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三國之化龍

第705章 交州獻禮
上章 目錄 下章

三國之化龍第705章 交州獻禮

陶謙奔赴南陽上任之後,李易又在東海郡停留了足足半個多月方才帶著大軍啟程北上。

這半個月裡,在糜竺、陳登、趙昱、曹豹這些人的帶頭下,徐州官員,無論文武品階高低,整體上非常配合李易的工作,少數對李易有不滿的,比如孫乾這些類人,基本都在李易入城之前就被陶謙批准了辭呈。

對於這些人,李易展現了他寬宏大度的一面,不但沒有為難,還送這些人馬車、書籍,甚至是路途花銷,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這些人對他的敵意。

當然,李易作為上位者,自然不可能全是溫和的一面。

有糜竺和陳登這些“內賊”的配合,在進入徐州前李易就拿到了一張名單,上面都是對他極度不滿,公開抨擊,甚至是厭惡仇視他的官員以及世家。

李易接管徐州之後,名單上的官員大多辭官歸於田園,對於這些人李易沒什麼好說的,不會為難分毫,但有那麼一小部分人卻是一邊在心裡罵著李易,一邊穩穩的坐在官位上不動彈,這對李易來說就有點無法忍受了。

李易從來都是個有點小氣的人,向來都是他算計別人,現在有人一邊罵他,還一邊吃他發下的俸祿,世上哪有那麼便宜的事?

於是,這些官員一個不剩,全都被李易藉著查賬反腐的名頭給擼了下去,其中貪贓枉法嚴重,或者藉著權勢魚肉鄉里的,都被李易以為民做主的名義給砍了腦袋,少數問題比較少,不至於丟官的,李易就讓人從他們的家人親戚身上下手,結果就是這些被李易擼下去的傢伙沒有一個是冤枉的,李易完全是按照律法辦事,根本沒有打擊報復。

收拾官員之後就是世家,這就更方便了,那些劣跡嚴重,甚至是惹得百姓怨聲載道的,直接兵馬上門抄家,對於劣跡不大的,李易的手段也相對溫和,叫人查一查他們名下的田產與丁口,看看實際數目與官府的記錄相差多少,該沒收的就沒收,然後再瞧瞧家裡有沒有窩藏兇犯甚至反賊,然而亂世的世家之中,誰家裡沒幾個揹著幾條性命的猛人?

於是,又是一查一個準,一批站在李易對立面的世家倒了血黴。

這些發生在徐州的事情雖然看起來有點折騰,但因為準備工作充分,處理起來其實是非常效率的,並沒有花費多少經歷,許多時候李易喝喝酒,睡上一覺,第二天睜眼就有人把事情給他辦妥當了。

真正叫李易在意的事情,卻是全都在北邊。

首先,按照李易與他麾下文武的預判,袁譚與顏良得知他的到來,且是一路勢如破竹,應該主動退兵才是,若是繼續固守青州,簡直是自絕後路,與求死無異。

所以,李易原本的打算非常好,等袁譚前腳退走,他就帶兵接收空城,對外就說這城池是他從袁譚手裡打下來的,然後以此跟田楷扯皮,扯到田楷認慫。

可讓李易沒想到的是,袁譚的確撤兵了,但他只撤了一半,如今袁譚主力全都聚集在了濟南一帶,儼然一副要死守的架勢。

為此,李易特招眾人商議,他懷疑袁紹有詐,甚至暗中往青州增派了大軍,但幾次斥候查探之後,並未發現青州兵馬數目有增多的跡象。

李易又懷疑袁譚暗中與對頭握手言和,勾結了臧霸或者田楷,共同對抗他這個強敵。

李易疑心很重,擔心陰溝翻船,便命人警告臧霸不可自誤,這次態度強行,效果更是不錯,臧霸似乎感覺到李易即將北上,他已經沒了回旋餘地,終於表態願意歸附李易,並放棄手中兵馬。

只是臧霸額外提了一個要求,他希望李易可以承諾殺盡曹操與夏侯兩家族人,為開陽,以及彭城被屠殺的百姓報仇。

對此,李易再三斟酌之後,只答應今後會殺曹操,但曹操與夏侯族人並不會被牽連在內。

三國英雄之中,曹操是李易比較喜歡的,這點還在劉備之上。

可是李易殺劉備的時候有負罪感,而對於曹操,李易或許會覺得可惜,但下手的時候絕對不會有分毫的心理負擔。

單是曹操一夥人在徐州幹的事情,就足夠把他的九族滅上好幾遍了。

但是,殺曹操是罰,而不是恨,李易還不至於滅人家滿門,更何況衝著夏侯涓,還有被他早早預定的曹操那幾個閨女,這叫李易怎麼下狠手?

所以,李易答應的只是殺曹操一個。

訊息送出之後,臧霸很快就有了回覆,他沒有在這個問題上與李易討價還價,畢竟臧霸拖到現在才表態,他也害怕要求太多,惹惱了李易,讓李易在收拾曹操之前先把他給辦了。

然而,臧霸不知道的是,李易收到他回覆之後,並沒有太過歡喜,李易依舊在猜測袁譚是否用什麼條件打動了臧霸,兩人聯手在青州給他設下了圈套。

李易身邊的人也不認為李易的懷疑是杞人憂天,實在是袁譚留在青州的勝算太小了,既然袁譚敢戰,必然有所倚仗,懷疑到臧霸身上很正常。

除了這兩者,就是青州田楷那邊,李易再次提出去青州助戰,依然被田楷嚴詞拒絕,堅決不允許李易干涉青州內部事務,這讓李易很是不快。

袁譚收縮兵馬的時候,田楷就沒有追擊,直到現在也是按兵不動,擺明就是想看李易與袁譚先做過一場,他好趁機參與,或者是乾脆漁翁得利。

就田楷的立場來看,他的做法沒錯,可李易就是感覺很不好。

雖然李易現在還不願與公孫瓚敵對,可如果田楷真的不給他面子的話,李易也只能撂下臉皮不要了,反正他與公孫瓚中間還隔著袁紹呢,李易不信公孫瓚的兵馬能跨過冀州來跟他打仗。

至於田楷本人,袁譚能如入無人之境一般,輕鬆打下小半個青州,這樣的人才白送李易也不稀罕。

徐州的情況大抵就是如此,壞消息居多,唯一的好消息也被李易懷疑有詐,整體情況不怎麼樣,但好在李易自身的優勢夠大,北邊的現狀並不會對最後的結果有實質性的影響,更不至於壞了李易的心情,因為除青州外,其他地方還是有不少好消息的。

李易最先知道的,是東郡河北諸縣發生的民變。

最初聽到收到這個訊息的時候,許多人,特別是徐州本地官員都以為這是李易的手筆,是李易叫人在東郡煽風點火,給袁紹添麻煩。

然而李易自然明白,東郡的事情雖是因為免賦稅的事情而起,但真的不是他的安排。

思慮了一番,李易對此事不承認,也不否認,一邊偷樂,一邊叫人給臧洪寫了一封長信,以一副襄侯愛世人的口吻說亂世民生不易,雖偶有叛亂,也是生活所迫,是無奈之舉,民心依舊向善,所以請臧洪用心教化百姓,切莫對無辜百姓舉起刀兵,只要東郡百姓安好,他李易就替東郡百姓謝過臧洪了。

李易去這封信沒什麼明確的意義,主要就是給袁紹添堵,他很愛惜百姓不假,但百姓在他心裡卻有著先後主次之分,最重要的自然是他治下之民,那些不在他治下的,暫時只能抱歉了。

除了東郡,還有一個好消息是郭嘉送來的。

大約一月之前,交趾太守士燮備下重禮,裝了整整二十輛馬車,外加六頭大象,由士壹帶著北上,作為交好李易之用,並順便求購紙張。

這一行人一路北上,一路聽著李易的各種戰績,最後更是知道李易已經是大將軍了,讓士壹受了很大的刺激。

於是,士壹一行人到長沙的時候,去見了一趟蔡瑁,商談之後,士壹這一行使者就改了名目,從交好求購,改成了為大將軍賀,打著交州旗號,牽著大象,一路上招搖好不熱鬧。

郭嘉給李易寫信說明了情況,建議李易修改部分對外方略,在今後開始交好交州。

自李易到了荊州,他一直都很在意與周邊勢力的關係,更是一早就定好了不同階段與天下各個勢力之間的相處方式,也正是因此,李易雖然一步步的打下了許多的地盤,卻從未出現舉目皆敵,被天下諸侯圍攻的悲催場面。

而交州作為荊州的鄰居,李易自然也有著相應的佈置。

交州在大漢最南,很是偏遠,且道路難行,將交州收入麾下,李易獲利很少,反而要擔負許多負擔,相反,放著交州不管,無論是經濟上,還是軍師上,交州都對荊州沒什麼威脅。

所以李易一開始就對交州不怎麼感冒。

當時擔任交州刺史的,是名將朱儁的長子朱符,是朱皓的兄長,同樣,朱符也是心向大漢的。

因為有個好爹,再加上天高皇帝遠的緣故,朱符這人在交州做事很是霸道,雖然是大漢的擁護者,卻也是地方上的土皇帝,很是不得民心,李易當上荊州牧之後,按說朱符應該主動表示慶賀一下,但事實上卻是一點動作都沒有,甚至坊間有傳言,朱符曾當眾嘲笑李易出身,說李易根本就是沐猴而冠。

於是,綜合考量之後,李易最終把交州定位在了一個不冷不熱,不聞不問的關係上,朱符也很“配合”,幾年過去,兩邊的高級別官員基本就沒什麼往來。

這一情況直到朱皓被許褚撞死發生了改變。

李易擔心朱符會興兵為朱皓報仇,就知會了郭嘉和蔡瑁,讓他們在南邊加強戒備。

但也只是加強戒備而已,交州位置太偏了,路又不好走,對荊州的威脅非常有限。

然而,朱符的兵馬沒有北上,反倒是士壹帶著禮物來了。

按照士壹的說法,在朱皓死亡的訊息傳入交州之前,朱符就因為對百姓壓迫太過,引發內亂,於混亂中被百姓殺死。

郭嘉在信中告訴李易,士家在交州勢力很大,也很愛護百姓,在當地非常有威望,所以,儘管沒有直接證據,但朱符的死怎麼看都有士家的暗中參與,最起碼也是知情者,

而且,朱符死後,交州的軍政大權幾乎全部落在了士家人手中。

郭嘉推斷,交州變故中士家扮演的角色或許並不光彩,甚至還是無奈之舉,儘管最終獲利巨大,但也因此揹負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還有李易這個強的不講道理的鄰居在,他們怕是睡覺都不踏實。

所以,郭嘉認為士家割據自立的可能性非常小,這次給李易送重禮,其實就是一種主動服軟,找靠山的表現。

於是,郭嘉建議李易當對士家進行拉攏,至少要安撫士家一下,保證交州數年內不出變故,那麼等李易打敗袁紹,再西進掌握朝廷之後,只需一紙調令,一個侯爵,就能夠輕易收服交州。

李易認為郭嘉說的很有道理,而且他記得歷史上士燮最後好像是投靠了孫權,而他如今的勢力已經遠遠強過孫權,將來還怕不能收服士燮?

也就是交州太遠,管理起來太麻煩,不然李易覺得自己直接任命一個交州刺史,多半也是可行的。

於是,幾番斟酌之後,李易上書朝廷,先是對朱符的意外身亡表示了惋惜與心痛,然後又言明地方上不可一日無官,否則民亂再起,恐釀成大禍,幸有交趾太守士燮世代忠良,且為人寬厚有度,禮賢下士,深得交州百姓愛戴,正好穩定交州民心,所以,李易舉薦士燮為交州刺史,希望朝廷可以應允。

除去這一封正式上書之外,李易還分別給伏完,以及士燮本人寫了信。

李易告訴伏完,他舉薦士燮是害怕有人在交州安排人手,對他不利,希望伏完可以讓朝廷明白他的苦衷。

當然,這只是翁婿二人的配合,實際上,李易在上書的當天,就以大將軍的名義給士燮發了一道正式任命,任命士燮為交州刺史。

李易相信,士燮多半不會拒絕這道任命,而一旦士燮接了,基本就沒回頭路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
相關推薦
雷武西遊之絕代兇蟾都是為了孩子好史上最強煉氣期大道朝天絕地反雞無限之神話逆襲伐清1719宅童話綠茵傻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