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糙漢小嬌娘第389章 武舉試
李嬌這麼一想,便又鬱悶起來,大嫂可未必會同意,只好歇了心思。
這一頓李勇一連吃了四大碗,菜都可以不要,只吃白米飯,就已經很好吃了。
魯氏感嘆道:“想不到城裡的生活這麼好,原來吃的都是白米。”
李明亮聽著這話卻不贊同,說了城裡也有過不好的。
李家兩兄弟送了米過來,就要回城裡去了,見妹妹只是回孃家住上一段時間,並沒有在周家發生什麼事,也就放了心,這就回城裡去。
大哥的武舉考試在即,他們也得在城裡給大哥加油打氣。
李勇說道:“要是我李家出了一個舉人,我李勇一定給老祖宗的墳好好修修,做上十天道場。”
李嬌在一旁默默地聽著,心裡也盼著大哥能考中。
轉眼到了武舉鄉試的時候,原本不太重視武舉考試的地方官員,這一次也都紛紛積集起來。
這一次武舉試,裡頭有靖王親自觀戰做評審,又有陵城商會會長孫琰和靖王之子參加,轉眼成了陵城百姓津津樂道的事。
李府裡,李三福坐在書房裡,看著手中的兵書,心頭還有些緊張。
李芸和趙成志偷偷從外頭溜進來,兩人來到李三福身邊,李三福將女兒抱坐膝頭。
芸姐兒便說道:“爹,我得考考你了,先前我讓你抄的字帖,可都記熟了。”
李三福很有些無奈道:“抄了那麼多遍,算是記熟了。”
於是芸姐兒便說道:“那爹知道這些答案的出處麼?”
李三福想了想,提到了幾本兵書中的要點,芸姐兒再補充了幾句,這一下小家夥滿意了。
武舉文試這日,天還沒亮,李府已經亮了燈。
挺著大肚子的白錦一夜沒能睡好,早早起來就去了廚房給三福做早飯。
芸姐兒早早起來,卻是給自家父親準備筆墨紙硯。
等李三福起床時,桌前擺著四菜一湯,一大碗白米飯,還有一個打理整齊的書籃。
李三福一臉的感慨,這是他一個人參加武舉,全家人都出動了呢。
一家三口就這麼開心的在桌前吃過早飯,奇叔親自趕車送李三福去考場。
武舉文考不在貢院,而是練武場,原先的練武場只有兵器和馬匹,現在增加一個文試,就從中隔開做了文試的考場。
也沒有號房,就是分開坐著的桌椅,考官和評審在高座上看著,文試過了撤了桌椅,就是武試的場地。
以前置辦的簡略,那是不重視武舉考試,今年在靖王的要求下,就準備的妥善些了。
李三福提著書籃上了馬車,回頭看了妻兒一眼,交代道:“莫急,我會考個好成績回來的,你們在家裡等訊息就好,不要去那兒接我了。”
白錦拉著女兒的手朝他告別,她的確也沒有打算去接他,自己還挺著個肚子呢。
馬車到了考場外,就見這兒來了不少人,有地方富紳和官員。
李三福到這會兒才發覺這一屆的武舉考試,報名的人不少,再仔細看去,這些富紳和官員家裡養的人不少。
李三福正要提著書籃入考場,孫琰的馬車就來了,孫琰一下車,那真是前擁後簇,個個都顯得有些巴接的樣子。
孫琰一身白衫,與往日沒有兩樣,李三福看了一眼,發覺他面色有些蒼白了,莫不是哪兒不舒服?或者是他多慮了。
李三福沒有再理會,先行入了考場。
孫琰看到他進去的背影,臉色微微一變,此時白府的馬車來了,白家姐弟從上頭下來,白維看到孫琰,尤其看到他有些蒼白的面容,淡淡一笑,眼神微微一閃,也不多話,就快步往裡頭走。
今個兒武舉試,藏龍臥虎,連世子爺都參加了,看來有好戲看了。
李三福進了考場,找到自己的名字,就這麼坐下來,書籃已經被考官翻看了幾遍,裡頭除了筆墨硯臺,還有一張充飢的肉餅,就沒有別的了。
而且他家媳婦想得同到,那肉餅是有肉餡的,怕考官翻查,直接將餅子切成了小份,一眼能看到裡頭的肉餡,不可能有夾帶。
鑼聲響起,眾考生入座,很快空著的座位都坐滿,一眼望去,黑壓壓一片,弄得比文舉考試還要熱鬧,參加的人還要多,這怕是陵城有史以來第一次。
靖王坐在高座上,他朝自家兒子看了一眼,再看李三福時,滿意的點了點頭。
考卷發下來了,李三福不慌不忙的開啟考卷看題,然而只看了一眼,他就面露驚色,隨即看了一眼考官。
那考官面色嚴肅的開口:“考生莫東張西望,好好考,過了文試,才有你們發揮的一席之地,若文試過不了,功夫再高也無用,只能稱之為莽夫。”
不少人已經提筆寫了起來,李三福連忙收回目光,面上的驚訝之色褪去,取之而來的是心頭的歡喜,他家女兒是他的福星,竟然連題都猜對了。
李三福磨了墨,不緊不慢的拿起筆來,熟稔的寫下答案,連字跡都比平素隨手寫的要工整不少。
畢竟是他練了好久的字帖,唉,這文試他大概是能過了。
李三福寫得認真,可考場裡卻有不少人看著試卷發呆,裡頭的字都認不全,要怎麼寫,大概是能寫上他們的名字,還是歪歪扭扭的。
讓他們提刀上陣可以,幹嘛要他們寫字,讀書識字太痛苦了,要是有那讀書寫字的天賦,還學什麼武,不就參加文武了麼?
這不,考場上抓了自己幾把頭的不在少數。
坐在高座上的考官見了,無不搖頭,監考文試的,多是文舉出身的舉人或是進士,他們可謂是飽讀詩書。
這些人本就對武舉考試不太認同,風俗和傳承中,練武的都是莽夫,讓他們監考文試,恐怕這些人也寫不出個什麼來。
不過靖王門下,親兒子在考試,新收的徒弟也在考場,不知道會是哪一個更厲害。
想起剛才靖王所說的,他不接手考卷,到了臨考之前,靖王也只是坐在一旁觀看,靖王爺果然不愧是燕國的戰神,光明磊落,不落下半句話柄。
就在這個時候,原本正寫得入神的孫琰,忽然眼前一黑,他心頭一驚,再看考卷上的字,已經開始變得模糊。
孫琰向來意志堅毅,連忙咬傷自己的舌根,才令自己清醒了些許,這才奮筆疾書,乘著這片刻的清醒,趕緊寫完考卷。
原本他還有不少說詞,對兩軍交戰的戰術,但他知道,自己沒有時間了。
當他最後一筆落下時,直接暈倒在桌上,筆落到了地上。
考官過來推了推他,見他神智不清,連忙叫來護衛將人抬走,臨走時,考官看到已經答完的考卷,松了口氣,再看最後落下的幾筆如此的匆促,可見他當時的情況。
文舉考試最容易出現考生身體不適,沒想武舉試也會如此,不是練武的都身體好麼。
這邊引起小聲的喧譁,但很快就被考官壓制下來。
靖王看到義子暈厥,便起了身,也沒有了心思監考,直接去了後頭休息的地方,照顧義子去了。
李三福寫得認真,那邊動靜不大,倒是沒有打擾到他,很工工整整的將答案定完,這才滿意的放下了筆。
考官經過他身邊,朝那考卷上看了一眼,很有些意外,不免停下了腳步。
正在這時,鑼聲響起,眾考生交卷了。
李三福身邊的考官朝他看來一眼,眼裡有鼓勵。
李三福提著考籃從考場出來,外頭只有奇叔等著,問姑爺聽了肉餅沒有,李三福摸了摸空了肚子,一張肉餅不耐吃。
“我回去吃媳婦做的飯去,這外頭的不好吃。”
奇叔立即趕著馬車走了,留下後頭對答案一臉唉嘆的考生。
回到府上,李三福放下竹籃就去找媳婦,就見桌上擺著一桌子好吃的,人卻是不見。
李三福正要問媳婦兒去哪兒,外頭趙祥帶著兒子提著幾壇好酒過來了,隨後還有許久不見的宋海宋偉兩兄弟,還有馬延也都跟了來。
李三福很有些意外,他們三個一直跟在孫先生身邊做事,許久不曾回陵城,真是難得一見。
幾人坐下,白錦帶著下人又送來吃食,原來媳婦在廚房裡準備著呢。
這邊開大桌,由他們幾人敘敘舊,白錦和王氏帶著孩子在旁邊開小桌,也慶祝三福考試歸來。
沒有人問李三福考得如何,可把李三福給憋壞了,是都擔心他考得不好麼。
終於酒過三巡,趙祥問了一嘴,李三福立即說道:“這一次文考,真不成問題,我跟你們說,我大概是要中舉了。”
這話給說的,眾人都看向他。
“文考能過?”
趙祥還有些不相信。
芸姐兒在那邊對母親說道:“我就說我爹最厲害,他文考一定能過的。”
小孩子的話傳到這一桌,這一下更高興了。
三天後出結果,今個兒試也考完了,非把李三福給灌醉不可。
李府是熱鬧的,孫府就不太歡喜了,孫琰是被人抬回來的,大夫看了,他這是吃醉了酒,可是孫琰沒有半點酒味,那還有一種解釋,就是中了毒。
毒藥不傷身,只是讓人醉一場。
靖王還有什麼看不出來的,這是不讓義子下考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