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隋唐烈,有酒無俠

第三百六十章 ,王權與教派
上章 目錄 下章

隋唐烈,有酒無俠第三百六十章 ,王權與教派

天波楊府最為北宋的精銳部隊,從接到命令到全軍開拔總共用了不到一盞茶的功夫。

楊家將的隊伍中,金刀楊老令公面色嚴肅的騎著馬走在最前面。

楊再興騎著戰馬跟在楊老令公的左後方,表情憤憤不平,不時地用眼睛瞪著寇準。

寇準身為文官並沒有隨軍出行,雖然他的職責就是監督楊家將執行命令,不過寇準到底還是那個清明果敢的寇老西兒。

從本心而言,寇準也並不是完全贊同趙禎對於南宋的做法,所以他並沒有過分的逼迫楊繼業等人。

不過無奈的是寇準出身儒家,儒家需要在這場宋洲的亂局中佔據好處,就需要輔助一家王朝一統天下。

龍脈的爭奪,涉及到儒家千百年來的大計劃,更是孔聖人關注的重點,寇準的出身決定他不能違抗孔聖人的指令。

儒家在宋洲的勢力,表面上看一家獨大,趙匡胤和趙光義的南北兩宋,對於文人一直未嘗尊重,重文輕武,文臣的地位一直非常高。

不過,這只是表面上的尊崇,道家在兩宋的地位才是最高的。

趙家的人歷來尊崇道家,道家是兩宋的國教。

當然了,道教歷來風行的是出世主義,對於朝堂和權勢並不是很看重,對於儒家的威脅也不是最大的。

儒家最危險的敵人來自內部,那就是法家,法家歷來對朝堂的滲透能力都是非常強大的,從某種程度而言比儒家更加適合朝堂。

而且法家表面上還是儒家的體系之中的,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李斯和韓非子,韓非子和李斯的老師是荀子。

荀子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物,荀子的老師是宋子,宋子是墨家的人。

不過荀子在研習了墨家學派之後,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轉而投入了儒家的道統。

荀子學識淵博,繼承了儒學並有所發展,還能吸收一些別家之長,故在儒學中自成一派。

在人性問題,荀子主張性惡論,人性善是教化的結果。

在天道觀方面,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

荀子對禮很重視,宣揚儒家的王道思想,認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從本質上而言,荀子與孟子的性善論完全不同,

也並不認同孔子的以春秋之禮治國,

甚至還主張限制王權,

因此荀子和孔聖人,半生孟子,以及董仲舒的關係都不好。

對於荀子的定位,在儒家也爭論很大。

如果把儒家看作是孔孟之道的專利,那麼荀學肯定不能屬於儒家。

而如果把儒學本身看作是一個開放的體系,那麼荀學就可以劃歸於儒家。

這是因為儒學至始至終有個一以貫之的思想,即仁義之道或禮義之道,

而這個思想又有內在與外在之分,分別對應著內聖之道與外王之道。

孔聖和孟子多發揮其內聖的層面,而荀學多發揮其外王的層面。

也正因為有了荀子的淵源,很多法家喜歡披著一層儒家的皮,

藉助儒家復興自己的理想,這就是所謂的外儒內法。

而宋洲的儒家,大多都是這種外儒內法的假儒,

比如北宋的代表人物開封府包拯包龍圖,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宋洲的儒家,表面上看一家獨大,但其實千瘡百孔,

不光有著外儒內法的法家,甚至於還有不少墨家人,

也披上一層儒家的皮堂而皇之的在宋洲興風作浪。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境地,寇準作為宋洲儒家的弟子,

即便心中不願意,也只能為了儒家的利息,放棄心中的不甘。

“哎~”

寇準看著遠去的楊繼業,心知之前的舉動一定讓這位可敬老將軍有些寒心了,

只是世間的無奈有許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所以寇準只能無奈的嘆了口氣。

“平仲何故嘆氣?”

公孫弘走到寇準身邊,看著寇準笑著問道

“師兄,我感覺陛下的這個決定是錯誤的,他這樣做有些過於急功近利了,這會讓楊老將軍心寒的。”

公孫弘聽了寇準的話,哈哈大笑起來

“平仲,你的氣量還是過於狹隘了,只能拘泥於一國之地,根本沒有從大勢上看問題。

我問你,宋洲哪個國家中,咱們儒家的勢力最強盛?”

寇準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自然是南朝,南朝宰相秦檜是董師的弟子,南朝朝堂文官大多是秦檜的門徒,

如果不是軍方的中興四將制衡,南朝絕對是儒家的天下。”

公孫弘聽了寇準的話,贊同的點了點頭,繼續啟發道

“既然南朝儒家根深蒂固,咱們為什麼捨棄南朝而選擇了北朝?

要知道,北朝是被無數人盯上的優質股,剛才若不是咱們棋高一著,絕對就讓魯妙子那個傢伙得逞了。”

公孫弘得意洋洋的說道,魯妙子連董仲舒都坑過,公孫弘能夠贏他一招,自然得意非常。

寇準並沒有在意公孫弘語氣中的得意,而是低下頭仔細思考了一陣,回答道

“我覺得之所以選擇咱們大宋,而未選擇南朝,大概是因為南朝國力虛弱,外強中乾,若不是中興四將竭力支撐,早就分崩離析了。

南朝統一天下的機會,不如北朝。”

公孫弘對於寇準的分析非常滿意,繼續引導著問

“那麼南朝為何會變成如今這個樣子的呢?”

“自然是趙構聽信讒言,寵信奸臣秦檜…”

說到這,寇準感覺不對,停了下來。

公孫弘對於寇準的敏銳十分的讚賞,笑著開口道

“沒錯,南朝的衰弱是秦檜師弟的‘功勞’。

秦檜師弟是董師的弟子,安邦定國之能雖算不上驚世絕倫,但也絕非昏庸之輩。

作為一名儒家弟子,心中也未嘗沒有重塑寰宇,再造乾坤的雄心壯志。

此次計劃若能順利實施,未來宋州的廟堂之上,必有秦師弟的一席之地。

他難道就不擔心,未來的朝堂上會被軍方勢力刁難嗎?”

公孫弘的話引起了寇準的思考,秦檜的狀況比趙楨的行為更惡劣。

如果說,楊繼業對趙楨只是心寒的話,那麼此次計劃如果能夠順利實行,

那麼無論是南宋軍方,還是北宋軍方對於秦檜,都是殺之而後快的決心了。

軍人可以被打敗,軍人可以被殺死,但是軍人無法忍受的是背叛。

秦檜可以為了儒家的復興,出賣乃至於陷害岳飛,韓世忠等人。

那麼將來,就可以為了別的目的將北宋天波楊府送上不歸路。

軍人只是忠誠,又不是傻子。

秦檜這種行為,在寇準看來無疑是自絕於天下,那麼就像公孫弘所說的,為什麼秦檜毫不擔心呢?

公孫弘對於眼前的寇準非常的欣賞,寇準與秦檜一樣都有著卓絕的天資,和優秀的才華。

只不過秦檜的天資與才華,更多的是體現在政治鬥爭之上。

政治鬥爭只是儒家為了保障權力和地位的手段,說到底有失於君子之道,只是小伎倆罷了。

而寇準的才華,更多的體現於他的施政治學之上,這才是儒家,最看重的地方。

而且最重要的是,寇準是根正苗紅的春秋儒,而不是像包青天那樣的法儒。

因此,面對儒家內憂外患的情況,公孫弘非常希望眼前的寇準早日成長起來。

眼見得寇準百思不得其解,公孫弘笑著解釋道。

“平仲,你還是沒有超脫於我之前跟你說的侷限。

你要明白,當計劃順利施行之後,宋朝合二為一,成為整個宋洲唯一的發聲者,那時候就不需要武將了。

連外地都沒有的時候,需要那些武將幹什麼?

更何況自古以來,文武不兩立。

你的格局依舊沉浸在北宋的範圍內。

當一個統一的帝國出現的時候,需要的不是如何使他更加強盛。

而是應該考慮如何使它更加長久,更加平衡。

軍權是破壞平衡的最關鍵因素,自古以來無數強盛的國家,大都衰亡於諸侯割據,很少有摔亡於外敵入侵的。

當王權不再需要軍權保護的時候,軍權就成了王權最大的危險。

所以到那時候,楊家將也好,岳家軍也罷,都是王權的敵人。

因此,趙楨毫不在意,得罪楊家將,而秦檜更不會在意,與岳家軍成為死仇。

楊繼業之所以心寒,也不是因為趙楨之前對他的強制命令。

而是因為他已經從這次,強迫命令中預見了武將沒落的未來。

這就叫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公孫弘一臉平靜的說著殘酷的話語,言語之間毫不掩飾對於武將的輕蔑。

寇準還是年紀尚淺,剛剛因為狸貓換太子案踏入廟堂的他,心中還懷有著將相和,共創美談的美好想法。

但是工作服的話,卻無情的揭露了,文武相輕的現實。

“可是,雖然好戰必亡,但忘戰必危呀!”

寇準不服氣的反駁道。

公孫弘好笑的看著眼前,這個天真的傢伙,繼續打擊道。

“王權沒有永恆的,但儒家卻可以亙古長存,你知道為什麼嗎?”

寇準沉默不語,心中冒出一個可怕的想法。

公孫弘不等後者回答,自顧自的說。

“你想的沒錯,很多時候國家所面臨的危難,朝中的聰明人並不是沒有發現。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是發現了,為什麼就一定要,解決它呢?

亙古長存的強大王朝,與諸子百家的利益都不相合。

亂世出英雄,若無亂是如何造就英雄,如何將自家學派發揚光大?

如果不是亂世,如何打破已有的門閥派系宰殺肥羊?

更何況,如果不讓百姓吃苦受難,如何能夠感受到儒家治世安邦的優秀?

人人都生活富足,夜不閉戶了,還需要儒家的大同世界幹什麼?

即便是在儒家之中,也是派系林立,有的,更是如生死仇敵一般。

如果不推動王朝更迭,令時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何能夠維持兩方平衡。

一家獨大,終不及百花齊放,這是孔聖人當年定下的規矩。

所以儒家需要的是平衡,而不是統一。

在這種情況下,推動王朝的輪迴更替,來不斷的平衡儒家內部的派系力量,同時趁著改朝換代的時機,攫取龍脈的力量,這就是王朝輪轉的真像。”

公孫弘的話,印證了寇準心中想起的念頭,也令寇準大驚失色。

寇準從來沒想到,在自己心中用來治世安邦的儒家,竟然是令王朝更替流轉,百姓流離失所的最大元兇。

但是結合今天的所見所聞,以及秦檜的所作所為,公孫弘的話不是無的放矢的,突然另一個可怕的想法在他心中閃過

“難道太宗當年…”

公孫弘聽到寇準提出的問題,臉上露出欣慰的神色。

“平仲,你的進步很大啊,連這都能想到了。

沒錯,趙光義當年的行為背後確實有咱們儒家的影子。

要不是咱們儒家出手相助,趙光義能在趙匡胤的追殺下,安穩的跑到南邊建立個南朝嗎?

不過趙光義的行為完全出自他個人的意願,最多咱們儒家只是在旁邊敲了敲邊鼓,助長了一下他的野心罷了。

畢竟趙匡胤實在是太強勢了,而且他比當年的周世宗柴榮手腕更強。

表面上,一副重文輕武的模樣,但是背地裡,卻依舊是道武並尊。

他也不想想,如果不是周世宗柴榮身死,他趙匡胤能有機會當上宋朝太祖?

拿了咱們儒家的好處,還想不認賬,真是淨想好事。

更何況,他趙匡胤如果真的一統宋洲,龍脈的力量與咱們儒家可就沒有干係了。”

公孫弘的一席話,結實了無數,宋州有史以來的各種懸案。

寇準從來沒想到,無論是周世宗柴榮身死之謎,還是燈燭斧影之變背後竟然都有著儒家的影子。

而且儒家在其中還扮演著不光彩的角色。

這讓心懷正義的寇準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公孫弘看出了寇準心中的糾結,認為今天下的猛藥已經足夠了。

對於像寇準這樣心懷天真的人,公孫弘有耐心,慢慢的將他調教出來。

因此,公孫弘拍了拍寇準的肩膀,沒有再說什麼,轉身走入了營地之中。

寇準在營門口站了許久,臉上的神色陰晴不定,猛的一咬牙,轉身走向了營帳內另一處帳篷。

寇準到了帳篷門口,也沒有通報,掀開門簾就走了進來,對著帳篷中的人說道。

“你說對了,儒家背後果然有個陰謀。

我知道你們背地裡一定有什麼計劃,而且這個計劃還不能讓陛下知道。

不過我不管,我要加入你們。

今天你讓不讓我加入,要麼就殺了我。

否則,你只要敢拒絕我,我就把你們的計劃捅出去。”(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我的本命法器可以進化逃荒種田:滿級大佬有空間逃荒路上,我和閨蜜靠拼夕夕躺贏逃荒?替嫁福妃手握千億物資!天才狂女:絕色馴獸師逃荒路上我靠千億物資富養全家開局逃荒,靠空間培養首輔相公我的體內藏著舊日邪魔帶崽逃荒後我靠空間養活病嬌夫君空間小農女:帶著全家去逃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