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神秘武則天

第三十一章 太尉派的覆滅
上章 目錄 下章

神秘武則天第三十一章 太尉派的覆滅

褚遂良於永徽六年九月被貶黜為潭州都督,使太尉派受到了沉重打擊,太尉派不甘沉淪,展開了營救行動。

侍中韓瑗在廢王立武過程中曾經涕泣進諫,與褚遂良保持前後呼應,褚遂良被貶半年後,韓瑗挖空心思寫成疏議上奏論理。

大意是說褚遂良勤勞忠誠,體國忘家,從被貶到如今已經度過寒暑,違忤陛下之罪已經受到懲罰,請求寬宥以順人情。

疏議寫得比較長,用情比較深,李治御覽後對韓瑗說:“褚遂良的情況朕也知道,但他悖戾犯上,朕無法忍受,所以用忤旨罪名左授他為潭州都督,朕難道有過錯嗎?卿說了這麼多,情感又這樣深,是想得太多了吧!”韓瑗默然而退。

這次營救無果,太尉派並未放棄,韓瑗繼續與褚遂良書信來往。

顯慶二年三月,韓瑗和中書令來濟上奏請移潭州都督褚遂良到桂州,以此為條件換取同意擁武派李義府兼中書令。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長沙,中都督府,管理郴州、永州等7州,而桂州治所在今廣西桂林,也是中都督府,管理梧州,賀州等12州,風光秀麗,是歷代兵家要衝。將褚遂良移到桂州,看似平級調動,實際上是擴大了實權。

李治給了太尉派一個面子,爽快同意了奏請。褚遂良到桂州以後,一方面遊歷桂林山水,排遣一年多來胸中鬱結,一方面加強州府治理,修繕守備。

且說武后的成功得益於小人物的通風報信,所以武后十分重視對“耳目”的培養,不惜重金獎賞,宮內耳目密佈,監視李治和其他妃嬪的動靜,宮外也嚴令擁武派培養“耳目”,監視政敵。

太尉派自以為得計,卻不料武后早已令許敬宗、李義府暗中加強對太尉派的監視。褚遂良在桂州的一舉一動以及與京城官員的驛馬往來,武后都能及時知道,時機成熟就向李治報告。

轉眼到了盛夏,許敬宗的監控人員截獲了韓瑗與褚遂良的書信,上報給武后,武后又報告給李治。

李治見掌握了太尉派的真憑實據,大喜過望,結合以前收集的材料,指責韓瑗、來濟與褚遂良聯合起來潛謀不軌,因為桂州是用武之地,所以故意調褚遂良為桂州都督,以為外援。

藉此罪名,左授侍中韓瑗為振州刺史,振州在今海南三亞,是天涯海角所在地,比桂林遠多了。

又將中書令兼太子詹事來濟左授台州刺史,台州在今浙江,這個懲罰相對較輕。因為來濟沒有書信方面的把柄,又輔助過太子李弘。

再貶黜褚遂良為愛州刺史,愛州又名九真郡,比天涯海角還要遠,在今越南清化西北。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要走到此處,真的是要經歷千難萬險。

又把榮州刺史柳左遷為象州刺史,讓他在路上折騰。太尉派骨幹到此基本上被一鍋端了。而禮部尚書許敬宗被提拔為侍中,以示褒獎。

褚遂良從桂州出發,經過長途跋涉到達愛州,疲憊不堪,又不適應這裡的熱帶叢林氣候和蚊叮蟲咬,經常生病,連累家人,實在受不了,只好不顧老臉上表乞憐。

乞憐表的大意是說自己在李承乾、李泰交爭之際曾經對抗岑文本、劉洎,為李治進入東宮立下大功,又在先帝病危之時擁立李治,處分朝政瑣事,使內外寧謐,這也是一件功勞,所以乞陛下哀憐。

表奏上後,時已隆冬,武后在洛陽宮烤火,覽表後一笑了之,將表扔進爐子引火。而李治親手寫了一道詔書,改洛陽宮為東都,洛州官員階品並準參照雍州標準,將河陽、濟源等地劃歸洛州管轄。

長孫無忌也收到了褚遂良的求援信,礙於情面不能不向外甥求情,但自己早已失禮於外甥,又沒有朝拜皇后,如何見面求情?

實在是尷尬至極。恰巧太常博士上報《顯慶禮》即將修成完工,長孫無忌正好可以借獻新禮機會面見外甥。

顯慶三年正月初五,《顯慶禮》全部修成,共一百三十卷,二百五十九篇。本來是一卷二篇,但因為太常博士蕭楚材認為臣子不應該說皇帝的凶事,得到許敬宗、李義府的贊同,所以焚燬《國恤》一篇。

早上,太尉長孫無忌領頭到洛陽宮宣政殿站班,許敬宗、李義府隨後,向李治報告《顯慶禮》修繕情況,並對修成表示祝賀。李治下詔將《顯慶禮》頒於天下,中外施行。

匯報會被許敬宗、李義府搶了風頭,特別是李義府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詳細敘述《貞觀禮》的不足和缺失,讚揚《顯慶禮》的完備和翔實,搞得長孫無忌都忘了求情這回事了,一直到散會都沒有為褚遂良說一句話。

仲春時節,李治從東都啟駕回京,二月廿一日,回到長安太極宮。

不久,傳來軍事上的捷報,蘇定方、蕭嗣業攻破西突厥大軍,生擒沙缽羅可汗賀魯,收穫西突厥人口、牲畜四十餘萬,平定西域。

李治下令在西域設定池都護府和昆陵都護府,又在龜茲國設定安西都護府,以高昌故地為西州。

大唐帝國的版圖大大擴張了,李治高興之餘忽然意識到這是武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功勞,而且自武後從感業寺回宮後,自己的好運是一個接一個,無論家庭還是國家,都是一帆風順。

李治對自己的慧眼識珠真是太滿意了,認定武后是自己的福星,是昊天上帝對自己的恩賜,所以對武后自然而然言聽計從了。

轉眼到了盛夏時節,李治派遣營州都督程名振、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率兵進攻高句麗,又收到攻克赤烽鎮的捷報。

與李武的好運連連相比,褚遂良就可憐多了,可謂惡運連連。

愛州屬於熱帶氣候區,氣溫高、溼度大,又多風雨,褚遂良年邁體衰,不適應這種氣候環境,經常感冒,又受到蚊叮蟲咬和南方瘴氣的困擾,感染瘧疾,很快一病不起、與世長辭了。

因為路途遙遠,褚遂良的死訊到年底才傳到長安,當時朝廷正在隆重舉辦鄂國公尉遲敬德的葬禮,對褚遂良的死給予了冷處理。

中書令李義府有一顆不安分的心,仗著有寵於上,竟然發動全家貪汙腐敗,母親、妻子、兒子、女婿,一起上陣賣官鬻爵,門庭若市。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同樣是中書令的杜正倫比李義府資格老,站朝候班、議事署名都想搶在李義府前頭,而李義府經常和他爭執,不願意處在他下面,所以有了矛盾。

杜正倫看到李義府全家貪汙受賄而無事,忍不住與中書侍郎李友益謀劃驅逐李義府,被李義府探知訊息,密告李治。

上朝時,杜正倫當著李治的面批評李義府,李義府也大聲爭辯,大有當年褚遂良脫帽進諫的架勢。李治很不高興,喝斥二人停止爭吵,象綜藝主持人一樣控制住了朝堂場面。

事後,十一月六日,貶斥杜正倫為橫州刺史,李義府為普州刺史,李友益流放峰州。杜正倫不久在橫州逝世。朝廷職事不可空缺,九日,任命侍中許敬宗為中書令,大理卿辛茂將為侍中。

本來武后想在顯慶三年就動手除掉太尉派的,結果李義府又捅了漏子,只好拖到下一年。

顯慶四年正月,武后召見了許敬宗,一起商議如何除掉太尉派的事。

武后認為太尉長孫無忌接受了十車禮物卻不贊成廢王立武,違背人情,又不願意朝拜皇后,失去人臣之禮。

許敬宗深以為然,也講了自己勸說長孫無忌的事,勸他認清形勢,擺正位置,知道進退、利害、得失,但他不聽,還當面斥責自己。於是二人面對共同的敵人,制定了鬥爭方略。

武后又勸李治廣納賢才,以作儲備,當一批官員被拿下後,儲備官員能夠立即頂上,不至於國家機構停擺。李治也深以為然。

仲春二月,當科舉會試考完放榜,考上的舉人成為貢士,正沉浸在喜悅中,李治突然宣佈要對所有的舉人進行策試,由皇帝親自監考,選拔國家需要的人才。

策試在宮內規模最大的太極殿舉行,共九百名舉人參加考試,李治親自坐殿監考,只考策問。禮部官員負責點名、散卷,引導舉人贊拜、行禮,然後頒發策問題目,到傍晚時分收卷。

李治和武后一起親自閱卷後,欽定郭待封、張九齡等五人居上第,成為進士,令他們待詔弘文館,隨仗供奉。這是中國歷史上的首次殿試。

殿試後不久,李治收到了洛陽人李奉節的告狀信,內容是狀告太子洗馬韋季方和監察御史李巢勾結朋黨,狼狽為奸。

各位看官,皇帝是如何能收到平民百姓的訴狀呢?平民百姓又如何能瞭解官場上的秘密事呢?

很明顯,這是武后和許敬宗在背後運作的結果。她們的情報網絡十分發達,對官場動態特別是政治對手的秘密是瞭如指掌的,請個可靠的平民百姓抄寫一下訴狀,再代為遞上是完全可行的。

李治看完告狀信後,敏銳地意識到韋季方是太尉派官員,而李巢曾經受李義府指揮,現在被太尉派拉攏是想幹什麼?於是敕命許敬宗和辛茂將審鞫這個案子。

這下正中許敬宗的下懷,他借鑑高陽公主謀反案的操作手法,大辦特辦。許敬宗派人不分晝夜審判韋季方和李巢,當然重點是韋季方,不斷指出韋季方和長孫無忌的關係,暗示韋季方將長孫無忌牽連進來。

由於審訊急迫,又用了刑具,韋季方驚懼不已,竟然用刑具自刺,但沒有死。許敬宗吩咐醫工為他療傷,然後寫了案卷上報,奏稱韋季方勾結朋黨的目的是想聯合長孫無忌構陷忠臣近戚,從而使政權重歸長孫無忌,並伺隙謀反,今事情敗露,所以自殺,以免牽連更多的人。

李治看了案卷後驚問:“怎麼會有這種事呢?元舅被小人離間,小生疑阻可能有,怎麼可能謀反?”

許敬宗對:“臣認真推究這個案子的來龍去脈,搞清了事情的始終,並非輕率上言,長孫無忌反狀已露,陛下卻猶豫不決,恐非社稷之福啊!”

李治長嘆流淚說:“我家不幸,親戚間屢有異志,往年高陽公主與房遺愛謀反,今元舅又是這樣,使朕慚見天下之人。這件事情如果查實,該怎麼辦呢?”

許敬宗一聽,眉毛一揚,知道有戲,但皇帝一時難下決心,必須添油加醋、落井下石才行,於是捏了捏象牙笏,看了笏上面寫的提示,朗聲對道:“房遺愛是乳臭小兒,和一女子謀反,勢不可成!但長孫無忌不一樣,他與先帝一起謀取天下,天下服其智;當宰相三十年,天下畏其威;如果一旦發難,陛下派遣誰去阻擋他呢?”

李治示意內侍賜坐,許敬宗坐下繼續說道:“今賴宗廟之靈,皇天疾惡,因審按一點小事,卻得到大奸大惡之情,實在是天下之慶啊!臣竊恐長孫無忌得知韋季方自刺的訊息後,窘急發謀,攘袂一呼,同惡雲集,必為宗廟之憂。”

李治側耳傾聽,饒有興致,許敬宗稍停,又說:“臣過去曾見宇文化及的父親宇文述被隋煬帝寵信,結以婚姻,委以朝政。宇文述死後,宇文化及又掌管禁兵,卻在晚上於江都謀反,先殺不依附自己的人,臣父許善心就死於那時。大臣蘇威、裴矩之徒見風使舵,都舞蹈於馬首之下,唯恐不及,黎明遂殺隋煬帝。前事不遠,願陛下從速決定!”

李治暗想,這話分明是以宇文述來比喻長孫無忌,朕豈能做隋煬帝第二?但要處分長孫無忌又嫌證據不足,便命許敬宗再次審察。

第二天,許敬宗又上奏道:“昨天晚上韋季方已經承認與長孫無忌同反,臣又問韋季方:‘無忌是國家至親,累朝寵任,有什麼怨恨而要謀反呢?’韋季方答:‘韓瑗曾對無忌說,柳、褚遂良勸公立梁王李忠為太子,今梁王既廢,皇帝也懷疑公,所以外放公的表弟太常卿高履行為益州府長史。自此後,長孫無忌憂心恐懼,漸漸謀劃自安之計。後又見族侄工部尚書長孫祥外放為荊州長史,韓瑗得罪,更加不安,所以日夜與韋季方等官員謀反。’臣參驗前後辭狀,全部相吻合,請收捕準法。”

李治一聽心中暗喜,誇獎許敬宗辦事麻利,但表面上必須裝作傷心難過的樣子,示天下以仁慈的一面。

李治揉揉眼睛,流淚道:“元舅如果真的這樣做,朕決不忍心殺他。如果真的殺他,天下人將如何說朕?後世人將如何說朕?”

許敬宗似乎對這個問題早有準備,立即振作精神對道:“薄昭,是漢文帝的元舅,文帝從代國回朝廷登基,薄昭也有功勞,他的罪名只不過是殺了一個人,文帝就派遣百官穿著素服哭祭而殺了他,至今天下人都說文帝是明主。今長孫無忌忘記兩朝大恩,謀移社稷,其罪責與薄昭不可同日而語呀!幸而奸狀自發,逆徒引服,陛下還疑慮什麼?不早作決定?古人有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安危之機,間不容髮,長孫無忌就是今朝奸雄,王莽、司馬懿一類的人物,陛下少更遷延,臣恐變生肘腋,後悔無及了!”

李治聞言一驚,深以為然,不再招長孫無忌當面責問。

四月廿二日,下詔削去長孫無忌太尉及封邑,掛職揚州都督,於黔州安置,依舊準一品供給。派遣大理正侯善業為使者,徵發沿途駐兵援送長孫無忌一行前往黔州。

長孫無忌自褒斜道入蜀,走到褒河邊,顧影自憐,嘆息說:“這個外甥直接將顧命老臣一窩端,開創自己的新時代,接下來恐怕要賜老夫一條三尺白綾了,好手段啊,雉奴,舅服你!”

幾天後,許敬宗又上奏道:“長孫無忌謀逆,是由褚遂良、柳、韓瑗等官員構扇而成,柳早已出京,但仍然潛通宮掖,謀行鴆毒,于志寧雖然是資深帝師,但也黨附長孫無忌。”

李治准奏,下詔追削褚遂良官爵,將柳、韓瑗除名,罷免太子太師于志寧官職,放還私第。

將長孫無忌的兒子秘書監長孫衝、鴻臚少卿長孫渙、尚衣奉御長孫津、太常少卿長孫潤等十二子都除名,流放嶺表。褚遂良的兒子褚彥甫、褚彥衝流放愛州,在半路上又藉故把他們都殺了。

益州長史高履行左授洪州都督,不久又貶為永州刺史。荊州長史長孫祥左授常州刺史,不久又查出他寫給長孫無忌的書信,處絞。

經過這一仗,太尉派都被逐出朝廷,擁武派大獲全勝,但武后仍然不滿意,因為還沒有斬草除根,惟恐死灰復燃。

七月廿七日,李治命李、許敬宗、辛茂將、參知政事任雅相、盧承慶共同複審長孫無忌的案子,確認太尉派謀反屬實。

朝廷分派監察御史前往高州追拿無忌族弟長孫恩,到象州追拿柳,到振州追拿韓瑗,按律全部帶上枷鎖押送京師。

許敬宗派遣中書舍人袁公瑜帶衛士前往黔州,再次審鞫長孫無忌謀反的事。

袁公瑜到達黔州後,按照武后的意思逼令長孫無忌自縊,眾衛士拔刀環繞長孫無忌四周,齊聲鼓譟:“恭請揚州都督昇天!請從速上路,備禮厚葬!”

長孫無忌倉皇四顧,見自己已成為孤家寡人,突然想起吳王李恪臨死前說的話:“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害良善,宗社有靈,當族滅不久!”不禁長嘆一聲道:“一切眾生皆有因果報應,老夫現受苦樂之報啊!”遂引頸上吊。

李治又詔命抓到柳、韓瑗後就地斬決,不用押送進京。

監察御史到象州後就地斬殺柳,到振州後發現韓瑗已死,就挖開棺材,驗明屍身而還。到高州抓到長孫恩後,將他流放檀州。籍沒柳、韓瑗、長孫恩三家,兒孫近親都流放到嶺南為奴婢。

至此,太尉派全軍覆滅了,武后十分高興,派人召回普州刺史李義府,任命他為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宇宙級寵愛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相關推薦
NBA之從幫艾弗森拿總冠軍開始制霸NBA,從簽到開始海賊:我的霸王色能自動修煉都市狼行明朝第一昏君我外婆是武則天破碎星河從靈魂互換開始木葉,開局融合五條悟與你相遇在初夏穿越後我帶著三個縮小版大佬逆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