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三國之鐵騎南下

第二百二十八章寧縣商談
上章 目錄 下章

三國之鐵騎南下第二百二十八章寧縣商談

雖然袁紹對田豐所說的收尾建議並不是很滿意,但對田豐所提出的立即撤軍的建議還是十分贊同的。

況且這兩個建議又不衝突。

‘秋後算賬’的方式,比較委婉,而且十分有效果,正符合袁紹的心意。

故而袁紹命令大軍撤出涿郡,只能將涿郡拱手相讓給韓成了。

撤出涿郡的袁紹大軍並沒有直接回到冀州,而是撤到漁陽郡固守。

袁紹又令冀州的軍隊在中山郡一帶集結重兵,擺出一副隨時反撲涿郡的樣子。

這種威懾的行為,雖然聲勢浩大,但並沒有什麼實際性的效果。

因為就算袁紹沒有在冀州的中山郡一帶集結重兵,在剛剛收復涿郡之時,韓成也會派遣精銳軍隊來接手涿郡的防禦工作。

袁紹的行為對韓成來說,就像小孩子打架一樣。

打不過,挨了揍,是不要緊的。

但也要咬著牙哭幾聲,狠狠的罵人家幾句。

因為這樣,感覺自己雖然挨了揍,但是在語言上沒有輸的樣子。

當然,這只是自己的感覺罷了。

對於袁紹禮讓涿郡的行為,韓成毫不客氣地接收了。

在接收之後,韓成並沒有乘勝追擊袁紹到漁陽郡的想法。

一是奮武軍的兵力不足以讓韓成這麼做;二是奮武軍剛剛收服涿郡,一大堆的事務纏身。

此時的幽州,共有三方勢力,最大的依然是佔領漁陽郡、廣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的袁紹;

排名第二的則是佔據代郡、涿郡的韓成;

最後則是佔領上谷郡的劉虞舊部。

在此三方勢力的相互制約之下,幽州境內暫時達成了共存,獲得了短暫的和平。

......

在韓成接收涿郡的三日之後

上谷郡寧縣的太守府的議事大廳內

坐在最中間的一名男子,大約四十餘歲,長著一張國字臉,雙目炯炯有神,留著長鬚,穿一身白色繡袍。

此人正是現在的上谷郡太守—鮮于輔。

這個太守的職位,不是大漢朝廷任命的,也不是佔領大半個幽州的袁紹任命的,而是上谷郡的百姓私自擁護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公孫瓚敗亡之後,上谷郡內無人做主,很多事情都無法處理不下去。

鮮于輔眾望所歸,被屬下的官員和百姓推崇,代行太守之事。

時間長了,大家便習慣了,故而鮮于輔就成了真正的太守。

坐在鮮于輔下首有兩人,其中一人膀大腰粗,面容儒雅,但渾身上下充滿著少數民族才有的彪悍之氣。

此人名叫閻柔,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漢人。

只因年少時被北方的少數民族烏丸族、鮮卑族所俘虜,故而養成了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給人一種少數民族的感覺。

不是他想變成這樣,而是他不得不這樣。

一個很小的孩子,遠在異族他鄉,而且地位卑微。

若不熟悉少數民族的習慣,融入少數民族,他怎麼可能活到現在?

至於最後的剩餘之人,乃是一副文弱書生的打扮。

方巾,佩劍,書生的裝飾品一樣不少。

雖然他也能領兵作戰,但是他更加擅長治理地方。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曾經的幽州牧劉虞的獨子—劉和。

此時,這三人正聚在一起,商討幽州南部之事。

此三人都心知肚明,憑著他們三個人的能力,在上谷郡也許還行,但在天下間,還真有點不夠看。

自立之路是不可取的,投靠他人才是最好的出路。

此時的鮮于輔算是三人中職位最高的人,於是率先對著閻柔和劉和說道:“兩位賢弟,據可靠消息得知,涿郡已經易主了。

新任主人乃是並州牧韓成。

此人年齡不大,但頗有手段,在伊河畔用六萬大軍打敗了袁紹的八萬大軍。

他佔領涿郡之後,上谷郡也許就是其下一個目標,到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

鮮于輔的言外之意是:我們是投靠於他?還是另投他人,和他對抗?

劉和知道自己的能力,治理一方還算可以,但這種戰略性的問題,自己並不能給出很好的建議,上谷郡的最終去向,還需是鮮于輔和閻柔來商談決定。

今天對劉和來說,就是來聽聽的。

於是乎,劉和率先站起身來,對著兩人客氣地說道:“我對此事沒有任何意見,你們說投靠誰,我就跟著投靠誰。

只是希望你們二位在商談的過程中心平氣和的,慢慢來,不要傷了和氣。畢竟不管怎麼說,我們都是曾經共同戰鬥過的兄弟。”

鮮于輔和閻柔對劉和的話,十分贊同。

慢慢商討,才有結果不是。

在劉和說話間,閻柔便在心裡盤算著。

待劉和說完,閻柔對著鮮于輔柔和地說道:

“鮮于輔兄,現在天下間的諸侯已經越來越少,給我們所留下的人選也不多了。

我明人不說暗話,幷州的韓成和兗州的曹操,我比較看好這兩人。

至於冀州袁紹,揚州袁術,徐州呂布之流,我並不看好。

所以說呢,要麼我們歸順韓成,要麼我們投靠曹操,對抗韓成。

我比較傾向於歸順韓成。”

鮮于輔聽完閻柔的話,也是柔和地對著閻柔說道:“賢弟,從人選上來說,我們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除了幷州的韓成和兗州的曹操,我觀這天下,無人能取之。

但我比較看好曹操,此人心繫百姓,雄才大略,知人善任,且心胸寬廣,定是走到最後之人。”

閻柔笑了笑,接著鮮于輔的話,說道:“鮮于輔兄,單從為人品格來看,韓成和曹操兩人相差無幾。

這兩人都是心繫百姓,知人善任,且心胸寬廣之人。

但是曹操畢竟年長一些,經驗豐富一些,故而在軍事上能比韓成強出幾分。

韓成如此年紀便能有此成就,我覺得韓成比曹操厲害一些才是,走到最後之人應該是韓成才對。”

鮮于輔聽完閻柔的話後,面色不變,但內心十分著急。故而語氣略微有點急促的對著閻柔說道:

“賢弟啊,人是會變得。韓成現在年輕,對人生的感悟還沒有那麼深刻,若到了曹操現在的這個年齡,也許就不會是現在的這個樣子啊。

古人說:三十而立。

韓成還未到三十,還是嫩了一些。

若好好發展,聽信良言還行,若不好好發展,我們跟著他,前途可

就是一片黑暗了啊。”

閻柔雙目緊緊注視著鮮于輔,心中暗道:“今天的鮮于輔怎麼了?和往常不太一樣啊。

雖然鮮于輔為人算不上正直,但也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之人,今天的這些話,明顯偏向了曹操。

難道鮮于輔已經投降了曹操,今天是專門來勸說我的?”

此時的鮮于輔並沒有感覺到自己的不妥之處。

鮮于輔的話,確實很偏向曹操,一是鮮于輔自己十分看好曹操,二是近幾日,鮮于輔的府中來了一位熟悉的‘貴客’。

此‘貴客’是鮮于輔的知己好友—田豫。

鮮于輔是幽州漁陽郡雍奴縣人士,和田豫是同鄉。

兩人的關係十分好,曾經一起拜師求學,一起練習武藝。

兩人成年之後,皆在幽州任職。

只是一人在劉虞手下任職;一人在公孫瓚手下任職。

雖然主公不同,但一點也不影響兩人的關係。

鮮于輔剛剛掌管上谷郡之時,還曾四處打探田豫的訊息,想讓其擔任自己的長史,共同管理上谷郡。

然而,自從公孫瓚開始魚肉百姓之時,田豫便脫離了公孫瓚,直接南下,投奔了兗州的曹操。

曹操十分愛惜田豫的能力和才華,任命其為弋陽太守,治理一方。

田豫為了感謝曹操的知遇之恩,便主動請纓北上幽州,打算趁韓成和袁紹征戰之際,遊說鮮于輔歸順曹操。

田豫此人,可以說是三國中最低調的名將。

此人有膽略,有辯才,有風骨,有能力,可以說是一名‘完美將軍’。

在歷史上,田豫可是曹操北方的防禦屏障。

而且對外能夠震懾少數民族,讓其不敢入境一步;對內訓練精銳騎兵,輔助曹操爭奪天下。

可以說曹操能有最後的成就,田豫功不可沒。

經過田豫的一番遊說,鮮于輔便在心中生出了投靠曹操的想法。

故而在今日的商量中,處處為曹操說話。

閻柔思索了片刻之後,剛毅果決的對著鮮于輔說道:“鮮于輔兄,我還是比較看好韓成。”

鮮于輔聽到閻柔的話,臉上閃過一絲不悅之情,語氣冷淡地說道:“賢弟,人各有志,我不強求!

既然你已經心有歸屬,那麼我們的緣分已盡。

若以後在戰場上相見,我們只能各憑本事了。”

閻柔還未開口,劉和便趕緊出來打圓場般的說道:“你兩位先不要著急。

我聽了二位的話,心中有了一個想法。

既然兩位誰都無法保證韓成和曹操誰能走到最後,那不如一人投靠一個如何?

況且你二位都是才能卓越之人,若在一方勢力,發展的時候定會掣肘,還不如在兩方勢力中,各自發展各自的呢。

萬一韓成是最後成事的人,那麼有閻柔在,鮮于輔兄及其家人不也可以保全一番;

若曹操是最後的成事的人,那麼有鮮于輔在,閻柔及其家人不也可以保全一番?”

鮮于輔和閻柔兩人聽到劉和的話後,眼中一亮。

劉和的話,才像是最好的出路。

既能滿足個人的願望,又能在最後的時候相互保護。

何樂而不為呢?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鄉村之萬界建築商貧僧法海佛門世尊元始諸天止道為仙我師傅是林正英重生之超級銀行系統我在東京當監督從美食影片開始的異世界生活崩壞紀元秘笈古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