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水滸有天庭

第六零六章 荊蜀歸漢,天下一統 上
上章 目錄 下章

水滸有天庭第六零六章 荊蜀歸漢,天下一統 上

話說黃忠的兒子黃敘被治好,黃忠向李陵效忠,李陵得到這位年輕的大將十分高興,於是帶著從荊州被心甘情願“拐”來的蔡妍,這位蔡家大小姐繼續向西南而行,目的地直指以後劉備發家之地益州,也就是原本歷史上蜀漢地盤。

這地盤可不小,即使熟悉三國的人也可能不知道它的疆域超出如今的中國。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亦稱“劉蜀”、“季漢”。蜀漢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貴,西達緬甸東部。

佔有今雲南全省,四川、貴州二省的大部,陝西,甘肅南部、廣西西北部及緬甸東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為魏所滅,共歷二帝,四十三年。

蜀漢鼎盛時期佔據荊州、益州,在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之戰後國力受損,後又經諸葛亮治蜀國力恢復,又迫使南中地區屈服,從中獲取了大量的物資、人口、裝備以及礦產等天然資源,國力再度強盛。

軍事上蜀漢也常常佔據主動,但後期逐漸走向衰落,最終被掌控曹魏的司馬家族所滅。

當然此漢非彼漢,這是劉備打的大漢名號,而李陵要做的是將荊蜀收歸當今大漢朝手中,進而實現天下一統,漢朝中興,並且是根據後世經驗,革除各種弊端的大復興。

不過益州老大劉焉,可不會束手就擒,這傢伙比董卓死的還晚,到194年才嗝屁,如今他的兒子劉璋還沒有即位。

劉焉初以漢朝宗室身份,拜為中郎,歷任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後因益州刺史郄儉在益州大肆聚斂,貪婪成風,加上當時天下大亂,劉焉欲取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割據一方。於是劉焉向朝廷求為益州牧,封陽城侯,前往益州整飭吏治。

郄儉為黃巾軍所殺,劉焉進入益州,派張魯盤踞漢中,張魯截斷交通,斬殺漢使,從此益州與中央道路不通。劉焉進一步對內打擊地方豪強,鞏固自身勢力,益州因而處於半獨立的狀態。

由此可以看出劉焉的不臣之心,不是昭然若揭而是明目張膽。而且就是這傢伙,是弄得大漢朝天下大亂的始作俑者。

漢朝,是中國古代國運最長久的一個封建王朝,兩漢共計405年的國運,遠遠超過了唐朝、宋朝、明朝和清朝。

然而,再長的國運,也有終結的時候。到了漢靈帝時期,漢朝因為宦官和外戚爭權奪利,加之皇帝本人驕奢淫逸,甚至公開買官賣官,導致國力衰敗、危機四伏。發生於184年的黃巾起義,更是給了漢朝沉重的打擊。

令人欣慰的是,漢朝具有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幾乎每一次發生內憂外患後,統治者都能夠透過各種方式,查漏補缺,繼續苟延殘喘。漢靈帝並不是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但他最終還是幸運地平定了黃巾起義。

漢靈帝做夢都沒有想到,黃巾起義沒有做到的事情——摧毀漢朝基業,卻被一個漢室宗親做到了。

這個漢室宗親叫劉焉。劉焉,字君郎。他是漢景帝第四子、魯恭王劉餘的後裔。劉焉年輕時因為漢室宗親身份,得以擔任郎中一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後因老師祝恬去世而離職,在陽城山講學教授。又因“賢良方正”,被推舉到朝廷做官,歷任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在漢靈帝時期,劉焉耳聞目睹朝政混亂、王室衰微的狀況,甚為擔憂。他注意到,在平定黃巾起義時,各地刺史、太守獲得了由朝廷授予的軍權,獨攬地方軍政大權,在一定程度上架空了朝廷,怎麼辦呢?

188年,劉焉向漢靈帝提出了一個建議,“刺史、太守,貨賂為官,割剝百姓,以致離叛。可選清名重臣以為牧伯,鎮安方夏。”

劉焉藉口刺史、太守行賄買官,盤剝百姓,招致眾叛親離。所以,要任用清廉的朝廷重臣擔任州牧,到地方去鎮守,安定天下。

漢靈帝也對刺史、太守等人權力過大感到憂慮不安,聽到劉焉的建議後,覺得很有道理,批准了。這就是著名的“廢史立牧”政策。

沒想到,“廢史立牧”政策的確抑制了刺史、太守等人的權力,但他們的權力並沒有收到朝廷來,而是造成了一股更大的割據力量——州牧。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各路諸侯,如袁紹、曹操、袁術、劉表、劉備、呂布等,幾乎都是從州牧起家,或者有擔任州牧的經歷。

如果說,刺史、太守等人還能夠受到朝廷控制,而州牧就基本上不聽朝廷的話了。以至於到了後來,曹操居然敢公然綁架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長達24年之久。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漢朝四百年基業的毀滅,三國割據局面的形成,都是拜劉焉“廢史立牧”這四個字建議所賜。

就連提出“廢史立牧”建議的劉焉本人,也成為這個政策的受益者。當時,他自告奮勇充任交州牧。走到半路上時,聽到侍中董扶說益州有天子之氣,心裡一股激靈,馬上向朝廷打報告,申請去做益州牧。結果朝廷照準,任命劉焉為監軍使者、益州牧,封為陽城侯。

在那以後,劉焉父子在益州苦心經營20多年,將益州變成了他們的獨立王國。當中原陷入連年戰亂的混亂狀況時,唯獨益州獨善其身,基本上沒有遭到戰亂影響,成為一片難得的“桃花源”,連諸葛亮都忍不住贊為“民殷國富”,向劉備提出奪取益州的戰略建議。

於是,212年,劉備和劉璋反目成仇,大舉進攻益州。經過兩年多惡戰,終於迫使劉璋投降。214年,劉備成了新的益州牧。7年後的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立國號為“漢”,年號“章武”。

正如侍中董扶所預言,益州果然有了天子之氣。只不過,這天子不是劉焉,也不是劉璋,而是外來的劉備——假如劉焉地下得知,該作何感想?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最強影視大抽獎木葉的風之子重生之文娛全才神秘復甦:我能無限讀檔快穿:拯救黑化反派後,我們HE了!沒錢上大學的我,繼承了爺爺的地府東京泡沫人生奪運書生我的美女姐姐重生之網遊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