官,可這都無法平息眾人的恐懼之意。

誰也不敢確定,這會不會是司馬懿舉起屠刀前,給人喂的蜜糖呢?

文欽始終無法忘記,高平陵事變本來到了曹爽投降,束手就擒就應該結束了,以曹爽退出權力中心剝除所有的官職,只留爵位。這是事變前天下人的看法,畢竟司馬懿也是信誓旦旦在天下人面前,對著洛水起誓的。

然而司馬氏的醜陋,愣是為這場政變加了後半場爛尾的戲碼,把政敵扳倒後剝奪了官職還不夠,直接把曹爽等人滿門抄斬,夷滅三族,其手段之狠勁,古往今來所未有。

司馬懿也明白做得過火了,極力補救的方式就是用升官加爵的方式安撫文欽等人,免得這幫殘餘勢力集結反撲。

文欽沉默少許,問道:“太尉起事,是擔心司馬懿的誅殺?是以不得已而為之?”

陳超沒想到他會這麼問,他哪知道王凌起兵的初衷是什麼,索性也就順著文欽的話頭說了,笑道:“那是當然,太尉若是坐以待斃,束手就擒,早晚有一天要被司馬懿所害,這才提前造反。試想一下,王太尉年近八十,尚且奮起反抗,文刺史年富力強,正是為國盡忠的時候,怎能等著司馬懿這個奸臣的屠刀落在頸上呢?”

文欽心中頗有動搖幾分,道:“這只是王凌以己度人罷了,司馬懿讓出太尉一職給他,未必是準備殺他而後快。再者說了,王凌真要免司馬懿,起兵以清君側之名即可,又何必另立新君?恐怕是個人的私心要佔上幾成。”

陳超仰天大笑,笑聲中充滿了譏諷之意,說道:“文刺史原來是這樣的人。”

文欽聽他笑聲中有譏笑之意,不禁有了幾分怒意:“在你眼中,文某是何人?”

陳超一字一句道:“猶如當年的大將軍曹爽。”

十個字一經出口,文欽出奇地沒有憤怒,而是產生了深以為然的懼意,竟然忘了反駁。

陳超站起身來,一揖到地,嘆道:“所謂樹挪死,人挪活,文刺史不知大風起於青萍之末,大禍臨頭而不自知。既然人各有志,在下也不再強求,就此拜別吧。”

說罷,作勢往外走。

“站住!”

文欽抬起頭來,猶豫了一會兒,說道:“入王凌麾下,也非不可。”

陳超當即立足站穩,回過身來,詢問道:“文刺史可有什麼難言之隱?”

文欽猶豫道:“我在太和年間曾擔任五營校督,行事不免有些蠻橫,受人所彈劾,被免職在家賦閒。之後先帝又任命我為廬江太守,王凌向朝廷上奏我貪婪殘暴,不適合擔任撫邊將領——哼,害我第二次被徵還,受朝廷的懲罰。若不是大將軍曹爽念在我與他是同鄉,我定然不會有今日。”

陳超聽到這裡,暗想原來兩人中間有這一過節,安撫道:“此事隔了久了,況且當年是先帝尚在,四海承平,王太尉也不過是為國家盡心效力罷了,只是為公,不是為私。現在求的是自保,自當眾人齊心,抱團取暖,共同抗敵。”

從私德上來說,文欽確實算不上什麼好貨色,甚至於他自己都下意識地承認這點,剛暴無禮,傲慢犯上,朝廷內外常受人彈劾。而且在淮南虛報的戰功更是盡顯貪婪,連皇帝都能感到不適。

文欽點頭道:“若是太尉不計前嫌,我倒可投其麾下,供其驅馳。”

陳超心下大喜,說道:“下官以性命擔保,太尉必不計前嫌。”

文欽一直以來就擔心司馬氏的秋後算賬,即使做到了揚州刺史、前將軍的位置上,依然是惶恐不安,心想投了王凌,也有個照應,能抵擋得了司馬氏的圍剿。

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這個道理他是明白的。

想到此處,立即命人拿來紙筆,手書一封呈給王凌的信,這一經落筆揮毫,便是八百餘字。

陳超立足於五步外,等著文欽把投誠信寫畢,忽聽得外邊傳來一聲又一聲凌厲至極的舞戟聲,更加伴隨著金鐵交鳴之聲,似是在重擊什麼鐵器。

他聽在耳裡,心中瘮得慌,這時文欽將書信寫畢,裝入盒中,封上火漆,交到了陳超手中,正色道:“務必把信交給王太尉親閱。”

“文刺史放心,下官一定送達,太尉若知你願意加入,必然歡喜不盡。”

陳超將書信收進懷裡,這時外邊的舞戟聲竟然愈演愈烈,好似有千軍萬馬一般,只聽得他心神不寧,小聲道:“刺史,外邊這個動靜——”

文欽見怪不怪地道:“小兒在府上舞戟。”

兩人相訣走出廳堂,只見寬敞的院子裡,一人一戟化作光影般飛來橫去。

陳超只看得眼花繚亂,定睛一瞧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生得虎頭虎腦,身長已有八尺餘,那柄單耳長戟寒光凜凜,只見他長戟自下而上的一掃,“休”的一聲地上火星四濺,勁風隔著兩丈遠拂到臉頰上,隱隱間都有生疼的感覺。

陳超忍不住喝了聲彩,對文欽道:“敢問文刺史,公子尊姓大名?”

文欽頗為得意,笑道:“犬子不才,名文俶,字次騫,小名阿鴦,只是頗通武藝,別無所長。”

陳超心中駭然,卻不曾想文欽竟有一個這樣厲害的兒子,正色道:“文刺史,當真是虎父無犬子啊,有這樣的子嗣,當大興門楣。”

正在談笑間,文鴦舞至院中的一口大鼎面前,長戟順勢探出,插進了大鼎豎起的兩隻立耳當中,勐地將長戟擔在肩上,奮力一壓槍尾,二百來斤的大鼎四足懸空而起。

文鴦臉色發紅,額角青筋暴起,勐地裡大喝一聲,腳下踏破青磚,就連相鄰的兩塊青磚也跟著出現裂痕。

在眾人的驚呼聲中,大鼎橫飛上半空,斜飛竟有二丈遠,即將落下的時候,文鴦長戟脫手飛出,再度精準無比地穿進大鼎的立耳中,長戟插進榕樹中,大鼎就這樣吊在戟上,槍尾兀自顫動不已。

這一番驚世駭俗的功夫下來,除了文欽之外,眾人都要驚掉了下巴。

陳超差點兩眼一黑昏了過去,足下有些站立不穩,還好身邊的護衛趁機扶住了他。

文欽玩味地看了他一眼,笑道:“老夫教子無方,驚擾了貴客。”

陳超臉色稍緩幾分,嘆道:“我常聽說當年呂布之勇,關張為世虎將,貴公子可與此三人鼎足而四。”

文欽道:“您這可就過獎了,小兒既愚且鈍,如何能比呂布關羽之輩呢?”說到這裡,對兒子招了招手:“阿鴦,過來見過貴客。”

文鴦身上大汗淋漓,臉色的潮紅尚未消退,他走過來向陳超鄭重行禮,笑道:“阿鴦見過先生。”

陳超瞧見這鐵塔一般的人物,不由得心中畏懼跟敬重,詢問道:“不知公子今年幾歲?”

文鴦答道:“回先生,在下今年十六歲。”

陳超大為服氣,暗想:“魏國不僅幅員遼闊,而且人才輩出,實在是羨煞旁人。反觀我大燕並無多少奇人異士,說到領軍征戰者,也僅有大將軍鄧艾父子、柳氏兄弟、楊祚、卑衍等人而已。”

他這時才想起來,燕王昨日來信中的囑咐,務必要關注王凌的戰局。只因王凌未必能勝得了司馬師,一旦出現機會,要把文欽父子幾人給趁亂接走,必要時可就近發動屯兵於青州東來郡的鄧忠、柳志相援。

陳超起初還以為燕王是千金市馬骨的人,直到見了文鴦,才明白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有這樣彪悍的武將,又年不過十六,不僅可供當今的燕王驅使,將來還可為世子儲才。

他深深地看了眼文欽父子二人,轉身出了府外。

文鴦不解地問:“父親,這人是誰?”

“王凌的部下,請為父助他對抗司馬師。”

文欽眼睛微微一眯,負著雙手,輕聲道。

文鴦不解地撓了撓頭,道:“父親答應了麼?”

他哼了一聲:“為父改變主意了,現今不早做準備,只會受制於人。司馬氏趕盡殺絕,剷除黨羽,不論是宗親,還是曹爽舊部,都難免要受殃及,我身份敏感,早晚為賊所害。再者說了,王凌佔據兗、揚二州,與我首當其衝,我不與他為敵,他也會與我為敵,倒不如雙方握手言和,先把司馬懿對付住了。”

文鴦想到當年的高平陵事變,咂了咂嘴道:“父親說得是,只怪曹爽愚蠢,被司馬懿給害了,父親又曾是曹爽的部下,受過幾分恩惠,難免被司馬氏給盯上。投奔王凌最起碼也有個照應。”

文欽心下甚喜,沒想到兒子的長進如此之大,點頭道:“阿鴦長大了,知道為父親分憂。”

文鴦嘻嘻一笑,向後甩了甩臂膀,笑道:“不就是打仗麼?也沒什麼好怕的,孩兒已將刀劍斧鉞都一一練得爐火純青,上陣殺敵絕不膽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鬥羅之凡人史詩西遊之我為牛蠻大明星愛上我重生東王公:洪荒最強混元天路殺神我,怎麼可能有很多娘子!逆武成神漫威的異派劍仙網遊之王朝崛起最強神豪養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