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太平天國的那些事兒

第一章 旭日東昇
上章 目錄 下章

太平天國的那些事兒第一章 旭日東昇

第一章旭日東昇

前言

本公子自幼就喜歡歷史,所以從小就愛看歷史書籍,本著還原歷史真相的態度,便萌發了寫點歷史題材之類的東西。因為真實,歷史才有趣;因為調侃,歷史才會更有趣,而我所寫的這點東西就是用的這種方法。本人將這種寫作方法命名為“調侃體”——用調侃的方式還原歷史真相的寫作方法。我就自己喜歡的“太平天國運動”這段歷史來寫作,寫寫停停,停停寫寫,花了幾年的時間,折騰出了這點東西,不求別的,只求愛好者能在酒後茶餘之際,順便把它作為聊天的話題,畢竟舉酒論英雄也是一種情懷吧!在時空的隧道裡,“秦皇漢武、李白杜甫、趙高懷恩、陳勝吳廣、張良韓信、蘇秦張儀”之流已離我們越來越遠,正如楊慎所說:“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書寫史實,笑看人生”這就是我的歷史觀。在這裡我要說明一點,本文中有些地方要用雙引號表示特指,但為了文章完美的佈局就沒有使用,例如公務員、創業等,敬請讀者原諒。文中不乏借鑑別人有參考價值的文獻,敬請原創諒解。不說多了,到此為止吧,該幹活了,大家只要知道我用嚴肅的態度調侃歷史就行了。

一、創教

說起洪教主(也可以叫洪天王、洪同學、洪憤青。在以後的章節裡,該同志的稱呼會根據他在創業的不同階段而發生相應的變化,敬請大家諒解,我也沒辦法),咱們還得從一份檔案開始:

姓名:洪秀全

江湖(主要是清廷)人送:洪賊、洪匪

曾用名:洪仁坤、洪火秀

性別:男

國籍:大清,參加工作後不久加入太平天國國籍

學歷:童生一枚,無文憑

教內職務:教主

行政職務:天王

校內職務:老師(塾師)

榮譽稱號:太平天國國父、洪大大

出生日期:嘉慶十九年(1814.1.1)

家庭住址:廣東花縣官祿埗村,後因工作調動遷至南京(天京)天王府

社會關系:該同志社會關系極其複雜,三界通吃,有背景,有實力,屬於超級實力派。天界:結交基督眾神,是上帝第二子;凡間:太平天國政界、軍界、上帝教一把手;思想界:上帝教最高精神領袖

最痛恨的歷史人物:孔子。洪教主沒有金榜題名,特別憎惡政府以儒家學說為主的公務員考試模式,頗有“恨屋及烏”的味道。

洪秀全同志,很幸運,跟名門沾了點邊,按照《洪氏宗譜》的記載,其遠祖為宋朝徽猷閣直學士洪皓。自從洪氏搬遷花縣官祿埗村後(請大家注意,洪同學是易地搬遷戶,後面我們還要講到的),說也奇怪,洪氏一門再也與仕途無緣,估計是水土不服的原因,大家都知道的: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我們還是言歸正傳,把話題回到主人公身上。按照以往大人物出生的慣例,像洪秀全同學這樣的超級大碗兒出生之時,自然少不了刮風下雨之類的異象,但本人卻不信,即使有,也只是巧合而已,所以也就寫到這裡。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花縣民間諮詢,費用憑發票去自己老婆那裡報銷,本著關心讀者的立場,溫馨提示您:報銷時千萬不要超標。

洪秀全同學雖然出生農民家庭,但家境比較殷實,在那個沒有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年代,他至少能有書讀,當然也能吃飽飯,在客家人(搬遷戶)群中也還有一定的地位。在保甲制度“橫行”的時代,由於他的父親人品還可以,辦事公道,就被推舉為村裡的保正(其父公正才能,眾村公舉堡尊,兼理嘗事。處辦鄉黨,甚公無私)。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洪秀全同學兒童時期過得相當可以滴。跟絕大部分父母一樣,洪鏡揚夫婦(洪秀全的老爸老媽)充分繼承官本位的傳統思想,希望洪秀全同學能夠寒窗苦讀,金榜題名。當然他自己在這個時候也是這樣想滴。

在這裡本人要糾正一下,在以往的書籍裡面,只要一提到洪秀全同志,彷彿他就是天生“反骨”,在孃胎就生得一身反清細胞,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他對當時政府的態度也有一個變化的過程,從積極參加公務員考試到因沒考中而懷恨在心,再蛻變成為危害國家安全的社會不穩定人員,直至最終走上揭竿而起的創業之路。不過,在學生時代,他的主要工作還是讀書,參加考試。

因其較高的IQ(不然他也不能成為太平天國的大領導),洪同學表現還是相當優秀的,7歲入學,1歲就能誦讀四書五經以及眾多的古文和歷史書籍等,可謂學中之霸。深得左鄰右舍大叔、大媽們的青睞和學校師生們的一致好評,其中的一位鐵桿粉絲甚至邀請其做伴讀(有一年歲相同之窗友,請洪秀全伴其讀書,以一年為期,蓋以得此天才為伴侶),人氣之高,羨煞旁人。

道光九年(189年),在眾人矚目的眼光中,16歲的洪同學踏上了高考之路。講到這裡,順便給大家做一次免費的科舉知識“普九”介紹。我國科舉始創於隋朝,歷經1000多年的發展,至明清已經相當的完善。該產品一發明便迅速上市,遠銷世界各國,得到廣大消費者們的點贊,國際友人布羅代爾(法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就驚歎道:“怎麼中國那麼原始的帝制國家,卻有了一個現代化的官僚體制。”該產品最大的優點是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只要你有真才實學,只要你是男人。本人鄭重聲明:不是我對女同胞有偏見,也不是我不尊重太監這一職業。在中國傳統社會這是沒辦法的,請女同胞們原諒。只要你考得上,就可以做官,這樣就有效的提高了讀書人的積極性,為國家選拔人才提供了有效的途徑,有效的避免了“拼爹”而導致的無才無學的官二代、富二代進入政界。徹底扭轉了選官的權力把握在地方權貴手中的局面,避免了門閥干政。比起夏、商、週三朝的世襲制和漢朝的“察舉”、“徵辟”制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清朝的科舉制度分為四級:

1、童試,三年兩考,童生必須經過縣、府、院三級考試,考取者才能成為秀才,考試之前你得提前填報好姓名和家裡三代人基本情況,搞好政審,再找一個有功名的人擔保確為本縣人即可。

、鄉試,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由秀才參加,考取的叫舉人,取得參加中央一級的會試的資格。第一名叫解元,二至十叫亞元。

、會試,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舉行),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又稱中式進士),第一名叫會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4、殿試,是科舉制度最高級別的考試,又稱御試,廷試。殿試試題由內閣預擬,然後呈請皇帝選定。有時由讀卷官預擬後徑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擬題。殿試題一開始是策問,後來改為詩賦,到明清時,主要仍是策問。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甲鼎”;二甲若幹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幹名,賜“同進士出身”稱號。

各位同胞,看得眼睛都花了吧,我也一樣。但難能可貴的是,中國歷代的讀書人充分發揚失敗是成功之媽的考試精神(個別超級考生例外),堅持考倒一批又上一批,考倒這批再上那批,最終考取一小批的犧牲精神,不斷奮戰在公務員考試第一線,本人不禁感嘆:“他們是高尚的人,是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是一群全心全意投身入公務員考試的執著人”。(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相關推薦
人在神墓,開局加入聊天群女帝轉生成寵獸,被我偷聽心聲御獸:寵獸只是給我湊羈絆的天國夢這個天國不太平遇到詭異,我的器官覺醒了武俠仙俠世界的廚神電影世界職業玩家我的尤物老婆隨身帶著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