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三國縱橫之涼州辭

53、鳳雛臥龍
上章 目錄 下章

三國縱橫之涼州辭53、鳳雛臥龍

建安八年,荊襄發生了三樁大事,其中有喜有憂。

第一樁,年過六十的鎮南將軍、荊州牧劉表突然被朝廷加封為大司馬,這對一向好名的劉表而言,的確是一件不錯的禮物,連帶著荊州兵也笑納了南陽曹軍放棄的幾座城邑,心照不宣地與曹軍達成了和約。

一些有心人開始猜測,鎮南將軍是不是忌憚關西勢力強橫,已經打算聯合中原曹操,來制衡關西閻豔了。

第二樁事情,是以孫權為首的江東勢力,再次對荊州構成了威脅。

建安五年,孫策遇刺,荊襄上下無不額手稱慶,以為去除了心腹大患,江夏各郡從此可以高枕無憂。可沒想到,僅僅不到三年的時間,江東再次對荊襄構成了威脅。

兄死弟繼的江東孫氏不僅沒有隨著孫策的遇刺而消亡,反而有愈發壯大之勢,其弟孫權招攬賢才、訓練兵馬,內平叛亂,外討山越,近來更是厲兵秣馬,隱隱有進攻江夏的跡象。

但上面這兩樁大事的影響,距離襄陽城士民的日常終究太過遙遠,最近讓街頭巷尾紛紛議論的,是第三樁大事情,益州劉璋派遣使者張松出使襄陽。

雖說荊州、益州兩家以往交惡,如今能夠化干戈為玉帛也是一樁美事,但能夠引起襄陽城士民熱議的,顯然不會是政治上的折衝樽俎,而是關於益州使者張松的諸多趣談和故事。

據說當日劉表接見張松,見益州來使其貌不揚,心中也起了幾分輕視,不料這張松才學過人、能言善辯,三言兩語就在經學上將劉表駁倒,蔡瑁、蒯越等人與之辯難,也相繼落敗,張松得理不饒人,暗諷荊州無人,惹得劉表惱怒不已,荊州才俊義憤填膺,只是為了兩家結盟的顏面,這才隱忍不發,暫時擱置了。

此後多日,在劉表的授意下,張松下榻的驛館,每日都有荊襄的士人前往求見,為的就是與張松辯論經學,駁倒張松,討回當日荊襄君臣失去的顏面,奈何張松才思敏銳、口齒伶俐,儘管每日辯經的人絡繹不絕,可都悉數落敗,根本不能夠駁倒張松。

張松由此在襄陽城中聲名大噪,他與人辯經的一些經典段落也隨之在街頭巷尾傳開了。

就在眾人以為要讓這張松得意洋洋離去的時候,驛館外卻突然來了一青年士人,他衣飾簡樸、貌不驚人,求見張松後旋即與之辯經駁難,兩人引經據典、辯論經文。

經過了兩個時辰的辯難之後,恃才傲物的張松終於在青年士人面前敗下陣來,他也不氣惱,反而是心悅誠服地承認自己輸了,並聲稱終於是在荊襄碰上了知己。

而此事一經傳出,頓時又成了襄陽城中人人爭相談論的話題,而駁倒張松,為荊襄掙回顏面的青年士人,他的身份隨後也被眾人獲知,原來此人就是在南州享有盛名的龐統龐士元。

最後連州府也被驚動了,劉表還特意派遣州府公車想要闢除龐統,可惜龐統卻以侍奉雙親為由婉言拒絕了,不過他倒是與那益州使者張松不打不相識,兩人氣味相投,竟成了莫逆之交。

···

襄陽城,驛館內。

“來來,子喬,再飲一杯,中原貧苦,哪怕是新都鄄城也比不得襄陽的富庶,你出了襄陽城,可就再喝不上這等醇酒了!”

張松此行還要出使鄄城、朝見天子,離別在即,好友龐統來到驛館之中相送,張松欣然設宴款待。

兩人性情相投,各自欽佩對方的才學,觥籌交錯之間,不覺已經酒酣微醺了。

酒意上湧的張松一聽到龐統的話,不免得長吁短嘆,他抱著酒壺,也不顧忌龐統在場,自顧自地借酒澆愁,直倒得衣衫上都是酒水,還是渾然不在意。

龐統見狀咧嘴一笑“子喬啊子喬,你這滿臉愁容又為何而起,需知你身負盟約重任,朝見了天子之後必定會升官加爵,回到益州會愈發受到重用。哪像我——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嗤——”張松對龐統嗤了一聲,“以你龐士元之才名,想要入仕求官,也不過是一兩句話的事情,你不過是看出州牧劉表老邁無用,是個守戶之犬,才不願意出仕荊襄罷了。”

說著話,張松拍打著酒壺,自言自語地說道:

“所以我內心的愁苦,你才是最能理解的啊。以我張子喬之才,若是在英雄的麾下驅馳,則天下也不難平定,奈何我是在為庸人的手下奔走效力,這胸中的才學無從施展。日後遭受讒言,還難免落得一個屍首異處的下場啊!”

“噫!”龐統似乎深有同感,他轉動眼珠問道:

“那子喬以為,當世之英雄,又是誰呢?”

“關西閻彥明,中原曹孟德,是當世之英雄。”張松打了一個酒嗝,掰著手指,滿口酒氣地說道。

龐統聞言呵然一笑,“子喬之言謬矣,閻豔假借關西兵甲之利,橫行於世,不過一項籍耳,曹操挾持天子、大奸似忠,也是董卓李傕之流,這兩人都是有名無實之人,照我看吶,這當世之英雄,當另有他人!”

···

襄陽城外,隆中。

諸葛家的草廬內,幾個好友或老或少,手持書卷聚坐在一起,談論著近來在襄陽城中發生的事情。

“張松以使臣之尊,逞口舌之利,觀其辯經之言,多有強詞奪理之處,不過就是一個能言善辯的小人罷了。吾輩研讀經書,務在濟世治國,又豈能效法其人行詭辯之事。龐士元與之辯難,縱然巧言取勝,得了些許虛名,但行徑已落了下等,殊為不智啊!”

年級最大的崔州平最先開口,對近來城中街頭巷尾都在議論的“龐士元辯難益州使者”的事情作出了評論,他搖頭嘆息,認為龐統這個年輕人不顧身份,逞口舌之利,與張松這樣一個小人爭一時言語之長短,殊為不智,簡直就是在自掉身份,看似得了一些名聲,可這只會惹來其他荊襄名士更多的不齒和鄙夷。

孟建、石韜聞言點了點頭,他們也認為龐統在這件事情上看似賺到了不小的名氣,可卻會受到諸多荊襄名士的鄙夷。

一旁的諸葛亮卻搖了搖頭,似乎並不贊同崔州平的看法。他身材偉岸、相貌俊朗,雖然一同坐在蒲席上,依然比其他人高出了半個頭,此時他微微搖頭,其他三人當即注意到,先後投來詢問的目光,崔州平更是開口高聲問道:

“孔明,難道你覺得我評錯了麼?”

諸葛亮微微一笑,說道:

“龐士元此人,諸君都見過,志大才高,又豈會是邀一時之名的愚人,他絕非是無的放矢,此舉必有深意,只是我等山野之人,無法獲知其中內情罷了,諸君還是靜觀其變吧。”

聽了諸葛亮的話,崔州平不由也沉吟起來,孟建則再次點點頭,笑著說道:

“嗯,還是孔明看得通透,先前只想到了龐士元的巧言辯難,現下仔細想想,龐士元若是沽名趨利之徒,那州府公車闢除,他只怕早就欣喜應闢,又何必託言侍奉雙親,不肯前往呢。”

“誒,龐士元不仕州府,未必就是真的無心功名,我看他是看出城中的劉荊州不過是葉公好龍之輩,不願屈居其下,為其驅馳罷了。我可聽說,龐士元有意前往江東呀!”

石韜接過話題,同樣羈居荊州的孟建也深懷同感,認同地說道:

“確實,劉荊州年邁,已無四方之心,龐士元智謀之士,必不願為其所用。江東孫氏,弟繼兄位,頗有銳氣,龐士元若往,或能得到重用,只是江夏黃祖恐怕從此就要寢食難安了。”

“未必。”崔州平說道:“聽山民說,左將軍劉備曾經到龐家拜謁,龐士元還曾稱讚同樣羈居襄陽的他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若時來運轉,未必不能脫穎而出,成就一方霸業呢。”

龐統作為荊襄最具盛名的年輕才俊,他的話題難免引起了在座眾人的一番討論,諸葛亮在一旁靜靜聽著,等他們提到了左將軍劉備時,他心思動了動,突然從身旁的書冊中抽出了一份書信,開口說道:

“諸君,元直來信了。”

“哦,快拿來我等看看。”

作為冀州人,羈居荊襄的崔州平近來頗為關注北方的形勢,一聽說遊學北方的徐庶竟送來了書信,頓時來了興趣,連忙從諸葛亮手中討得書信,率先展開閱讀起來。

說來也奇怪,崔州平看信的時候,臉色時而凝重,時而欣喜,待到最後又有些悵然若失,他將徐庶的書信移交給孟建、石韜二人,慨然說道:

“季世再現,夷狄交侵啊,只是沒想到這袁氏兄弟竟然還不思保境安民,爭名奪利,手足相殘,棄州中士民於不顧。唉,幸好徐庶安然無恙,且已經在幷州出仕,生平所學,得以施展,士為知己者死,這也算是這亂世難得的幸事了!”

崔州平說話間,孟建、石韜兩人也很快地將徐庶的書信看完,原來徐庶不遠千里,遣人送來書信,除了向昔日好友告知自己的近況,並為諸人說明了當今北方的形勢外,還認為眼下正是眾人施展濟世安民之能的時候,想要邀請羈居荊州、報國無門的諸人一同北上,在亂世之中建功立業。

幾人讀罷書信,各懷心事。他們這些羈居荊襄的北方士人,當初是因為河北、中原等地戰亂不休,為了保全性命,這才背井離鄉,千里迢迢逃亡荊州的,可是在荊襄,劉表只信重蔡、蒯等人,許多北方士人根本無從施展本領。

眼看著北方的形勢逐漸明朗,諸人也確實有了擇選明主,輔之佐之,在亂世之中建功立業的願望,只是在最終的決斷上,難免還猶豫不決,因此這才遲遲沒有動身北上。

時下袁氏兄弟內鬥,崔州平的家鄉難免也要遭受兵災,他愁眉不展,抬頭見到諸葛亮,心中一動,突然問道:

“孔明,你雖在襄陽娶妻成家,但也是北州之人,元直在信中力邀你北上,許諾為你引薦,不知你可有意動?”

孟建、石韜聞言,也將目光投向諸葛亮。諸葛亮志向遠大,自比管仲、樂毅,雖然暫時得不到所有人的承認,名氣也不如在荊襄土生土長的龐士元,可他們這幾人卻是知道他的真實才能的,此時各懷心事,當然也想要知道諸葛亮看到徐庶的書信之後可有意動,會不會也萌生了北上建功立業的心思。

諸葛亮瞭解諸人的心思,哈哈一笑,搖了搖頭。

“亮躬耕隆中,懶散慣了,卻是不比元直仗劍攜書、建功封侯的志向,諸君若是想要北上,何須問我,只管前去便是,以君等之才,仕進可至刺史、郡守,絕非難事!”

諸人哪裡願信,又再出言試探了幾句,奈何諸葛亮守口如瓶,沒有透露出半點風聲,崔、孟、石三人見狀只能作罷,於是各自心事重重,先後離開了諸葛家。

待到三人走後,諸葛亮轉入內室,其妻黃氏正在室中,見諸葛亮一人迴轉,若有所思,她雖姿色平平,卻聰慧過人,當即笑問道:

“崔、孟、石三君,不留下用膳,已經走了?”

諸葛亮苦笑著搖搖頭。

“他們行色匆匆,我是強留無益呀。”

黃氏心思一動,也聽明白了諸葛亮的弦外之音,想到諸葛亮近來的行徑,不由掩嘴笑道:

“妾看不僅是崔、孟、石三君,就連夫君你近來都愁眉焦思,怕也被徐君的書信擾動了心思吧。”

諸葛亮與自家妻子朝夕相處,知道她的聰慧,自己也瞞她不過,只能笑道:

“聖人畏微,愚人畏明。亮才能不及中人,又豈能夠免俗啊!”

···

夤夜,月昏星疏。

一個不速之客造訪了左將軍劉備在襄陽城中的府邸。

密室中,劉備在燭光下看著對方,展顏笑道:

“先生近來聲名遠揚,備雖身在行伍之中,亦常聽聞先生之事,可喜可賀啊。”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諸天新時代都市國術女神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
相關推薦
舌尖上的旅行精靈:從發現水君開始環球旅行劍道至尊元尊歸來超級天賦兌換系統小桂子,你一個太監修陽神?流浪的骷髏骷髏為王骷髏玩家大魏執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