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說說十六國

痴人說夢:北燕亡國
上章 目錄 下章

說說十六國痴人說夢:北燕亡國

關於第87章故事簡介:勵精圖治二十餘年的北燕國主馮跋在病危之際,囑託太子馮翼掌管朝政,但是馮跋寵妃宋夫人意欲攬權,誘騙馮翼交出政權,宋夫人一系列舉動,被馮跋之弟馮弘所知,馮弘趁機發動政變,殺掉宋夫人,氣死馮跋,逼死馮翼,自立為北燕國主。北魏皇帝拓跋燾聽聞北燕朝中變故,便不斷派兵進攻北燕,北燕國主馮弘不得不上表稱臣,但是對拓跋燾讓其太子入朝為質一事堅決不從,拓跋燾也因此派大軍征討北燕,北燕國主馮弘抵擋不住,只得逃往高句麗,北燕自此滅亡。後來由於馮弘在高句麗圖謀復國,被高句麗所殺,北魏也完成了對遼河流域的佔領。

在這個故事中,北燕政權在開國之君馮跋病危之際,其弟馮弘發動了政變,並且篡位成功,成為了北燕政權的末代國君。馮弘所發動的政變,也是十六國時期末期,十六國之列的政權中,內部的眾多的政變和叛亂裡面,唯一一次成功的案列,但是,北燕政權此時已經不能算作是一個遊牧民族所建立的政權了,馮弘所發動的政變,完全跟我們之前說到的遊牧民族的部族在基本完成漢化後,民族凝聚力喪失所引發的叛亂和政變是有本質的不同的。因為北燕政權完全就是一個胡化的漢人所建立的政權。這個政權已經沒有了遊牧民族在漢化過程中,在學習中原文化的過程中所出現的不安,尷尬,不知所措的氛圍了。北燕政權在民族成分上已經算作是一個新形成的漢族先民所建立的國家了。在某種意義上說,北燕政權既不像世家大族建立的前涼政權和西涼政權。也不像遊牧民族建立的十六國中的其他政權,所以馮弘的篡位成功很像是隋唐以後的歷史朝代中的唐王朝的玄武門之變,北宋王朝的燭影斧聲,和明王朝的靖難之役一樣,是帶有偶然性質的皇室宗親間的搶班奪權。

但是,不管取得政變成功的馮弘有多大的政治才能,對於北燕政權這樣一個彈丸小國來說。面對中原王朝的進攻,只能面臨束手就擒的局面。不過好在北燕政權的近鄰中,還有一個和其關係非常融洽的高句麗王朝。馮弘在北魏王朝的不斷打擊下,逃往了高句麗,幼稚的馮弘本以為能夠藉助高句麗王朝的力量可以東山再起,沒想到落配的鳳凰不如雞,當馮弘想要在高句麗王朝收買人心,渡海聯絡江南地區的劉宋王朝圖謀南北夾擊北魏王朝,恢復故國之際,這就犯了帝王的大忌,最終被高句麗王所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請注意,我們所說到的高句麗王朝並非是現在朝鮮和韓國歷史上的王朝。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高句麗王朝地跨現在的中國,朝鮮,韓國三個國家,其主體部分還是在我國的吉林省境內,但是隨著南北朝之後,中原王朝的崛起,高句麗王朝的領土最終龜縮到朝鮮半島了。高句麗王朝應該是起源

於我國東北地區遊牧民族扶余人建立的封建性質的國家。當然高句麗王朝只是扶余人的部分所建立的。關於扶余人和同發源於東北地區的女真人的關係,說法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體有扶余人是女真人的別稱一說,扶余人是女真人先祖一說,還有扶余人是女真人一部分之說。因為古籍記述的缺失,我們對於扶余人的瞭解知之甚少。

但是,我始終認為扶余人很有可能是整個女真的一個部族。而女真應該包括了很多個東北地區的遊牧民族的部族,而對這些部族我們由於史料的缺乏知之甚少,而女真正是先秦時期中原地區的漢族先民對東北地區遊牧民族的統稱肅慎的音譯,所以女真應該就代表了東北地區所有的遊牧民族的各個部族,而扶余人就應該是這些部族中的一支。與後來建立金王朝的完顏部,和建立清王朝的愛新部都是應該是女真人的一樣,都是女真族群的一部分。

因為只有這樣來看待扶余人與跟女真族群的關係,我們就很好理解扶余人在歷史上的作用了。在鮮卑慕容部崛起於遼西地區的時候。扶余人已經完成了對東北地區的統治,其像北方蒙古草原上的匈奴一樣,在東北地區建立了一個類似於部落聯盟式的國家名稱就叫做扶余。所以我們把建立扶余政權的這個女真族群的部族稱之為扶余。

而高句麗的第一任國王叫做朱蒙,就出身扶余國中的貴族,在西漢中期,在扶余國內的政治鬥 爭中,被迫率領部眾南下朝鮮半島,並且建立政權。高句麗與扶余的關係非常像吐谷渾和鮮卑慕容部的關係。同樣因為地域差別的關係,因為朝鮮半島遠比在遠東地區建國的扶余要靠近中原王朝,所以,高句麗王朝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比較大,高句麗王朝就應該屬於一個遊牧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了,並且最終攻滅了落後的扶余國。高句麗王朝在唐王朝時期,受到了朝鮮半島南端土著居民建立的新羅王朝和唐王朝的夾擊,最終走向滅亡。

高句麗王朝滅亡後,留在朝鮮半島上的扶余人與當地的土著民族經過千百年來的融合,也就形成了現在的朝鮮民族。其實現在還有一種觀點說,日本人的的主體民族大和民族的來源,也應該跟高句麗亡國後,部分扶余人渡過朝鮮海峽,到日本諸島上避難,與日本當地的土著人融合而成有很大關聯。在日本非常模糊的史籍裡,在唐王朝時期,確實有關於渡來人來到日本後,日本就開始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的記載,現在一些學者透過語言文化的研究,認為日語的發音和我國東北地區的扶余人語言的發音極為相似,所以日本史料中的渡來人極有可能就是高句麗亡國後逃難到日本的扶余人,逃到日本的這部分扶余人,為日本的土著人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力,使得日本跳躍式的直接從原始社會中進入到了封建社會中,中間完全省略掉了奴隸社會。

我還是比較認同這種觀點的,因為絕大多數的民族的形成都不是單一的,他們都是有很多個古老的部族融合而成的。而且日本在隋唐以前的歷史完全都是神話色彩濃重的故事,這就說明隋唐以前日本確實處於原始社會之中,但是隋唐以後日本就進入到封建社會,如此快速的,跳躍式的發展,肯定跟民族融合是有很大關係的。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必然是有先民的民族進入日本諸島而造成的,而我國史籍中沒有關於漢族先民大量東渡日本的記載,所以受漢文化影響頗深的建立高句麗政權的扶余人則在地域上完全有進入日本諸島的可能性,並且完全可以和日本土著居民完成民族融合,形成更為先進的民族。

時至今日,朝鮮語和日語在語法上仍然保持驚人的一致,這就足以說明,朝鮮民族和大和民族很有可能就是扶余人和落後的當地土著人融合而成,扶余人不僅幫助朝鮮半島和日本諸島上的土著人群大幅度的提升了生產力水平,同時也教會了他們使用語言文字,更重要的是扶余人也和這些土著民族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新的民族。也可以這麼說,建立高句麗王朝的扶余人可以算得上朝鮮民族和大和民族的共同祖先了。

我們透過朝鮮民族和大和民族的形成就能夠看到,任何一個民族的形成都是一個及其複雜的過程,即使是建立高句麗王朝的扶余人也應該是融合了很多逃難到東北地區的漢族先民,尤其是高句麗在接受了北燕政權的流亡政府後,其主體部族的血統根本無法解釋清楚。所以按照血統來劃分民族的先祖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我們把朝鮮民族和大和民族的先祖歸於扶余人,他們在血統上的差別也應該很大,但是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還是有一定的傳承關係的。

而十六國時期的遊牧民族同樣也無法找到他們的直系後裔民族,我們本章說到的北燕政權則可以清晰的看到其主體人群是由鮮卑慕容部和漢族先民融合而成。隨著北燕政權的滅亡,其主體人群又與鮮卑拓跋部開始進行融合,所以十六國時期乃至北朝時期的民族大融合的血腥期,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基因樣多樣性提供了很重要一筆。而北燕政權則是這個民族大融合血腥期在遼河流域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結束的一個縮影,那麼,隨著北燕政權的滅亡,民族大融合血腥期很快就要進入最後一個階段了。可是北方大地上還殘存一個北涼政權,但是,老謀深算的北涼國主沮渠蒙遜也已經到了花甲之年了,北涼政權的後沮渠蒙遜時代也將要來臨,那麼沒有了這個雄才大略的統治者,北涼政權的後任統治者很難再能達到沮渠蒙遜的高度了,況且北涼政權的國力也無法與統治中原的地區的北魏王朝相抗衡,所以北涼政權也就要跟十六國中其他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一樣,走向滅亡。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天國王朝三國之王牌大領主娛樂王朝諾德征服問鼎十國末世:開局一小區,我是房東真龍轉世趙雲傳鹹魚的自救攻略我從夢境成就帝王重生從拒絕加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