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天下安康

第一百八十七章 日月山河永固(上)
上章 目錄 下章

天下安康第一百八十七章 日月山河永固(上)

朝會的地方在衛公府的議事堂。雖然這裡平日裡也能容納上百人,但畢竟不是朝堂大殿,而今日來的官吏又多,因此人山人海,堂外也站滿了人。

這也是眾人急著黃明遠登基的一個原因。

不是天子,就沒法使用天子的禮節和待遇,而黃明遠本人素來不喜奢貴,又不願僭越。因此每每行事,都受到約束,折損威儀。

這對於一心在意禮法的古代士大夫來說,是無法接受的,因此才有了屢屢逼黃明遠登基的做法。

黃明遠進入堂中,眾人各自安靜下來,分立兩側。

黃明遠望著眾人,心情複雜,他一步一步登上上首的位置,往常走過無數次的這條道,今天竟然有些沉重。

黃明遠做好,李子孝站了出來。

“衛公明鑑:天禍大隋,莊宗武皇帝遇盜江都,酷甚望夷,釁深驪北。大將軍衛公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北徂南,東征西怨,總九合於一匡,決百勝於千里,糾率夷夏,大庇氓黎,保乂朕躬,繄王是賴。德侔造化,功格蒼旻,兆庶歸心,歷數斯在。今有先帝遺詔,萬民歸心。百工歌於朝,庶人頌乎野,億兆抃踴,傾佇惟新。公宜允執厥和,儀刑典訓,升圓丘而敬蒼昊,御皇極而撫黔黎,副率土之心,恢無疆之祚,可不盛歟!”

以李子孝首相的身份,這時候勸進,基本上算是一個總結了。

傳國玉璽也被提前拿了過來,有內侍端著,舉到黃明遠的面前。

黃明遠接過傳國玉璽,拿在手中,有如山重。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寥寥八個字,經歷了多少血雨腥風。

黃明遠看向眾人,沉默了一會,這才言道:“我十三歲出仕,二十四年來,一路噼荊斬刺,從無退縮。只是天下大任,自感不足,因此不敢承此重任。但你們相信我,百姓愛戴我,我也不敢退卻。希望這個天子做的,能如你們所願。”

眼看黃明遠願意為帝,眾人紛紛跪在地上,山呼“萬歲!”

黃明遠看著眾人,心思複雜,終於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

登基是一個繁瑣的事情,之間有很多的流程。不過楊隋代周不到四十年,楊廣登基才過了十四年,很多禮官都活著,所以相應的流程,倒也沒有多大的爭議。

自漢亡以來,四百年的時間裡,華夏大地先後出現了三十多個國家,一百多個皇帝,光是禪位之事就出現了十幾次,所以華夏大地的禮官們或許別的禮制不懂,但提到登基、禪位,卻是超出於任何時代的專業。

黃明遠以左相蘇威和禮部尚書崔弘壽專領此事,蘇威不想出頭,黃明遠偏讓他出這個頭。

整個信都小朝廷要忙一段時間了。

而黃明遠立刻又召集國家重臣,商議立國之事。

一個國家的建立,最基本的三件事,國號,國都,年號。

這在後世人看來並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卻是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根本。在老夫子們那裡,能夠吵破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回到內堂,黃明遠倒是隨意了不少。

此時中下層的官員都走了,只留了一群三品及以上者著紫袍的人。現在人少,正好方便大家一起吵架。

“諸位賢良,社稷初建,新朝將立,國之名號,代表著一國之氣象,諸位覺得,我新朝該立何字為號?”

雖然接受了百官擁戴,但並未登基,所以黃明遠也並未擺出天子的譜。

當然黃明遠的威儀,也從來不是靠“天子”兩個字彰顯的。

黃明遠不說話,誰敢開口。

眼看要定國號,眾人紛紛發言。

倒不是眾人急於表現,而是眾人各分派系,各自根基不同,利益、訴求不同,都希望國號能代表了自己的意義。

這麼說吧,荀或反對曹操稱“魏公”,到底是反對曹操稱“公”還是稱“魏”,就不好說了。

再說荀或真要是死忠於大漢,就不會輔左曹操,而是幫著漢獻帝從曹操手中奪權了。

所以荀或反對曹操稱“公”不是核心原因,而在於一個“魏”字。

魏的中心雖然先在河東,後來又在陳留,可是兩漢之後,單提魏地,就是河北魏郡。而以荀或為首的河南潁川派系的根基在河南,與河北派系完全是政治對立面。稱“魏”,不僅僅是一個魏字,意味著國家的根基將會從河南轉到河北,這時河南世家所不能忍受的。

曹操要是換成“韓公”、“梁公”、“陳公”、“許公”,甚至是“潁川公”、“許昌公”,你看荀或他們願不願意。

所以國號取不好,大家都難受。

這時蘇威最先站出來說道:“聖人在大隋之時,為武皇帝封為衛公,按照慣例,應以‘衛’為國號。”

以封號為國號是最大的傳統,後世多為如此,包括楊堅、李淵等人,皆是用了爵位。甚至宇文化及建國號為“許”、王世充建國號為“鄭”這種小國的國號。

對於蘇威這些大隋老臣們來說,黃明遠若是用了大隋的爵位,便是對大隋最大的承認,也意味著他們這些大隋舊臣的話語權將極大增加。

不過蘇威的想法,眾人如何不明白。

於是蘇威剛說完,鄧議便言道:“‘衛’者,春秋之小國也,我新朝地擁萬里,澤被蒼生,用一‘小國’之名著實不妥,我看不若用‘豐’字。豐者,繁也,有茂盛之意。再者聖人起於豐州,正好相應和。”

“沒錯,鄧尚書說得有理。”

不待鄧議說完,便有幾個豐州出身的老人相支援。

這是實力的角逐,互相之間,定是不能相讓的。

對於這個場面,蘇威並不擔心。你豐州一派實力強怎麼了,打嘴炮的功夫,他還沒怕過誰呢。

而且蘇威早有預算,聽了鄧議的話便言道:“昔者,關中有豐國,為周之方國,乃西戎之屬,一個夷狄之號,豈可為國號。”

“衛國弱小,幾度為夷狄攻破,且多荒淫無道之君,不是更為不可。”

有兩位大老領頭,底下人也掙得帶勁,啥話都敢說。爭了不一定成功,但是不爭,一定落於人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末世之藍色入侵龍戰於野嘉平關紀事大唐國色國色江山美食俘虜裡的收藏家從山神開始的諸天之旅我不是曾小賢我是曾小賢進化狂潮