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三國之謀伐

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
上章 目錄 下章

三國之謀伐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

一連過去幾日,洛陽的天氣都持續高溫,太陽高高懸起,驅散了城內的肅殺之氣。

那一夜之後,過了四五天洛陽城都變得極為蕭條。

內城百姓除了家中實在沒糧,才會願意出門,去粟市買糧食以外,其它時候寧願待在家裡也不想出去。

住在外城的百姓就實在沒辦法,必須要出門做事情才能活下去。

畢竟洛陽內城也並非尋常老百姓就能入住。

除了達官顯貴以外,連普通的低階官吏都只能住在城外。

所以內城的百姓想要生存還是很簡單,至少他們手裡有錢,可以買到糧食。

而外城的百姓則主要依靠於勞動力生存,不得不出門生存。

如洛陽周邊的田地農夫田附,城內的手工業從事者,被店鋪僱傭人員,西市東市的苦力,以及達官顯貴的僕人奴役等等。

在古代要想養活一座人口能達到百萬級別以上的城市,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這座城市承擔著重大意義。

就如同唐朝的長安,宋朝的開封,明清時期的四九城等等。

東漢的洛陽同樣承擔著這個意義。

董卓遷都的時候,其實不止是洛陽城內百姓,洛陽周邊地區都被他遷走,史書記載是數百萬,按照最少的計算,也是兩百萬以上。

可見洛陽城內的百姓大抵是不低於百萬這個數目,龐大的人口要解決需求問題,首先得讓城市繁華起來。

所以不管是處於被迫,還是處於已經確定安全,百姓們至少重新走出家門,開始新的生活。

洛陽恢復往日的熱鬧,城南袁紹軍營之中,所有人都愁雲慘淡,氣氛凝固。

“諸位。”

荀和臉色蒼白,咳嗽兩聲,環顧一圈,緩緩開口說道:“大將軍一死,我等前途渺茫,為今之計,便是要此事定性,不然我等誰也走不了。”

在場有袁紹、鄭泰、陳琳、何顒、張津、逢紀、鮑信、王允以及新加入的許攸周旌等人。

盧植因在皇宮大亂的時候,從亂兵手裡救下了何太後,後來又救駕有功,劉備向天子舉薦,已經被任命為新任光祿勳,目前並不在這裡。

逢記沉吟道:“事情發生的太突然了,誰能想到宦官居然會謀殺大將軍!”

荀和臉色就變得更差,他原本是想利用何進誅殺宦官,等何進掌權之後,黨人就能夠復起,重新掌控權力,到時候就能治理天下,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

誰料到就似當初三君之事一樣,作為三君之一的竇武入宮誅殺宦官,卻被宦官反殺。當年的事情幾乎重演,這讓他心生恐懼。

如果再來一次當年的事件,那黨人就徹底無葬身之地。不過唯一讓荀和有個安慰的是,這一次宦官也被團滅。

要知道,當年三君帶兵入宮誅殺宦官,就因為沒有殺死王甫候覽等人,才造成了黨錮之禍。

現在至少宦官死了,沒人能蠱惑皇帝。只要他們想想辦法,也未嘗不能扭轉局勢。

號稱大漢BB機的許攸微微一笑,雙眼露出智慧的光芒:“諸位不要驚怕,此事鬧得雖大,但也未嘗沒有補救之法。”

“哦?”

眾人看向許攸。

許攸目光卻看向袁紹,說道:“解決之法,還得在袁本初身上。”

袁紹一頭霧水:“我有何解決之法?”

許攸環顧四周道:“諸位,袁本初乃四世三公袁家之人,你們說,太傅會讓他被定性為謀逆嗎?”

“話是這麼說......”

逢記猶豫道:“只是此等畢竟是大罪,非等閒可以遮掩過去。”

荀和卻思索起來,點點頭道:“許子遠言之有理,不過若想將此事遮掩過去,光靠太傅與我等發力,讓滿朝大臣幫忙還是不夠,還需要另外兩人。”

許攸緩緩說出那兩個人的名字。

“董卓,劉備!”

......

......

劉備現在正在宴請董卓。

作為整個洛陽唯三手中握有兵權的兩個人,董卓跟劉備現在的處境可比袁紹強得多。

袁紹手裡雖有兵權,卻是戴罪之身。

一旦被天子將袁紹定為謀逆,那袁紹除非立即造反,不然沒有如何活路。

更何況,即便袁紹想造反,董卓跟劉備必然會聯手攻擊他。

因此實際上只要袁紹被定為謀逆,不管造不造反,他都是死路一條,而且還會連累汝南袁氏。

基於這個原因,至少劉備並沒有因為董卓曾經有過僭越行為,而對董卓有什麼意見。

畢竟至少目前來說,董卓還是大漢臣子,劉備不可能無緣無故就攻擊他。

所以聽聞董卓來訪,劉備雖然詫異,但還是盛情款待了他,邀請他來中軍營帳之內,吩咐廚子準備好酒宴。

董卓倒也膽大,只帶著數十護衛與李儒閻忠牛輔徐榮等人就敢單刀赴會,並不害怕。

其實也沒什麼好怕的,一來他跟劉備無仇無怨,不可能起衝突。

二來就算劉備看不慣他,心裡恨不得要把他殺了。除非劉備想造反,不然也不會拿他怎麼樣。

因為至少眼下,董卓可是救駕的大漢忠臣,名聲和行為上也沒有任何問題,劉備攻擊他就是擅殺朝廷大員,跟造反沒區別。

所以對於愛惜名聲羽毛的劉備來說,自然不可能做這樣莫名其妙,且自毀前程的事情。

劉備這邊也帶了關羽張飛陳暮典韋幾人,在營帳之中為了表示對董卓的尊敬,劉備就沒有坐主位上,而是空懸主位,雙方相對而坐,氣氛倒也還算融洽。

“恭喜驃騎大將軍升遷,劉備敬你一杯。”

劉備舉起酒杯敬酒。

太皇太后昨日又下了詔書,升董卓為驃騎大將軍。

要知道,漢朝的將軍頭銜最尊貴的就兩個,一個是大將軍,一個是驃騎將軍,都是萬石。

其它的像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四將軍,是堪比九公的中兩千石。

如今董卓取代了之前董重的驃騎將軍,地位幾乎相當於何進。

這也是因為董太後認了董卓這門親戚,想要利用董卓的兵權來執掌朝政,因此多加封賞。

隨著何進之死,何太後反而有些失勢的意味,朝中大小權力,隱隱被董太後掌控。

畢竟姜還是老的辣,董太後總歸是在皇宮待了那麼多年,至少沒有白待。

董卓笑呵呵地說道:“司隸校尉也是救駕功臣,以後我二人一同在朝為官,還得多多親近。如今天子年幼,將來亦得靠我等幫忙輔佐,萬不能讓大漢天下再出什麼亂子才行。”

這話深得劉備之心,當下他便高興地又舉起了酒杯說道:“董公明是非,知真理,實乃大漢之福,社稷之福,劉備再敬公一杯。”

二人推杯換盞,過了好一會兒才終於開始聊正事。

“宦官造逆,生靈塗炭。先帝駕崩之後,本該由大將軍輔佐少帝重整山河,中興天下。卻不料宦官賊心不死,殺死了大將軍。”

董卓嘆了口氣道:“只是這也就罷了,大不了我等再找時機,想辦法請天子誅殺宦官即可,熟料袁本初此人,居然如此膽大妄為,率軍入宮,差點害死太皇太后,太后以及陛下。此等罪行,玄德以為如何?”

劉備氣憤道:“此事我亦覺得十分荒唐,再怎麼樣,也不該率軍入宮。即便當年遊平公等人,亦只敢領少數太學生去,袁本初居然領數萬大軍入宮,不僅造了無數殺孽,還讓陛下幾近蒙難,此乃謀逆之舉也,我欲過幾日開朝議之時,便彈劾於他。”

董卓大喜道:“原來玄德也早有此心,既然如此,那我二人約定,到時朝議之時,我們一同彈劾袁紹。”

他還以為劉備不會主動找事而特意來劉備軍營遊說,沒想到劉備同樣有這心思,愣頭青就是愣頭青,一點都不考慮人情世故和利益糾葛。

劉備同樣高興道:“有董公相助,將袁紹此等禍亂朝政的害群之馬驅逐,那就再好不過。”

兩人當下又喝了幾杯,二人都很高興。

不遠處的李儒卻是一臉詫異,不明白劉備為什麼要這麼做。

事實上不僅是李儒,董卓帶來的所有人,都不明白為什麼劉備會無條件同意彈劾袁紹。

這對劉備沒有任何好處嘛。

可只有明白早期的劉備是什麼樣的人,才會明白為什麼劉備會這麼做。

嫉惡如仇、深明大義、性情如火、剛烈不屈。

無數個這樣的標籤打在他身上,一點都不為過,因為這都是寫在史書裡的事情。

昭烈帝的諡號,就已經概括了他一生。

也許,要是劉備像歷史上那樣,顛沛流離幾十年,沒準真的會拒絕董卓的提議,開始思考起得罪袁家的後果。

問題是如今劉備太順風順水,得到漢孝康帝的賞識,已經成為司隸校尉,僅次於三公九卿。

自己身居高位,又握有兵權,已經完全沒有去思考這方面的問題。

因為在他看來,做錯了事情就得受罰,做對了事情就得獎勵。

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不能因為你家世顯赫而逃脫罪責。

雖然這想法很天真,並且實際上劉備雖沒有顛沛流離,卻也當過濟南相。

經歷過官場黑暗,知道一些官場情況,並不是對如今這個世道完全沒有任何認知的人。

可他依舊堅持自我,選擇了抗爭。

或許正因為如此,才是他得人格魅力所在。

在這紛擾的亂世當中,人人只追求利益,只追求不擇手段。

唯有他,哪怕浮沉一世,臨死之前,也不忘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劉備。

才是那個半生漂浮,歸來仍是少年的人。

一旁的陳暮掃了眼李儒,似乎是知道他心中所想,含笑不語,只是用眼神向閻忠示意了一番。

滿腦子陰險詭計,利益糾葛的人,又怎麼能明白仁義一世的赤子之心的人呢?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都市國術女神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重生鄉村霸主仕途法則十大動漫名場面:開局夜凱大唐第一莊從訓練史萊姆開始三國之勝謀天下開局變終結者仙朝我也想努力啊!簽到天師宮,下山已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