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三國之謀伐

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
上章 目錄 下章

三國之謀伐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

劉虞的身體其實從前幾年就開始變得越來越差。

每年都會感染風寒,不斷咳嗽。

今年入秋以來,他的舊病就再次復發,一旦氣溫下降,就會咳嗽不止。

雖然由太醫令聯合太醫藥丞、太醫方丞聯合會診,早在數年前就已經開始幫助劉虞調養身體。

但到了這個歲數,老年慢性病不可避免地在侵害劉虞的身體,讓他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只不過到了秋冬季節更加明顯。

在沒有抗生素的年代,即便是達官貴族的普遍壽命也一直不高,東漢的皇帝除了劉秀以外,很少有活過四十歲。

而劉虞在歷史上跟陶謙是前後擔任的幽州刺史,這意味著他們的年齡相差不會很大,即便是劉虞比陶謙小五歲,他今年也已經六十四歲。

相比於享年六十二歲的老祖宗劉秀,六十四歲的劉虞在東漢的皇帝當中顯然已經算是少見的高壽,拉高了東漢皇帝壽命平均值。

只是再如何長壽,終究是抵擋不住歲月的摧殘。太醫曾經叮囑過他,切忌大喜大悲,然而昨日聞知袁紹死訊過於高興,今日又聞聽劉備鮮于輔大敗,還是讓他受到了情緒影響而吐血。

當然,老年人大喜大悲再加上一些慢性病,一下子還不至於致死,只要身體調養得當,用一些良性藥物溫養,再保持好良好的心態,再撐個三五年,或許不是什麼大問題。

不過天子吐血是大事,朝議在一片慌亂之中很快結束。諸多朝臣們連忙簇擁著皇帝前往後殿休息,同時召來太醫令前來診斷,很多朝廷大情自然也就耽擱下來。

而此時在冀州,涉縣被徐晃和諸葛亮佔據的訊息一直沒有傳出去。這是因為涉縣派出去求援的人全被諸葛亮攔截,到現在袁紹和高幹還被矇在鼓裡。

一直過了五日,位於武安縣的郭援才察覺到了事情有些不對勁,他前日就派人前往幷州,要求後方往前線運送一批新的糧草,畢竟高幹兵出邯鄲,攜帶的糧草不多,需要後方持續供應。

但按理來說,兩三天時間即便上黨那邊沒有回信,涉縣和潞縣那邊應該也會回個訊息才對,要告知前線他們的糧草是否已經準備妥當,什麼時候可以運來等等訊息。

然而到現在還沒有反饋,令人生疑。

郭援是鍾繇的外甥,後來成為袁紹部將,被袁紹派去幷州與高幹襲擾河東,這次從幷州回來支援袁紹,他奉命鎮守武安。

此時郭援府邸的房間內,他的桌案上還擺著幾封舅舅送來的書信,大意是告訴他讓他早些歸降比較好。

郭援將這些書信看完之後就立即燒掉了,也懶得回信,想了想叫來外面的守衛問話道:“前去上黨催促運糧的人還沒有回來嗎?”

“稟將軍,還沒有。”

守衛答道。

“叫仲長統過來一下。”

郭援說道。

“唯。”

守衛便走了出去。

過了一會兒,一個年輕士子走了出來。

此人叫做仲長統,字公理,乃是山陽高平人士,今年二十歲,及冠之後遊歷四方,在幷州遊學的時候被高幹看重,強徵為軍中幕僚。

歷史上高幹在投降曹操之後就曾經問計於他,詢問是否可以趁著北方烏桓叛亂而反叛曹操,仲長統表示反對,認為此事應該慎重考慮。結果高幹不聽他的話,最終遭遇滅亡。

見仲長統進來,郭援便開門見山地說道:“公理,如今明公和高將軍大勝朝廷兵馬,正需要糧草來趁勝追擊,將軍已經讓我派人去催促,可是前日我就派人去了涉縣,按理來說,昨日就應該有訊息回來,但為何今日還沒有音信?”

“是不是有什麼事情耽擱了?”仲長統問。

郭援搖搖頭:“軍令如山,我派出去的士兵如果不能按照預定期限回來,就得軍法處置。而且也不可能做逃兵,他們都是我的親衛,忠誠肯定沒有問題。”

“那就是遭遇到了險境,如今青州軍和幽州軍大敗,不可能繞過我們去襲擊涉縣,所以我估計很有可能是山匪所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仲長統就說道:“我之前遊歷幷州之時,經過五行山中,知道裡面藏著山賊土匪無數,他們大規模軍隊不敢招惹,但若是人數極少,就有可能遭遇他們的埋伏,如果是他們幹的話,恐怕已經凶多吉少。”

涉縣到武安攏共也才六十多公里,雖然漢代交通不發達,但滏口陘已經是從春秋戰國時期就開發出來的道路,是一條成熟的太行山通道,擁有比較寬闊的官道和三座城池相互連接。

所以一來一回,頂多兩天。而如果派過去的人一個都沒有回來,且排除掉有事耽擱和逃兵這兩個因素的話,那在正常人的推測當中,自然是下意識認為遭遇到了情況。

問題在於劉備和鮮于輔剛剛新敗,不可能繞過武安去襲擊涉縣。因此仲長統再怎麼聰明,也只能認為是太行山中多如牛毛的山匪所為,而沒有想到青州軍。

畢竟陳暮是在邯鄲之戰前派出去的人,沒有人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誰能想到他已經在袁紹詐降的時候,就已經安排了人對涉縣下手呢?

郭援臉色陰沉道:“這些山匪當真是可惡,延壞我軍機大事,公理,你隨我親自去一趟涉縣。”

仲長統苦笑道:“好吧。”

當下二人也沒有遲疑,武安有約六千守軍,郭援帶了三千人,自認應該是能應付那些山匪。

太行山中目前除了張燕以外,已經很少有比較大的勢力能夠威脅到正規軍,而且這些年原本盛極一時的三十六路黑山軍已經被吞併了大半,張燕把太行山北面的黑山軍吞併,朝廷把太行山南面的黑山軍吞併,因此還打著獨立旗號的黑山軍已經極少。

現在除了零散的那些山匪以外,較大的勢力所剩不多。而根據郭援所知,目前南面滏口陘山路關隘還掌控在他們手裡,北面雖然面臨張燕的威脅,但張燕一直守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不敢出來,因此他倒有恃無恐。

武安城中浩浩蕩蕩三千人出城,順著西面官道一路往涉縣而去,差不多是過了後世響堂山風景區,抵達陳暮伏擊徐榮的龍鳳谷西北方向的地方時,天色就逐漸暗淡下來。

這裡在後世的位置是磁山鎮的西北面,位於陽邑鎮與磁山鎮之間,大部分地區都是一片坦途平原,但越往西去,山區就越多,重巒疊嶂。

此地是武安往涉縣的必經之路,諸葛亮早就派人在此地周邊數座山嶺上安插了崗哨,居高臨下,可以看到道路情況。

當發現武安方向來了大規模的士兵之後,哨兵立即連夜奔赴武安,向徐晃諸葛亮稟報情況。

午夜時分,徐晃和諸葛亮早就睡下,得知訊息,連忙召諸將議事。

徐晃作為主將高坐主位,諸葛亮坐在下方第一個,其次是馮楷等一些校尉。

張燕的黑山軍當了工具人之後就返回了營寨,現在涉縣這裡徐晃和諸葛亮合兵一處,有一萬多人,又佔據隘口,實力不容小覷。

“武安方向來人,具體人數好像不是很多,只有數千人,袁紹派這麼點人過來,不是送死嗎?”

徐晃環視一圈,最終目光定格在諸葛亮身上,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諸葛亮沉吟片刻,忽然笑了起來:“將軍,這是因為他們不是袁紹派來的,應該是武安方向的守將郭援的軍隊,郭援恐怕還不知道涉縣已經淪陷。”

“那他過來做什麼?”

徐晃詫異道。

諸葛亮解釋道:“前日武安方向派了幾名催促後方運糧的斥候過來,被我給攔下了,恐怕郭援以為這些斥候被山中山匪所劫,盛怒下來剿匪的。”

徐晃大笑道:“這郭援傻得可以,涉縣都已經幾日沒有跟武安聯絡了,他到現在都沒有反應過來嗎?”

諸葛亮道:“除了少府神機妙算以外,還有誰能夠想到袁紹在詐降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在對涉縣動手了呢?畢竟當時誰也不知道高幹大軍離開了涉縣,後方空虛,這是很正常的想法。”

“嗯,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徐晃問道。

諸葛亮笑道:“既是送上門的敵人,沒有不吃掉的理由。他們自以為是來剿匪,輕視了我們,恐怕並無多少警惕之心。今夜便可以趁夜襲營,我聽說那郭援是尚書令的外甥,尚書令屢次規勸他都不聽從,正好可以捉了送往懷縣,免得深陷賊窩,它日身死尚書令悲傷。”

這就是情商和關系網了,鍾繇是在興武元年,也就是公元192年就已經投靠了青州,資歷算是比較老的,將來如果青州集團掌權,他登上高位是遲早的事情,而諸葛亮只是後起之秀,如果朝中沒有關系網支撐,很難迅速向上發展。

而今日抓了郭援給鍾繇送過去,鍾繇就得承他和徐晃的情,人情這個東西有時候看似毫無作用,但關鍵時刻,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情況下,把人情債還上,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並不介意。

所以有的時候舉手之勞,在將來某一天,未必不能有所回報。

徐晃聽了覺得十分有理,點點頭道:“甚妙,那就依照孔明之言,今夜出兵。”

很快縣中兵馬調動,徐晃親領五千人馬往東而去。

之前說過,涉縣離武安六十多公里,一來一回,最少兩日。郭援是午後才出發,所以走了一半天色就黑了,不得不原地安營紮寨。

但他是往涉縣去,又不是在這個地方長時間安營,所以只是臨時休整,搭上帳篷就睡,連柵欄都沒有。

等到徐晃大軍趕到的時候,已經是後半夜,差不多早上四五點,接近天明時分。

不過這也是人睡得比較沉的時候,郭援營地連值夜看守的人都已經昏昏欲睡,根本就沒有幾個還清醒的人。

徐晃親自去偵查之後,就派了一些斥候靠近郭援軍隊外圍的崗哨,悄無聲息地處理了他們。

除掉了崗哨,大軍便正式進入營寨。

郭援還在睡夢當中,就已經變成了階下囚,很快整個營地響起了各種尖叫聲,但又很快平息,所有的士兵連沒有摸武器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刀架在了脖子上。

鬧哄哄地持續到了天明,諸葛亮從後方趕來,見到徐晃正派人將郭援五花大綁,準備從涉縣南面的滏口陘南麓小道送往懷縣去,他的身邊還站著一個滿臉苦澀笑容的年輕人,便好奇上去問道:“將軍,贏了?”

“贏了,很輕鬆。”

徐晃指了指一旁像被捆豬一樣的郭援道:“這廝就是郭援,待會就給他送去他舅舅那邊。”

郭援還在那大喊大叫:“放開我,姓徐的,有種和老子決一死戰。”

“啪!”

徐晃上去就是一腳:“老實點,你腦子有病吧,你家是沛國人,你舅舅還是朝廷官吏,非跟著袁紹那等賊子做什麼。”

“忠臣不事二.......”

還沒等他話說完,就已經被堵上了嘴巴,讓士兵們抬走了。

諸葛亮再看向那年輕人,徐晃介紹道:“這是高幹強徵的軍中幕僚,叫做仲長統,山陽高平人,我見他出身世家,便沒有捆綁。”

“哦?”

諸葛亮想了想,說道:“莫非是山陽仲長氏?我記得學宮當中,還有一位仲長先生在教書,雖沒有教過我,但我聽說仲長氏以《禮》《易》傳書,家學淵源,我亦拜讀過先生的著作。”

“那是我的族叔。”

仲長統說道:“前幾年我便去過青州,四處遊歷,於學宮跟隨族叔學習,說起來,也算是學宮弟子。”

山陽仲長氏雖然沒出過什麼高官,但曾經是齊國公族,有家典傳世,也算是山陽郡的名門望族,因此還是有一些名氣。

聽到仲長統在泰山學宮讀過書,諸葛亮便笑道:“沒想到竟是學長,在下諸葛亮,字孔明,現在跟隨師君於軍中擔任主簿,學長若是不嫌棄,可隨我前往涉縣。”

“那就有勞了。”

仲長統本來是去幷州遊歷的,結果被高幹強徵,自然也沒有什麼忠心可言,當下就跟著諸葛亮離開。

隨著郭援被徐晃活捉,武安也很快淪陷,當訊息傳到邯鄲,已是兩日後的事情。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都市國術女神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重生鄉村霸主仕途法則十大動漫名場面:開局夜凱大唐第一莊從訓練史萊姆開始三國之勝謀天下開局變終結者仙朝我也想努力啊!簽到天師宮,下山已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