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神秘武則天

第六十八章 平定揚州
上章 目錄 下章

神秘武則天第六十八章 平定揚州

  左玉鈐衛大將軍李孝逸並非平庸之輩,他是淮安王李神通的兒子 ,李淵的堂侄,從小聰明好學,擔任過給事中和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在任上很稱職。

他還曾經兩次率兵抵禦吐蕃大將論欽陵的侵犯,入朝擔任左衛將軍,和武三思一起在皇宮內押仗值班,保衛武后的安全。所以武后敢放心地把三十萬大軍交給他指揮。

監軍魏元忠也是一代俊傑,他註釋過江融的《九州設險圖》,對古今用兵成敗方面的事很熟悉。又曾經上封事,提出抗擊吐蕃入侵的對策,被天皇任命為秘書省正字,歷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二人受命之後,慷慨激昂,厲兵秣馬,整軍備戰。準備充分以後,躬擐甲冑,持戟執矛,率領部隊高歌猛進,直撲揚州而去。

再說揚州,李敬業找到一個貌似李賢的人,對外揚言:“李賢並沒有死,他藏身城中,令我們舉兵以安社稷。”尊奉偽李賢以號令各方。

由於當時交通資訊不發達,廢太子李賢雖然在二月份已經被左金吾將軍丘神勣逼死了,但老百姓並不知情。

楚州司馬李崇福率領所部三縣兵響應李敬業。因而楚州繼揚州之後率先淪陷。但盱眙人劉行舉佔據縣城不從,李敬業派遣部將尉遲昭進攻盱眙縣,被劉行舉擊退。

武后得到訊息後,派遣使者任命劉行舉為遊擊將軍,又任命其弟劉行實為楚州刺史,兄弟二人大受鼓舞,率兵堅守盱眙縣城。

在匡復府召開的軍事會議上,軍師魏思溫向李敬業建議:“明公既然打著匡復廬陵王的旗號起兵,就應該率領大軍大張旗鼓地前進,直取洛陽,那麼天下人就會知道明公志在勤王,四面八方都來響應了!”

司馬薛仲璋卻提出另外一個建議:“下官以為金陵有帝王氣象,而且有長江天險,可以作為穩固的後方。我們應該先攻取常州和潤州,作為奠定霸業的基礎,然後再北向以圖中原。這樣進可攻,退可守,方為上策!”

魏思溫說道:“山東豪傑聽說明公舉事,都自蒸麥飯為乾糧,打直鋤頭為兵器,翹首等待南軍的到達。不乘此勢以立大功,反而自縛手腳,想要自謀巢穴,遠近人得知,恐怕要作鳥獸散了!”

李敬業最終採納了薛仲璋的建議,派長史唐之奇守衛揚州,自己親率主力南渡長江攻擊潤州,李敬猷領兵五千人攻打和州,尉遲昭部攻打盱眙。

十月十四日,李敬業攻陷潤州,活捉自己的叔叔、潤州刺史李思文,以司馬李宗臣代刺史。曲阿令尹元貞帶兵救潤州,戰敗被俘,不屈而死。

李思文忠於朝廷,事先派遣使者從小道跑到洛陽報告揚州叛亂,又堅守了潤州一段時間。魏思溫建議將他斬首示眾,李敬業不同意,對李思文說:“阿叔依附武氏,應該改姓武!”

潤州司馬劉延嗣也不投降,李敬業打算斬他,魏思溫卻救下他,得免於死,和李思文一起被關在獄中。

李敬猷領兵五千,沿江西進,計劃奪取和州。前弘文館學士高子貢率領家鄉父老幾百人抵抗,使李敬猷不能西進。

李敬業聽說李孝逸大軍將至,自潤州渡江北上,回軍抵禦,大軍駐屯於高郵境內的下阿溪;派李敬猷進逼淮陰,韋超和尉遲昭屯軍於盱眙南邊的都梁山,三隻部隊布成犄角之勢以抵抗官軍。

李孝逸率軍抵達盱眙西北方的臨淮,派偏將雷仁智渡過淮水進攻叛軍,但初戰失利,退回淮水北岸。李孝逸有點害怕,安營紮寨,按兵不動。

監軍魏元忠說:“天下安危,在此一舉。四方承平日久,忽聞叛逆,都傾耳翹心以待其誅。今日大軍久留不進,遠近百姓失望,萬一朝廷改命其他將領以取代將軍,將軍用什麼藉口來逃避逗撓之罪呢?”

李孝逸吃了一驚,覺得魏元忠言之有理,便引兵前進,麾軍渡江。二十四日,副總管馬敬臣率兵出擊,在都梁山南擊斬尉遲昭、夏侯瓚等敵將,乘勢率部進抵都梁山下。

十一月四日,武后任命左鷹揚大將軍黑齒常之為江南道大總管,討伐李敬業。果然被魏元忠說中,訊息傳來,李孝逸誇獎魏元忠有先見之明。

韋超擁兵繼續佔據都梁山,據險抵擋官軍,使官軍暫時無法前進。

因為軍情緊急,李孝逸召開軍事會議,商議作戰方案。李知士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韋超憑險自守,我軍步兵無法砍殺,騎兵無法賓士;而且窮寇死戰,強攻傷亡太大,不如分兵圍困,大軍直指揚州,顛覆其巢穴。”

戶部郎中、支度使薛克構說:“韋超雖然憑險自守,但手下兵卒不多。如果多留兵圍困韋超則前軍兵力分散,少留兵圍困則有後患,不如先攻下他!只要攻下都梁山,則淮陰、高郵的敵人都會望風瓦解了!”

這薛克構是薛顗的親戚,曾經幫助薛顗分析迎娶太平公主利害的那人,他說:娶婦得公主,平地買官府。他善於趨利避害、揚長避短,後來擁護武后稱帝,得以升官。他對敵情的分析還是很有道理的。

魏元忠同意薛克構的意見,建議攻下都梁山後,再先進攻李敬猷。

馬敬臣說:“不如先進攻李敬業,李敬業一敗,則李敬猷可不戰而擒。如果進攻李敬猷,則李敬業發兵來救,我們將腹背受敵。”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魏元忠說:“不先攻弱而去攻強,不是上策。敵人的精兵集中在下阿溪,他們倉卒聚集而來,利在一次決戰,萬一我軍失利,便大勢已去!

李敬猷是個賭徒,不熟習軍事,兵力單薄,軍心容易動搖,我大軍進逼,可以迅速攻下。李敬業即使想救他,也是鞭長莫及。我軍摧毀李敬猷後,乘勝而進,即使韓信、白起復生也不能抵擋。”

李孝逸平素聽說薛克構擅長趨利避害,是個福將,而魏元忠有先見之明,所以最後採納了薛克構和魏元忠的策略,先弱後強、各個擊破。

李孝逸先引兵向都梁山發起進攻,他身穿銀色鎧甲,親當矢石,揮軍前進。部將和士兵們也奮勇爭先,登山爬石,猛攻敵寨。

經過激戰,殺敵數百人,韋超力不能敵,果然乘黑夜逃走。李孝逸率部繼續東進,進攻淮陰,駐守淮陰的李敬猷果然一觸即潰,脫身逃走。

官軍順利推進到高郵下阿溪,薛克構和魏元忠的策略經愛住了實踐的檢驗。李敬業率領主力部隊憑藉下阿溪固守,雙方再次形成對峙。

十三日夜,前軍總管蘇孝祥率領五千人,乘天黑用小船偷渡下阿溪進攻李敬業,剛偷渡到一半,被李敬業發覺,引兵反擊,蘇孝祥兵敗而死,士卒因沉船掉入溪水中,溺死很多。

左豹韜衛果毅成三郎被俘虜,即將斬首示眾。唐之奇對部下說:“他就是李孝逸!我們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部下歡呼雀躍。

不料成三郎大喊道:“我是果毅成三郎,不是李孝逸。官軍主力已經到達,你們覆亡就在眼前。我死後,妻兒蒙受榮耀,你們死後,妻兒沒為奴婢,你們最終不如我!”唐之奇大怒,喝令劊子手砍下了他的腦袋。

不久,李孝逸率領**主力抵達下阿溪北岸,由於叛軍佔據了有利地勢,**有幾次戰鬥不利。李孝逸又害怕了,想要引兵撤退。

晚上,魏元忠和行軍管記劉知柔夜觀天象,看到一顆大流星劃過天空後消失,掐指一算,李敬業不久必敗。

二人一起去勸李孝逸說:“剛才在下散步,行至瞭望臺,看到一顆發光的碩大的流星劃過天空後消失。在下掐指一算,李敬業不久必敗。”

李孝逸說:“嗯,不錯,僕也看到了那顆流星!既然是祥兆,僕也就安心了。不過敵人佔據了有利地形,我軍進攻失利,如何是好?”

魏元忠和劉知柔回答:“近日風順荻幹,火攻有利,順風縱火,戰無不勝,請將軍下定決心,和叛軍決一死戰!”

李孝逸在二人的感召下,也振作精神,慷慨激昂起來,整頓軍隊,修繕武備,厲兵秣馬,越溪再戰。

李孝逸命將士們各持火具,順風縱火,焚燒叛軍的營寨。寒風凜冽,火箭火把落處,蘆葦迅速燃燒,下阿溪成了一片火海。

而李敬業軍佈陣已久,士卒都很疲倦,正在觀望。忽然看到大火燒來,一時陣腳大亂,兵敗如山倒,很多士兵落水淹死或被火燒死。

李孝逸軍斬首七千級,大獲全勝。李敬業率輕騎逃到揚州,帶了妻兒繼續逃命。李敬業逃到潤州,打算坐船出海到高句麗,沒想到遇上颱風,船隻無法出海。李孝逸進軍揚州,分遣諸將追擊。

十八日,李敬業一行逃到海陵縣界,其部將王那相見主子窮途末路,不願意隨主而死,突然起了叛變之心,發動內訌,帶兵包圍了主子的住所。

李敬業、李敬猷撥出橫刀奮力抵抗,無奈寡不敵眾,力盡被殺。駱賓王是個文人,本無縛雞之力,躲在屏風後面,被叛兵揪出來斬首了。

王那相帶著李敬業、李敬猷和駱賓王三人的首級向李孝逸投降了。餘黨唐之奇、魏思溫、杜求仁等都被逮捕斬首,裝在匣子裡傳首神都。

揚州、潤州和楚州平定。揚州之亂前後共歷時五十天被平定,亂平之後,海內晏然,纖塵不動。

事後論功行賞,李孝逸授左豹韜衛大將軍,封吳國公,魏元忠升任洛陽令,李思文升任司僕少卿,賜姓武。

李思文是李勣的次子,揚州之亂時擔任潤州刺史,他率先派使者到洛陽向武后報告了揚州之亂的訊息,所以武后認為他忠誠,對他說:“徐敬業說你應該改姓武氏,朕現在就讓你姓武。”從此李思文改叫武思文。(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宇宙級寵愛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相關推薦
NBA之從幫艾弗森拿總冠軍開始制霸NBA,從簽到開始海賊:我的霸王色能自動修煉都市狼行明朝第一昏君我外婆是武則天破碎星河從靈魂互換開始木葉,開局融合五條悟與你相遇在初夏穿越後我帶著三個縮小版大佬逆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