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三國之黃巾再起

第一章 過江(上)
上章 目錄 下章

三國之黃巾再起第一章 過江(上)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

袁術逃離壽春,留守大將張勳、樂就、陳紀、梁綱四人同時戰死,步卒潰散。

原本富饒的江淮之地,刀兵連年、橫徵暴斂,遇到大乾旱爆發*,已是殘破不堪。

但袁術勢力將將從此間衰退,曹操、孫策、呂布便將目光鎖定在此地。

孫策任命舅舅吳景為丹陽太守,近臣呂範為丹陽都尉,一面圍剿丹陽郡內頑抗的陳禹、祖郎、太史慈;一面在歷陽對岸徵集船隻,意圖攻打歷陽,進佔九江。

而曹操,佔據壽春後,得了一座空城。沒有兵員,沒有糧草,而且此處易攻難守。

待要出兵追擊袁術,又擔心呂布過淮河來爭奪九江。

呂布倒也是有意進軍壽春。無奈,突聞後方生亂,劉備在沛縣大肆招兵,囤積糧草,有重奪徐州的跡象。

只能趕忙退兵。

呂布雖然退兵,但曹操也無力追擊袁術,壽春城也守不住,只能放棄。

眼看著曹操即將退兵,朱鉉便去拜別。

見著曹操,朱鉉抱拳躬身,陳詞頗有些依依難捨,實則乃是辛毗囑咐,要做作一番。

“曹公,此番真要作別了。不能再追隨您左右,望保重!”

說話間,朱鉉想起這些年的艱辛,大多與曹操共同渡過,雖對其人並無太大好感,但畢竟患難與共達八年之久,孰能真的毫無一點情誼?

不由得眼圈有些紅了。

曹操見狀,過來抱了抱朱鉉的雙拳,也很感慨,略帶傷別之情。

“老弟,這就要走了麼?雖早知有今日,但我依然不捨!”

“曹公,此別不知何日能再相見?更何況,我此去路途坎坷,有什麼不祥也未可知!”

“老弟威猛如戰神,有何不祥?此去必然功成名就!”

朱鉉與曹操又略談了幾句,便拜別了。

第二日,朱鉉率部下出發,往南而去。

行了沒有兩個時辰,身後突然傳來騷亂聲。

“嗯?”朱鉉不由得蹙眉。

往日間,治軍甚嚴。如何今日行軍之際,軍士們敢亂了行伍?

“去人看看,後面亂什麼?莫不是快回家了,都按耐不住了。”

身旁的隨從剛要前去檢視,遠處已傳來聲音。

“將軍,我回來了!”

“還有我,我也回來了。”

這兩個人的聲音,太熟了。

誰?

張逸、朱賁吶!

須臾,二人已是竄過來,一路不停地有軍士在打招呼,似乎想打探什麼?

“你們?你們怎麼回來了?劉先生呢?”

朱鉉口如連珠炮,不停問道。

說話間,人已到得跟前。

朱賁搶先答道:“老劉···劉先生,早到了會稽。有書信在張逸身上!”

朱鉉趕忙伸手,向張逸索要。

張逸飛身縱下馬,前來朱鉉跟前行跪拜之禮,奉上劉曄書信。

朱賁也慌忙下來行了禮。

朱鉉擺手讓他二人起身,又命全軍駐足。

自己到僻靜處,開啟書信來看。

不看則已,一看之下,大驚不已。

孫策奪取丹陽、吳郡,任命吳景為丹陽太守,朱治為吳郡太守。而後,孫策便率軍渡過錢塘江,攻打會稽。

劉曄回到會稽,為時已晚。

王朗不聽虞翻、顏闕的勸阻,棄守山陰,在固陵阻擊孫策。

孫策幾次從水上發動進攻,均未能奏效。

孫策叔父孫靜獻策,建議聲東擊西,從查瀆進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孫策依計。

於是,夜裡一面到處點燃火把,迷惑、牽制正面之敵,一面分出兵馬悄悄從查瀆出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朗出於意外,大驚慌失措,派周昕率兵倉猝迎戰。

孫策親自率軍出擊,斬殺周昕,長驅直入。

王朗敗潰,帶虞翻乘船而逃,直往天門江北的句張。

孫策鼓勇追擊,先佔據山陰,而後率軍包圍句張。

句張,經過十年的經營,城牆寬厚高大,護城河寬十丈深三丈。

城內糧草囤積如山,兵馬不下兩萬餘。

顏闕親自坐鎮,眾軍將士同仇敵愾,連續三戰,打得孫策丟盔卸甲。

無奈,孫策已得吳郡、丹陽及會稽大部,兵員、糧草源源不絕。

顏闕一面與孫策在句張對峙,又派出賀齊、夏牟分別率領數千兵馬,向會稽東西兩側迂迴,逐步收復縣城。

“這個顏闕,真是大膽。曉得不能死守,派兵將多處出擊,分散孫策的實力。只是這樣,句張豈不是防守薄弱了?”

朱鉉走時,會稽有兵馬五萬。這些年,會稽與民養息,不再徵募兵員,甚或裁剪了一些老弱。

而王朗迎戰孫策,抽調三萬有餘,僅餘不到半數兵馬。

固陵大敗,幾乎損失殆盡,只有不到三成兵馬逃了回來。

我的好岳父,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防著顏闕做大,卻未料自毀長城的人,竟然是你!

朱鉉痛恨王朗擅自做主,但又很無奈。

沒有王朗的提攜,自己現如今,什麼也不是。

可惜了這大好的基業。

再看劉曄信中,對固守句張,卻頗有信心。

而且,令人稱奇的是,劉曄未曾親自入城與顏闕會面,訊息都是張逸、朱賁帶進帶出。

看完劉曄的信,朱鉉的心,算是放下一半。

還好,總算回來及時。

若是再遲半年光景,恐怕句張就危險了。

最起碼,朱鉉是這麼認為的。

招來張逸、朱賁,又詳細問了句張城內訊息。

才得知一些信上沒有的情況。

林虎此番可是出了大力,立下首功。

會稽各處,乃至吳郡、丹陽,綠林豪傑都起來反對孫策,便是林虎之功。

想來也奇怪,朱鉉對豪傑,殺起來手不軟,這些人,怎麼還能如此出力相助?

朱鉉姑且放下心中疑問,先聽朱賁二人繼續陳述。

各縣城雖大多陷落,但周圍鄉村,因有義兵,孫策的部隊只能龜縮城內。

百姓都是擁護太守王朗、鎮南將軍朱鉉的,唯有士族們歡迎孫策。

這些年,施行薄役輕租,挖渠開河,老百姓真得著實惠,生活甚為殷實,頗有些盛世的模樣。

如此局面下,孫策進軍會稽,不得民心。

士族?

雖然朱鉉當年對士族最終網開一面,但仇已經結下了。既然是死仇,就莫怪我日後棘手。

朱鉉心內冷笑。

孫策小兒,你家爺爺回來了。

我朱鉉的會稽,豈容你插足?自你入江東,無往不利。想當年,我也是縱橫江南。現今,老天給我機會,讓我回來。既如此,沙場一決雌雄!

見朱鉉發怔,張逸、朱賁好一會沒再講話。

一直待到朱鉉舉目看他們,方才言道: “將軍,劉先生要我等轉告。孫策早防著您了,在歷陽對岸佈下重兵。切不可從那裡渡江。”

“不走歷陽?”朱鉉低頭尋思。

九江過江,必走歷陽。

因此處有橫江渡口,江面寬闊,水流平穩。

劉曄擔心,孫策為防朱鉉,恐怕早已將橫江的船隻收走,更有可能在對岸埋有伏兵。

朱鉉即使能過江,也要走丹陽腹地。

丹陽多山壑,道路崎嶇難行。

若對方有埋伏,冒然踏入,插翅難飛。

“那該如何回去?”朱鉉有些抑鬱了。眼看著,江南故鄉近在眼前,卻被大江相隔。

張逸、朱賁見朱鉉此表情,趕忙稟道:“將軍,劉先生早就預備好了。您率軍走廬江,搶佔無為。無為有渡口濡須塢,對岸乃是丹陽與豫章交界。孫策沒有派駐兵馬,而且劉先生已經在對岸募集不少船隻。只要咱們的軍隊到來,這些藏好的船,就駛過對岸來接應。”

“哦···好!劉先生想得細緻。”朱鉉由衷地誇讚。

“是吶!劉先生說,只要主公返回,會稽必然是咱們的。句張有顏闕、林虎足矣,他要親自籌劃迎接您的事宜。所以他一直不肯進入句張,反而往西來迎接您。”

這個劉曄,真是自己的股肱良謀,事事預料在先。

朱鉉最擔憂的,一者無船可渡,二者過江遭遇敵軍。

這些,劉曄都想到了。

朱鉉將辛毗、牽招等人找來,大家一起計議。

“主公,劉曄謀劃得當。橫江不能走,此事不必再議。”辛毗道。

“可是,走濡須塢,就要繞道。對岸乃是荒無人煙之地,補給困難。”

朱鉉歸心急切,恨不能插翅而還,實在不情願繞道。

“主公,急不得!”牽招勸道。

梁習、賈逵等人也跟著一起勸。

朱鉉只是一時心切,心內還是清明。橫江走不得,丹陽地勢兇險,根本不是鯤鵬騎施展的地方。

“罷了,繞道走無為吧!”

眾人見朱鉉下決心,齊聲言好。

牽招深諳用兵之道,又上前諫議:“主公,可與我千餘人馬,打起主公旗號,佯作往歷陽要搶佔橫江渡口,以迷惑孫策。”

辛毗、賈逵等聽聞,不待朱鉉作答,紛紛贊同。

既然眾人齊心,朱鉉便即刻分兵與牽招,囑咐其兵至歷陽西北的居巢便還。

牽招領命,即刻出發而去。

朱鉉率領大隊,往無為進發。(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重燃1987:我成為國貨之光賣裝備的雜貨店重生從世界盃前開始提現大佬綠灣奇蹟黃巾贅婿我的二十四諸天三國之黃巾無敵黃巾張狂創造沙盤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