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三國之蜀漢再起

第一百四十一章 吳大帝孫權
上章 目錄 下章

三國之蜀漢再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吳大帝孫權

駐紮在合陽的一萬漢軍不愧是魏延在漢中調教的老兵,合陽到臨晉四十裡路,漢軍只花了兩個時辰就趕到。

著甲披堅行軍,當魏延氣喘喘噓噓的帶兵來到河水西岸時,防守在岸邊的漢軍已經不足百人,卻遭到數倍的魏軍圍攻,苦苦支撐。許儀率領的其餘魏軍死士則控制了灘頭,並且向前推進了百餘步,開始佈置拒馬、陷坑,準備掩護曹洪大軍渡河。

魏延騎在馬上,見此大為著急,急聲吼道:“王平、高翔何在?!”

王平、高翔打馬而出,朗聲應道:“末將在此!”

魏延神情嚴肅,眼神裡露出一絲鋒芒:“命你二人各率部兩千,即刻殺散前面魏軍,搬開拒馬,填補陷坑,替大軍衝鋒清理開道路!”

“末將領命!”王平、高翔於馬上向魏延抱拳行禮而去。

“費何在?!”魏延又厲聲喝道。

費微微欠身,拱手道:“屬下在此。”

“令你率弓弩原地列陣,聽候我號令!”

“諾!”費領命,也拔馬而去安排了。

“溝不夠深,再往深挖!這裡,這裡!需要佈置柵欄和拒馬!”河灘上,許儀跨刀不斷往來巡視,他根本沒有時間去關心百餘名負隅頑抗的漢軍的生死,魏軍渡河才完成了一部分,後將軍率領的萬餘主力可都還在河水東岸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得抓緊一切時間,在河岸這邊佈置防禦、修築城寨,防備看見狼煙支援而來的漢軍援軍,為曹洪渡河提高安全、從容的條件,避免遭受半渡而擊的致命打擊。

可當高翔、王平率領疲憊趕到的四千漢軍對河灘上的魏軍死士發起攻擊時,起的寨牆連影子都還沒有呢。

“糟糕,來不及了……”奇異於漢軍趕到得如此迅如,許儀內心泛起一絲苦澀,轉身一把劈胸揪起身旁的軍司馬,吼道:“快!來不及了,快吹號,通知東岸的後將軍趕快強渡。本校尉去給他拖延時間,至於能不能堅持到大軍登岸,就看他的了!”

說完,將雙腿踢騰在空中的司馬丟在地上,許儀鏘然拔出腰間的環首刀,虎目中閃過一絲悲愴,竟然流出淚來:“大丈夫生於行伍,當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報效國家,今志所未遂,奈何死乎!”

“今志所未遂,奈何死乎!”許儀面容堅毅,淚流滿面,長嘆三聲後,挺刀衝向氣勢洶洶殺來的漢軍,撕心裂肺道:“不怕死的,隨我來,我帶你們敢死先登!!”

許儀身後,數百死士持戟仗劍,神色決絕,慷慨從容赴死。在他們身後,低沉激昂的號角聲沖天而起,一瞬間,響徹古老黃河兩岸的上空。

……………………………………………………………

當漢魏兩軍在左馮翊臨晉的黃河西岸拼死廝殺時,遠在東南的吳國朝堂也並不平靜,像炸開了的油鍋,沸沸揚揚。

原因是東吳皇帝孫權不顧群臣反對,執意遣使攜帶軍隊、珍寶渡海遠至遼東,冊封割據遼東的公孫淵為燕王。

話說今年,孫權在武昌稱帝登基之後,和蜀漢盟誓,參分天下約定豫、青、徐、幽四州東屬吳,兗、冀、並、涼四州西屬蜀。其司州(司隸校尉部)之土,以函谷關為界,平而分之。

為了履行盟約,孫權留下上大將軍陸遜、大將軍諸葛瑾輔佐太子孫登鎮守武昌,自己率領公卿百官還都建業,覬覦魏國淮南、徐州諸郡。並且諸葛亮北伐,孫權令公安的諸葛瑾出兵襄陽,作為牽制,可是東邊孫權卻不敢真的動手。

因為從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發動第一次合肥之戰起,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裡,吳軍在魏軍的揚州防線面前都沒佔到太大便宜,相反還吃盡了苦頭。

張遼滿寵、李典樂進,祖孫的食邑都要感謝孫權在合肥一帶的辛勤饋贈。說來可憐,老家夥這輩子除了攻殺黃祖、替父報仇外唯一拿得出手的外戰成就,就是攻取了荊州,還是因為和劉備結成了統一戰線對抗曹操時,擅自發動荊州兵變,襲擊盟友。信譽凋喪,用卑劣手段取得的。

懾於魏軍強勢,孫權便把目光投在了魏國大後方,濱臨渤海的遼東郡上。恰巧公孫淵奪了他閹人叔父公孫恭的遼東太守之位,心裡沒底,害怕魏廷責罰,於是主動遣使南通孫權。

這下好了,孫權早有此意,總算臭魚找爛蝦,王八看綠豆。如魚得水,一拍即合,從此東吳便和遼東勾搭上了。

先是,孫權遣將軍周賀等航海到遼東。

禮尚往來,公孫淵便遣校尉宿舒、閬中令孫綜向東吳稱臣,企圖以孫吳為外應反叛曹魏。

投桃報李,孫權下決心冊封公孫淵為燕王,引為援奧。

丹陽郡,建業,太初宮

這日,四十六的東吳皇帝孫權頭戴十二冕旒,身穿天子袞服,大會文武群臣於皇宮正殿神龍殿。

鐘鼓齊鳴聲中,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各按序列徐徐入殿,朝拜叩首、高呼萬歲之後,皇帝免禮,群臣起身跪坐於殿上兩側。

“遼東太守公孫淵,輸誠納款,恭順有禮。朕欲冊封其為燕王,令其偷襲魏國後方與我大吳遙相呼應,列為臣工以為如何?”孫權居高臨下沉聲問道,嗓音有點冷,表示其實他並不想聽見大臣們反對的意見。

最近,蜀將魏延攻下長安、諸葛亮北伐成功的訊息傳到江東,整個吳國一片譁然,吳軍多次從襄陽、樊城,武昌、江夏,淮南、廣陵三面北伐,全部無功而返,勞民傷財,不想蜀國一次出師就成功了!

這讓吳國上下心裡很是不平,眼睛都紅了,其中眼睛最紅的當屬孫權。

逍遙津,張八百大破孫十萬的恥辱就在眼前呢,張遼、李典之名在東吳能止小兒夜哭!可蜀軍竟然光復了關中,漢家故地,這讓他孫仲謀的老臉往哪兒擱?

“陛下,卑臣認為不妥,請陛下三思。”孫權話音剛落,位居群臣之首的丞相、平尚書事、醴陵侯顧雍已經出班拜倒在丹墀之下。

顧雍繼孫邵為東吳丞相,繼任丞相後顧雍仿效漢初的治國方法,選擇文臣武將時必選稱職的,從不以個人愛好去選擇。而一旦派任後,他便會全心全意地委託他們。

為相幾年來,多有匡弼輔正之舉。

“陛下,公孫淵廢叔自立,遠在遼東,信義未著,冒然遣使率軍士、珍奇異寶到遼東,這無異於羊入虎口,與虎謀皮。”顧雍一大把年紀,白胡子老臣,手舉笏板,盡心盡力的勸諫:“臣竊為陛下擔心,他們一去不復返矣!”

“丞相言之有理,老臣附議,老臣懇請陛下收回成命。”班列之中,又一位顫顫巍巍的老臣出列,卻是輔吳將軍、婁侯張昭。

張昭知道,作為東吳老臣,自己曾受孫策遺命輔佐弱冠之年的少主孫權,一直是心腹重臣,只因為赤壁之戰中力主降曹被主上介懷,這些年不斷遭受貶斥,如今掛名輔吳將軍,封邑萬戶,地位在三公之下,已不再握有實權。

但是,雖然遭到主上冷遇,不待見自己,可老臣對於東吳的赤誠熱忱沒有變化呀。該說該進諫的話還是要講的呀。

張昭不由自主的抬頭瞥了一眼高高在上的皇帝,反倒是接近天命之年的主上漸漸喪失了繼位初期的銳意進取,開始貪慕虛榮,好大喜功起來。

君臣共事二十多年,張昭哪能不明白,皇帝之所以固執,不僅是眼紅蜀國北伐得利,想要在江淮之間開啟局面,這其中也有他的虛榮心在作祟。主上曾迫於局勢接受曹丕冊封的吳王,奉曹魏為正朔,如今竟然有藩臣願意接受東吳燕王的封號,奉偏居江南的吳國為正統,豈不彰顯了大吳天命所歸、浩浩威德?

“丞相的意見請恕下官不敢苟同!”一道尖細男聲響起,中書令孫弘出列拜道:“我大吳應天受命,陛下生於東南,遭值期運,承乾秉戎,合為天子。公孫淵順應大勢,萬里來投,理應好加安撫,豈能依丞相之見逐出門外呢!”

見上官孫弘發表意見,光腳不怕穿鞋的,絲毫不忌憚顧雍、張昭重臣的身份,呂壹也出班拜道:“誠如孫中書所說,皇皇大吳,萬邦來賀。公孫淵稱藩於吳,實乃我大吳強盛,外敵賓服的明證。陛下應該儘快遣使渡遼,彰顯我大吳皇帝的浩蕩恩德。中書典校郎臣壹頓首頓足、誠惶怖恐,懇請陛下速速發使,宣慰遠方!”

呂壹一番言辭激烈誠懇,說完俯身一揖到底,再也不起身,一副恭請聖裁的樣子。

雖然只有中書令、中書典校郎這樣的內朝秘書官發聲贊同自己,沒有眾意的支援,孫權也決定提前終止這場廷議了,再繼續下去等到外朝的九卿、將軍們全部出言反對,情況就不妙,騎虎難下了。

“朕意已決,諸卿不必復言!”孫權一錘定音,拿眼神制止住想還要出班陳述己見的少府吾粲、衛尉嚴、左將軍朱據、前將軍朱桓,拍拍手掌,對近侍道:“宣詔吧。”

皇帝詔命:

朕以不德,肇受元命,夙夜兢兢,不遑假寢。思平世難,救濟黎庶,上答神祗,下慰民望。是以眷眷,勤求俊傑,將與戮力,共定海內。苟在同心,與之偕老。今以幽、青二州十七郡百七十縣封君為燕王,使持節督幽州領青州牧領遼東太守如故。燕王久脅賊虜,隔在一方,雖乃心於國,其路靡緣。今因天命,遠遣二使,款誠顯露,章表殷勤,朕之得此,何喜之如!雖湯遇伊尹,周獲呂望,世祖未定而得河右,方之今日,豈復是過?普天一統,於是定矣。書不雲乎,‘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其大赦天下,與之更始,其明下州郡,鹹使聞之。特下燕國,奉恩宣詔,令普天率土備聞斯慶。

黃龍元年冬十月詔

這封詔書由侍中、都鄉侯胡綜起草,事實上,孫權繼承江東後的很多誥文、策封任命文書和致鄰國的書函都是出自胡綜之手。

這麼多年的御用文人生涯,朝夕與共,胡綜自然深知自家主上的尿性喜歡辭藻華麗的詔文,喜歡在外國和臣下面前裝逼,無逼不歡。

東漢諸侯王的封國只一郡之地,並且諸侯王只食租稅不治民,但在這封冊封詔書中,孫權極度“慷慨”的把曹魏統治下的幽州、青州,十七個郡國,總計一百七十個縣、侯國全部封為燕國國土反正不要錢,當然怎麼爽怎麼封。

並且還恬不知恥的讓公孫淵“督幽州領青州牧領遼東太守”,前面七個字權當放屁,唯獨後面“領遼東太守”一職還有些含金量,可他丫人家公孫淵本來就是遼東太守呀,連中原魏國的賬都不買,還需要你東吳來任命?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諸天新時代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鬥羅之空間鬥神桃運醫神三國:蜀漢最牛二代蜀漢戰鬼三國之蜀漢帝國她和陸醫生隱婚了隱婚蜜愛:總裁老公寵上癮隱婚虐愛:陸少的傲嬌妻陸大佬的軟萌影后隱婚後她成了娛樂圈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