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水滸傳

第204章 寧海軍宋江弔孝 湧金門張順歸神(2)
上章 目錄 下章

水滸傳第204章 寧海軍宋江弔孝 湧金門張順歸神(2)

一路分撥步軍頭領正偏將,從湯鎮路去取東門,是:

朱仝史進魯智深武松王英扈三娘

一路分撥水軍頭領正偏將,從北新橋取古塘,截西路,打靠湖城門:

李俊張順阮小二阮小五孟康

中路馬步水三軍,分作三隊進發,取北關門、艮山門。前隊正偏將是:

關勝花榮秦明徐寧郝思文凌振

第二隊總兵主將宋先鋒、軍師吳用,部領人馬。正偏將是:

戴宗李逵石秀黃信孫立樊瑞鮑旭項充李袞馬麟裴宣蔣敬燕順

宋清蔡福蔡慶鬱保四

第三隊水路陸路助戰策應。正偏將是:

李應孔明杜興楊林童威童猛

當日宋江分撥大小三軍已定,各自進發。

有話即長,無話即短。且說中路大隊軍兵前隊關勝,直哨到東新橋,不見一個南軍。關勝心疑,退回橋外,使人回覆宋先鋒。宋江聽了,使戴宗傳令,吩咐道:“且未可輕進。每日輪兩個頭領出哨。”頭一日,是花榮、秦明,第二日徐寧、郝思文,一連哨了數日,又不見出戰。此日又該徐寧、郝思文,兩個帶了數十騎馬,直哨到北關門來,見城門大開著,兩個來到吊橋邊看時,城上一聲擂鼓響,城裡早撞出一彪軍馬來。徐寧、郝思文急回馬時,城西偏路喊聲又起,一百餘騎馬軍,衝在前面。徐寧併力死戰,殺出馬軍隊裡,回頭不見了郝思文,再回來看時,見數員將校,把郝思文活捉了入城去。徐寧急待回身,項上早中了一箭,帶著箭飛馬走時,六將背後趕來,路上正逢著關勝,救得回來,血暈倒了。六員南將,已被關勝殺退,自回城裡去了,慌忙報與宋先鋒知道。宋江急來看徐寧時,七竅流血。宋江垂淚,便喚隨軍醫士治療,拔去箭矢,用金槍藥敷貼。宋江且教扶下戰船內將息,自來看視。當夜三四次發昏,方知中了藥箭。宋江仰天嘆道:“神醫安道全已被取回京師,此間又無良醫可救,必損吾股肱也!”傷感不已。吳用來請宋江回寨,主議軍情,勿以兄弟之情,誤了國家重事。宋江使人送徐寧到秀州去養病,不想箭中藥毒,調治不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且說宋江又差人去軍中打聽郝思文訊息,次日,只見小軍來報道:“杭州北關門城上,把竹竿挑起郝思文頭來示眾。”方知道被方天定碎剮了,宋江見報,好生傷感。後半月徐寧已死,申文來報。宋江因折了二將,按兵不動,且守住大路。

卻說李俊等引兵到北新橋住扎,分軍直到古塘深山去處探路,聽得飛報道:“折了郝思文,徐寧中箭而死。”李俊與張順商議道:“尋思我等這條路道,第一要緊是去獨松關、湖州、德清二處衝要路口。抑且賊兵都在這裡出沒,我們若當住他咽喉道路,被他兩面來夾攻,我等兵少,難以迎敵。不若一發殺入西山深處,卻好屯紮。西湖水面好做我們戰場;山西後面,通接西溪,卻又好做退步。”便使小校,報知先鋒,請取軍令。次後引兵直過桃源嶺西山深處,在今時靈隱寺屯駐;山北面西溪山口,亦扎小寨,在今時古塘深處;前軍卻來唐家瓦出哨。當日張順對李俊說道:“南兵都已收入杭州城裡去了。我們在此屯兵,今經半月之久,不見出戰,只在山裡,幾時能夠獲功。小弟今欲從湖裡沒水過去,從水門中暗入城去,放火為號。哥哥便可進兵取他水門,就報與主將先鋒,教三路一齊打城。”李俊道:“此計雖好,恐兄弟獨力難成。”張順道:“便把這命報答先鋒哥哥許多年好情分,也不多了。”李俊道:“兄弟且慢去,待我先報與哥哥,整點人馬策應。”張順道:“我這裡一面行事,哥哥一面使人去報。比及兄弟到得城裡,先鋒哥哥已自知了。”

當晚張順身邊藏了一把蓼葉尖刀。飽吃了一頓酒食,來到西湖岸邊,看見那三面青山。一湖綠水,遠望城郭,四座禁門,臨著湖岸。那四座門:錢塘門、湧金門、清波門、錢湖門。看官聽說,原來這杭州舊宋以前,喚做清河鎮。錢王手裡,改為杭州寧海軍,設立十座城門:東有菜市門、薦橋門;南有候潮門、嘉會門;西有錢湖門、清波門、湧金門、錢塘門;北有北關門、艮山門。高宗車駕南渡之後,建都於此,喚做花花臨安府,又添了三座城門。目今方臘佔據時,還是錢王舊都,城子方圓八十裡,雖不比南渡以後,安排得十分的富貴,從來江山秀麗,人物奢華,所以相傳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怎見得:

江浙昔時都會,錢塘自古繁華。休言城內風光,且說西湖景物:有一萬頃碧澄澄掩映琉璃,列三千面青娜娜參差悲翠。春風湖上,豔桃濃李如描;夏日池中,綠蓋紅蓮似畫。秋雲涵如,看南國嫩菊堆金;冬雪紛飛,觀北嶺寒梅破玉。九里松青煙細細,六橋水碧響泠泠。曉霞連映三天竺,暮雲深鎖二高峰。風生在猿呼洞口,雨飛來龍井山頭。三賢堂畔,一條鰲背侵天;四聖觀前,百丈祥雲繚繞。蘇公堤東坡古蹟,孤山路和靖舊居。訪友客投靈隱去,簪花人逐淨慈來,平昔只聞三島遠,豈知湖北勝蓬菜?

蘇東坡學士有詩讚道:

湖光瀲灩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也相宜。

又有古詞名《浣溪沙》為證:

湖上朱橋響畫輪,溶溶春水浸春雲,碧琉璃滑淨無塵。當路遊絲迎醉客,入花黃鳥喚行人,日斜歸去奈何春!

這西湖,故宋時果是景緻無比,說之不盡。張順來到西陵橋上,看了半晌,時當春暖,西湖水色拖藍,四面山光迭翠。張順看了道:“我身生在潯陽江上,大風巨浪,經了萬千,何曾見這一湖好水,便死在這裡,也做個快活鬼!”說罷,脫下布衫,放在橋下,頭上挽著個穿心紅的兒,下面著腰生絹水裙,系一條搭膊,掛一口尖刀,赤著腳,鑽上湖裡去,卻從水底下摸將過湖來。此時已是初更天氣,月色微明,張順摸近湧金門邊,探起頭來,在水面上聽時,城上更鼓,卻打一更四點。城外靜悄悄地,沒一個人。城上女牆邊,有四五個人在那裡探望。張順再伏在水裡去了,又等半回,再探起頭來看時,女牆邊悄不見一個人。張順摸到水口邊看時,一帶都是鐵窗欞隔著。摸裡面時,都是水簾護定,簾子上有繩索,索上縛著一串銅鈴。張順見窗欞牢固,不能夠入城,舒只手入去,扯那水簾時,牽得索子上鈴響,城上人早發起喊來,張順從水底下。再鑽入湖裡伏了。聽得城上人馬下來,看那水簾時,又不見有人,都在城上說道:“鈴子響得蹺蹊,莫不是個大魚,順水遊來,撞動了水簾。”眾軍漢看了一回,並不見一物,又各自去睡了。

張順再聽時,城樓上已打三更,打了好一回更點,想必軍人各自去東倒西歪睡熟了,張順再鑽向城邊去,料是水裡入不得城。爬上岸來看時,那城上不見一個人在上面,便欲要爬上城去,且又尋思道:“倘或城上有人,卻不乾折了性命,我且試探一試探。”摸些土塊,擲撒上城去,有不曾睡的軍士,叫將起來,再下來看水門時,又沒動靜。再上城來敵樓上看湖面上時,又沒一隻船隻。原來西湖上船隻,已奉方天定令旨,都收入清波門外和淨慈港內,別門俱不許泊船。眾人道:“卻是作怪?”口裡說道:“定是個鬼!我們各自睡去,休要睬他!。”口裡雖說,卻不去睡,盡伏在女牆邊。張順又聽了一個更次不見些動靜,卻鑽到城邊來聽,上面更鼓不響。張順不敢便上去,又把些土石拋擲上城去,又沒動靜。張順尋思道:“已是四更,將及天亮,不上城去,更待幾時?”卻才爬到半城,只聽得上面一聲梆子響,眾軍一齊起。張順從半城上跳下水池裡去,待要趁水沒時,城上踏弩、硬弓、苦竹箭、鵝卵石,一齊都射打下來。可憐張順英雄,就湧金門外水池中身死。詩曰:

曾聞善戰死兵戎,善溺終然喪水中。瓦罐不離井上破,勸君莫但逞英雄。

話分兩頭,卻說宋江日間已接了李俊飛報,說張順沒水入城,放火為號,便轉報與東門軍士去了,當夜宋江在帳中和吳用議事,到四更,覺道神思睏倦,退了左右,在帳中伏幾而臥,猛然一陣冷風,宋江起身看時,只見燈燭無光,寒氣逼人。定睛看時,見一個似人非人,似鬼非鬼,立於冷氣之中。看那人時,渾身血汙著,低低道:“小弟跟隨哥哥許多年,恩愛至厚,今以殺身報答,死於湧金門下槍箭之中,今特來辭別哥哥。”宋江道:“這個不是張順兄弟?”回過臉來這邊,又見三四個,都是鮮血滿身,看不仔細。宋江大哭一聲,驀然覺來,乃是南柯一夢。帳外左右,聽得哭聲。入來看時,宋江道:“怪哉!”叫請軍師圓夢。吳用道:“兄長卻才睏倦暫時,有何異夢?”宋江道:“適間冷氣過處,分明見張順一身血汙,立在此間,告道:‘小弟跟著哥哥許多年,蒙恩至厚。今以殺身報答,死於湧金門下槍箭之中,特來辭別。’轉過臉來,這面又立著三四個帶血的人,看不分曉,就哭覺來。”吳用道:“早間李俊報說,張順要過湖裡去,越城放火為號,莫不只是兄長記心,卻得這惡夢?”宋江道:“只想張順是個精靈的人,必然死於無辜。”吳用道:“西湖到城邊,必是險隘,想端的送了性命。張順魂來,與兄長託夢。”宋江道:“若如此時。這三四個又是甚人?”和吳學究議論不定,坐而待旦,絕不見城中動靜,心中越疑。

看看午後,只見李俊使人飛報將來說:“張順去湧金門越城,被箭射死於水中,現今西湖城上把竹竿挑起頭來,掛著號令。”宋江見報了,又哭的昏倒,吳用等眾將亦皆傷感。原來張順為人甚好,深得弟兄情分。宋江道:“我喪了父母,也不如此傷悼,不由我連心透骨苦痛!”吳用及眾將勸道:“哥哥以國家大事為念,休為弟兄之情,自傷貴體。”宋江道:“我必須親自到湖邊,與他弔孝。”吳用諫道:“兄長不可親臨險地,若賊兵知得,必來攻擊。”宋江道:“我自有計較。”隨即點李逵、鮑旭、項充、李袞四個,引五百步軍去探路,宋江隨後帶了石秀、戴宗、樊瑞、馬麟,引五百軍士,暗暗地從西山小路裡去李俊寨裡。李俊等接著,請到靈隱寺中方丈內歇下,宋江又哭了一場,便請本寺僧人,就寺裡誦經,追薦張順。

次日天晚,宋江叫小軍去湖邊揚一首白幡,上寫道:“亡弟正將張順之魂”,插於水邊。西陵橋上,排下許多祭物,卻吩咐李逵道:“如此如此。”埋伏在北山路口;樊瑞、馬麟、石秀左右埋伏;戴宗隨在身邊。只等天色相近一更時分,宋江掛了白袍,金盔上蓋著一層孝絹,同戴宗並五七個僧人,卻從小行山轉到西陵橋上。軍校已都列下黑豬白羊,金銀祭物,點起燈燭熒煌,焚起香來。宋江在當中證盟,朝著湧金門下哭奠,戴宗立在側邊。先是僧人搖鈴誦咒,攝招呼名,祝讚張順魂魄,降墜神幡。次後戴宗宣讀祭文,宋江親自把酒澆奠,仰天望東而哭。正哭之間,只聽得橋下兩邊,一聲喊起,南北兩山,一齊鼓響,兩彪軍馬來拿宋江。正是:只因恩義如天大,惹起兵戈卷地來。畢竟宋江、戴宗怎地迎敵,且聽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火影之朝佚千名骷髏領主的成長日記穿越攜帶乾坤鼎美食圈外掛帝零度戰姬之異次元衝擊異都之吸血鬼系統至尊吸血鬼:我本張狂至尊小農民史上最強吸血鬼至尊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