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三國之涼人崛起

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東淪陷
上章 目錄 下章

三國之涼人崛起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東淪陷

劉備這場仗敗得窩囊,不過好在曹丞相幫他趕走了馬岱的兵馬。

三座大營陷入埋伏,張飛馳援落入陷馬坑,被矛刺戳成重傷,被士卒救了下來。黃忠部則主將押後,前軍落入陷阱造成慌亂,亦被阻斷救援的路。

中軍在營中被豫州軍伏擊,強弩在營帳中猛然突發以及步卒左右衝殺造成不小麻煩,不少士卒被強弩貫穿而死,還有許多部下慌亂之下翻越木柵落入營外陷坑,最終原路撤出的只有七千餘兵馬也是各個帶傷,不過幸有紀靈、劉闢、何儀三將才保住性命。

七萬大軍,五路將帥,最終趕來馳援的只有趙雲的六千兵馬,發現張飛落入陷坑後率輕騎自營外兜轉至北門才與劉備匯合一處,集結出的兵馬不足兩萬。

魏延部更是悲慘,將軍魏延擅使的那杆長刀被涼國軍卒追著送給向西潰敗的士卒,要他們轉交給劉備,當劉備看到那杆長刀時便已知曉此戰折一大將。

馬岱沒時間去追擊劉備的潰軍,他本人也在戰中受了很嚴重的傷,甚至已無法獨力上馬,但他的心卻無比輕鬆。

這一仗,戰果太豐!

單單斬級便超過兩萬,更是殺潰了劉備的大軍,可謂是遍地俘虜,最終歸降者超過萬人。

還有數不盡的荊州兵馬向著東西潰散。

當馬岱集結了兵馬,與楊豐、李虎率領的人馬合兵一處,足有四萬之眾,正打算向西進軍圍攻潼關時,卻得到哨騎快馬回報西面大批兵馬將至的訊息。

騎卒回報,根本看不清有多少人馬,打著各式各樣的旗號……有兗州的、有荊州的、還有洛陽的將軍旗號,漫山遍野,哪裡都是。

大驚之下,馬岱只得引軍南向直奔華山腳下,隨時準備走華山險道撤出潼關以東。

比他們的人馬還多,難不成曹操知道曹昂死在自己手上的事了?

事實和他想的相去甚遠,那大批兵馬根本無暇顧及劉備那五座簡陋的大營,連夜一路向東奔走百里,直直地快要撤入河南尹地界才搭建營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馬岱再派出哨騎向潼關偵查時,得到的回報令他大喜過望。

潼關已經換上了涼國的馬字大旗,涼國軍士正由關內向東運送投石炮呢。

當他在夜晚引軍向潼關,待到清晨與韓遂合兵一處才知道昨夜大軍過境的來龍去脈。

劉備的兵馬向潼關方向撤退,曹丞相也正帶著潼關數萬駐軍緩緩撤出關口,正好合兵一處向東退卻……一路上曹劉二人都滿心擔憂馬岱的兵馬會突然殺至打他們個措手不及,馬岱的暫避鋒芒對他們而言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有馬越前番的投石攻勢在先,曹操根本無法將大批兵馬駐紮在潼關西面的城頭上,後又因曹昂帶著典韋的出兵而分散了力量,最終在涼國大軍的大舉進攻下打得措手不及,而失去潼關。

潼關是曹操自己的放棄的,而並非被馬越攻下。

涼國的兵馬太多,而潼關的戰線很長,由黃河口岸直至華山,全方位的進攻與防守不但截斷了曹操向西突出的路……這樣打仗,會失去許多迂迴的方式。

比方說斷糧道……這是曹操對付馬越龐大軍隊最好的方式,但把守潼關而無力將之擊退,便永無這樣的機會。

因此曹操選擇後退,在馬越指揮接天連地的士卒爬上潼關城頭時緩緩向東撤出,沿途命許褚等猛將率軍斷後。

他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將涼國軍隊引至平原戰場上,才有可能保全有生力量。

曹操不願與馬越做最後的決戰,他的籌碼太少了,只有這十二萬軍隊,除此之外再無仰仗……最終的決戰只能在洛陽城外打響,絕對不能是這裡。

如果在這裡打響,且不論五千朝廷兵馬打不過五千涼州人的事情,即便他在潼關勝了,也必將是殘勝,兵馬所剩無幾……他拿什麼去面對關東虎視眈眈的關羽?

關羽旗下,也有十萬幽冀聯軍,甚至還有閻行等老牌涼州名將輔佐。

一東一西,將朝廷逼入萬劫不復之境地。

……

這個時代,戰爭在每一塊沒有涼國旗幟照耀下的土地上肆虐,令人恐懼。

面對劉備的揮師北上,孫堅絕不會放過這個侵吞荊州的機會,只要奪取荊州並且守住,徐州戰場上再創戰績,那麼江東便可作用南方數十郡,與北方涼王二分天下。

不是孫堅沒想過天下蒼生,只是走到這裡,他們難道還回得了頭?

數以百計的江東豪族仰仗著孫氏的鼻息存活於世,如果他在這個時候放棄了,他們怎麼辦?

天下蒼生太多,保護誰、傷害誰永遠是統治者的選擇題,而孫堅,選擇保護那些信任自己的那些。

徐州的戰火還在繼續,孫堅領軍向西直奔荊州,而徐州戰場則交給長子孫堅。

卻不料,董仲穎的速度比他還要快,早已將兵馬駐紮於荊州武陵郡,甚至仗著得到山越人的幫助繼續向東推進戰線。

落入猛虎口中的肉被這涼州老匹夫吃了一半,孫堅焉能不怒?當即揮師與董卓在荊州開戰。

這一仗足足打了半個多月,孫堅與董卓的軍事才能相差不多,年歲上也相差不大,甚至於雙方的幕僚都不相上下,在荊州比拼的,已經不是他二人的軍事能力了。

一個身後是涼國益州,一個則多線開戰但依靠富庶的江東,戰局陷入膠著。

甚至出現變局時都並非出現在二人用兵的手段上,董孫二人的對戰足以寫入兵法史,兩名這個時代南北方出色的統帥將整個荊州拉入熊熊燃燒的戰火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孫堅收到了一封來自吳郡的書信。

口述的人為次子孫權,寫字的人是蔡伯喈的記名弟子,也是涼國水軍統領……甘寧,甘興霸。

故地重遊的甘寧沒有放過這個耀武揚威的機會,涼國水軍走海路大舉入侵江東腹地……涼國在隴都防範嚴密,那是因為前些時候張魯七子的反攻兵馬沒能撤去,孫氏可沒有這種擔憂,吳郡西有柴桑北及長江,東面與南面皆是茫茫大海,這個時代哪裡有人會從大海上攻打他們?

當然有,甘寧的船隊便是從海上攻來的,所率還是兇猛無比地青涼武卒組成的水兵。

青涼武卒的前身,可大多不是桀驁不馴的海賊就是橫行四野的山匪,如今因為涼王的親待而臣服旗下,得到天下間最優秀的兵甲扶持戰力更上層樓。

而他們的統帥也不是庸手,當年八百錦幡橫行江海的江玲兒甘興霸回來了!

如今的甘寧依舊奢侈,卻沒有足夠的名貴蜀錦來裝飾他無比龐大的三世紀船隊令他無比懊惱,但是這種情緒僅僅困擾了他很短的時間……白底黑字的涼國大纛,成了他最好的船帆。

數百條身形龐大的涼國大艦,上千條遊走淺海的大涼艨艟在海上呼嘯而至,接連襲擊江東沿海地區,連續摧毀了江東七座水寨,全面接管了江東連通南北的全部港口。

裝載投石炮與擊矛弩的涼國戰船數年之前在長江上遊與孫氏的水戰中受挫,但這並不意味著涼州船艦的效能不夠優異,而是因為操控船艦的統帥是驅使慣騎兵的董仲穎,水兵多數是涼州旱鴨子的原因。

今時……不同往日!

不過用搶奪來的三百餘條走軻,甘寧用了極短的時間摸清了江東人在吳郡周圍的兵力部署,旋即下令船隊強攻吳郡西北方向的柴桑城。

這是一次佯攻,他要效仿圍魏救趙,使江東的兵馬疲於奔命。

管承率部圍困柴桑時,甘寧依舊督率著大隊人馬反向而行,直奔吳郡而去。

再沒有什麼比直接攻下敵軍大本營還激動人心,對敵人的前線軍士而言,也再沒什麼比後院起火更令他們焦急的了。

留守吳郡的,是孫堅次子孫權。

比起孫堅長子孫策,這個兒子顯得有些默默無聞,除了提兵入海駐夷洲之外幾乎沒做過什麼大事情,即便開夷洲在這個時代也沒什麼用。

不毛之地!

孫權的臨戰經驗不足,唯恐江東重地柴桑遇襲,甚至自大本營派出兵馬馳援柴桑,使得本部空虛,正中甘寧心坎兒。

兇悍的青涼武卒攻入了孫氏統治數十年的吳地。

戰艦鎖大江,江東淪陷的訊息足足被封鎖了半個月,甘寧先一步派人北上將消息傳遞給在孫策進攻下岌岌可危的徐晃,徐晃部當即士氣大漲,繼續與江東軍隊在徐州北部奮戰著。

直至半個月後,前線孫堅發現沒有糧草運來,這才發現了長江已被涼國水師封鎖。

甘寧在這個時候逼迫軟禁的孫權給他父親寫了封信,涼國人將這封信謄寫了超過千份,以小舟運至荊南,強攻勁弩射向岸邊……江東的荊州遠征軍,全線潰敗。

家都沒了……還打什麼仗?

可他們回不去了,長江北岸所有港口盡數毀於涼國船載投石炮下,小舟被鑿沉,岸邊被擊矛弩嚴防死守……這支軍隊,或者說整個江東被涼國水師截斷了。

人們從未想過,征服海洋。

馬越將戰爭玩弄於股掌之上!(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廢土鎮守府[未穿今]虛擬偶像三國之漢末梟雄[射鵰]桃花劫從射鵰開始騎砍三國之江山美人志皇圖霸業陰陽寶鑑:劍門隱修六十年終焉:文明的落幕終焉破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