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三國志之大白天下

第二百五十六章 青遼備戰
上章 目錄 下章

三國志之大白天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青遼備戰

東萊尉張奮起初望見海上有大船逼近,還以為是海軍領取新船後巡視海疆。後來得漁民的逃回報告,才知是遼東方面的漢軍。遼東非何白的轄地,無故前來必是侵犯。只是東萊無艦船相抗,除了通知全郡國防備之外,只得眼睜睜的看著敵軍逼近登岸。

眼見遼東軍向黃縣湧來,更大大咧咧的兵分三路,包圍黃縣,獨留南面。頓時大怒,出兵千人截擊西面之敵。然而與遼東軍戰過一場,發現遼東軍並不比東萊兵強多少,只是勝在人多,這才心下稍安。雖對那望而生畏的樓船有些恐懼,但守城之念卻也彼堅。

一座巨大的牛皮大帳之中,柳毅冷冷的望著一名東萊士兵,厲聲問道:“你說什麼?東萊王已在半月前就被人鼓惑逃離了東萊國?”

“是,是……”那名已然奄奄一息的士兵有氣無力的應道,“此事還未流傳,就被壓下。他人不知,但小人是守衛王宮的兵卒,這才有所瞭解。”

先鋒大將楊武冷哼一聲,說道:“何天明果然是浪得虛名之徒,好好的一枚棋子就這般的失去,卻累得我等空跑一趟。柳將軍,我軍接下來該如何動作?”

柳毅沉聲說道:“主公命我領兵前來,一是看看能否將東萊王請至遼東,增我遼東的聲勢。二是取青州東萊之地,以觀中原的動向,看看有無可能進兵中原。既然東萊王不在東萊,那就取東萊之地改為營州,我好就任營州刺史之職。”

楊武皺眉問道:“青州目前屬何白治下,非一群烏合。且青州兵多,我軍兵少,我軍又是跨海而來,援兵全無。既然不能劫奪東萊王,就該早早退走,何必為了一個小小的東萊,大費力氣。”話語中有怪柳毅貪營州刺史一職之意。

柳毅搖搖頭,看著性情直爽的楊武失笑道:“打戰又豈是全憑兵多兵少,我軍是少,且無援軍。但在主公的率領下一戰破高句驪,二戰破烏桓兵,方能雄據遼東,稱霸一方。如今我軍兵心正盛,豈能一戰不打就輕言退兵的。”

“況且此戰主要是觀水師之爭,而不是陸戰。何天明陸軍縱強,但也不能下海進攻。我軍步卒雖少,卻有水師可用。青州數千裡的海疆,陸戰縱敗,但哪裡不是我軍的進擊之處?且青州水軍目前尚不如我,因此無需太過在意何天明。總要為主公在青州奪得一處地盤,為進攻中原的跳板才是。”

……

渤海是華夏近海之中,最平靜的一片海洋,相對於風高浪急,時不時有颱風過境的東海、南海等地,渤海就像是太平洋中的一個小池塘一般。

據何白所知,這個時代對於航海業應該不是很重視,只要在青州搶到了這個先手,想成為海上的霸主應該不難。只要青州的海軍成熟了,張帆南下,一舉可以突破江東的沿江防線。孫吳今世想要割據江東,只怕是難上加難了。誰想此次的先知居然會落了空。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遼東這種同樣有半島地形的地方有水軍並不奇怪。但在北方突然出現一個很重視航海的諸侯就很奇怪了,尤其對方還來自那麼的一個偏遠僻地。遼東……

何白記得歷史中的三國時代,孫吳勢力首次經營夷洲臺灣,到過琉球,以至於更遠的呂宋,不過那是在南方。江南水鄉的航運本來就十分發達,延伸到航海領域,有些特別的成就並沒什麼可稀奇的。

但是遼東,那等地方向來是中原王朝從來都沒有重視過的地方。那裡一貫是漢人眼中的蠻荒之地,流放罪民之所。最多是做為漢王朝的一個伸向匈奴一翼的爪子,在匈奴敗後,那爪子的作用也就失去價值了。至少在鮮卑人沒有雄起之時,它的作用並不大。

特別是後來的司馬懿征服遼東,並大肆的屠殺了當地的漢民後,將遼東拋棄送給高句驪。讓高句驪從而接納了所剩餘的漢人,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形成了自已的國家與民族自豪感。

從而遼東這裡就養出了諸多的惡寇,比如隋唐時代的高句麗,五代的契丹,宋代的女真,明代的滿洲韃子等等。從此,遼東就與大漠一般,先後都成為了中原王朝一個永遠的痛。真算起來,遼東之禍更甚於北方大漠。

儘管何白對這個時代的遼東瞭解甚少,但有些基本的常識是不會變的。公孫度是一方諸侯,獨立性比中原的諸侯還強。若是他的能力更強一些,或者是眼光更長一點,將會成為中原逐鹿得勝者的最強對手。因為最重要的是,他手中擁有一支成熟且成規模的海軍。

遼東軍是跨海而來的,一萬兵馬不算多,除了兩三千水兵之外,只有七、八千的馬步軍。以目前青州軍的實力,擊退他們一點都不難。但是戰事一起,想要收尾可就難了。

只恐公孫度是個不認輸的,又怕被袁紹挑撥,正面打不贏,就採取反覆騷擾的方式。就如彭越擾楚一般,那麼,青州全境都會面臨遼東軍的水上威脅。原本的海上天塹,反而變成了前線。

這會讓何白強取青州,截斷了歷史中曹操、劉備的發家之機。從而的精兵簡政、發展民生,採用“高築牆,廣積糧”奪取天下的計劃徹底破產。

想要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一是設法建設一支強有力的海軍來巡視海疆。以青州海軍目前的實力,雖稍遜遼東水軍,但自保不成問題。只是被動的等著捱打,這也太令人屈辱了。

在所有的兵種當中,海軍的消耗是最大的,無論是時間還是精力。而且想要守住數千裡的海疆,在兵力上要比偷襲的敵軍多得多才行。

來自後世的何白,此世沒有人比自已更加瞭解防禦海岸線的難度了。那真的是處處防守,處處都是漏洞。而且面對區區一個三國路人甲般的公孫度,何白還真沒有這個隱忍的理由。

不過公孫度的名聲不響,但他的能力卻不能不令何白小心謹慎。軍事上,公孫度東侵高句驪,西擊烏丸,交好夫餘,威服三韓,重視水軍,南下山東半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政治經濟上,他誅除豪強,排除異已,豎立權威,趁勢聚攏財富。安頓流民,招納人口,已確立了稱霸之基業。也就是遼東太過偏遠,沒有人才注意到他。否則此人早就名揚天下了。

一艘六百料的大翼船上,何白安坐船頭,聽太史慈詳細的解說遼東的情況,好對遼東方面實施各種謀劃。沒有強力的參謀與軍師,一切只能自已苦謀苦幹了。

太史慈向何白說道:“早在許多年前,遼東就有船隻與青州往來,開始只是採買糧食,運輸軍需。後來有青州人在中原惹了麻煩,或者為了躲避黃巾之亂,就隨船去了遼東。後來在中平年間,往來的船隊規模就越來越大了,往來的人口也日漸增多。屬下當初犯事,便是乘船逃亡遼東的。”

“自中平五年,遼東太守楊終被反賊所殺,郡中群賊亂起,兩地的來往才日漸減少。加上主公與盧軍師先後入主北海,東萊,逃亡之人幾無。只有在前年、去年青州殺破狼橫行之際,才又有數千戶渡海去往遼東的。自去年下半年起,兩地又幾近斷絕了。”

“說起遼東,當地雖然氣候寒冷,土地貧瘠,一年也無多少收成……”

太史慈所說的這點,何白心中卻不贊同。後世人誰不知道東三省白山黑水,土地肥的抓一把都能冒出油來。隨便撒上一些種子,當年就會有不錯的收成。更別說各種懵懂不畏人的獵物與鮮魚了。

只是據竺可楨先生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這篇文章中,大致可以把中國古代社會分為幾個階段,發現:中國五千年來出現了4次溫暖期,和4次寒冷期的交替發生。特別是寒冷期,一次比一次時間長,一次比一次強度大,氣溫低。

從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東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時代,進入了第二個寒冷時期。而三國時代,恰恰是處於中國第二個寒冷期,所以遼東才會成為寒冷貧瘠之地。不然的話,以漢人的勤勞,縱然此時的糧食低產率,也能養活一千萬人以上的人口數。現在麼,只要精耕細作,半農半牧半魚獵,養活五百萬人不成問題。

“自前年公孫升濟到任後,雖在起初斬殺了百家豪強,引發了一陣不小的動彈,但是之後,卻是政通人和,大有平安樂土之象。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公孫升濟斬殺了百家豪強雖能令遼東政通人和,卻也失了逃亡遼東士人之心。”

“有平原國人王烈,王彥方先生。其少時師從陳太丘,乃聞名遐邇之名士,於董卓作亂時避亂遼東。就因不喜公孫升濟的作為,而不樂被其所用,以商賈出身婉拒徵召。不過自某歸鄉時,公孫升濟已頗有後悔之意。有閒時,常自前往彥方先生處求教。傳聞彥方先生已有意動之心,他若應召,公孫升濟於遼東將會不可動搖了。”

何白神色一動,公孫度如此重視王烈,直有三顧茅蘆之態了。於是問道:“不知這王彥方先生的才幹如何?”

太史慈大加讚譽道:“安邦定國之良才,德行素著,能誨之以道,使人從善遠惡……”

何白暗嘆道,又是一個崇尚仁道聖人之治,能以自已的行為作風去影響他人的真君子。不過這種人對於安邦定國有大用,但對於國家的發展壯大無用。

他們只知道效仿聖人垂拱而治,以教化之道治理百姓。對外也是保之以寬恕之心,難怪歷史中公孫度得其輔佐之後就沒了下文,卻是被他削去了擴張的野心,只知道緊守遼東的那一畝三分地了。

王烈此類人可以任用,但不能被他的思想牽著鼻子走了。特別是在亂世,真完全聽了他的,最終只能是坐以待斃了。需知天下之大,你不發展,不代表別人也不發展。等別人發展起來了,就是你滅亡之時了。(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我是萬界大反派我,超級大反派,女帝給我當舔狗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魔幻三國志漢末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