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雙螺旋紀元

第二百零二章 皇帝的項鍊(下)
上章 目錄 下章

雙螺旋紀元第二百零二章 皇帝的項鍊(下)

‘蘇梅克列維九號’,在天文學界,這個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1993年,蘇梅克夫婦與列維共同發現了一組彗星,根據天體命名的國際規則,這組彗星被命名為了‘蘇梅克列維九號’。

透過演算追溯,天文學家發現,這組彗星的前身,是一顆繞木星公轉的短週期彗星——在木星強大的引力作用下,這顆彗星逐步裂解,最終才變成了由21個碎塊組成的彗星群。這些碎塊一字兒排開,就如一串璀璨的項鍊,所以,‘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也有著‘太空項鍊’之稱。

然而在次年,也就是1994年,這串太空項鍊就撞上了木星。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彗木相撞事件——在1994年的7月份,‘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的21個碎塊,排著隊撞入了木星的南半球,在紅外波段的觀測資料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木星亮度的變化曲線非常明顯,而這就是彗星的撞擊造就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你是說……咱們遇到的,是暗物質碎片鏈?就像蘇梅克列維九號那樣麼……”有人也明白了蘇樂的意思。

之前那位話只說了一半的人肯定地‘嗯’了一聲,“如果地核中微子爆發真的是暗物質碎片撞擊造成的,那麼確實可以猜測曲線中的五個波峰,對應的是五次撞擊。”

蘇樂沒有再發表什麼看法,他很清楚,這些猜測雖然可以對一些現象做出解釋,但正如剛剛退頻道的那位所說,這些的猜測還是過於一廂情願了,除非有實質性的證據出現,否則,這些沒有證據的猜想,就純屬於瞎琢磨。

“等具體的資料出來了再說吧……”有人接著說道。

“我說,流星體的檢驗結果怎麼還沒出來?實驗室的人是不是在偷懶啊?”

有人笑道,“咱們掛在這頻道裡才等了多久啊,還沒半個小時……”

“才半個小時?我怎麼覺得都大半天了……”

聽到這裡,蘇樂也是非常感慨——

今兒個碰到的狀況之多,可謂是應接不暇,御夫流星暴、地球引力的波動、河鼓區被砸、來自於地核的中微子爆發,這些,都扎堆發生在從早晨起床到現在的、這區區一個上午的時間裡,這難免會讓人對時間的流逝速度產生錯覺。

“唉……”頻道傳出了幾聲嘆息後,就再次安靜了下來。

此時,掛在頻道裡的這些人,他們把能猜的都猜完了,剩下的能做的,就只有等資料了。對他們這些搞理論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煎熬。

而身處‘一線’主要負責採集資料的人,亦覺得煎熬。

比如在實驗室裡研究流星體殘骸的工作人員,他們用著最先進的儀器,卻依舊覺得效率太低;比如航天部門,他們在彙總航天器記錄的資料時,即便是用著配置最高的處理器,卻還是恨計算機的算得太慢。

當然,還有地質部門的‘重力勘探’的團隊,在平時,他們只會定期去採集地球重力場資料,為的是研究礦體與岩層,偶爾也會做一些針對性較強的重力勘探,比如配合地震部門去採集地震區域的重力場資料。而今天,他們忙瘋了——他們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佈置在全球各地的、所有的重力儀採集到的實時資料都彙總起來,還要與航天部門做好對接、為之後的綜合分析做準備。

這工作量無疑是龐大的,龐大到令人癲狂。

……

就這樣,在相關團隊忙活了兩個多小時後,一份份數據資料總算是被陸續送到了各領域的、擅長理論分析的專家手裡。

當理論專家根據這些資料計算出了一些頗具可信度的結論後,時間又已經過去兩三個小時了。

這總共五六個小時的時間裡,蘇樂一直掛在頻道裡,當他等到那一紙總結的時候,都已經是晚飯飯點的時候了,而這個總結,直接讓他、還有頻道裡的其他人都把晚飯拋到了一邊!

“ESA各大分部應該也已經得到這份總結報告了吧,他們怎麼說,有沒有準備開個研討會什麼的?”頻道裡有人問道。

“我正在問。”葉揚這時候也已經掛到這個頻道裡了。

“我認為開個研討會比較穩妥,最好把聯合政府也喊上。”有人提議,語氣之嚴肅,全然不像之前討論時那般隨意。

“我也覺得有這個必要。”葉揚說。

“那我這就去準備吧!”一位與葉揚同級的負責人也表示同意,“這研討會,我們月球方面也得參與。”

“嗯!”

……

蘇樂默默地聽著大家的發言,自己卻是一言不發,這倒不是因為他覺得沒有必要深入研討,而是因為這一紙總結帶給他的衝擊實在是太過猛烈了。

……

半個多小時後,一場規模空前的視訊會議召開了。

與會的,除了ESA四大分部、月球基地方面,還有太空軍與聯合政府。

“差不多都到齊了,那我們就開始吧。”主持會議的,是ESA今年的輪值主席Quasar,“在過去的十二個小時裡,我們監測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現象,想必在座的各位已經有所耳聞了。相關團隊經過研究,得出了一個不太好的結論。所以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希望聯合政府重視這個結論,並做出相應的防範措施。”

“所以,這次會議是為我們開的?”聯合政府的一位官員皺眉問道。

Quasar點點頭,“是的。”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理科生,所以,還要麻煩各位講得通俗一些啊!”興許是為了緩解緊張的會議氣氛,聯合政府的另一位官員如此打趣了一句。

“很簡單的。”Quasar回應了一個禮貌的微笑,接著說道,“大家看公共大屏幕。”

話剛落音,一副世界地圖就被投映到了公屏上。

“這是全球海拔地形圖。”Quasar說,“藍色的是海洋,這個我們先不管。我們主要先看陸地。綠色調的區域是平原或盆地,黃色調的區域是丘陵,棕褐色調的區域是高山高原。”

聯合政府的與會者們面面相覷,不知何意。

Quasar抬手做了個手勢,地圖上的一些區域立即就被描上了紅邊,“我先說我們的結論吧,就是把這些區域裡的重要人員、設施裝置,全都撤到遠離海岸線、遠離地震帶、且高海拔的地方。”

聯合政府的與會者們盯著公屏上的地圖,全都是一臉困惑。

在交頭接耳了一翻之後,發言代表問道,“您說的是撤?withdrawn?”

“是的,同聲傳譯沒有問題,我是這個意思。”Quasar說。

發言代表一臉不可思議,“您知道這些地方有多少人、有多少重要的設施嗎?全都撤走?不是開玩笑?”

“是的。”Quasar語氣堅定。

發言代表搖搖頭說道,“這不可能。即便我們有充足的理由,我們也撤不完。”

“那也得撤,能撤多少是多少。”Quasar說。

這樣的措辭,讓聯合政府的與會者們紛紛猜測是不是出了什麼嚴重的事件。發言代表與各方官員交流了幾句之後,向Quasar提出了他們自己的猜測,“我們能想到的撤離的理由,就是超級海嘯。所以您的意思是,海岸線、地震帶這些地方將會出現海嘯?可是據我所知,今天全球範圍內都沒有發生五級以上的地震啊。”

“撤離的理由……解釋起來有些麻煩,所以我才把各方面的人都召集了過來……”Quasar 回道,“接下來,我會讓相關領域的負責人向您們介紹一些詳細的情況。”

聯合政府的發言代表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示意Quasar繼續。

Quasar點了點頭,把麥克風先調給了月球氣象部門的負責人兼發言人。

【“大家好,我是葉揚,是月球氣象部門的負責人,我們部門的主要任務,是近地天體的巡天。今天,地球上出現了一場流星雨,也就是御夫座流星雨。在我們的資料庫中,每年這個時候御夫座流星雨都會出現,且平平無奇、不值一提,但今天的御夫座流星雨達到了流星暴的級別。”】

【“請看公共大屏幕,這是無線電觀測得到的ZHR的變化曲線圖。X軸是時刻,Y軸是ZHR。ZHR,是衡量流星雨大小的單位,就像天氣預報通常用降水多少毫米來衡量雨雪的大小。”】

【“從這條曲線可以看出來,在過去的十二個小時裡,ZHR的波動還是比較明顯的,一共出現了11個波峰。好了,我要講的內容完了。”】

“好的。”Quasar接過話,“接下來,是地震部門。”

地震部門的發言人接過麥克,直截了當道,【“我們的資料很簡單,請大家繼續看大屏幕。”】

公屏上,那幅曲線圖的11個波峰的旁邊,被依次標註上了紅色的數字。

【“這些紅色數字代表的意思是:波峰的‘上升段’(‘∩’的左半部分)對應的時間段內,全球發生地震的次數。說得直白一些,這些紅色數字,就是流星雨越下越大時,全球地震的次數。現在,我們來仔細看一下這幅曲線圖中的數字。”】

【“第一個波峰,ZHR是3560±54,這個波峰的‘上升段’(‘∩’的左半部分)對應的時間段內,全球一共發生了622次地震。”】

【“第二個波峰,ZHR是1650±72,這個波峰的‘上升段’對應的時間段內,全球一共發生了485次地震。”】

【“第三個波峰,ZHR是4120±19,這個波峰的‘上升段’對應的時間段內,全球一共發生了749次地震。”】

【“大家繼續往後看,應該可以看出一些規律了吧。就是ZHR‘波峰越高’,對應的時間段內的地震次數越多,這11個波峰都是如此。”】

【“我想大家肯定會產生一個聯想,那就是,地震的次數與流星雨的大小有關。但我要說的是,我們監測到的這些地震,震源深度都在10公里以下,而且我們也已經在天文觀測組那邊得知了一個確切的事實——這次的御夫流星雨雖然達到了流星暴的級別,但是,幾乎沒有流星體砸到地表。所以這些地震,不可能是御夫座流星雨的流星體造成的。”】

【“然後,我們還有一個資料。以往每天的地震次數在1萬次左右,最高不超過2萬,可是今天地震的頻率,比平時高了一倍多。當然,震級也都很低,都在3級以下。我要說的就這麼多。謝謝。”】

“可以理解嗎?”Quasar問。

聯合政府的與會者們都點了點頭,不過他們並不確定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於是發言代表確認道,“也就是說,御夫座流星雨透過某種我們不知道的手段,影響了地震的頻率。是這個意思嗎?”

“您總結得很到位。”Quasar說。

“OK。”發言代表示意Quasar繼續。

“那接下來,是中微子巡天部門。”Quasar說。

中微子巡天部門的發言人接過麥克:【“我們監測到了一次中微子爆發,目前還在繼續。”】

【“這場中微子爆發,源頭在地核。”】

【“如果這些中微子是來自於正常物質的核裂變或是核聚變,那麼,釋放出這麼多的中微子,同時也會釋放出巨量的熱能,這些熱能,不僅會把海水煮沸,連地殼都會融化。可是,目前海水的溫度很正常。”】

【“所以,根據現有的理論,我們沒法解釋地核為什麼會迸發出如此巨量的中微子。”】

【“不過,有一個尚未得到論證的模型可以對此做出解釋。”】

【“這個模型認為,暗物質的基本粒子中,有一種叫做‘惰性中微子’的粒子。而平時我們監測到的不管是來自於太陽的、還是來自於超新星的中微子,都屬於‘快中微子’,也就是能級比較高的中微子,目前我們監測到的來自於地核的中微子,也屬於‘快中微子’,我們現在也只能監測到這種中微子。”】

【“所以,如果用這個模型進行推演的話,就是兩塊由暗物質構成的物體發生了碰撞,從而釋放出了大量的‘快中微子’,把這個模式推演到目前的實際情況中,就是地核裡存在一個‘暗物質球’,而在御夫座流星雨裡,混有至少11個暗物質碎塊。”】

【“我們確實得到了一個資料可以支援這個模型。”】

【“請大家看公共大屏幕,我把過去的這十二個小時裡監測到的地核中微子資料,也做成了一張曲線圖。”】

這張藍色曲線圖,出現在葉了揚之前的那張ZHR曲線圖的下方。

【“很明顯可以看出來,這十二個小時裡,地核中微子的數量也在時刻變化著,總體趨勢也很明顯,也是11個波峰。”】

【“然後,請大家對照葉揚的那張ZHR曲線圖,應該可以發現一個不可思議的巧合。”】

【“是的,兩張曲線圖裡的11個波峰對應的時刻,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地震、流星雨、地核中微子爆發之間必然存在聯絡。想要驗證,很簡單,等待下一次波峰。我的話完了,謝謝。”】

“好的,”Quasar說,“接下來,是地質部門的重力勘探團隊與航天部門。因為兩方合作處理了相關資料,所以,你們兩個部門就派一個代表來說明吧。”

【“我們整理研究的,是這十二個小時裡的地球的引力資料。”】

【“整理的過程比較復雜,就不詳細說明了,總之,我們也繪製了一張曲線圖。”】

第三張曲線圖被放到了公共大屏幕上。與前兩幅不同,這一張曲線圖,看起來像是心電圖。

【“如你們所見,在過去的十二個小時裡,地球引力一共出現了11次波動,就像心跳一樣。這11次波動,佈置在全球的半數以上的重力儀都監測到了,繞地飛行的大部分航天器也受到了這11次波動的影響。而且,地磁也出現了11次波動。”】

【“然後,大家注意這11次波動的時間。”】

【“你們沒有看錯,我們也沒有搞錯。地球引力、地球磁場出現波動的時刻,與上邊兩張曲線圖的11個波峰對應的時刻,是一致的。”】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碰到的這種現象,確實有可能是暗物質層面上的撞擊造成的。”】

【“因為是暗物質,所以,只能透過中微子與引力這兩個渠道被我們監測到。圖中的這11次波峰,代表的,可能就是11個暗物質碎塊。它們就像一串項鍊一樣,陸續撞進了地核、並與地核裡的暗物質球發生了反應,這個過程中,地核裡的暗物質球透過引力影響到了地核,繼而造成了地震頻率增加與地球引力的波動……我的話完了,謝謝。”】

Quasar收回了麥克,接著說道,“各位請看大屏幕。”

說著,Quasar調出了一個影片小視窗、並拖到了大屏幕的右上角。

“這是1994年‘太空項鍊’、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的21塊碎片撞擊木星的影像,我們現在遇到的,可能是與之相似的情況。只不過,是在暗物質層面上。”

當這個時長不過一兩分鍾的彗木撞擊影片播放結束之後,聯合政府的與會者們就激烈地討論了起來。其他方面的與會者們沒有插話,也插不上話。

最後,聯合政府的發言人代表問出了一個總結性的問題,“所以你們的意思是,有一串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太空項鍊正在撞擊地球?這串項鍊到底存不存在,你們也說不清楚,是不是?”

“是的。”Quasar說。

“就因為這個,讓我們去疏散沿海還有低海拔地區的人?有必要嗎?”發言代表嚴肅地問道。

“是的。有必要。”Quasar也用嚴肅的語氣回應道。

“恕我直言……”發言代表做了個停頓,“即便我們願意去疏散這些地區的人,可我們該如何向社會民眾說明?說現在有一條由暗物質構成的太空項鍊正在撞擊地球,說這玩意兒它看不見也摸不著嗎?我想,民眾大機率會認為,我們就像安徒生童話裡的為皇帝織新衣的騙子、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在搞欺詐。”

“如果您們同意疏散,那麼ESA的社會學團隊將會協助您們去做民眾的工作。”Quasar說,“當然,我們極力建議疏散。”

“真的要這樣做嗎?”代表問道。

“您們可以再仔細看一下大屏幕上的那兩條曲線。”Quasar說。

“還有什麼含義嗎?”代表不解。

“看整體趨勢。”Quasar說,“曲線的整體趨勢,是上揚的。”

“地震會越來越明顯嗎?”

“可能性非常大。”Quasar說。

聯合政府的與會者們面面相覷,接著又討論了起來。

Quasar見狀,非常無奈,他很想大吼一聲讓這些人快做決定,但他也知道,這個決定真的不是一時半會能做出來的,畢竟這牽扯到了全球半數以上的人。

幹坐了幾分鐘後,Quasar注意到,有不少人都打起了哈欠。他很清楚,大家連續忙了十幾個小時,肯定都疲乏了。正當他準備開麥讓大家夥輪流去休息時,一條私聊彈到了他面前的電腦屏幕上。

“檢驗結果出來了,這是報告。”

Quasar雙眼一眯,看清了私聊者的名字——月球實驗室。

Quasar的精神瞬間一振,立刻就點開了附件文件。

十幾秒後,他開麥打斷了聯合政府官員們的討論,“各位領導,我剛收到了一份最新的報告……今天有幾顆御夫流星體落到了月球上,這段時間裡,月球的實驗部門一直在對這幾顆流星體的殘骸做分析研究。”

Quasar說著,已經順手把三份資料放到了公屏上,“這三顆流星體,都跟噬矽體有關。”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都市國術女神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笑傲仙緣主旋律也能出圈穿梭萬界從諸神角鬥場開始網遊之穿越女兒國我家植物敲可愛植物大皇帝超級小職員六朝妖后無敵暴君系統華娛之初代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