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三國之謀伐

第八十五章 炮!
上章 目錄 下章

三國之謀伐第八十五章 炮!

整個大漢章武三年,陳暮都是在河南淮北以及江東渡過。

上半年在這些地方打仗,下半年就在這些地方治理民生,研究農業,考察地形,鑽研運河的事情。

河南的形勢還算好,因為曹操的治理不算差勁,但江東和淮北就比較亂,各地世家豪強林立,匪寇潰兵橫行,百姓的生活相當糟糕。

因此剿匪、安民、打擊豪強、恢復農業、清除那些擾民的亂兵,就是各地被派往地方擔任州郡官員必須要做的事情。

陳暮只是去一個地方就順手這麼做,並不是全職,同時又命令黃忠和太史慈在揚州建立東南軍區,大軍鎮壓地方一切不服的同時,積極準備北上進攻江夏。

結果到了十二月,聽到去海外的船隊已經回來,劉備還派人送給了他一大袋“瑪雅神藥”菸草以及一根煙桿,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江東無錫縣,縣衙府邸當中,陳暮的雙手籠在袖子裡,盯著桌桉上擺著的一根煙桿略微出神,表情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臉上的肌肉微微抽搐,目光當中的情緒十分復雜。

旁邊過來送東西的軍情司節從還在那說著:“司命,裴使君說這是美洲百姓用於治病的神藥,陛下用過之後也覺得好,因此派我來給司命也送一支。”

陳暮默然不語,還在看著那煙桿發呆。

節從等了片刻見他沒回應,奇怪問道:“司命?司命?”

“嗯。”

陳暮應了一聲,說道:“我知道了。”

節從詫異道:“司命,我還未告知司命這個東西怎麼用呢。”

陳暮笑道:“我說我知道了,你先去吧,代我向陛下回覆,是藥三分毒,這東西偶爾抽抽就行,平時少抽為妙。”

“額.......是。”

節從只好應命,起身拱手緩緩退出去。

陳暮臉上的表情就更加複雜,緩緩伸出手去,想去摸那個煙桿,但猶豫片刻,還是理智戰勝了慾望,停了下來。

穿越到漢朝23年,上一世的煙癮早就沒了,現在再染上的話,若是得了肺病,可沒有抗生素救。

說起來,我記得小時候村裡都種菸草,六叔家還有一個黃泥堆的烤煙爐,長大後偶爾回一次老家,現在都已經不種了,烤煙爐也拆了,不知道什麼情況。

陳暮思索著。

他還記得一件事情,那就是當年村裡曾經大量用菸草進行焚燒,家家戶戶用來消毒。

後來聽說是這種玩意兒能有效殺滅瘟疫,什麼鼠疫霍亂,滅殺率很高。

若是這樣的話,菸草對於目前的大漢來說,確實是一件利器。

因為這些年來全國各地打仗,即便陳暮有意識地採取措施,但瘟疫還是大範圍存在。

不止是打仗形成的瘟疫,還有飢餓、天災、盜匪、遷徙造成的人口死亡,這些人口死亡自然也會造成瘟疫,從而被帶著流向各處。

單靠普通的隔離防疫措施很難徹底消滅病毒,唯有大範圍消毒才行。

但大漢又沒有消毒劑。

所以瘟疫還不能完全得到有效控制。

而現在有了菸草之後,或許菸草就可以代替消毒。

陳暮心裡這麼想著,考慮等淮南淮北江東的考察結束之後,就先不回洛陽了。去一趟青州,前往泰山學宮那邊做個實驗,看看菸草是否真的可以消毒。

還有青黴素,不知道現在進度如何。

他以前記得曾經聽化學老師提過一嘴,說有個土法可以提取青黴素,可他根本不知道具體什麼土法,老師沒有講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即便是知道青黴素是從發黴的食物當中提取出來,可這些年來依舊沒有進展。

分離青黴素的方式複雜而又繁瑣,每次分離失敗之後,就得重新培養新的青黴,十幾年下來,醫學院用了上千種分離方式,都一一失敗。

沒有辦法,隨著玻璃工藝的日漸成熟,顯微鏡的出現會讓微生物研究更加容易,但並不代表這會讓青黴素的提純更加方便。

畢竟青黴素的發現是在一戰結束,二戰之前。

當時的化學水平已經非常先進,各種提純分離的方式也比較普及。

即便是如此,青黴素的發現者弗來明從1923發現溶菌酶,到1941年另外兩名科學界弗勞雷和錢恩正式提純出青黴素,開始量產,中間的間隔,也達到了18年的時間。

雖然中間提純的過程只用了一兩年時間,弗來明發現青黴素,但找不到提純方法。弗勞雷和錢恩則是在1938年看到了弗來明發現青黴素的文章,然後用了2年時間找到了提純辦法。

但以目前青州醫學院有限的化學水平和提純能力,實在無法做到那一步。

畢竟。

不說正統的青黴素提純方式。

單說青黴素土法提純步驟就有二十多個,其中任何一環出錯,就會導致整個實驗全盤皆輸。

所以即便陳暮將青黴素的存在告知了醫學院,包括華佗、張機等醫學家在內,對青黴素也是極感興趣,紛紛展開研究,為他們節省了10多年的時間,但提純技術一直上不去,自然也就無法完成提純。

現在菸草出現,長期大量抽菸對肺很不好,稍微有些感染風寒加上抽菸的惡習,就有可能導致肺炎的出現。如果沒有抗生素的話,對菸民的健康就是一個很大難題。

因此陳暮得去一趟青州,一是要對新到的美洲作物進行農業觀察指導,二是催促一下青黴素的提純。還有看看學宮最近的科研成果。

到了章武四年春,也就是公元204年2月份,歷時四個多月的考察終於結束,陳暮圈定了雙季稻的種植範圍以及運河線路規劃之後,才離開了江東和淮北,啟程去了青州。

正是二月春,萬物復甦,一片勃勃生機。

陳暮從徐州進入青州境內。

十多天後抵達臨淄。

鍾繇率領政務臺的一些高級官員過來迎接。

在視察了農學院從去年開始試種,到今年收穫的成果之後,陳暮做下了重要批示,他表示,農業是一個國家的基石,生產力則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健康的標準,而農作物的產量關乎每一個百姓的民生。

所以即便是此次試種大獲成功,也不能止步於此。而是要繼續選優培優,堅持科學發展原則,積極尋找遺傳規律,不管是任何作物,都要保持科學發展的態度,鑽研苦幹,精選優品雜交。

而農學院在進行雜交試種培育的時候,同時也要做到三個堅持,三個反對。

既堅持務實主義,反對弄虛作假。堅持真抓實幹,反對偷懶耍滑。堅持實驗科學,反對因循守舊。要開拓進取,迎難而上。努力培育更加優良的農作物,為大漢生物與大漢農業添磚加瓦。

這份重要批示很快被送進了印刷廠,印刷成報紙廣為流傳。

現在青州有報紙、雜誌,都由官方創辦,私人廣播刊物目前還沒有發行許可。

主要也是現在大漢的識字率還沒有提升上去,而且掌控喉舌的重要性陳暮很清楚,因此他親自把控輿論。

九年義務教育現在正在如期推廣,青州的發展在當今大漢已經是超出了其它州一大截,而青州模式是可以複製的,在未來幾十年,要向全國進行推廣。

視察了農學院之後,陳暮就回了自己家中休息幾日,看看父母和嶽父母,陪老婆孩子幾天。

其實對於家人陳暮是有很大虧欠的,長子陳希瑜都已經十歲了,但陪在他身邊的時間屈指可數,也沒有好好教育過,就怕他變成紈絝子弟。

好在羅敷賢惠,再加上書院的夫子們治學嚴謹,即便是高級官員們的子弟,也是毫不手軟,該懲戒就懲戒,鎮壓一切不服。

當初陳暮的弟弟陳志就曾經差點成為紈絝,就被學院的夫子嚴厲教育下改變,現在已經成為一地縣令。

沒辦法,即便是高級官員們,也都是這些夫子教出來的。

像已經退休在家養老,今年已經76歲的鄭玄老夫子,以從三品泰山學宮祭酒退休,退休前就是副部級幹部,退休後被賜予從一品太子太傅的榮銜,享受副國級待遇。

這種大人物即便是劉備關羽張飛陳暮見到了,也要恭恭敬敬執弟子禮,那些公卿勳貴之類的子弟,別說被他呵斥,打死都沒人敢管。

值得一提的是,在丞相未出來之前,從一品的三公已經是實權官員當中最高的品秩。

之前最高的官員品秩是太傅、太師、太保,但屬於榮銜虛職。

現在劉備恢復丞相制,正一品就有了唯一的實權官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陳暮現在已經算是常務副皇帝,權力比之劉備也差不到哪裡去。

只是他深知獨攬大權的害處,因此不管是任何命令,他都會走流程,如官員升遷貶謫,並不會按照他的心意去做。

如果看到某個官員是個人才,或者是個庸才,他只會給內閣上奏摺,皇帝看過之後,批示之後,就會透過吏院進行貶謫或升遷,算是走個形式。

不過那是在洛陽的時候,要是自己一個人在外面,就很少走這樣的形式。見到官員碌碌無為,當場就罷黜了。

倒不是破壞規矩,而是劉備給予了他一項權力,在外行走的時候“如朕親臨,便宜行事”。

人在外地,走流程的話太麻煩,靈活運用權力才是為官之道。

陪伴了幾日家人之後,陳暮再次進入工作狀態。

在諸多官員的陪同下,進入將作監視察。

將作監是青州打造武器的地方,相當於兵工廠,陳暮成立大漢兵器制造局,下屬有設計院、工廠、專營商業集團等。

為了規範商貿,陳暮還設立了工商部,凡是經營商業,都要頒發許可,兵器製造公司則屬於國企。

國企其實並不屬於現代產物,春秋就有,由中國經濟學鼻祖管仲發明,在當時的說法叫做“鹽鐵專營”“山海之藏皆屬少府”。

也就是把食鹽、精鐵、森林、礦產都收歸國有,由國家掌控經營。

雖然後世私人有限責任公司眾多,但國企乃是一國命脈所在,如食鹽、糧米都是國家基石,如果不專營控制價格的話,造成的結果就是鹽商和糧商囤積貨物,哄抬市價,民不聊生。

因此為了杜絕明末那種國家的糧食和食鹽都被江南的商人掌控,鹽商和糧商個個富得流油,國家卻一毛錢都沒有的現象,陳暮自然要成立國企來規避。

哪怕國企弊端很多,中飽私囊、假賬虧空、貪汙腐敗、上下其手,都是國企常有的現象,但關乎民生社稷,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只能先就這樣執行著,加強監管和督查。在鐵腕手段以及高額工資獎勵下,盡量減少貪汙腐敗的事情。

陳暮來到將作監,現在他們正在研究新式火器。

火藥發明出來都十多年了,火器也早就已經出現,只是一是鋼鐵產量不行,二是火器工藝很差。明末的火器算是可以的了,但人家是經過從宋朝到明朝幾百年沉澱。

現在起步雖然快,有陳暮教導,但火器的質量卻還是不能過關。跟明末一樣,存在炸膛、啞彈、射程、威力等等問題,導致火器還不如冷兵器。

將作監工廠裡,高爐內烈焰熊熊燃燒,經過焦煤燃燒之後,煉出鐵水,然後引流入模具當中塑性,再由工匠捶打,煉製武器刀兵。

至於槍械,目前只是在將作監工廠的一個小作坊內,有數十名專業研究槍械的工匠和設計師整日進行鑽研探索。

陳暮視察完了冷兵器製造廠,在去槍械坊的路上,對陪同的鍾繇、馬鈞、魏翱等官員說道:“武器製造是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先進的武器,才能提升一個國家的實力。”

“手中有劍不用,和手中無劍是兩個概念。”

“所以推動先進武器發展,就是兵器製造的重要一環。”

“我預料未來火藥製造的熱武器會是一個趨勢,只是目前的工藝還不成熟,鋼鐵產能不足,技術不能進步,導致火槍研究難以突破。”

“但難突破,不代表不能突破。有困難,就要克服困難。缺少研究資金,就投入資金。缺少技術,就鑽研技術。在這一方面,物理學院和化學院要精誠合作,一方要研製出更好的槍械和槍管,另一方則精研更好的火藥配方,力求達到完美的地步。”

眾人得到批示,頻頻點頭表示明白。

進入槍械坊,這是個小廠房,旁邊有兩棟院落,住著設計師和工匠。

雖然槍械製造在整個兵器製造廠都不是很受待見,但上面重視,所以即便是被排擠獨立開,擁有的場地還是很大。

廠房西側有個靶場,院子裡擺滿了大大小小的槍支,設計風格都各有迥異,基本都是燧發槍。

而且不止有槍械,還有大炮。

陳暮看到進入廠房的院落裡看到那一尊大炮的時候,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快步走上去觀看。

那大炮由鋼鐵鑄造,兩側各有車輪,體型巨大,與明清紅衣大炮極為類似。

“這是何人所造呀。”

陳暮問。

兵器製造廠的廠長之前是一名頂級刀匠,技術型官員,上來答道:“是杜寬所造。”

“杜寬何在?”

陳暮又問。

領導視察,周圍大大小小的官員都湊在旁邊想在丞相面前露臉。

結果就是普通工匠和設計師就只能遠遠看著。

等到陳暮發問,遠處設計師們互相大眼瞪小眼,有人“嗖”一下就跑了。

廠長問道:“誰知道杜寬在哪?”

有設計師笑道:“杜寬在睡大覺呢。”

廠長和周圍廠裡的官員們臉都綠了。

也有人偷著樂。

昨天就發了通知說丞相來視察,今天杜寬就睡大覺。

那小子仗著他爹杜畿外放到了關中做太守,在廠裡經常自由散漫,還超額申請鋼材做各種試驗,早就有人看不慣了。

現在要倒大黴了。

過了片刻,二十歲上下的青年打著哈欠出來。

杜寬是杜畿的次子,今年20歲,才剛從泰山學宮物理學院畢業兩年,因為對製造兵器感興趣,被分配到了兵器製造廠。

昨天搞研究搞到半夜,今天就睡了個懶覺。反正他喜歡自由散漫,老爹又是中高級官員,很少與人管他。

陡然聽到說丞相要召見他,杜寬雖然驚訝,但也還算鎮定,一路小跑過來,進了人群拜見。

“你就是杜寬?”

陳暮問。

杜寬不卑不亢拱手答道:“是卑職。”

工匠是工匠,設計師是設計師,他屬於編制內的公務員,自稱卑職。

陳暮笑著指著大炮道:“這是你做的?”

“是卑職做的。”

杜寬忍不住抱怨道:“為了造這東西,卑職找了廠長很多次批要鋼鐵,他都不批,本來三個月就能做好,拖了快一年。”

那廠長生氣道:“你小子還敢不知道好歹?你知道你要多少鋼鐵?三千多斤!咱們青州一年才產多少鋼鐵?三千多斤能造多少刀劍鎧甲?你這一張口要那麼多,若是造了個無用的東西出來,不知道要浪費多少!”

一旁的馬鈞臉色微紅。

他造的那蒸汽車要用的鋼材比杜寬造大炮要用的鋼材只多不少,結果還是造了個廢物出來。

杜寬不服道:“我怎麼可能會造個無用的東西,我這東西厲害著呢,若是上了戰場,那城池頃刻間就被我轟破!”

“還上戰場,上次爆炸炸膛了差點把你自己炸死你忘了?”

有同事在旁邊拆臺。

杜寬爭辯道:“丞相都說了,科學研究是允許有走錯路的時候嘛。槍械既然能射出子彈,那麼同理只要把槍管放大,就能發射出更大的子彈。原理大家都懂,怎麼能說是個無用的東西呢?”

“好了好了。”

陳暮笑著說道:“張廠長沒錯,杜寬也沒錯。錯的是咱們國家現在貧弱,不能大力發展鋼鐵。現在好了,橡膠來了,將來用蒸汽機挖礦,冶煉鋼鐵,產量會提升上來的。這些先不說了,杜寬,你這東西造了有何用啊?”

杜寬得意道:“丞相,這是我苦心多年設計的大火槍,原理跟槍械一樣,而且跟槍管不同,他們搞槍管難點很多,怎麼刻螺紋、炸膛、啞彈等等問題,我這個那麼大,完全就沒有這方面考慮!”

陳暮去美利堅留給學,還在華爾街上過班。在那邊待了有近十年的時間,作為自由美利堅,槍戰每一天的地方,他怎麼可能不會瞭解槍支?擁有槍支?

所以槍械的原理他都懂,包括槍管內刻螺紋,現代槍支的發射奧秘,他都算是比較瞭解。

只是受限於工業水平,他做不出現代槍支而已。

但既然瞭解現代槍支的構造,再進行推論的話,自然也能清楚明清時期火槍構造。

因此對於槍械知識他還是非常清楚。

聽到杜寬說的火槍問題,陳暮思索道:“炸膛的問題在於鋼鐵不合格,魏院長,我記得很久以前,化學院就已經研製了比例非常完美的鋼鐵了吧。”

魏翱答道:“丞相,鋼其實就是鐵去除所有雜質之後,加上合適的炭比例而成。我們經過多次試驗,認為比例在0.02%-2%的比例是最適合的,這樣的鋼鐵以我們目前的水準,是可以製造的。”

以前不行,現在可以了。因為以前的溫度不達標,而如今利用高爐、焦炭、蒸汽動力的鼓風機,把溫度提高到兩千度以上,使得生鐵能煉製成鐵水,把所有雜質全部燒掉。

這樣再加入合適的炭粉,就能製造出達到現在標準的鋼材。

用這種鋼材製造火槍,就很難會炸膛。

然而杜寬卻道:“丞相,我要舉報,廠裡給我們槍械坊的鋼材都是原來的熟鐵,根本達不到標準。”

廠長臉更綠了,說道:“好小子,你知不知道前線多少戰士浴血奮戰,他們的刀如果用熟鐵造,砍不死敵人怎麼辦?他們的甲如果用熟鐵造,被敵人砍死了怎麼辦?先顧你還是先顧前線戰士?”

“這一點我贊同張廠長。”

陳暮沉吟道:“不過槍械我以為是未來趨勢,老用熟鐵做實驗也不是辦法。還是生產力不足,再耐心等等吧。等將來鋼鐵管夠,隨便你們用,杜寬。”

杜寬渾身一個激靈,答道:“卑職在。”

“你這大號火槍能不能開啊?”

“放心,卑職已經實驗過,一槍能打塌一座房子。”

“那就試試。”

陳暮笑了起來。

火炮的原理跟火槍其實是一樣的,都是利用火藥在密閉空間燃燒產生的推力將子彈或者炮彈射出去。

杜寬以前研究小火槍,後來就覺得把小火槍放大幾十倍會是什麼樣?

於是就設計了這個大炮。

他還以為就是個放大版的火槍,卻不知道這東西已經不是槍了。

而是炮!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都市國術女神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重生鄉村霸主仕途法則十大動漫名場面:開局夜凱大唐第一莊從訓練史萊姆開始三國之勝謀天下開局變終結者仙朝我也想努力啊!簽到天師宮,下山已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